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科临床护理教师角色压力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卜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2期73-75,共3页
目的 了解外科临床护理教师的角色压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减轻外科临床护理教师的角色压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文版临床护理教师角色压力量表对北京某三甲临床教学医院64名外科临床护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外科临床护理教师的... 目的 了解外科临床护理教师的角色压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减轻外科临床护理教师的角色压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文版临床护理教师角色压力量表对北京某三甲临床教学医院64名外科临床护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外科临床护理教师的角色压力得分56~189(121.47±27.13)分;不同原始学历、承担全部家庭责任的比例、对护理专业的兴趣、目前是否攻读学位、指导学生的层次、担任临床护理教师后是否参加培训的临床护理教师角色压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年龄、带教年限与角色压力得分呈正相关(r=0.377、0.300,均P<0.01).结论 外科临床护理教师的角色压力水平较高;建议医院增加专职临床带教老师,使其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临床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教师 角色压力 外科 影响因素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循环肿瘤细胞APOH基因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核心基因的研究
2
作者 郝文德 郭家豪 +2 位作者 翟志伟 韩加刚 王振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4,共9页
目的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肝转移的关键环节,目前对CTCs进行检测和再培养仍存在局限性,迫切需要新的标志物来提高CRC患者血液中CTCs的检出率。方法 经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 目的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肝转移的关键环节,目前对CTCs进行检测和再培养仍存在局限性,迫切需要新的标志物来提高CRC患者血液中CTCs的检出率。方法 经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由CTCs分泌的在CRC肝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的血液蛋白,并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和外部高通量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集对核心基因进行筛选和验证。结果 共鉴定出由CTCs分泌的在CRC肝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的4个核心基因,其中载脂蛋白H (apolipoprotein H,APOH)最为重要,其在CTCs和肝转移灶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RC原发灶和其他转移部位,且在血液中CTCs的APOH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白细胞。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APOH对CRC肝转移具有较佳的诊断效能。基于APOH预测的EHT1864、Lisitinib和Oxaliplatin可能是CRC患者的潜在治疗药物。结论APOH是由CTCs分泌且在CRC肝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的核心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循环肿瘤细胞 载脂蛋白H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腹腔镜辅助与开腹全胃D2根治术临床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61
3
作者 李敏哲 沈荐 +3 位作者 杜燕夫 谢德红 渠浩 张峪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9-593,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全胃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2月~2015年7月83例进展期胃癌行全胃D2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40例(腔镜组),开腹胃癌根治术43例(开腹组)。比较2组围术期情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全胃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2月~2015年7月83例进展期胃癌行全胃D2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40例(腔镜组),开腹胃癌根治术43例(开腹组)。比较2组围术期情况、术后病理和术后生存情况。结果腔镜组3例(7.5%)中转开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266.0±36.3)min vs.(226.0±28.5)min,t=5.602,P=0.000],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156.2±55.7)ml vs.(261.6±87.2)ml,t=-6.609,P=0.000],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3.1±1.1)d vs.(3.7±1.5)d,t=-2.070,P=0.042]和住院时间[(14.5±3.9)d vs.(16.0±2.6)d,t=-2.135,P=0.036]明显短于开腹组。2组术中输血率差异无显著性[60.0%(24/40)vs.65.1%(28/43),χ~2=0.232,P=0.630]。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35.0%(14/40)vs.44.2%(19/43),χ~2=0.730,P=0.393]。2组所有病例均为R0切除,淋巴结清扫数目[(24.9±6.0)枚vs.(26.3±5.1)枚,t=-1.163,P=0.248]、淋巴结转移率[85.0%(34/40)vs.86.0%(37/43),χ~2=0.018,P=0.892]、阳性淋巴结数目[(5.8±3.7)枚vs.(6.2±3.1)枚,t=-0.452,P=0.653]、肿瘤TNM分期(χ~2=0.673,P=0.714)均无显著性差异。2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log-rank检验,χ~2=0.774,P=0.379)。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辅助全胃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胃周淋巴结清扫效果同开腹手术一致,术后总体生存率不低于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进展期 全胃切除术 腹腔镜 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4
