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侵袭性沙门菌属感染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郭益群 王鹏 +1 位作者 杨春霞 谷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4-749,共6页
目的分析总结侵袭性沙门菌属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沙门菌属的抗生素药物敏感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0年3月至2016年10月住院的23例成人侵袭性沙门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 目的分析总结侵袭性沙门菌属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沙门菌属的抗生素药物敏感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0年3月至2016年10月住院的23例成人侵袭性沙门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预后及抗生素敏感性。结果 23例病人中位年龄62(19,83)岁,男女比例为17∶6,合并基础疾病/情况的有18例(78.26%)。12例形成肠外局部感染病人的中位年龄为67.5岁,其中91.67%合并基础病,4例为感染性动脉瘤。临床表现:高热(T≥39℃)者20例(86.96%),寒战者21例(91.3%),腹泻7例(30.43%),全血白细胞中位数9.22(2.53,26.33)×109/L,白细胞<10×109/L者13例(56.5%),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005者18例(78.26%)。住院病人中19例临床治愈或好转出院,2例转院治疗,死亡2例。环丙沙星和氨苄西林敏感性较其他6种抗生素低(分别为37.5%和34.7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环丙沙星中介的占到56.25%(9/16)。结论侵袭性沙门菌感染好发于中老年及合并基础疾病者,临床表现为多种疾病形式,多有寒战高热,少有腹泻,超半数全血白细胞不升高且大部分病人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合并沙门菌血流感染时要警惕感染性动脉瘤的形成。选择抗生素时避免氨苄西林及环丙沙星,可以考虑三代头孢及左氧氟沙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属 侵袭性沙门菌属感染 感染性动脉瘤 环丙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多系统受累患者的诊治经过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白羽 郭益群 +1 位作者 温晓宏 谷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71,共3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往往起病隐匿,所引起的症状多样,患者常常缺乏明确的主诉。同时,IE也可以“模拟”多种疾病的表现,易在临床实践中发生延迟诊断或误诊、漏诊等情况,导致患者延迟治疗,影响疾病的整体预后。本...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往往起病隐匿,所引起的症状多样,患者常常缺乏明确的主诉。同时,IE也可以“模拟”多种疾病的表现,易在临床实践中发生延迟诊断或误诊、漏诊等情况,导致患者延迟治疗,影响疾病的整体预后。本文报告了1例病程迁延,先后诊断为结核、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等疾病的亚急性IE,并就相关临床问题进行了文献复习,希望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多诊疗思路,减少IE的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诊疗思路 延迟诊断 临床实践 ANCA 多种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内外隐球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超宇 隗明 +2 位作者 刘永哲 陈云霞 谷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8-333,共6页
目的总结肺内外隐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肺外隐球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隐球菌感染住院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根据是否有肺... 目的总结肺内外隐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肺外隐球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隐球菌感染住院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根据是否有肺外累及分为肺隐球菌感染组(pulmonary cryptococcal infection,PC)和肺外隐球菌感染组(extrapulmonary cryptococcal infection,EPC),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隐球菌播散至肺外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病例51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1例,年龄中位数为55(40,64)岁,合并基础疾病者39例。其中PC组41例,EPC组10例。EPC组实体器官移植和慢性肝病的比例(40.0%和40.0%),高于PC组(7.3%和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组患者出现头痛症状的比例(50.0%),高于PC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组降钙素原、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高于P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组白蛋白、外周血CD4+T细胞、外周血CD8+T细胞低于P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组病死率(60.0%)高于PC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实体器官移植(OR=10.470,95%CI为1.089~100.651,P=0.042)和白蛋白降低(OR=0.783,95%CI为0.637~0.962,P=0.020)与出现肺外隐球菌感染独立相关。结论肺外隐球菌感染患者比肺隐球菌感染患者预后差,实体器官移植和白蛋白降低是肺外隐球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 肺隐球菌感染 肺外隐球菌感染 器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TEK MALDI-TOF MS技术在临床分离诺卡菌快速鉴定中的简易流程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王鹏 隗明 +1 位作者 杨春霞 谷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89-995,共7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VITEK MALDI-TOF MS,对临床分离诺卡菌进行快速、准确、简易的菌种鉴定。方法对46株临床分离的诺卡菌进行研究,以16S rRNA和gyrB基因测序结果为参考标准,探索VITEK MALDI-TOF MS技术在... 目的本研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VITEK MALDI-TOF MS,对临床分离诺卡菌进行快速、准确、简易的菌种鉴定。方法对46株临床分离的诺卡菌进行研究,以16S rRNA和gyrB基因测序结果为参考标准,探索VITEK MALDI-TOF MS技术在诺卡菌菌种鉴定程序中的关键步骤,优化鉴定流程。结果46株诺卡菌共有43(93.5%)株可鉴定至种水平,45(97.8%)株可鉴定至属水平。对分离率最高的盖尔森基兴诺卡菌和鼻疽诺卡菌的鉴定率更是高达100.0%(22/22和7/7株)。结论实验结果表明,VITEK MALDI-TOF MS技术可以实现对临床分离诺卡菌的快速、准确鉴定,简易鉴定流程为广泛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诺卡菌 快速鉴定 简易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镜储存盒不同处理方式对常见接触镜相关角膜炎病原菌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帅 王嫱怡 +5 位作者 李玉瑭 邓娟 苏明泽 和凌媛 王璐薇 李彤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5-180,共6页
