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EN基因与消化系统器官纤维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晓云 郝建宇 《协和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00-304,共5页
PTEN基因是目前发现的重要抑癌基因之一,其蛋白产物具有独特的蛋白磷酸酶及脂质磷酸酶双重活性。PTEN蛋白分布广泛、生物学功能复杂、调节方式多样,可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对细胞的形态、增殖、分化、黏附、迁移等发挥调节作用。随着对P... PTEN基因是目前发现的重要抑癌基因之一,其蛋白产物具有独特的蛋白磷酸酶及脂质磷酸酶双重活性。PTEN蛋白分布广泛、生物学功能复杂、调节方式多样,可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对细胞的形态、增殖、分化、黏附、迁移等发挥调节作用。随着对PTEN基因的深入研究,揭示该基因与多种消化器官纤维化过程密切相关,并可能成为逆转及治疗纤维化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消化系统疾病 纤维化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结石自然排石致非必要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2
作者 姜蕾 刘振 +1 位作者 于剑锋 刘心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9-414,共6页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自然排石致非必要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我院电子病历系统检索2023年1月~2024年2月治疗性ERCP共432例,按照剔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393...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自然排石致非必要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我院电子病历系统检索2023年1月~2024年2月治疗性ERCP共432例,按照剔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393例,根据ERCP术中有无发现胆总管结石,分为自然排石组和胆总管结石确诊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6个变量,分析自然排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93例,女性占42.7%(168/393),平均年龄63.9岁。76例(19.3%)ERCP术中未发现阳性结石,剔除2例胆总管结石假阳性后分为自然排石组(n=74)和胆总管结石确诊组(n=317)。单因素分析显示7个变量(年龄、呕吐症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血淀粉酶升高、胆总管扩张、胆总管结石直径≤5 mm、单发结石)与自然排石潜在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个变量与自然排石显著相关:术前呕吐症状(OR=3.432,95%CI:1.271~9.272,P=0.015)和胆总管结石直径≤5 mm(OR=4.835,95%CI:2.720~8.595,P=0.000)。结论小结石(≤5 mm)、有呕吐症状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更可能出现自然排石,对于有此类特征的患者,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情况,必要时在ERCP术前复查内镜超声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评估有无排石,避免非必要治疗性ER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自然排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武安市食管癌高发区胃镜普查初步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鹏 张澍田 +12 位作者 王拥军 吕富靖 李巍 王青釭 赵海英 刘萱 宗晔 周巧直 焦月 郝建宇 冀明 吴咏冬 于中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9-342,共4页
目的在河北省武安市食管癌高发区建立普查基地,在大规模食管癌普查工作前,先进行预试验研究。方法对武安市上团城乡上团城村一街的居民进行逐个入户调查,对年龄40~65岁的居民登记,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知情同意后,进行胃镜检查,筛查食管... 目的在河北省武安市食管癌高发区建立普查基地,在大规模食管癌普查工作前,先进行预试验研究。方法对武安市上团城乡上团城村一街的居民进行逐个入户调查,对年龄40~65岁的居民登记,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知情同意后,进行胃镜检查,筛查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结果共对92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对88名居民进行了消化内镜检查。19例居民普通内镜或者色素内镜怀疑食管癌或癌前病变者进行内镜下活检,并送病理检查。发现7例为轻-中度异型增生,2例为高度异型增生/原位癌,1例为进展期癌,异型增生及癌变者碘染色不染或者淡染。结论本研究在食管癌高发区进行胃镜普查早期发现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可行性,为以后长期的研究摸索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癌前病变 胃镜检查 高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评分系统综述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子皓 郝建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170-1173,共4页
急性胰腺炎为急诊常见疾病,大多数为轻型病程,20%发展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因而早期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评估,识别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并给予早期积极治疗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Ranson、APACHE II、BISA... 