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措施在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蔺建宇 王苑 +4 位作者 崔臣 高艳平 袁梦 许文犁 吕少诚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0-304,共5页
目的:评价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措施对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效果,以期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肝胆外科2019年8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依据是否采用基于加... 目的:评价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措施对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效果,以期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肝胆外科2019年8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依据是否采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措施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据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1∶1倾向性配比分析将两组患者进行匹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后胃瘫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措施有助于促进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了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集束化护理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谢德红 陈大志 +3 位作者 李鹏 李立新 樊华 贺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腹腔镜下肝切除、肝囊肿开窗及复杂胆囊切除等手术156例,手术中应用腹腔镜超声进行辅助检查,了解手术解剖入路结构及肿瘤分期。结果在19例肝切除及39例肝囊肿开窗手术中,腹腔镜超...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腹腔镜下肝切除、肝囊肿开窗及复杂胆囊切除等手术156例,手术中应用腹腔镜超声进行辅助检查,了解手术解剖入路结构及肿瘤分期。结果在19例肝切除及39例肝囊肿开窗手术中,腹腔镜超声在手术中标示重要肝内及肝外管道的走向及指导切除,在15例复杂胆囊切除中指导精确定位及进一步辨别可疑恶性占位。结论腹腔镜超声能够在腹腔镜肝胆外科手术中进行准确定位、指导治疗,对解决腹腔镜手术中外科医生触觉反馈减弱问题,提高手术效果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超声 肝胆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技术在胆道外科的应用:单中心23年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史海达 史宪杰 +4 位作者 吕少诚 马焕先 梁雨荣 周林 石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29-1434,共6页
目的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3年间收治胆道外科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情况,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胆道外科的发展现状。方法根据相关纳入标准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胆道外科1992年4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连续11419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描... 目的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3年间收治胆道外科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情况,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胆道外科的发展现状。方法根据相关纳入标准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胆道外科1992年4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连续11419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胆道外科23年间的病种分布情况。进而以2003年12月31日为界限,将患者分为早期腹腔镜手术组和近期腹腔镜手术组,对2组患者的疾病种类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解放军总医院胆道外科1992年4月~2014年12月这23年间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1419例,占同期胆道外科手术患者的56.3%。其中男性4701例,女性6718例,女∶男=1.43∶1;年龄6~93岁,平均年龄50.9岁;(2)在所有患者中,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80.83%和12.53%。胆囊结石患者的腹腔镜手术率为84.81%,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腹腔镜手术率为34.91%,而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腹腔镜手术率较低;(3)在所行腹腔镜术式中,LC手术占据绝大部分,约96.18%;其次为肝外胆管结石的腹腔镜术式,一期缝合术占1.38%,传统的T管引流术占0.90%,而经胆囊管取石占0.72%。对于恶性肿瘤而言,腹腔镜技术还主要用于术中探查,占0.34%;(4)通过早期和近期两组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技术在胆道外科,尤其是胆囊良性疾病和肝外胆管结石中的使用率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在胆道外科中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其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成为治疗胆道外科常见良性疾病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外科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胆囊良性疾病 肝外胆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围手术期门静脉血栓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少诚 贺强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增加。门静脉血栓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抗凝治疗的指征仍需进一步研究探索。门静脉血栓目前已不再认为是肝移植手术的禁忌,但是复杂的门静脉血栓会增加肝移植围手术... 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增加。门静脉血栓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抗凝治疗的指征仍需进一步研究探索。门静脉血栓目前已不再认为是肝移植手术的禁忌,但是复杂的门静脉血栓会增加肝移植围手术期风险,如何恢复门静脉系统血流是临床手术方案决策的难点,合理的术前分型、手术规划和门静脉重建方式是保障肝移植受者远期良好预后的关键。本文就门静脉血栓的流行病学现状、危险因素、分型与鉴别,肝移植术前门静脉血栓管理和术中处理,以及门静脉血栓对肝移植结局的影响进行综述,为肝移植围手术期门静脉血栓的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门静脉血栓 分型 血管重建 抗凝治疗 溶栓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中国肝移植临床研究年度盘点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芳菲 贺强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7-382,共6页
