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伴侣Cosmc或T-合酶缺失介导的异常O-糖基化调控结肠癌外泌体中微小RNA的表达
1
作者 高天博 葛洋 +4 位作者 安广宇 姚健楠 蒋玉良 刘贺书 闫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1-409,共9页
目的探究Cosmc或T-合酶基因敲除引起的异常O-糖基化修饰对结肠癌外泌体中微小RNA表达模式的影响,以揭示O-糖基化在结肠癌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并识别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策略。方法在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中应... 目的探究Cosmc或T-合酶基因敲除引起的异常O-糖基化修饰对结肠癌外泌体中微小RNA表达模式的影响,以揭示O-糖基化在结肠癌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并识别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策略。方法在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中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分别靶向敲除Cosmc或T-合酶基因,以构建两种异常O-糖基化修饰的稳定转染细胞系。提取分离出肠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利用微小RNA(microRNAs,miRNAs)微阵列芯片,对比分析了其外泌体中miRNAs的表达差异。随后,在两组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筛选出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且变化趋势一致的miRNAs群体,采用传统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对这些miRNAs进行了独立验证。最后,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 Program,TCGA)数据库获取结直肠癌患者信息,利用R语言将表达上调的miRNA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探索其显著相关的下游通路及表型。结果无论是Cosmc还是T-合酶基因缺失均会导致结肠癌细胞中O-糖基化修饰发生异常,Tn抗原暴露,进而使得结肠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hsa-miR-125b-1-3p表达量下调(P<0.05),而hsa-miR-218-5p表达量上调(P<0.05),且与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密切相关(P<0.05)。结论由Cosmc或T-合酶基因缺失所介导的异常O-糖基化对结肠癌外泌体中相关miRNAs表达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可能影响结肠癌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从而促进肠癌远处转移。由此,基于肠癌外泌体的高稳定性及易检出性的天然优势,通过对其所携带miRNAs的表达量变化进行检测,可监测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从而为结肠癌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c T-合酶 结肠癌 O-糖基化 外泌体 MI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TINCR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珊 封国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08,共5页
近年来随着肿瘤研究的深入,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受到高度重视,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组织分化诱导非蛋白编码RNA(tissue differentiation inducing non-protein coding RNA,TIN... 近年来随着肿瘤研究的深入,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受到高度重视,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组织分化诱导非蛋白编码RNA(tissue differentiation inducing non-protein coding RNA,TINCR)在表皮细胞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促进表皮形成,TINCR缺如时则表现为表皮形成障碍。研究发现TINCR在结直肠癌、胃癌、鳞状细胞癌、膀胱癌、乳腺癌、肝细胞癌和黑色素瘤等表达异常,TINCR与多种分子相互作用而影响基因转录及转录后过程,可加速肿瘤发展,研究TINCR在肿瘤中的作用对肿瘤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TINCR可作为多种肿瘤的标志物及治疗的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组织分化诱导非蛋白编码RNA(TINCR)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稀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81例的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樊翠珍 戴红 初玉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2-113,共2页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胃癌起病隐袭,症状不典型,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属于晚期,丧失了手术切除机会,术后又有近50%左右患者会出现复发、转移,化疗可改善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榄香烯是非细胞毒性的抗肿瘤新药,对消化...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胃癌起病隐袭,症状不典型,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属于晚期,丧失了手术切除机会,术后又有近50%左右患者会出现复发、转移,化疗可改善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榄香烯是非细胞毒性的抗肿瘤新药,对消化道肿瘤有较好的疗效,它具有直接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减轻脂质过氧化、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 草酸铂 希罗达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晚期患者及家属对预前指示态度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晓轶 张艳 王兵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30,共5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癌症晚期患者及家属对预前指示及预前指示所含的生命维持治疗、死亡地点、诊断告知等态度的一致性。方法便利抽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科268对癌症晚期患者及家属,采用预前指示态度及终末生命意愿量表调查患者及家属对预... 目的调查并分析癌症晚期患者及家属对预前指示及预前指示所含的生命维持治疗、死亡地点、诊断告知等态度的一致性。方法便利抽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科268对癌症晚期患者及家属,采用预前指示态度及终末生命意愿量表调查患者及家属对预前指示及生命维持治疗、死亡地点、诊断告知的态度。结果59.0%的患者愿意做预前指示,有88.4%的家属愿意遵守患者制定的预前指示意愿,患者及家属对预前指示态度的一致性系数Kappa值为0.010。患者及家属对生命维持治疗、死亡地点及诊断告知态度的Kappa值分别为0.158~0.235,0.227,0.056,一致性较差。结论癌症晚期患者及家属对预前指示态度一致性较差,家属对生命维持治疗、死亡地点、诊断告知的态度不能代表患者本人的意愿。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预前指示态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预前指示 生命维持治疗 死亡地点 诊断 家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LK1敲除对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范晓娜 姚健楠 +2 位作者 葛洋 安广宇 李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7-423,共7页