作者 李敏哲 沈荐 +3 位作者 杜燕夫 谢德红 渠浩 张峪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按CME原则实施的71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按CME原则实施的71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同一组医生按传统方式实施的62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作为对照,比较2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病理和术后生存情况。结果 CME组标本剥离平面分级,结肠系膜平面56例(78.9%),系膜内平面15例(21.1%),固有肌平面0例。CME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142.5±18.6)min vs.(133.6±15.5)min,t=2.974,P=0.003],2组术中出血量[(63.2±20.7)ml vs.(58.5±23.7)ml,t=1.218,P=0.225],术后排气时间[(2.7±1.1)d vs.(2.8±1.0)d,t=-0.369,P=0.712],术后住院时间[(8.5±3.2)d vs.(8.6±3.1)d,t=-0.162,P=0.871],术后并发症[14.1%(10/71)vs.14.5%(9/62),χ^2=0.005,P=0.943]差异无显著性。术后病理显示2组肿瘤长径[(4.3±1.1)cm vs.(4.0±1.0)cm,t=1.425,P=0.157],淋巴结转移率[47.9%(34/71)vs.53.2%(33/62),χ^2=0.377,P=0.539],肿瘤TNM分期(χ^2=0.364,P=0.834)差异均无显著性,CME组清扫淋巴结总数[(21.7±4.3)枚vs.(18.1±2.9)枚,t=5.648,P=0.000]及阳性淋巴结数[(4.3±2.5)枚vs.(3.2±1.9)枚,t=2.071,P=0.004]均多于对照组。2组生存曲线无显著性差异(χ^2=1.895,P=0.169)。结论与传统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相比,CME手术淋巴结清扫更为彻底,且不会增加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腹腔镜 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与否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72
5
作者 沈荐 李敏哲 +2 位作者 杜燕夫 渠浩 张峪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22-24,2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处理肠系膜下动脉时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ic artery,LCA)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2年12月113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者随意分为两组,其中保留LCA组7...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处理肠系膜下动脉时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ic artery,LCA)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2年12月113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者随意分为两组,其中保留LCA组72例,不保留LCA组41例,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末端回肠造口情况、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根部淋巴清扫数目、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及预后情况。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60.8±23.8)mlVS.(55.7±22.7)ml,t=1.115,P=0.267],手术时间[(133.8±14.6)minvs.(128.3±21.1)min,t=1.623,P=0.107],术后排气时间[(2.6±0.8)dVS.(2.8±0.9)d,t=-1.161,P=0.248],IMA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3.0±1.3)VS.(3.3±1.1),t=-1.237,P=0.219],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6.9%(5/72)VS.7.3%(3/41),x。:0.006,P=0.941]差异均无显著性。保留LCA组均无须游离结肠脾曲及做末端回肠造口;不保留LCA组3例因近端肠管血运障碍需游离结肠脾曲(P=0.046),3例吻合后加做末端回肠造口(P=0.046)。保留LCA组术后无吻合漏,不保留LCA组2例吻合口漏(P=0.130)。2组术后随访3—48个月,中位随访24个月,保留LCA组1例局部复发,4例肝转移,不保留LCA组1例局部复发(P=1.000),2例肝转移(P=1.000)。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处理IMA时保留LCA可以有效保障近端肠管血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左结肠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 吻合口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沈荐 李敏哲 +3 位作者 杜燕夫 谢德红 渠浩 张峪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73-87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6年12月我科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568例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出现吻合口...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6年12月我科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568例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出现吻合口漏22例(3.9%),其中A级10例,B级8例,C级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肿瘤距肛缘距离、术中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与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距肛缘距离≤5 cm是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54,95%CI 0.005~0.556,P=0.014),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是吻合口漏的保护因素(OR=31.950,95%CI 2.804~364.056,P=0.005)。