肝移植作为成熟的器官移植手术已成为终末期肝病的最佳治疗手段,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目前肝移植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如排斥反应、感染、胆道并发症、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移植后肾相关疾... 肝移植作为成熟的器官移植手术已成为终末期肝病的最佳治疗手段,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目前肝移植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如排斥反应、感染、胆道并发症、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移植后肾相关疾病、供者短缺等,亟待改善和解决。伴随着我国各位专家学者不断的尝试和经验总结,肝移植相关问题逐年突破。2023年,中国肝移植团队在临床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本文就2023年度肝移植临床相关的前沿以及肝移植领域的新技术进展进行综述,总结我国2023年在肝移植领域临床研究取得的成果,以期为促进我国肝移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排斥反应 缺血-再灌注损伤 感染 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 胆道并发症 肝细胞癌 慢性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中国肝移植基础研究年度盘点 被引量:2
6
作者 叶晓勇 周林 贺强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7-376,共10页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和肝细胞癌的最佳治疗手段,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排斥反应、免疫耐受、供肝短缺、供肝保存、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并发症等诸多重难点,限制了肝移植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我国科研团队不断努力,...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和肝细胞癌的最佳治疗手段,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排斥反应、免疫耐受、供肝短缺、供肝保存、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并发症等诸多重难点,限制了肝移植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我国科研团队不断努力,结合新兴技术、多学科交叉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对肝移植相关基础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就2023年度肝移植基础研究相关的前沿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关注中国团队在肝移植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以期为促进中国特色融入肝移植领域研究中,加快中国肝移植研究事业和国际接轨,推动我国肝移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排斥反应 免疫耐受 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慢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肝细胞癌 肝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远端胆管癌病人术后预后的评估价值
7
作者 徐凤 黄金灿 +2 位作者 马右维 吕少诚 姜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9-363,369,共6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对远端胆管癌病人术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56例远端胆管癌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血清白蛋白和总胆红素计...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对远端胆管癌病人术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56例远端胆管癌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血清白蛋白和总胆红素计数,计算ALBI评分,以ALBI评分最佳截断值为截止点,将病人分为低ALBI组和高ALBI组,分析比较不同分组病人的远期预后情况,并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病人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以ALBI最佳截断值为截止点,将病人分为低ALBI组(ALBI≤-1.67,92例)和高ALBI组(ALBI>-1.67,64例)。低ALBI组和高ALBI组病人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3个月和20个月,病人术后1年、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5.4%、43.8%、35.8%和65.5%、23.4%、13.6%(χ^(2)=8.882,P=0.003)。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高ALBI、CA19-9>37 U/mL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术后远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ALBI评分可以作为预测远端胆管癌病人远期生存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远端胆管癌 营养评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便秘合并中心性肥胖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赵丽珍 李卫民 +2 位作者 郭贵元 姜瑞霞 高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900-1902,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FC)患者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为综合治疗F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在北京朝阳医院西区社区医疗部确诊的FC患者409例为FC组,及同期本院确诊的继发性便秘患者10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FC)患者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为综合治疗F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在北京朝阳医院西区社区医疗部确诊的FC患者409例为FC组,及同期本院确诊的继发性便秘患者10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及中心性肥胖(n=262)与非中心性肥胖(n=147)FC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 FC组患者中心性肥胖患病率(64.1%,262/409)高于对照组患者(16.7%,17/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71,P<0.001)。中心性肥胖与非中心性肥胖FC患者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婚姻状态、吸烟和腹部手术史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文化程度和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C患者中心性肥胖患病率较高,且中心性肥胖可能与受教育程度和血糖、血脂代谢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肥胖 腹部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治疗的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德芳 陈大志 +2 位作者 张珂 杨永久 盛勤松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8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研究ω-3脂肪酸、精氨酸、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强化的肠内免疫营养(EIN)治疗,在肝移植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将39例肝移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EIN和普通EN。