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级医院ICU重症患者早期活动现状及障碍因素调查 被引量:37
1
作者 吕露露 张雪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34,共4页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重症患者实施早期活动现状,并分析影响其实施的障碍因素,为促进ICU重症患者早期活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8所三级医院的921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91.53%ICU护士对重症患者实施过早期活动,活动形式以...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重症患者实施早期活动现状,并分析影响其实施的障碍因素,为促进ICU重症患者早期活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8所三级医院的921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91.53%ICU护士对重症患者实施过早期活动,活动形式以床上被动活动(65.37%)和床上坐起(64.82%)为主;63.08%护士接受过早期活动方面的培训和教育,53.42%护士表示无多学科团队支持与指导早期活动的实践。缺乏时间、存在医疗纠纷、缺乏医嘱和知情同意书等是护士个人层面主要的障碍因素;人力、设备与培训资源的缺乏是组织方面主要的障碍因素;病情不稳定是患者层面最重要的障碍因素。结论ICU护士对重症患者实施早期活动现状不理想,活动形式单一,影响ICU重症患者早期活动的障碍因素较多。应加强ICU早期活动文化的建设,完善资源配置,构建早期活动流程,推动重症患者早期活动的开展,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医院 ICU 护士 重症患者 早期活动 障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am STEPPS模型在“ICU-病房”肺部延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雪静 唐静 +3 位作者 吕露露 隋峰 武晓文 杨娜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8-472,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团队策略和工具包(Team Strategies and Tools to Enhance Performance and Patient Safety,Team STEPPS)构建的"ICU-病房"肺部延伸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12月... 目的:评价基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团队策略和工具包(Team Strategies and Tools to Enhance Performance and Patient Safety,Team STEPPS)构建的"ICU-病房"肺部延伸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术后患者为对照组(98例),给予常规护理。纳入2017年1-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术后患者为实验组(135例),运用基于Team STEPPS模型构建的"ICU-病房"肺部延伸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患者非计划重返ICU率、因肺部原因重返ICU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基于Team STEPPS模型构建的"ICU-病房"肺部延伸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重返ICU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伸护理 肺部管理 重返率 TEAM STEPP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娜 周晓光 +1 位作者 陈玉倩 黄立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4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采用常规颈内静脉导管固定方式的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41例为对照组,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采...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采用常规颈内静脉导管固定方式的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41例为对照组,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采用自设颈内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的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45例为试验组。比较两组穿刺点出血,导管移位,敷料卷边,更换频次、更换时长和患者导管固定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穿刺点出血发生率、导管移位率均低于对照组、导管固定装置更换频次少于対照组、更换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敷料卷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导管固定后颈部活动、舒适度、方便性与总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的应用能提高加固导管固定的安全性,减少移位对穿刺点的影响及提高临床使用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导管固定 满意度 护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非计划性下机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玉倩 李文雄 杨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期105-108,113,共5页
目的 系统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EMbase等数据库中已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采用meta分析CRRT非计划下机的影响因素。结... 目的 系统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EMbase等数据库中已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采用meta分析CRRT非计划下机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文献16篇,共2 289例患者。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HR=0.939,95%CI(0.899,0.992),P<0.001]是CRRT非计划性下机的保护因素。高血小板计数[HR=1.002,95%CI(1.000,1.004),P<0.001]、低血流速[HR=1.005,95%CI(1.001,1.032),P<0.001]、高龄[OR=3.916,95%CI(2.736,5.604),P<0.001]、合并基础疾病[OR=3.386,95%CI(2.460,4.660),P <0.001]、呼吸机使用[OR=3.530,95%CI(2.051,6.074),P<0.001]、高红细胞比容[HR=1.034,95%CI(1.016,1.051),P<0.001]是CRRT非计划性下机的危险因素。结论 CRRT非计划性下机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应提高护士风险识别能力,提升预见性护理能力,改善CRRT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非计划性下机 影响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