结论低位肿瘤是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是吻合口漏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 吻合口漏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对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沈荐 李敏哲 +3 位作者 杜燕夫 谢德红 渠浩 张峪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肥胖对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手术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6年1月96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CME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肥胖组27例(BMI≥28),非肥胖组69例(BMI<2... 目的探讨肥胖对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手术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6年1月96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CME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肥胖组27例(BMI≥28),非肥胖组69例(BMI<28),比较2组手术指标和术后生存情况。结果与非肥胖组比较,肥胖组手术时间长[(151.5±15.9)min vs.(142.6±19.3)min,t=2.123,P=0.036],术中出血多[(90.7±55.5)ml vs.(66.7±33.9)ml,t=2.583,P=0.011],术后排气晚[(3.1±1.0)d vs.(2.5±1.1)d,t=2.238,P=0.028],术后住院时间长[(8.8±3.3)d vs.(7.6±2.3)d,t=2.048,P=0.04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37.0%(10/27)vs.15.9%(11/69),χ~2=5.053,P=0.025],2组中转开腹率无显著性差异[7.4%(2/27)vs.1.4%(1/69),Fisher检验,P=0.190]。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21.0±4.0)枚vs.(21.6±4.1)枚,t=-0.732,P=0.466],淋巴结转移率[44.4%(12/27)vs.49.3%(34/69),χ~2=0.181,P=0.670],阳性淋巴结数[(4.3±2.2)枚vs.(4.4±2.3)枚,t=-0.063,P=0.950],肿瘤TNM分期(χ~2=0.594,P=0.743)均无显著性差异。2组生存曲线无显著性差异(log-rankχ~2=0.398,P=0.528)。结论肥胖增加了腹腔镜右半结肠癌CME手术操作的难度,术后恢复慢,但对患者术后生存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结肠肿瘤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腹腔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对男性直肠癌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沈荐 熊天宇 +3 位作者 李江媛 李敏哲 谢德红 杜燕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3-416,共4页
目的探讨肥胖对男性直肠癌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laparoscopic low anterior resection,Lap-LAR)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8月91例男性直肠癌Lap-LAR的临床资料,以BMI≥28作为肥胖标准,肥胖组29例,非肥胖组62例。比较2组围... 目的探讨肥胖对男性直肠癌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laparoscopic low anterior resection,Lap-LAR)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8月91例男性直肠癌Lap-LAR的临床资料,以BMI≥28作为肥胖标准,肥胖组29例,非肥胖组62例。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病理指标和术后生存情况。结果2组Lap-LAR均顺利完成,均无中转开腹。对比非肥胖组,肥胖组手术时间较长[(149.0±27.2)min vs.(120.6±23.8)min,t=5.053,P=0.000],术中失血较多[(155.2±54.0)ml vs.(116.1±54.1)ml,t=3.177,P=0.002],术后排气较晚[(3.0±0.8)d vs.(2.4±1.0)d,t=3.113,P=0.003],术后住院时间较长[(9.7±4.5)d vs.(7.8±2.8)d,t=2.129,P=0.040],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理完全缓解率、淋巴结检出数、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数、肿瘤TNM分期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肥胖组术后随访8~59个月(中位数39.0月),非肥胖组术后随访9~60个月(中位数39.5月),2组累积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log-rankχ^2=0.495,P=0.482)。结论肥胖的男性患者由于过多的脂肪填充,会增加Lap-LAR操作的难度。较之非肥胖患者,肥胖者术后恢复较慢,但术后生存情况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男性 直肠癌 腹腔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沈荐 李敏哲 杜燕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00-704,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0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腹腔镜胃癌根治术367例临床资料。统计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0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腹腔镜胃癌根治术367例临床资料。统计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因素。结果21例(5.7%)术后出现肺部感染,依据Clavien-Dindo标准,Ⅱ级14例(66.7%),Ⅲa级4例(19.0%),Ⅳa级3例(14.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长期吸烟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手术时间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是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预后因素(OR=4.838,95%CI:1.042~22.469,P=0.044)。结论年龄≥65岁是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肿瘤 肺部感染 多因素分析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与伴乳头溢液的To乳腺癌 被引量:18