通过肝功能、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排斥发生... 目的:研究ω-3脂肪酸、精氨酸、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强化的肠内免疫营养(EIN)治疗,在肝移植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将39例肝移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EIN和普通EN。通过肝功能、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排斥发生率的检测,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EIN组病人的肝细胞合成功能和免疫功能等都好于EN组;两组病人的排斥反应发生率均未增加。结论:EIN治疗能明显减轻肝移植病人围手术期机体免疫抑制状态,改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且未增加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免疫营养 围手术期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疗法治疗实体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龙 白纯 +1 位作者 李先亮 贺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6-630,634,共6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免疫治疗得到临床应用和推广。多种免疫疗法在抗肿瘤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免疫治疗已经成为攻克终末期难治性恶性肿瘤的新技术。免疫细胞治疗作为免疫疗法较为核心的一部分,有效杀灭肿瘤的同时不产生严重并发症,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免疫治疗得到临床应用和推广。多种免疫疗法在抗肿瘤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免疫治疗已经成为攻克终末期难治性恶性肿瘤的新技术。免疫细胞治疗作为免疫疗法较为核心的一部分,有效杀灭肿瘤的同时不产生严重并发症,临床不良反应小,是目前临床肿瘤治疗的热点。科学家对免疫细胞和其他多种免疫疗法共同治疗实体瘤做了大量研究。现将多种免疫疗法共同治疗实体瘤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疗法 实体瘤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8^+调节性T细胞与器官移植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昕 潘飞 +2 位作者 朱继巧 李先亮 陈大志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5期294-297,共4页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在维持机体免疫平衡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对于器官移植术后诱导治疗和维持免疫耐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CD8^+调节性T细胞 器官移植 CELLS 机体免疫 免疫耐受 诱导治疗 移植术后 平衡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后患者早期饮水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温庆芝 吴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全麻下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后患者早期饮水对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早期饮水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分段随机分组方法将1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在全麻术后护理常规基础上,对照组嘱患者持续禁食水并行持续胃肠减压,经胃... 目的探讨全麻下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后患者早期饮水对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早期饮水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分段随机分组方法将1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在全麻术后护理常规基础上,对照组嘱患者持续禁食水并行持续胃肠减压,经胃管注入20mL温开水,每日2次;观察组术后6h开始关闭胃肠减压,嘱患者用吸管经口进30~40°温开水50mL,每1小时1次,每日总进水300mL。结果术后两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误吸及吻合口漏;两组口渴程度、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后患者早期饮水能够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避免发生口渴,早期饮水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及预后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空肠吻合术 快速外科康复护理 胃肠功能 早期饮水 口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_(3)在移植免疫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夏征 周林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3-318,共6页
维生素D_(3)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维生素,其代谢物及类似物具有强大的抗炎活性。维生素D_(3)可在人体内活化转化为类固醇激素1α,25-二羟维生素D_(3),而1α,25-二羟维生素D_(3)可以激活转录因子维生素D受体,参与细胞代谢的调控... 维生素D_(3)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维生素,其代谢物及类似物具有强大的抗炎活性。维生素D_(3)可在人体内活化转化为类固醇激素1α,25-二羟维生素D_(3),而1α,25-二羟维生素D_(3)可以激活转录因子维生素D受体,参与细胞代谢的调控,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这对维持机体生理健康至关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1α,25-二羟维生素D_(3)在器官移植免疫调节及耐受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就1α,25-二羟维生素D_(3)的概述及生理作用、维生素D_(3)的免疫调节作用及维生素D_(3)在临床器官移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总结维生素D_(3)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促进维生素D_(3)在移植免疫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_(3) 25-二羟维生素D_(3) 器官移植 免疫调节 免疫耐受 维生素D受体 炎症反应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闭合系统在肝移植门静脉重建中的应用分析:附137例报道
14
作者 潘冰 吕少诚 +5 位作者 李立新 赵昕 张志华 李平 郎韧 贺强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5-260,共6页
