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衰弱对老年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宗敏 关晓楠 +1 位作者 常晶 张建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讨衰弱对老年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长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年龄≥75岁的HFrEF患者245例,根据临床衰弱量表(CFS)... 目的探讨衰弱对老年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长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年龄≥75岁的HFrEF患者245例,根据临床衰弱量表(CFS)评分分为衰弱组(CFS 1~4分)135例和非衰弱组(CFS 5~9分)110例,比较2组的一般临床资料、临床用药以及预后,并且分析衰弱与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衰弱组心率、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男性、糖尿病、冠心病、≥5种慢性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贫血、肌钙蛋白I升高比例高于非衰弱组(P<0.05,P<0.01),体质量指数(BMI)、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低于非衰弱组(P<0.05,P<0.01)。衰弱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比例低于非衰弱组(P<0.01),衰弱组3个月内急诊/再住院、2年内死亡比例高于非衰弱组(P<0.05,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种慢性病、LVEF≤35%、BMI、GFR为影响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OR=0.167,95%CI:0.064~0.453,P=0.000;OR=0.306,95%CI:0.160~0.586,P=0.000;OR=0.868,95%CI:0.786~0.958,P=0.005;OR=0.966,95%CI:0.943~0.991,P=0.007),而≥5种慢性病、衰弱为影响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衰弱在老年HFrEF患者中发病率高,衰弱患者不易接受指南引导药物治疗,是老年HFrEF心力衰竭患者远期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休克 心源性 危险因素 心力衰竭 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侯东燕 冯丹 李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5-720,共6页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合并HFp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服用达格列净的69例患者为达格列净组,未服用达格列净的81例患者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标准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如无禁忌证,给予心力衰竭标准化治疗。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住院及出院12个月门诊随访资料,包括血糖、血脂、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等化验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每搏输出量、左心室舒张功能E/e’avg等超声指标,记录住院及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急性左心衰发作、心衰再住院、心绞痛再住院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达格列净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控制程度及NT-proBNP、LVEF、E/e’avg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达格列净组患者急性左心衰发作,因心衰再住院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可以提高冠心病合并HFpEF患者心脏舒张功能,降低NT-proBNP浓度,提高生活质量及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201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全球策略解读 被引量:217
3
作者 王晓娟 方向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141-2149,共9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19于2018-11-07发布,更新涉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危险因素、诊断、预防、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的管理、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等诸多方面。重点在于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药物治疗路径从“初始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19于2018-11-07发布,更新涉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危险因素、诊断、预防、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的管理、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等诸多方面。重点在于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药物治疗路径从“初始治疗”“管理循环”和“随访调整治疗”三个方面建立管理循环,并首次纳入血嗜酸粒细胞计数作为指导吸入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的生物标志物。本文旨在对GOLD 2019的重要更新内容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初始治疗 管理循环 随访调整治疗 血嗜酸粒细胞计数 糖皮质激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营养状况对肺炎严重程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康昱 方向阳 +3 位作者 侯原平 张英 陈秀丽 王晓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3485-3489,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营养状况对肺炎严重程度的影响以及微型营养评估法(MNA)评分对重症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7年在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住院的131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肺炎严重程度,将...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营养状况对肺炎严重程度的影响以及微型营养评估法(MNA)评分对重症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7年在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住院的131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肺炎严重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非重症肺炎组(n=77)和重症肺炎组(n=54)。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发生重症肺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NA评分对重症肺炎的预测价值。结果 131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重症肺炎54例(41.2%),营养不良45例(34.4%)。两组患者年龄、营养不良发生率、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比例、合并陈旧脑血管病比例、血气分析氧分压、血肌酐、血尿素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营养不良、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否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是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发生重症肺炎的影响因素(P<0.05)。MNA评分预测社区老年患者发生重症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I(0.724,0.884)]。MNA评分预测重症肺炎的最佳截断点为17.5分(MNA评分判定营养不良标准为17分),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3%和66.7%。