10
作者 蒋宏传 王克有 游凯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11-312,共2页
目的 评价乳管内窥镜对乳头溢液中To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应用Olympus硬性内窥镜对 2 0 0例异常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内窥镜检查。 结果  2 0 0例中发现临床不可扪及的To乳腺癌 11例 ,其中暗红或鲜红色血性液 9例 ,黄色浆液性液 ... 目的 评价乳管内窥镜对乳头溢液中To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应用Olympus硬性内窥镜对 2 0 0例异常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内窥镜检查。 结果  2 0 0例中发现临床不可扪及的To乳腺癌 11例 ,其中暗红或鲜红色血性液 9例 ,黄色浆液性液 2例。 结论 乳管内窥镜能极大的提高临床不可扪及的伴乳头溢液的乳管内微小癌的诊断率 ,并为乳管内病变的定位和乳腺癌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乳头溢液 To乳腺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阳性和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化学药物治疗中加用脾多肽的临床免疫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白向东 郝雅婷 +1 位作者 张欣雪 贺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3-448,共6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ER+)和雌激素受体阴性(ER-)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中加用脾多肽的临床免疫疗效。方法在山西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原发乳腺癌术后...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ER+)和雌激素受体阴性(ER-)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中加用脾多肽的临床免疫疗效。方法在山西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原发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201例,其中109例ER+乳腺癌患者,92例ER-乳腺癌患者。ER+组乳腺癌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亚组和对照亚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化疗方案,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脾多肽注射液,比较两亚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ER-组也采用同样的处理。结果ER+实验亚组和对照亚组相比,T细胞总数、CD4^+、CD8^+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T细胞总数、CD4^+、CD8^+均增高;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和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浓度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Ⅲ、IV度)骨髓抑制比例降低,发生口腔黏膜炎的比例下降,严重恶心呕吐(Ⅲ、IV度)患者比例明显降低,化疗血液毒性和消化道反应明显减轻。ER-实验亚组和对照亚组相比,治疗后总T细胞、CD4^+、CD8^+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l-2R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化疗血液毒性和消化道反应明显减轻。结论脾多肽注射液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均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多肽 雌激素受体 乳腺癌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测量乳房和肿瘤体积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8
12
作者 宋慧敏 蒋宏传 +4 位作者 刘敏 韦萍 李杰 张超 苗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2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扫描测量乳房和肿瘤体积的准确性,评估其在保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12月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癌50例,行磁共振扫描检查,使用Argus软件测量乳房和肿瘤体积,行改良根治术后由病理科测量切除的乳房... 目的探讨磁共振扫描测量乳房和肿瘤体积的准确性,评估其在保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12月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癌50例,行磁共振扫描检查,使用Argus软件测量乳房和肿瘤体积,行改良根治术后由病理科测量切除的乳房和肿瘤标本体积,将两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50例乳房体积磁共振扫描测得208~1027 ml,(516.5±184.8)ml,病理测得180~980 ml,(517.2±188.9)ml;肿瘤体积核磁共振扫描测得0.4~47.6 ml,(8.1±8.8)ml,病理测得0.3~43.6 ml,(7.9±8.3)ml。统计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法显著相关,乳房和肿瘤体积相关系数分别为0.94及0.90。结论磁共振扫描可以准确测量乳房和肿瘤体积并计算出两者体积比例,此方法可以应用于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术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核磁共振 体积比例 保乳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型肥胖对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沈荐 李敏哲 杜燕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77-981,共5页