目的研究双皮质素样激酶1(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DCLK1)的敲除对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靶向敲除食管鳞癌细胞(Kyse450,Kyse70)的DCLK1基因。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 目的研究双皮质素样激酶1(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DCLK1)的敲除对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靶向敲除食管鳞癌细胞(Kyse450,Kyse70)的DCLK1基因。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评估DCLK1敲除对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DCLK1敲除细胞系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变化。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TCGA)数据库进一步分析食管鳞癌患者(n=95)中DCLK1表达和EMT相关转录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能够有效地敲除食管鳞癌细胞系DCLK1基因并影响其表达。DCLK1缺失显著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并上调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下调间质标志物如Vimentin、ZEB1、Slug和Snail的表达(P<0.05)。另外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食管鳞癌患者中DCLK1与EMT相关转录因子存在相关性。结论DCLK1敲除可通过抑制EMT进程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皮质素样激酶 1 食管鳞癌 上皮间质转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O-型糖基化相关差异基因的筛选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姚健楠 高天博 +4 位作者 段凌 刘健 蒋玉良 安广宇 葛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3-410,共8页
目的通过鉴定得出正常和异常O-型糖基化结肠癌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即O-型糖基化相关差异基因,并探讨其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方法运用单色标记表达谱芯片技术对经Cosmc表达质粒或其空... 目的通过鉴定得出正常和异常O-型糖基化结肠癌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即O-型糖基化相关差异基因,并探讨其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方法运用单色标记表达谱芯片技术对经Cosmc表达质粒或其空白对照质粒稳定转染的LS174T Tn(+)细胞进行检测,采用RNA杂交获得基因表达谱数据,通过Wegstalt平台的基因通路富集(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GESA)方法行GO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肿瘤相关通路分析,R语言行热图聚类分析,STRING在线软件对蛋白网络进行差异及整合分析。结果通过分析获得了1 474个符合条件的DEGs,其中有502个基因上调,972个基因下调;GO分析显示DEGs主要参与细胞外基质组织及生长因子活性相关的生物学过程;KEGG分析DEGs主要富集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和Wnt等经典信号通路上。结论本研究首次着眼于结肠癌细胞中由O-型糖基化引起的转录组学变化,有助于揭示O-型糖基化修饰的结直肠癌分子特征,并为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O-型糖基化 基因表达谱 差异表达基因 Cosmc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肾上腺素样激酶1不同剪接体通过激活JNK通路增强胰腺癌细胞的增生能力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媛媛 葛洋 安广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9-185,共7页
目的研究双肾上腺素样激酶1(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DCLK1)长、短亚型对人胰腺癌增生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将空载(PCMV6-AC-GFP)、DCLK1亚型1和DCLK1亚型4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胰腺癌PANC-1细胞,G418筛选法构建DCLK1... 目的研究双肾上腺素样激酶1(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DCLK1)长、短亚型对人胰腺癌增生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将空载(PCMV6-AC-GFP)、DCLK1亚型1和DCLK1亚型4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胰腺癌PANC-1细胞,G418筛选法构建DCLK1不同亚型稳定过表达的细胞系;通过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DCLK1长、短亚型的表达情况;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仪(real-time cell analysis,RTCA)技术检测DCLK1长、短亚型表达对PANC-1细胞增生能力的影响;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DCLK1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的影响;利用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处理DCLK1稳转细胞,检测JNK通路抑制对胰腺癌细胞增生能力的影响。结果 DCLK1长、短亚型的过表达显著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生能力(P <0. 05),并且促进MAPK通路中JNK的磷酸化水平以及JNK通路靶分子CMYC、CD44和Cyclin D1的表达(P<0. 05),而对MAPK通路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和p38的磷酸化无明显影响(P>0. 05); SP600125抑制JNK的磷酸化,可以显著降低DCLK1对JNK通路的激活以及对胰腺癌细胞的促增生能力(P <0. 05)。结论DCLK1长、短亚型均可以通过激活JNK通路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双肾上腺素样激酶1长、短亚型 增生 JN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的方法学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齐宏宇 吕朝阳 +1 位作者 安广宇 封国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青年、中年、老年乳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且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4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青年组(年龄<40岁)13...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青年、中年、老年乳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且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4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青年组(年龄<40岁)130例,中年组(年龄40~59岁)150例,老年组(年龄≥60岁)150例,分别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摄影、MRI检查在不同分组中对肿物的检出率、准确率及淋巴结转移准确率,并计算上述3种影像学检查两两联合应用的准确率。结果①在判断肿物良恶性方面,MRI在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中均具有显著优势;青年组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钼靶X线摄影(P <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X线摄影联合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单一检查准确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中年组和老年组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_均> 0.05)。②在判断淋巴结转移准确率方面,MRI在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中均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P_均<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均优于钼靶X线摄影(P_均<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摄影检查较单一检查均无显著优势(P_均>0.05)。结论不同检查方法在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存在较大差异,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年龄选择适合的检查方式,既能提高检查的准确率,又能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年龄 早期诊断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人脐血晚期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珍珍 李国强 +3 位作者 刘萌 孙晟轩 安广宇 董宁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32-1037,共6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阿司匹林对人脐血晚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功能的影响。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免疫磁珠分选法从脐血获得CD34+的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2周后收集贴壁细胞,通... 本研究旨在观察阿司匹林对人脐血晚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功能的影响。