急性胰腺炎为急诊常见疾病,大多数为轻型病程,20%发展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因而早期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评估,识别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并给予早期积极治疗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Ranson、APACHE II、BISAP、CTSI等急性胰腺炎评分系统,并对其特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APACHEⅡ评分 RANSON评分 BISAP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与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宁 王立 +1 位作者 徐援 张冬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44-149,共6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新发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DM)和非糖尿病(non-diabetes mellitus,NDM)患者,分别为392例和95例。根据IR程度按四分位分成4...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新发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DM)和非糖尿病(non-diabetes mellitus,NDM)患者,分别为392例和95例。根据IR程度按四分位分成4组,由低到高依次为A、B、C和D组。比较各亚组DM和NDM患者各项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差异。结果 DM与NDM亚组在不同IR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T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ell ratio,P-LCR)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和D组中在DM、NDM亚组间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R水平和是否合并DM在PT、APTT、PDW、MPV和P-LCR水平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IR可作为独立的影响因素作用于凝血过程的环节中,IR患者存在体内高凝状态及出现血栓性疾病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稳态模式评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饥饿激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诱导胃癌耐药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俊雄 蔡习强 +2 位作者 聂勇战 郝建宇 樊代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饥饿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高表达胃癌细胞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胃癌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饥饿组、化疗药处理组、饥饿+化疗药处理组。采... 目的探讨血清饥饿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高表达胃癌细胞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胃癌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饥饿组、化疗药处理组、饥饿+化疗药处理组。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方法观察肿瘤细胞的存活率,两两比较验证血清饥饿对化疗药敏感性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细胞EGFR及其下游靶分子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蛋白激酶B(RAC-alpha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Akt)的磷酸化水平变化;最后进一步借助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抑制EGFR的磷酸化的活性,观察其对胃癌细胞化疗感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胃癌细胞SGC7901血清饥饿时对多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下降,血清饥饿可促进EGFR、ERK磷酸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单克隆抗体可部分逆转血清饥饿所导致的化疗药耐药。结论缺营养饥饿可诱导EGFR高表达胃癌细胞化疗耐药,其诱导机制可能与激活EGFR/ER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清饥饿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宁 徐援 张冬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8-561,共4页
目的研究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门诊GD患者共275例,其中治疗后缓解199例(缓解组),无缓解76例(无缓解组)。检测2组治疗前后... 目的研究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门诊GD患者共275例,其中治疗后缓解199例(缓解组),无缓解76例(无缓解组)。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distribution width,PDW)、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ell ratio,P-LCR)以及血小板平均体积和大血小板比率治疗前后的差值(△MPV和△P-LCR)。结果治疗前缓解组和无缓解组相比,MPV和P-L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缓解组和无缓解组MPV、PDW及P-LC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2组的PDW、△MPV和△P-L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P-LCR大于24.85%和治疗后小于30.55%均提示GD缓解的可能性较大。结论治疗后缓解组的MPV、PDW和P-LCR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2组治疗前后PDW、△MPV和△P-L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提示血小板参数特别是P-LCR的变化可作为GD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格雷夫斯病 血小板参数 大血小板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7例食管炎内镜诊断及临床表现
8
作者 刘宇宏 张瑾芬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68-269,共2页