目的评估腹型肥胖对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7月89例行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腰围男性≥85 cm、女性≥80 cm作为腹型肥胖标准,肥胖组32例,非肥胖组57例... 目的评估腹型肥胖对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7月89例行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腰围男性≥85 cm、女性≥80 cm作为腹型肥胖标准,肥胖组32例,非肥胖组57例。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术后病理指标和术后生存情况。结果2组均完成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对比非肥胖组,肥胖组手术时间更长[(247.5±33.2)min vs.(219.5±28.4)min,t=4.198,P=0.000],术中失血更多[(157.8±57.0)ml vs.(125.4±42.4)ml,t=3.048,P=0.003],术后肛门排气更晚[(3.2±0.8)d vs.(2.7±0.8)d,t=2.428,P=0.017],术后住院时间更长[(15.1±4.4)d vs.(13.2±3.4)d,t=2.280,P=0.025],2组中转开腹率、术中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转移率、阳性淋巴结数、肿瘤pTNM分期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肥胖组术后随访6~60个月(中位数30.5月),2例(6.3%)复发,8例(25.0%)死亡;非肥胖组术后随访6~60个月(中位数27.0月),3例(5.3%)复发,12例(21.1%)死亡。2组术后复发率(χ^(2)=0.000,P=1.000)及累积生存率差异均无显著性(log-rankχ^(2)=0.099,P=0.753)。结论腹型肥胖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较之非肥胖患者,腹腔镜全胃D2根治手术的操作难度会增大,患者术后恢复更缓慢,但预后生存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型肥胖 胃肿瘤 进展期 全胃切除术 腹腔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乳腺导管内镜辅助诊治乳头溢液632例报告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超 蒋宏传 李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36-37,46,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乳腺导管内镜对Tis期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01年5月~2010年5月,对632例乳头溢液进行乳腺导管内镜检查702次,并对其中310例隆起性病变行乳腺导管内镜辅助定位手术。结果 475例诊断为隆起性病变,包括乳管内乳头状瘤... 目的探讨纤维乳腺导管内镜对Tis期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01年5月~2010年5月,对632例乳头溢液进行乳腺导管内镜检查702次,并对其中310例隆起性病变行乳腺导管内镜辅助定位手术。结果 475例诊断为隆起性病变,包括乳管内乳头状瘤388例(61.4%),乳管内乳头状瘤病79例(12.5%),导管内癌8例(1.3%);157例为非隆起性病变,包括导管扩张症82例(13.0%),慢性乳管炎73例(11.6%)和导管内癌2例(0.3%)。310例行乳腺导管内镜辅助定位手术,内镜诊断对导管内癌的阳性预测值为83.3%(10/12)。结论 纤维乳腺导管内镜检查弥补了伴有乳头溢液的Tis期乳腺癌诊断的空白,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乳腺导管内镜 Tis期乳腺癌 非隆起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扩张冲洗器在腹腔镜乙状结肠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沈荐 李敏哲 +3 位作者 杜燕夫 谢德红 渠浩 张峪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扩张冲洗器在腹腔镜乙状结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2月68例腹腔镜乙状结肠手术在经肛放置吻合器完成吻合前,用直肠扩张冲洗器预处理远端肠管(实验组),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同一组医生实施的61例... 目的探讨直肠扩张冲洗器在腹腔镜乙状结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2月68例腹腔镜乙状结肠手术在经肛放置吻合器完成吻合前,用直肠扩张冲洗器预处理远端肠管(实验组),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同一组医生实施的61例腹腔镜乙状结肠手术作为对照组,未使用直肠扩张冲洗器预处理远端肠管,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实验组使用直肠扩张冲洗器预处理远端肠管及放置吻合器的过程均顺利,对照组4例吻合器放置过程中出现困难,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isher’s检验,P=0.047)。2组术中出血量[(48.7±17.4)ml vs.(50.8±23.3)ml,t=-0.584,P=0.560]、手术时间[(133.8±11.1)min vs.(132.6±15.9)min,t=0.501,P=0.617]、术后排气时间[(2.6±0.7)d vs.(2.7±0.8)d,t=-0.757,P=0.450]和术后吻合口出血[4.4%(3/68)vs.6.6%(4/61),χ2=0.022,P=0.882]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腹腔镜乙状结肠手术中,利用直肠扩张冲洗器预处理远端肠管,可以有效扩张肠腔,使经肛放置吻合器的过程更加安全,降低手术操作的难度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扩张冲洗器 乙状结肠手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术后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白向东 郝雅婷 +1 位作者 张欣雪 贺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1-915,共5页
目的探讨脾多肽对三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根治手术加术后辅助化... 目的探讨脾多肽对三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根治手术加术后辅助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脾多肽注射液,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明显增高(F=5.793,P=0.018),CD4+(t=5.337,P<0.001)、CD8+(t=9.874,P<0.001)、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t=-7.460,P<0.001)的比例及Treg细胞(t=7.113,P<0.001)都有不同程度地增高。试验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free survival period,PFS)比对照组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上肢淋巴水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多肽注射液可明显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促进生活质量改善与提高,在临床治疗领域具备进一步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脾多肽注射液 无进展生存期 免疫功能 上肢淋巴水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间质瘤腔内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孟嘉 曾维根 +4 位作者 王勇 龚萱桐 韩洁 王博 崔宁宜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腔内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2月至2019年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耦合剂充盈法腔内超声、超声造影、CT、MRI、肠镜检查结果等。