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危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时机选择 被引量:14
1
作者 苏丕雄 高杰 +2 位作者 刘岩 张希涛 王建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5期364-366,共3页
目的总结高危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经验,探讨预防性置入IABP和被动紧急置入IABP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为高危患者置入IABP的时机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2月1632例冠脉搭桥术或冠状动脉... 目的总结高危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经验,探讨预防性置入IABP和被动紧急置入IABP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为高危患者置入IABP的时机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2月1632例冠脉搭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其他心脏手术等高危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应用IABP资料,共128例,分预防性置入IABP组(A组)68例和被动紧急置入IABP组(B组)60例。A组为左主干病变(冠脉狭窄〉90%)且无右冠脉保护、心功能低下(左室射血分数〈35%)、顽固性心绞痛保守治疗无效、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其他心脏手术;B组为术中循环不稳定、心功能低下脱离体外循环困难或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功能降低等。分析A、B两组术后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术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心血管活性药物应用、IABP使用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结果A组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为8.8%和4.4%,B组为50.0%和14.9%;术后平均正性肌力药物辅助时间:(57.63±33.66)h比(94.63±62.72)h,P=0.027;平均IABP使用时间:(54.75±37.68)h比(93.12±52.21)h,P=0.015;机械通气时间:(31.83±14.71)h比(89.34±35.17)h,P=0.001;平均住ICU时间:(76.35±47.27)h比(102.41±44.12)h,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危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前预防性置入IABP能减少正性肌力药物辅助时间,缩短IABP辅助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降低术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血管吻合装置应用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洋 苏丕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4期310-313,共4页
近年来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方式、器械和材料都有重大改进,并逐步向全动脉化、微创、小切口、内窥镜和机器人辅助方向发展。因此,吻合口的完成需要有一种简单、可靠、省时、能通过小切口的新方法来替代手工缝合。另外神经系统并发症是... 近年来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方式、器械和材料都有重大改进,并逐步向全动脉化、微创、小切口、内窥镜和机器人辅助方向发展。因此,吻合口的完成需要有一种简单、可靠、省时、能通过小切口的新方法来替代手工缝合。另外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包括谵妄、认知障碍和脑卒中等,可增加手术死亡,延长住院时间。Roach等报道脑卒中发生率达6%-13%,在升主动脉硬化的患者,发生率可高达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血管吻合装置 神经系统并发症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升主动脉硬化 机器人辅助 全动脉化 手工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