关键词 食管炎 内镜诊断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食管狭窄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程浩譞(综述) 郝建宇 刘心娟(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7-441,共5页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也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低,5年生存率不足20%[1]。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率和诊断率明显提高。...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也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低,5年生存率不足20%[1]。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率和诊断率明显提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治疗早期EC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手段,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高,术后食管狭窄是这一手术的主要并发症,通常发生在黏膜缺损超过食管管径3/4以上的患者[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食管狭窄 早期食管癌 中晚期食管癌 消化内镜技术 癌前病变 恶性肿瘤 手术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学习曲线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晓 于剑锋 +4 位作者 王燕斌 刘振 张冬磊 刘振越 刘心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6-441,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0年12月我院内镜中心ESD治疗结直肠病变的临床资料,手术均由我院同一位有食管和胃ESD经验的内镜专家完成。利用... 目的探讨结直肠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0年12月我院内镜中心ESD治疗结直肠病变的临床资料,手术均由我院同一位有食管和胃ESD经验的内镜专家完成。利用累积和(cumulative sum,CUSUM)曲线分析手术切除速度,通过CUSUM曲线分析确定各阶段的中位手术时间、整块切除、完全切除、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CUSUM曲线的拐点可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25、31、28、28例。切除速度第2阶段较第1阶段明显提高[8.5(8.1,8.5)mm^(2)/min vs.5.3(4.4,5.7)mm^(2)/min,Z=-2.715,P=0.040],第3阶段切除速度显著高于第2阶段[14.1(13.5,15.2)mm^(2)/min vs.8.5(8.1,8.5)mm^(2)/min,Z=-3.479,P=0.003],第4阶段较第3阶段切除速度进一步提高[17.3(15.6,21.7)mm^(2)/min vs.14.1(13.5,15.2)cm^(2)/min,Z=-2.843,P=0.027]。ESD切除时间第3阶段较第2阶段明显缩短(Z=2.850,P=0.026),第4阶段与第3阶段差异无显著性(Z=-1.963,P=0.298),但第4阶段的病变面积较第3阶段明显增大(Z=-3.189,P=0.009)。4个阶段整块切除率、R0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第3、4阶段较第1阶段显著下降(均P=0.043)。结论对于有食管和胃ESD经验的术者,掌握结直肠ESD需要25例的积累,达到熟练程度需要56例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累积和曲线 切除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mor-stroma crosstalk对肝细胞癌中肝星状细胞氨基酸代谢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静 孟庆华 薛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10-2613,共4页
目的探讨tumor-stroma crosstalk对肝星状细胞(HSC)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方法分别培养人肝癌细胞系HepG2、Hep3B、Huh7,以及LX-2 HSC。分别使用LX-2 HSC条件培养基(LX2-CM)和HepG2、Hep3B、Huh7肝癌细胞混合条件培养基(Hep-CM)培养HSC,并... 目的探讨tumor-stroma crosstalk对肝星状细胞(HSC)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方法分别培养人肝癌细胞系HepG2、Hep3B、Huh7,以及LX-2 HSC。分别使用LX-2 HSC条件培养基(LX2-CM)和HepG2、Hep3B、Huh7肝癌细胞混合条件培养基(Hep-CM)培养HSC,并收集细胞上清,应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细胞上清氨基酸谱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HSC氨基酸代谢水平改变情况,与对照组(LX2-CM)相比,实验组(Hep-CM)上清中瓜氨酸(t=3. 426,P=0. 027)、缬氨酸(t=2. 892,P=0. 045)、异亮氨酸(t=4. 224,P=0. 013)、亮氨酸(t=4. 150,P=0. 014)、酪氨酸(t=3. 556,P=0. 024)、苯丙氨酸(t=4. 023,P=0. 016)、赖氨酸(t=3. 369,P=0. 028)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微环境中,tumor-stroma crosstalk可以影响HSC的氨基酸代谢水平,这种改变可能反过来促使肝癌细胞更加适应低氧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氨基酸类 代谢 tumor-stroma CROSSTAL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咳嗽、胸闷的食管平滑肌瘤1例报告
12
作者 王歆叶 刘晓 +2 位作者 李光 刘心娟 郝建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01-1005,共5页
食管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多数单发于远端2/3食管,大多起源于食管肌层,少部分起源于黏膜肌层。97.9%的肿瘤位于食管壁内,仅0.7%突向食管腔内,1.4%的瘤体向食管壁外生长,易与纵隔肿物混淆[1,2]。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当瘤体... 食管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多数单发于远端2/3食管,大多起源于食管肌层,少部分起源于黏膜肌层。97.9%的肿瘤位于食管壁内,仅0.7%突向食管腔内,1.4%的瘤体向食管壁外生长,易与纵隔肿物混淆[1,2]。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当瘤体较大,阻塞食管或压迫周围组织时可出现吞咽困难、反酸烧心等[3,4],咳嗽、胸闷的症状极为少见[5]。本文报道1例以咳嗽、胸闷为主要表现,且与纵隔占位鉴别困难的食管平滑肌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平滑肌瘤 食管壁 吞咽困难 食管良性肿瘤 纵隔肿物 食管肌层 纵隔占位 咳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