按照间质瘤危险...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腔内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2月至2019年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耦合剂充盈法腔内超声、超声造影、CT、MRI、肠镜检查结果等。按照间质瘤危险度分级将患者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4个级别,分析不同级别超声造影检查特点,并比较不同检查方式诊断直肠间质瘤的准确率。结果共12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54.0(50.5,65.25)岁。极低/低危组6例,中/高危组6例。肿瘤最大直径0.8~11.2 cm,腔内超声表现为向肠腔外生长的类圆形(7例,58.3%)或分叶状(5例,41.7%)低回声肿块,边界多较清晰(11例,91.7%),内部回声多不均匀(11例,91.7%),较大者可见囊变区(5例,41.7%),内部血流信号多较丰富(11例,91.7%)。超声造影增强时相表现为动脉期不同程度快速显著增强[上升时间(8.10±4.03)s],并于动脉期或静脉期达峰[达峰时间(25.54±12.16)s],随后造影剂逐渐缓慢退出;中/高危组5例(83.3%)患者造影剂呈不均匀分布、向心性增强,且存在造影剂未灌注区;而极低/低危组仅1例(16.7%)造影剂呈不均匀分布或存在造影剂未灌注区,且6例(100%)均为弥漫性增强。与CT(60.0%)、MRI(66.7%)、肠镜(0)相比,腔内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100%)对直肠间质瘤的诊断准确率更高。结论耦合剂充盈法腔内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技术可很好地显示肿瘤起源和血管灌注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直肠间质瘤,且对直肠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具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瘤 直肠 超声造影 腔内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管镜下乳管内非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杰 蒋宏传 张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456-457,共2页
目的探讨乳管镜对乳管内非隆起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05年10月165例乳管内非隆起样病变的病变特点,形态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165例乳管内非隆起性病变中,浆细胞性乳管炎135例,慢性囊性乳腺病18例,乳管炎12例... 目的探讨乳管镜对乳管内非隆起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05年10月165例乳管内非隆起样病变的病变特点,形态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165例乳管内非隆起性病变中,浆细胞性乳管炎135例,慢性囊性乳腺病18例,乳管炎12例。非手术治疗144例,症状完全缓解82例,好转62例;手术治疗21例浆细胞性乳管炎。结论乳管镜是诊断乳管内非隆起样病变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可以借助乳管镜对此类病变进行有效的治疗,使大多数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管镜 乳管 乳头溢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管镜诊治乳头溢液206例报告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超 蒋宏传 李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9期890-891,共2页
目的探讨乳管镜诊治乳头溢液的效果。方法2001年5月-2006年10月,对206例乳头溢液行乳管镜检查221次。结果乳管镜诊断为乳管内非隆起样病变58例,行冲洗治疗,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无复发。隆起样病变148例,其中125例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乳管镜诊治乳头溢液的效果。方法2001年5月-2006年10月,对206例乳头溢液行乳管镜检查221次。结果乳管镜诊断为乳管内非隆起样病变58例,行冲洗治疗,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无复发。隆起样病变148例,其中125例手术治疗,乳管镜诊断单发乳管内乳头状瘤115例、乳头状瘤病7例、导管内癌3例,术后病理证实乳管内乳头状瘤112例,乳头状瘤病10例,导管原位癌3例。其中120例行乳腺定位针下病变乳管切除术,1例行区段乳腺腺体切除术,1例行“腺体置换”手术,1例行保留乳头的象限切除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2例行不保留乳头的象限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随访4—20个月,平均10个月,无复发。3例导管原位癌随访12—18个月,无瘤生存。结论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乳管内肿瘤术前诊断准确,而且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利用乳腺定位针直视下对乳管内病变定位,指导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管镜 乳管内病变 乳头溢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5例报告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克有 蒋宏传 李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87-287,295,共2页
目的 探讨乳管内乳头状瘤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对 15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5例中 8例行乳管镜检查的患者术前均考虑为乳头状瘤病的可能 ,7例未行乳管镜检查的患者术前均误诊。术后病理 2例... 目的 探讨乳管内乳头状瘤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对 15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5例中 8例行乳管镜检查的患者术前均考虑为乳头状瘤病的可能 ,7例未行乳管镜检查的患者术前均误诊。术后病理 2例伴有部分恶变 ,1例对侧为浸润性小叶癌。 3例术后半年内复发 ,行二次手术 ,复发率为 2 0 %。 结论 乳管内乳头状瘤病与乳管内乳头状瘤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易恶变 ,局部切除后易复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管内乳头状瘤病 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