目的分析非穿透性血管闭合系统在成人同种异体肝移植门静脉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同种异体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门静脉重建是否使用血管闭合系统,分为血管夹组(137例)和传统缝合组(85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 目的分析非穿透性血管闭合系统在成人同种异体肝移植门静脉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同种异体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门静脉重建是否使用血管闭合系统,分为血管夹组(137例)和传统缝合组(85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预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血管夹组一次性吻合门静脉的成功率为93.4%(128/137)。本组资料中共有14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病死率为6.3%(14/222),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发生门静脉相关并发症。血管夹组的门静脉吻合时间为(5.6±1.7)min,明显短于传统缝合组的(10.7±3.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肝移植术中使用血管闭合系统重建门静脉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手工缝合比较,前者能有效缩短门静脉吻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闭合系统 传统缝合 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 门静脉 血管吻合 手术时间 围手术期并发症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多学科诊治(基于肝静脉压力梯度)专家共识 被引量:48
15
作者 北京医师协会门静脉高压专科医师分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门静脉高压学组 +7 位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刘福全 牛俊奇 郎韧 吕少诚 高沿航 王磊 张珂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37-2044,共8页
1概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指在肝硬化基础上,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压力升高,并由此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主要临床表现为食管胃静脉曲张、脾大脾亢、顽固性腹水、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其中食管... 1概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指在肝硬化基础上,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压力升高,并由此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主要临床表现为食管胃静脉曲张、脾大脾亢、顽固性腹水、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其中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道急症之一[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肝静脉压力梯度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器官移植免疫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俊明 周林 贺强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9-634,共6页
树突状细胞(DC)是具有特异性功能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可特异性吞噬抗原、加工并提呈给效应性T细胞,在免疫耐受与免疫应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耐受性DC(tol-DC)是一群具有负向免疫调控功能的DC亚群,可通过中枢与外周机制诱导器官移植免疫... 树突状细胞(DC)是具有特异性功能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可特异性吞噬抗原、加工并提呈给效应性T细胞,在免疫耐受与免疫应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耐受性DC(tol-DC)是一群具有负向免疫调控功能的DC亚群,可通过中枢与外周机制诱导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状态。本文拟对DC的表型与功能特征、DC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机制、tol-DC在器官移植领域的应用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转化医学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器官移植 免疫耐受 免疫应答 免疫调节 免疫抑制剂 细胞因子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大鼠下腔静脉移植模型建立方法的比较分析
17
作者 任章勇 吕少诚 +3 位作者 王芳菲 赵昕 郎韧 贺强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71-1079,共9页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套管法”和“吻合法”分别建立大鼠静脉置换模型,评估两种模型建立方法的优缺点,为后续静脉置换相关的病理机制研究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置换模型。方法以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BN大鼠作为供体和...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套管法”和“吻合法”分别建立大鼠静脉置换模型,评估两种模型建立方法的优缺点,为后续静脉置换相关的病理机制研究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置换模型。方法以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BN大鼠作为供体和受体,分别采用套管法和吻合法构建下腔静脉置换模型,分析两组模型术中所用总手术时间和血流阻断时间,术后48 h模型存活率,术后每隔1周行腹部血管超声观察置换段血管通畅情况及血流速度变化,于术后1周、2周、4周处死大鼠获取置换段静脉,观察其管径变化,通过组织病理评估血管移植后病理改变特点、qPCR检测移植段血管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水平,评估两种模型建立方法的优缺点。结果套管法和吻合法各建立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18只,术后48 h内成功率无明显差异[100.0%(18/18)vs 94.4%(17/18),P=0.310];套管法的总手术时间和血流阻断时间均较吻合法短[(35.8±3.6)min vs(56.8±4.9)min,P<0.05;(14.6±2.9)min vs(35.1±4.5)min,P<0.05]。腹部血管超声结果显示,移植段静脉血流速度早期血流速度较前有所增大,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血流速度逐渐减小,4周时套管组明显低于吻合组(P<0.05);术后4周时,套管组模型移植段静脉周围可见静脉侧枝循环形成,但移植静脉尚通畅,吻合组4周内未见明显静脉侧枝循环形成。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模型中移植静脉管壁逐渐增厚直径均逐渐缩小,套管组变化较吻合组更为明显,术后各个时间内其直径均小于吻合组(P<0.05);套管组术后静脉壁外层可见纤维素沉积形成纤维包壳,肌层和内膜增生,管腔狭窄;吻合组模型术后移植静脉壁中单个核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浸润较套管组明显(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模型移植段静脉壁中TGF-β1的表达逐渐增多,各个时间点内,套管组均高于吻合组(P<0.05)。结论套管法和吻合法均能安全有效地建立大鼠下腔静脉置换模型。与套管法相比,吻合法建立的静脉置换模型具有更轻的非特异性验证和管壁重塑,远期通畅率更高,更适用于静脉置换相关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置换 静脉移植 内膜增生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