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脉冲电场消融对犬普通心肌可逆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翟宗旺
姜浩
石亮
唐强
-
机构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心血管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血管内科
-
出处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237,共5页
-
基金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首颐医疗科技发展基金”(SGYYQ202109)。
-
文摘
目的探索可逆性脉冲电场(RPEF)是否能暂时抑制电传导,为临床提供一种分析定位快速性心律失常峡部从而实现精准消融的新方法。方法将6只拉布拉多健康犬插管麻醉后,分别对实验犬的左心房和右心房进行RPEF消融。从RPEF消融开始至消融后5 min连续测量双极电图,选择消融前后电位电图,进行电图振幅分析。评估RPEF消融前后脉冲宽度为2 ms的起搏阈值。实验犬安乐死后,取离体心脏RPEF消融部位进行电镜检查。结果6只实验犬的基线电图振幅为7.76(6.39,10.70)mV,应用RPEF消融后电图振幅降至1.93(1.22,3.90)mV,减少71.7%(53.7%,83.8%)。在观察期内,振幅逐渐恢复。分别观察8个RPEF消融部位[分别位于左心房后壁(n=4)、右心房游离壁(n=2)、右心房间隔(n=1)和右心耳根部(n=1)]的电图5 min,电图振幅为5.93(5.26,7.55)mV,恢复到基线的75.6%(72.4%,87.3%)。电解剖标测未显示RPEF消融部位有任何双极低电压(<0.1mV)区域。起搏阈值消融开始前为1.0(1.0,1.2)mA,消融后即刻为3.0(2.0,5.8)mA,消融后5 min恢复至2.0(1.3,3.0)mA。实验犬尸检时,在2个明显的射频损伤部位之间观察到一个大体完好的心肌区域,未见损伤。组织学显示有轻中度退行性变,无坏死性改变。结论RPEF能暂时抑制实验犬心肌组织电传导,引起可逆性心肌损伤。RPEF的这一特性,为定位心律失常关键峡部后再进行不可逆性精准消融提供了依据。
-
关键词
精准消融
电穿孔
脉冲电场
犬
-
Keywords
Precise ablation
Electroporation
Pulsed electric fields
Dog
-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张立臻
吴小朋
刘淑珍
宋恒良
李保银
万大国
-
机构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血管内科
-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798-3802,共5页
-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162102310143)
-
文摘
目的探讨与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相关的预测因素。方法纳入166例行导管消融术的PAF患者。根据术后3个月是否复发分为早期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浆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析术后早期复发相关的影响因素并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与非复发组相比,早期复发组患者年龄、房颤病程、左心房前后径(LAD)、尿酸、hsCRP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尿酸、hsCRP和LAD是PAF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前尿酸水平预测PAF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敏感性为0.667,特异性为0.617(AUC:0.685,95%CI:0.600~0.769,P<0.001),而术前尿酸联合hsCRP预测PAF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敏感性为0.706,特异性为0.809(AUC:0.799,95%CI:0.721~0.877,P<0.001)。术前尿酸联合hsCRP预测PAF消融术后早期复发比尿酸有更好的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尿酸、hsCRP和LAD是PAF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前尿酸联合hsCRP对PAF患者术后早期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早期复发
-
Keywords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catheter ablation
early recurrence
-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