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比值对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年全因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欣
张媛
+3 位作者
刘佳
刘佳梅
陈牧雷
史琳影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究入院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比值(NPHR)对重症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1—2016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的重症CHF患者622例,收集其入院24 h内的NPHR...
目的探究入院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比值(NPHR)对重症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1—2016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的重症CHF患者622例,收集其入院24 h内的NPHR,对患者进行电话和门诊随访,终点事件定义为患者出院后1年的全因死亡。根据患者NPHR中位数分为高NPHR组(≥53.8,312例)和低NPHR组(<53.8,310例)。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水平的NPHR对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影响。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NPHR对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NPHR对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效能。结果622例患者随访期间无失访,共计死亡122例,死亡率为19.6%,低NPHR组死亡33例,死亡率为10.6%,高NPHR组死亡89例,死亡率为28.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NPHR组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低NPHR组(Log-rankχ^(2)=31.24,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NPHR是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HR=1.03,95%CI:1.01~1.04,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NPHR能够预测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曲线下面积为0.697,最佳临界值为56.07,该指数预测的敏感度为69.7%,特异度为63.8%(P<0.001)。结论入院NPHR与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显著相关,是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贫血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比值
1年全因死亡率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入院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与不同 类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欣
张媛
+3 位作者
徐晓蓉
史琳影
陈牧雷
郭宗生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2-418,共7页
目的评估入院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NPAR)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并分析其与不同类型CH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1—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CHF患者622例,包括射血分...
目的评估入院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NPAR)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并分析其与不同类型CH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1—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CHF患者622例,包括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268例、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患者111例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243例。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NPAR数值,根据三分位数分为NPAR≤18.0组209例、18.0<NPAR<21.2组207例和NPAR≥21.2组206例。对患者进行电话和门诊随访,终点事件定义为患者出院当日起至90 d、1年和2年的全因死亡。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NPAR水平CHF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验证NPAR对3种不同类型CHF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622例患者随访期间无失访。CHF患者入院NPAR中位数为19.7,波动于7.8~44.9之间。CHF患者90 d、1年和2年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7.7%、19.6%和27.8%,并且随着入院NPAR水平升高,患者90 d(P=0.009)、1年(P<0.001)和2年(P<0.001)的全因死亡率均明显增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高水平NPAR与HFpEF患者的90 d(HR=1.15,95%CI:1.05~1.25,P=0.003)、1年(HR=1.08,95%CI:1.04~1.14,P=0.004)和2年全因死亡(HR=1.05,95%CI:1.01~1.10,P=0.016)显著相关;还与HFmrEF患者的2年全因死亡(HR=1.10,95%CI:1.02~1.18,P=0.016)显著相关;但未见与HFrEF患者的预后相关。结论入院NPAR与CHF患者90 d、1年和2年全因死亡独立相关。入院NPAR与HFpEF患者短期、长期以及HFmrEF患者长期预后相关,可能为其临床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预后
全因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比值对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年全因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欣
张媛
刘佳
刘佳梅
陈牧雷
史琳影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北京市高血压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基金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心血管多学科整合思维研究基金(2021-N-15)。
文摘
目的探究入院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比值(NPHR)对重症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1—2016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的重症CHF患者622例,收集其入院24 h内的NPHR,对患者进行电话和门诊随访,终点事件定义为患者出院后1年的全因死亡。根据患者NPHR中位数分为高NPHR组(≥53.8,312例)和低NPHR组(<53.8,310例)。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水平的NPHR对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影响。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NPHR对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NPHR对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效能。结果622例患者随访期间无失访,共计死亡122例,死亡率为19.6%,低NPHR组死亡33例,死亡率为10.6%,高NPHR组死亡89例,死亡率为28.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NPHR组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低NPHR组(Log-rankχ^(2)=31.24,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NPHR是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HR=1.03,95%CI:1.01~1.04,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NPHR能够预测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曲线下面积为0.697,最佳临界值为56.07,该指数预测的敏感度为69.7%,特异度为63.8%(P<0.001)。结论入院NPHR与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显著相关,是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贫血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比值
1年全因死亡率
炎症反应
Keywords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armia
Neutrophil percentage/hemoglobin ratio
1-year all-cause mortality
Inflammatory response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入院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与不同 类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欣
张媛
徐晓蓉
史琳影
陈牧雷
郭宗生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北京市高血压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2-418,共7页
基金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心血管多学科整合思维研究基金(2021-N-15)。
文摘
目的评估入院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NPAR)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并分析其与不同类型CH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1—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CHF患者622例,包括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268例、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患者111例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243例。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NPAR数值,根据三分位数分为NPAR≤18.0组209例、18.0<NPAR<21.2组207例和NPAR≥21.2组206例。对患者进行电话和门诊随访,终点事件定义为患者出院当日起至90 d、1年和2年的全因死亡。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NPAR水平CHF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验证NPAR对3种不同类型CHF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622例患者随访期间无失访。CHF患者入院NPAR中位数为19.7,波动于7.8~44.9之间。CHF患者90 d、1年和2年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7.7%、19.6%和27.8%,并且随着入院NPAR水平升高,患者90 d(P=0.009)、1年(P<0.001)和2年(P<0.001)的全因死亡率均明显增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高水平NPAR与HFpEF患者的90 d(HR=1.15,95%CI:1.05~1.25,P=0.003)、1年(HR=1.08,95%CI:1.04~1.14,P=0.004)和2年全因死亡(HR=1.05,95%CI:1.01~1.10,P=0.016)显著相关;还与HFmrEF患者的2年全因死亡(HR=1.10,95%CI:1.02~1.18,P=0.016)显著相关;但未见与HFrEF患者的预后相关。结论入院NPAR与CHF患者90 d、1年和2年全因死亡独立相关。入院NPAR与HFpEF患者短期、长期以及HFmrEF患者长期预后相关,可能为其临床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预后
全因死亡
Keywords
Neutrophil percentage-to-albumin ratio
Chronic heart failure
Clinical prognosis
All-cause mortality
分类号
R541.6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比值对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年全因死亡的影响
王欣
张媛
刘佳
刘佳梅
陈牧雷
史琳影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入院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与不同 类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王欣
张媛
徐晓蓉
史琳影
陈牧雷
郭宗生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