结论营养不良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发生重症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MNA评分对重症肺炎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老年人 营养不良 肺炎严重程度 重症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白熙 陈哲 +2 位作者 张辉 刘淼冰 孙倩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高血压组),其中HHcy 32例,非HHcy 34例。另外入选无高血压史老年健康体检者58例(对照组),其中HHcy 14例,非HHcy 44例。测...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高血压组),其中HHcy 32例,非HHcy 34例。另外入选无高血压史老年健康体检者58例(对照组),其中HHcy 14例,非HHcy 44例。测定2组患者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通过颈动脉-股动脉肢体动脉搏动波(cfPWV)评估动脉僵硬度。结果高血压组Hcy和cfPWV显著高于对照组[(15.48±6.38)μmol/L vs(12.96±4.01)μmol/L,P<0.05;(14.46±1.62)m/s vs(10.81±1.59)m/s,P<0.05]。所有受试者血浆Hcy与cfPWV呈正相关(r=0.529,95%CI:0.040~0.079,P<0.01)。高血压组HHcy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和cfPWV显著高于非HHcy患者[3.84±2.16 vs 2.58±1.56,P=0.018;(14.97±1.22)m/s vs(11.09±1.49)m/s,P=0.004]。结论伴有HHcy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增高,可能与促进胰岛素抵抗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高血压 动脉硬化 胰岛素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CT与冠状动脉造影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殷宝玲 张镭 +6 位作者 缪国斌 马展鸿 范慊 张辉 张丽 陆致玲 张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评价64层CT与冠状动脉造影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70例疑似和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64层田检查,男性4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69.97±9.75)岁,其中50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冠状动脉狭窄〉50%。包括曾行冠状动... 目的评价64层CT与冠状动脉造影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70例疑似和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64层田检查,男性4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69.97±9.75)岁,其中50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冠状动脉狭窄〉50%。包括曾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10例。平均心率(68.31±6.26)次/min,37例服用美托洛尔12.5~25mg。64层田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间隔1—15天。结果50例患者共分析了739个血管节段,200支血管,单支血管病变11例,双支血管病变26例,3支血管病变21例,40例有钙沉积。其中,轻中度钙化(〈400分)21例,重度钙化(≥400分)19例。冠状动脉轻度狭窄(≥50%或不规则狭窄)38个节段,中度狭窄(70%~90%)44个节段,重度狭窄(≥90%)44个节段,完全闭塞7个节段。冠状动脉造影7例阴性者,64层田完全符合。影响诊断因素的3例4个节段因心率〉80次/min、呼吸配合不佳出现伪影,4例7个节段严重钙化影响狭窄的判断。敏感性91.7%,特异性97.5%,阳性相关率96.1%,阴性相关率98.6%。结论64层CT可以作为老年冠心病无创检查和治疗初筛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诊断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左心室肥厚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方向阳 侯原平 +3 位作者 牛红育 陆玫 叶静 刘淼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68例,以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作为评价左心室肥厚指标,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32例)和非左心室肥厚组(36例)。以颈动脉-股动脉肢体动脉搏动波(cfPWV...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68例,以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作为评价左心室肥厚指标,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32例)和非左心室肥厚组(36例)。以颈动脉-股动脉肢体动脉搏动波(cfPWV)和脉压作为评价动脉僵硬度指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cfPWV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并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左心室肥厚组较非左心室肥厚组患者cfPWV高[(14.45±1.83)m/s vs(10.89±1.94)m/s]、脉压大[(78.66±9.05)mm Hg(1 mm Hg=0.133 kPa)vs(60.39±7.74)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MI与cfPWV、脉压呈正相关。结论动脉僵硬度增加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硬化 肥大 左心室 血压测定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弱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宗敏 常晶 +2 位作者 关晓楠 杨新春 张建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55-125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的老年AMI患者203例,根据FRAIL衰弱量表分为衰弱组98例(FRAIL衰弱量表≥3分)和非衰弱组(FRAIL衰弱量...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的老年AMI患者203例,根据FRAIL衰弱量表分为衰弱组98例(FRAIL衰弱量表≥3分)和非衰弱组(FRAIL衰弱量表<3分)105例。衰弱组接受冠状动脉造影48例,非衰弱组接受冠状动脉造影76例。分析衰弱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记录死亡、再次AMI、脑卒中、大出血和恶性心律失常等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结果非衰弱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例明显高于衰弱组(72.4%vs 49.0%,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Charlson共病指数和跌倒史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衰弱组住院期间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衰弱组(27.6%vs 10.5%,P=0.002)。调整年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Charlson共病指数和跌倒史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衰弱是住院期间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20,95%CI:1.193~4.942,P=0.001)。结论老年AMI患者衰弱发生率高,年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Charlson共病指数、跌倒史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衰弱会增加老年AMI患者住院期间MAC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心肌梗死 意外跌倒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五聚素3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艳春 赵素梅 +8 位作者 李忠心 李新 张新 徐晨 刘婧 黄静 申珅 贾小月 孙倩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44-1448,1456,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未透析患者五聚素3(PTX3)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CKD患者70例,采用简化MDRD公式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未透析患者五聚素3(PTX3)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CKD患者70例,采用简化MDRD公式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并根据e GFR将患者分为CKD 1~3期组(A组,n=30)和CKD 4~5期组(B组,n=40)。