目的评价接触镜相关角膜炎不同病原菌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并比较角膜接触镜储存盒(CLC)不同处理方式对其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方法通过静态生物被膜形成实验,在聚丙烯材质的CLC中37℃孵育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白... 目的评价接触镜相关角膜炎不同病原菌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并比较角膜接触镜储存盒(CLC)不同处理方式对其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方法通过静态生物被膜形成实验,在聚丙烯材质的CLC中37℃孵育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24 h,建立生物被膜模型。根据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室温干燥组、护理液浸泡组、加热干燥组和浸泡加热组,采用系列稀释微量计数法测定各组生物被膜生物量,并计算生物被膜杀灭率。结果4个实验菌株均可在CLC内壁形成生物被膜。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形成生物被膜的生物量分别为(10.78±2.12)、(9.19±0.57)、(8.03±0.30)和(7.50±0.07)lg CFU/ml;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的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菌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热干燥组和浸泡加热组各菌株生物被膜生物量均低于相应对照组,护理液浸泡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生物量低于相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热干燥处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杀灭率分别为(51.76±16.75)%、(68.63±4.43)%、(83.51±13.97)%和(97.13±5.19)%,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806,P<0.001);各菌杀灭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室温干燥处理对各病原菌生物被膜的杀灭率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20,P=0.606)。浸泡加热处理对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杀灭率分别为(100.00±0.00)%和(97.79±7.67)%,均明显高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81.13±14.86)%和对铜绿假单胞菌的(74.22±11.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热处理或者结合使用护理液浸泡处理CLC可显著提高对实验菌株生物被膜菌的杀灭作用,有效清除CLC中的细菌或真菌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角膜炎 角膜接触镜储存盒 生物被膜 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脑膜炎3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益群 尹玉东 +1 位作者 王春雷 谷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2-125,共4页
李斯特菌脑膜炎是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脑膜炎,通常发生于免疫功能受损的病人,多通过污染的食物(生牛奶、奶酪、冷藏食物等)传播。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欧美国家报道较多,国内报道较少... 李斯特菌脑膜炎是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脑膜炎,通常发生于免疫功能受损的病人,多通过污染的食物(生牛奶、奶酪、冷藏食物等)传播。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欧美国家报道较多,国内报道较少。Lm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受损 生牛奶 LISTERIA 肿瘤病 常见致病菌 北京朝阳医院 脑脊液培养 血流感染 饮食习惯 脑脊液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N端结构域的表达纯化以及晶体优化
7
作者 陈铎 刘永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9-155,共7页
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方法,探索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N端结构域的表达纯化,同时优化其蛋白晶体的生长条件,为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的结构生物研究提供基础。本研究合成N蛋白N端结构域基因序列,构建原核系统表达载体,利用大肠杆菌表达重组目的... 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方法,探索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N端结构域的表达纯化,同时优化其蛋白晶体的生长条件,为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的结构生物研究提供基础。本研究合成N蛋白N端结构域基因序列,构建原核系统表达载体,利用大肠杆菌表达重组目的蛋白。Ni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的方法对N蛋白N端结构域重组蛋白进行纯化,SDS-PAGE电泳鉴定重组蛋白的纯度。本研究成功构建原核重组载体pET28b-N-N,大肠杆菌在37℃下进行扩增生长,16℃下进行诱导表达,80%目的蛋白以可溶蛋白的形式表达。Ni亲和纯化和凝胶过滤层析后,Quantity One软件进行蛋白胶积分分析,获得纯化后的积分占比,获得目的蛋白的纯度高达90%以上,利用Hampton的蛋白晶体试剂盒进行蛋白质晶体筛选,获得质量较高的N蛋白N端结构域蛋白质晶体。凝胶迁移试验(EMSA)验证了N蛋白N端结构域具有结合特定RNA片段的作用,明确了N蛋白N端结构域稳定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的功能。为进一步解析N蛋白N端结构域的三维结构以及后续抗体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N蛋白 纯化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