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重症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董亮 李尊柱 +1 位作者 李欣 绳宇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9期27-31,共5页
目的调查危重症患者ICU综合征的发生率,探讨ICU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北京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接受治疗的253例危重症患者,采取一般资料问卷、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ICU环境压力源量表、A型行为类型量表进行调查,采用ICU... 目的调查危重症患者ICU综合征的发生率,探讨ICU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北京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接受治疗的253例危重症患者,采取一般资料问卷、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ICU环境压力源量表、A型行为类型量表进行调查,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诊断ICU综合征。结果 74例患者发生ICU综合征,发生率为29.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CU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年龄、使用有创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A型性格、APACHEⅡ评分、ICU的物理环境(P<0.05,P<0.01)。结论危重症患者ICU综合征的发生较为常见。高龄、使用有创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长、A型性格、APACHEⅡ评分、物理环境是ICU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护士应针对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危重症患者 ICU综合征 A型性格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溴索对抗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慢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邝土光 张洪玉 +5 位作者 庞宝森 牛淑洁 翁心植 张杰 毛燕龄 黄秀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59-761,共3页
目的 :探讨氨溴索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慢性肺损伤的对抗作用。方法 :36只Wistar雄性大鼠 ,随机分成 3组 :正常对照组 ,低氧组 ,氨溴索干预组。后 2组大鼠制成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检测肺动脉平均压及血液和肺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 (S... 目的 :探讨氨溴索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慢性肺损伤的对抗作用。方法 :36只Wistar雄性大鼠 ,随机分成 3组 :正常对照组 ,低氧组 ,氨溴索干预组。后 2组大鼠制成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检测肺动脉平均压及血液和肺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过氧化脂质 (LPO)和一氧化氮 (NO)的含量 ,各组随机选取 10只大鼠 ,取其右下肺叶做病理组织切片 ,观察肺组织和肺血管损伤的情况。结果 :低氧组大鼠血液和肺组织SOD和N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而血浆和肺组织LP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1) ;氨溴索干预组大鼠血液和肺组织SOD和NO水平明显高于低氧组 ,而血液和肺组织LPO水平明显低于低氧组 (P均 <0 0 1) ,氨溴索干预组肺动脉平均压显著低于低氧组 (P <0 0 1) ;氨溴索干预组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病变明显轻于低氧组 ,管壁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和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明显低于低氧组 (P <0 0 1)。结论 :慢性低氧大鼠体内存在着氧化 /抗氧化失衡 ,可能是肺组织和血管损伤的原因之一 ;氨溴索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抗氧化药 氨溴素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慢性肺损伤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肺血管成像分析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价值 被引量:41
3
作者 王建国 王辰 +7 位作者 郭佑民 郭晓娟 刘敏 杨媛华 翟振国 朱力 郭玉林 马红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CT肺血管成像(CTPA)评价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01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肺栓塞279例,非肺栓塞733例。以CTPA作为肺栓塞的诊断标准,分析肺栓塞和非肺栓塞患者之间的右心功能参数的差异;分析肺栓塞的CT肺动... 目的:探讨CT肺血管成像(CTPA)评价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01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肺栓塞279例,非肺栓塞733例。以CTPA作为肺栓塞的诊断标准,分析肺栓塞和非肺栓塞患者之间的右心功能参数的差异;分析肺栓塞的CT肺动脉栓塞指数,并探讨其与右心功能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对右心功能参数的分析发现,肺栓塞与非肺栓塞患者间有显著性差异。肺栓塞患者的Qanadli栓塞指数明显高于Mastora栓塞指数,并高度相关。肺动脉栓塞指数与部分右心功能参数间的相关性弱。结论:CTPA可以反映肺栓塞后肺动脉的阻塞程度和右心功能的改变,但肺动脉阻塞程度不能准确地反映右心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螺旋CT 右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月妊娠孕妇下肢深静脉血管及血流频谱变化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裘毓雯 陈翠华 +7 位作者 汪丽萍 孙桂芹 苏桂栋 宋天蓉 黎静 李颖嘉 王辰 钟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孕妇下肢深静脉内径、血液流速及血液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孕妇血栓前状态(PTS)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辅助依据。方法具血栓形成高危因素足月妊娠孕妇A组128例、健康足月妊娠孕妇B组61例及健康非孕妇女C组42例,利用高...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孕妇下肢深静脉内径、血液流速及血液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孕妇血栓前状态(PTS)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辅助依据。方法具血栓形成高危因素足月妊娠孕妇A组128例、健康足月妊娠孕妇B组61例及健康非孕妇女C组42例,利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对3组妇女双下肢深静脉进行检查,同时监测血液学指标D-D、PLT,HGB,HCT,TT,APTT,PT,FbgC值,比较其统计学差异。