另选取同期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TX3,采用外周动脉张力检测技术检测反应性充血指数(RHI)。收集3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糖尿病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吸烟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平均动脉压(MAP)、体质指数(BMI)]、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分数(NE)、血红蛋白(HGB)、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TH)]、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PTX3]、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RHI),并分析CKD患者PTX3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组SBP、MAP高于对照组(P<0.05);B组SBP、PP、MAP高于对照组、A组,DBP高于对照组(P<0.05)。A组NE、LDL-C、UA高于对照组,HGB、ALB低于对照组(P<0.05);B组NE、BUN、Scr、血磷、PTH高于对照组、A组,HGB、血钙低于对照组和A组,ALB低于对照组,LDL-C、UA高于对照组(P<0.05)。A组PTX3高于对照组,RHI低于对照组(P<0.05);B组hs-CRP、PTX3、内皮素高于对照组、A组,RHI低于对照组、A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TX3与WBC(r=0.300,P=0.046)、NE(r=0.422,P=0.004)、Scr(r=0.320,P=0.032)、hs-CRP(r=0.342,P=0.022)、内皮素(r=0.307,P=0.036)呈正相关,与RHI(r=-0.374,P=0.011)呈负相关。结论 CKD患者PTX3与内皮素呈正相关,与RHI呈负相关。与hs-CRP相比,PTX3对于预测CK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内皮细胞 五聚素3 反应性充血指数 PENTRAXIN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分布宽度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宗敏 关晓楠 +2 位作者 常晶 杨新春 张建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心衰)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年龄≥65岁的AMI患者408例,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分为非心衰组(Killip分级Ⅰ级)210例和心... 目的探讨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心衰)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年龄≥65岁的AMI患者408例,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分为非心衰组(Killip分级Ⅰ级)210例和心衰组(KillipⅡ~Ⅳ级)198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各项检验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对AMI心衰的预测价值。结果心衰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肌酐、PDW、肌钙蛋白I、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心房颤动、陈旧性心肌梗死比率明显高于非心衰组,体质量指数、LVEF、急诊PCI比率明显低于非心衰组(P<0.05,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DW为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73,95%CI:1.237~1.755,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DW预测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73.2%(95%CI:0.685~0.780,P<0.01),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49.1%。结论PDW可作为老年AMI后心衰的独立预测因素,有较好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肌钙蛋白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梦然 张健 +4 位作者 梁艳红 陈艳蓉 李敏 肖瑶 宿慧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2-136,共5页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老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细胞凋亡与氧化损伤的关系。方法老年雄性Wistar大鼠90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n=30):老年假手术组(saline control,SC组)、老年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reperfusion,I/R组)...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老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细胞凋亡与氧化损伤的关系。方法老年雄性Wistar大鼠90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n=30):老年假手术组(saline control,SC组)、老年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reperfusion,I/R组)和老年缺血后处理组(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C组)。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后处理模型,分析检测老年大鼠心肌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测定再灌注末抽血离心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浓度。结果 I/R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平均为53.99±10.54,IPC组平均凋亡指数为45.51±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R组血清SOD活性平均为(277.70±29.55)U/m L,IPC组平均质量浓度为(303.72±25.25)U/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血清MDA浓度平均为(25.02±2.35)μmol/L,IPC组平均为(22.54±2.6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能够抑制心肌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增强心肌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再灌注所致氧化损伤有关。缺血后处理对老年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缺血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老年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动脉顺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牛红育 张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大动脉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2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78例)和非老年组(<65岁,24例)。老年组患者又根据是否合并并发症分为...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大动脉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2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78例)和非老年组(<65岁,24例)。老年组患者又根据是否合并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50例)和无并发症组(28例),其中并发症组合并糖尿病22例,合并脑梗死28例。