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硼替佐米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期间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生存时间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申曼 黄仲夏 +4 位作者 李新 张佳佳 裴晓姣 潘振宇 陈文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0-218,共9页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易发生于老年群体的血液系统肿瘤,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逐渐升高。随着硼替佐米等新型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MM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已延长至5~7年。多项个案报道硼替佐米用药期间的心脏不良事件(CAEs)病死率高,...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易发生于老年群体的血液系统肿瘤,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逐渐升高。随着硼替佐米等新型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MM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已延长至5~7年。多项个案报道硼替佐米用药期间的心脏不良事件(CAEs)病死率高,鲜见真实世界的影响因素分析。目的分析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在应用硼替佐米期间出现CAEs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9年1月北京朝阳医院西院血液与肿瘤科收治的NDMM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作为一线诱导化疗方案,仅在接受硼替佐米的治疗过程中评估CAEs并分为CAEs组26例,对照组138例。CAEs组中分为急性CAEs亚组(第1疗程过程中出现的CAEs)与非急性CAEs亚组(第2疗程及之后出现的CAEs)。收集比较CAEs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记录CAEs组患者发生CAEs时硼替佐米的累积剂量以及发生CAEs时的临床表现;分析NDMM患者在应用硼替佐米期间出现CAEs的影响因素及CAEs对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CAEs组年龄﹥65岁、吸烟、心脏病史、高血压史、高危细胞遗传学比例及血清肌酐(Scr)、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HG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6例CAEs患者中急性CAEs 14例,非急性CAEs 12例。急性CAEs中位累积剂量为2.7 mg/m^2;非急性CAEs中位累积剂量为20.8 mg/m^2。急性CAEs患者均发生心力衰竭(100.0%),非急性CAEs患者中心力衰竭4例(33.3%),心房颤动4例(33.3%),静脉血栓栓塞2例(16.6%),急性冠脉综合征2例(16.6%)。呼吸困难与心悸为最常见的CAEs症状,其次为水肿和体质量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6岁、吸烟、HGB<76 g/L、Scr≥176μmol/L、LDH≥173 U/L是应用硼替佐米治疗期间发生CAEs的危险因素(P<0.05)。CAEs组与对照组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OS)分别为28、7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63,P<0.01)。急性CAEs与非急性CAEs两亚组中位OS分别为9、3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9,P<0.01)。结论硼替佐米治疗期间出现CAEs的患者预后差,其危险因素为年龄≥66岁、吸烟、HGB<76 g/L、Scr≥176μmol/L、LDH≥173 U/L,急性CAEs生存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诊断 硼替佐米 心脏不良事件 危险因素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脂质体阿霉素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伴继发髓外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申曼 李新 +5 位作者 张佳佳 汤然 詹晓凯 范斯斌 赵凤仪 黄仲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12-518,共7页
目的:探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MM)患者伴继发髓外病变(secondary extramedullary disease,sEMD)后应用脂质体阿霉素(liposomal doxorubicin,LPD)治疗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 目的:探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MM)患者伴继发髓外病变(secondary extramedullary disease,sEMD)后应用脂质体阿霉素(liposomal doxorubicin,LPD)治疗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与安全性,以及RRMM患者出现sEMD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的40例RRMM伴sEMD、接受LP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初诊基线特征,继发sEMD的临床表现。观察其应用LPD的疗效、不良反应与PFS;并根据sEMD临床特点对其进行亚组分析,多因素分析得出sEMD-OS预后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国际分期系统(international stage system,ISS)Ⅲ期为继发EMD的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完成中位5(3~9)个疗程的LPD治疗,2个疗程总体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60.0%,13例完成6个疗程及以上化疗,ORR为100%;3级以上不良反应率为5%;预计中位PFS(median PFS,mPFS)为8.0个月(95%CI:7.5~8.5),界标分析示LPD≥6个疗程组相比于<6个疗程组PFS延长(P=0.093)。预计sEMD中位OS(median OS,mOS)为22.0个月(95%CI:18.2~25.8),1年OS率为73.6%,2年OS率为38.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非骨旁sEMD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250 U/L为sEMD-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含LPD方案治疗RRMM继发EMD短期疗效好,安全性高。非骨旁sEMD及LDH>250 U/L预后不良,此类患者需寻求其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复发/难治性 脂质体阿霉素 继发髓外病变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激活素A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岩 黄仲夏 +2 位作者 胡婉莉 魏宇君 王林月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185-2191,共7页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伴有高钙血症、肾损害、贫血及骨质破坏的浆细胞肿瘤,近几年MM发病率明显增高。MM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MM患者复杂的异常肿瘤微环境有关。目的探究MM患者肿瘤微环境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伴有高钙血症、肾损害、贫血及骨质破坏的浆细胞肿瘤,近几年MM发病率明显增高。MM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MM患者复杂的异常肿瘤微环境有关。目的探究MM患者肿瘤微环境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激活素A对MM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北京朝阳医院西院血液与肿瘤科收治的50例MM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治疗后患者的病情状态分组,新诊断MM(NDMM)组18例、复发MM(RMM)组18例和治疗反应(RG)组14例。根据是否有肾损害[血肌酐(Scr)>177μmmol/L]分为肾损害组(KI)组12例及非肾损害(NKI)组38例;根据是否有贫血[血红蛋白(Hb)<100 g/L]分为贫血组29例及非贫血组21例;根据患者骨病程度分为严重骨病变(SBL)组27例和非严重骨病变(NSBL)组23例。应用ELISA法检测MM患者VCAM-1、激活素A、骨代谢标志物[25-羟维生素D3、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和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白介素(IL)-6、IL-6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VCAM-1和激活素A诊断MM的最佳截断值,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NDMM组、RMM组VCAM-1、激活素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NDMM组、RMM组VCAM-1、激活素A水平高于RG组(P<0.05);NDMM组激活素A水平高于RG组(P<0.05)。KI组VCAM-1、激活素A水平高于NKI组、对照组(P<0.05)。NKI组VCAM-1、激活素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贫血组VCAM-1、激活素A水平高于非贫血组(P<0.05)。SBL组、NSBL组激活素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BL组激活素A水平高于NSBL组(P<0.05)。VCAM-1水平与激活素A(r=0.627,P<0.001)、Scr(r=0.415,P=0.004)、β2-微球蛋白(r=54.97,P=0.001)、乳酸脱氢酶(r=0.968,P=0.028)、骨髓中骨髓瘤细胞数目(r=1 684.38,P=0.045)呈正相关;与清蛋白(r=-0.589,P<0.001)和Hb水平(r=-0.589,P<0.001)呈负相关。根据ROC曲线得出VCAM-1诊断MM的最佳截断值为1 443.3μg/L、激活素A诊断MM的最佳截断值为550.7 ng/L。VCAM-1>1 443.3μg/L患者累积生存率低于VCAM-1<1 443.3μg/L(χ^(2)=17.105,P<0.001)。激活素A>550.7 ng/L患者累积生存率低于<550.7 ng/L(χ^(2)=15.379,P<0.001)。结论肿瘤微环境中升高的VCAM-1和激活素A一起参与MM病情进展,且与肾病、贫血和骨病病理过程有关,提示其有希望成为未来抗MM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激活素A 肾损害 贫血 骨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