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免疫磁珠分选法从脐血获得CD34+的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2周后收集贴壁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RT-PCR、DiI-Ac-LDL的摄取及体外血管形成能力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用不同浓度阿司匹林(终浓度分别为0.1,1,10,100,1 000,10 000μmol/L)处理EPC 24 h,然后分别采用CCK-8比色法、Transwell小室、黏附能力测定实验来观察EPC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黏附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阿司匹林(0.1-1 000μmol/L)对脐血晚期EPC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强晚期EPC的黏附及迁移能力,而高浓度的阿司匹林(10 000μmol/L)显著抑制晚期EPC的增殖和迁移,但对其黏附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低浓度的阿司匹林可增强晚期EPC的黏附及迁移能力,而高浓度的阿司匹林抑制晚期EPC的增殖、黏附及迁移能力,从而抑制内皮细胞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内皮祖细胞 脐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一例的影像学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鲁明 顾华 +3 位作者 何友娣 杨淑娜 夏林 胡文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1-273,共3页
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HC-NH)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其影像学特点为症状肢体对侧基底节区CT及MRI T1加权序列高信号。作者报道了1例老年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患者,并动态追踪了其影像学变化,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非酮症性高血... 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HC-NH)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其影像学特点为症状肢体对侧基底节区CT及MRI T1加权序列高信号。作者报道了1例老年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患者,并动态追踪了其影像学变化,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影像学变化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症 磁共振成像 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 偏侧舞蹈症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芘上调食管鳞癌环氧化酶-2表达诱导M2型巨噬细胞浸润增加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泽儒 闫锐 +2 位作者 梁紫葳 葛洋 安广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3-761,共9页
目的研究有吸烟史的食管鳞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增加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以及免疫浸润分析(CIBERSORT)数据库分析检测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有/无吸烟史的食管鳞癌患者中表达差异。通过癌症基因... 目的研究有吸烟史的食管鳞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增加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以及免疫浸润分析(CIBERSORT)数据库分析检测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有/无吸烟史的食管鳞癌患者中表达差异。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检测有吸烟史的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参与调控巨噬细胞招募与极化相关的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变化。使用烟草中主要致癌物苯并芘处理食管鳞癌细胞,通过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检测COX2表达变化。通过Transwell法评估苯并芘刺激前后对肿瘤细胞上清对巨噬细胞招募作用的影响。构建肿瘤细胞上清-巨噬细胞共培养体系,使用Western blotting法与RT-qPCR法评估苯并芘刺激前后肿瘤细胞上清对巨噬细胞M2型标志物表达变化。通过观察巨噬细胞形态变化辅助判断其极化情况。结果有吸烟史的食管鳞癌患者M2型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升高;在烟草中主要致癌物苯并芘刺激下,食管鳞癌细胞中COX2明显增多;经苯并芘刺激后肿瘤细胞上清对巨噬细胞招募作用明显增强;经苯并芘刺激后肿瘤细胞上清处理巨噬细胞后可诱导其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结论在烟草中主要致癌物苯并芘的刺激下,食管鳞癌细胞可诱导巨噬细胞进入肿瘤微环境并诱导其向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吸烟 苯并芘 环氧化酶-2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继红 朱宁 +1 位作者 葛洋 安广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1-506,共6页
目的探索了解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情况,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肿瘤科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共55例,收集病历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 目的探索了解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情况,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肿瘤科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共55例,收集病历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进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分析,采用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简称Cox)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55.3个月,中位OS为7.7个月,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1.8%、34.0%和11.6%。有无一线治疗、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有无手术、有无肝转移及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是OS的影响因素。ECOG评分、有无肝转移、CA19-9、一线治疗疗效和有无感染发生是影响一线PFS的影响因素。结论晚期胰腺癌进行一线治疗至关重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及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选择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不同治疗方案之间对预后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患者完善二代基因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查,如有机会进行靶向及免疫治疗,可以更好地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胰腺癌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同时性双原发癌1例
13
作者 和梦珂 郭继红 +2 位作者 李霞 孙健 葛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1-324,共4页
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MPC)是指同一患者患两个及以上、无相关性的恶性肿瘤,诊断标准多参考1932年Warren等[1]的论述,国内的发生率约为0.46%~4.1%[2]。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免疫监察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免疫逃逸是肿瘤细胞的十大... 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MPC)是指同一患者患两个及以上、无相关性的恶性肿瘤,诊断标准多参考1932年Warren等[1]的论述,国内的发生率约为0.46%~4.1%[2]。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免疫监察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免疫逃逸是肿瘤细胞的十大特征之一[3],而多原发癌更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免疫逃逸关系密切[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逃逸 同时性双原发癌 功能紊乱 机体免疫功能 恶性肿瘤 十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