比较各组患者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12周前后血压和脉搏波速度(PWV)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在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12周后,其坐位血压及PWV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PWV降低值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的PWV降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糖尿病与合并脑梗死的患者PWV降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12周后,血压降低的同时,其大动脉顺应性亦改善,老年患者获益更多,且在老年患者中有并发症及无并发症的患者获益相同,合并糖尿病与合并脑梗死的患者获益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非洛地平 糖尿病 脑梗死 脉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哲 苗莉 +4 位作者 高春英 刘淼冰 宁志伟 王广 徐援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35-123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年龄分为60~69岁组39例,70~79岁组39例,80~89岁组30例。以HbA1c作为评分标准:分为血糖控制不佳患者56例和血糖控制良好患...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年龄分为60~69岁组39例,70~79岁组39例,80~89岁组30例。以HbA1c作为评分标准:分为血糖控制不佳患者56例和血糖控制良好患者52例。以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作为评价动脉僵硬度指标,进行cfPWV及下肢动脉多普勒超声、血脂检测,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60~69岁组、70~79岁组、80~89岁组血糖控制不佳患者cfPWV、LDL-C、TG水平明显高于血糖控制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回归分析显示,cfPWV与HbA1c、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0.652,r=0.425,P=0.000)。结论血糖控制不佳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僵硬度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动脉硬化 血糖 脂代谢障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凹蛋白1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培 王晶 +5 位作者 茹静 汤莉莹 赵霞 田甜 安芸 白玉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29-633,共5页
目的探讨小凹蛋白1(caveolin-1)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RAW 264.7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oxLDL(0、20、40、80和120μg/ml)诱导RAW 264.7细胞衰老,依次为A、B、C、D和E组,检测细胞中caveolin-1的变化。通过RN... 目的探讨小凹蛋白1(caveolin-1)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RAW 264.7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oxLDL(0、20、40、80和120μg/ml)诱导RAW 264.7细胞衰老,依次为A、B、C、D和E组,检测细胞中caveolin-1的变化。通过RNA干扰(siRNA)的方式下调细胞caveolin-1表达,分为oxLDL组、质粒对照组、siRNA组和无血清对照组,观察oxLDL(60μg/ml)诱导的RAW 264.7细胞衰老的影响,同时Western blot检测p47phox在膜蛋白中的表达,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C、D和E组较A组细胞衰老阳性率增加(P<0.05),同时caveolin-1表达增加,与p47phox表达增加一致,与oxLDL组比较,siRNA组细胞衰老活性率减少(P<0.05),细胞膜p47phox表达下降,细胞上清液丙二醛含量明显下降[(7.12±1.26)nmol/ml vs(11.97±1.78)nmol/ml,P<0.05],SOD活性明显增加[(79.98±3.94)U/ml vs(50.03±6.57)U/ml,P<0.05]。结论 caveolin-1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影响oxLDL诱导巨噬细胞的衰老过程,从而影响衰老相关性动脉粥样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类 LDL 窖蛋白1 细胞衰老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RNA干扰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残粒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丹 李娜 侯东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2-876,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血脂浓度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不同亚组患者中的浓度,探讨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esidual lipoprotein-cholesterol,RLP-C)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血脂浓度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不同亚组患者中的浓度,探讨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esidual lipoprotein-cholesterol,RLP-C)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66例AMI患者作为病例组(AMI组),267例非AMI患者为对照组(非AMI组),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基于公式计算出RLP-C指标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LP-C浓度与AMI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MI组患者RLP-C浓度显著高于非AMI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干扰作用后,RLP-C仍然为AM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LP-C浓度升高的患者,AMI的危险性增大,并且在诸多影响因素中,RLP-C与AMI关系最为密切(OR=3.093,95%CI:1.658~5.771)。结论血清RLP-C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RLP-C浓度升高的患者发生AMI的风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残粒脂蛋白胆固醇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6
作者 乔东军 牛红育 +1 位作者 孙倩美 刘淼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87-989,共3页
餐后低血压(PPH)是老年人常见且特有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轻者为餐后嗜睡、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跌倒;重者可发生一过性黑曚、晕厥及心绞痛等急性心脑缺血等不良事件。有研究结果显示,PPH是老年人群独立的全因死亡... 餐后低血压(PPH)是老年人常见且特有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轻者为餐后嗜睡、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跌倒;重者可发生一过性黑曚、晕厥及心绞痛等急性心脑缺血等不良事件。有研究结果显示,PPH是老年人群独立的全因死亡的预测因素[1]。我们现就PPH流行病学、可能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研究现状进行分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饭后期间 低血压 头晕 晕厥 年龄因素 危险因素 阿卡波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阻运动对肌少症的改善效应 被引量:17
17
作者 黄瑛 常晶 王晓娟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6-210,共5页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骨骼肌质量、肌肉力量、肌肉功能逐渐下降。抗阻运动是防治老年肌少症的有效策略,可有效改善肌肉功能。抗阻运动可与不同因素相结合,离心收缩运动、有氧-抗阻联合运动、渐进性弹力带抗阻运动及血流量限制结合低强...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骨骼肌质量、肌肉力量、肌肉功能逐渐下降。抗阻运动是防治老年肌少症的有效策略,可有效改善肌肉功能。抗阻运动可与不同因素相结合,离心收缩运动、有氧-抗阻联合运动、渐进性弹力带抗阻运动及血流量限制结合低强度抗阻运动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抗阻运动对老年肌少症的改善作用机制及运动类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肌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肌少症 抗阻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