结果A组与B组比较:左/右侧股静脉(CFV)内径、左侧股浅静脉(SFV)内径显著增宽,左/右侧腘静脉(POPV)血流频谱峰值降低,HCT、D-D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侧POPV内径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左/右侧CFV、左/右侧SFV、POPV、胫后静脉(PTV)内径显著增宽,左/右侧CFV血流频谱峰值、左/右侧POPV血流频谱峰值显著降低,血液学指标监测均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足月妊娠孕妇较健康非孕妇女处于明显的血栓前状态,而具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足月妊娠孕妇较健康足月妊娠孕妇更易处于血栓前状态,双下肢深静脉CDU检查对PTS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足月妊娠孕妇 血栓前状态 D-二聚体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门诊专职护士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秋云 孙继红 +1 位作者 冯波 李春燕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6期39-41,共3页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及目前哮喘控制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哮喘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365例,通过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简易肺功能测定收集资料。结果:365例患者中,14...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及目前哮喘控制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哮喘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365例,通过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简易肺功能测定收集资料。结果:365例患者中,146例(40%)ACT评分<20分,为没有控制;179例(49%)评分在20~24分,为控制良好;40例(11%)总分达到满分25分,为完全控制。达到良好控制以上的患者共有219例,占60%。159例患者行肺功能检测,结果与健康教育前比较,P<0.001。结论:接受健康教育的哮喘患者其哮喘控制水平良好,部分患者肺功能检测结果较健康教育前有明显改善(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哮喘控制测试(ACT) 肺功能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黏液腺腺瘤1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雪 金木兰 +3 位作者 王跃 黄克武 王臻 赵宏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探讨气管黏液腺腺瘤(mucous gland adenoma,MG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发生于气管的MGA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62岁,痰中带血半年余。胸部CT示胸段气管内占位性病变... 目的探讨气管黏液腺腺瘤(mucous gland adenoma,MG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发生于气管的MGA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62岁,痰中带血半年余。胸部CT示胸段气管内占位性病变。支气管镜下见肿物呈息肉样突入管腔,显微镜下见肿瘤由富含黏液、大小不等的腺腔构成,衬覆单层立方上皮,细胞无异型性,无极向消失,免疫组化标记TTF-1阴性,Ki-67增殖指数<5%。结论气管MGA罕见,良性,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应与低级别黏液表皮样癌相鉴别,完整切除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黏液腺腺瘤 病理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单肺移植术后感染的预防护理 被引量:3
7
作者 权京玉 刘秋云 张春艳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4期24-25,共2页
对4例异体单肺移植术后患者实施强化预防感染的护理,除1例术后1d因呼吸衰竭、右心功能衰竭死亡外,余3例顺利出院,无1例感染。提出强化护理人员及各级医务人员,包括保洁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制定监护病房的管理制度,使用单间病房,采取保... 对4例异体单肺移植术后患者实施强化预防感染的护理,除1例术后1d因呼吸衰竭、右心功能衰竭死亡外,余3例顺利出院,无1例感染。提出强化护理人员及各级医务人员,包括保洁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制定监护病房的管理制度,使用单间病房,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护理工作,可避免或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提高肺移植术的成功率及肺移植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感染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复合辅酶对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 氧化应激状态、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盛博 陈炜 +3 位作者 赵磊 马迎民 臧学峰 甄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541-2545,共5页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联合复合辅酶对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氧化应激状态、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4例脓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E组和NE联合复合辅酶组,每组各38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联合复合辅酶对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氧化应激状态、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4例脓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E组和NE联合复合辅酶组,每组各38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7 d的SOFA、APACHEⅡ评分,心肌损伤标志物(LDH、cTnI、BNP)、EF、氧化应激指标(SOD、GSH-Px、LHP、AOPP)、炎症因子(CRP、IL-6、IL-8、TNF-α)和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比值)水平。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3、7 d的SOFA、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EF、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指标均显著得到改善,且NE联合复合辅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NE组和对照组,NE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去NE联合复合辅酶治疗脓毒症,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病情,减轻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改善患者氧化应激状态,提高患者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 复合辅酶 脓毒症 病情程度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状态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