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裸鼠腹腔输注体外扩增的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病人骨髓CD34^+CD59^+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钟玉萍 武永吉 +2 位作者 沈悌 汪玄 张洁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5-78,共4页
应用BALB/c裸鼠为移植模型,将在体外扩增的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病人的CD34+CD59+细胞进行移植,研究其增殖能力和重建造血的情况,为实现PNH患者进行临床自体骨髓移植(ABMT)或自体外周血... 应用BALB/c裸鼠为移植模型,将在体外扩增的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病人的CD34+CD59+细胞进行移植,研究其增殖能力和重建造血的情况,为实现PNH患者进行临床自体骨髓移植(ABMT)或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免疫磁珠双阳性分选法,从PNH患者骨髓中分离出足够数量的CD34+CD59+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并将体外扩增的细胞输注给接受亚致死剂量照射的BALB/c裸鼠。结果显示:移植6周后,用流式细胞术和DNA检测方法均检测到裸鼠骨髓、脾脏和外周血中人的CD45+细胞,而接受PNH病人CD34+CD59+细胞移植后的裸鼠,其血常规指标有一定恢复,但并未完全恢复。结论:PNH病人骨髓CD34+CD59+细胞体外扩增后仍能保持造血祖细胞的生物特性,在照射的裸鼠中能重建造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CD34^+CD59^+细胞 细胞扩增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替佐米联合甲泼尼龙治疗33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新 钟玉萍 +3 位作者 胡影 张佳佳 安娜 陈世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87-990,共4页
本研究探讨硼替佐米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33例复发/难治性MM进行了回顾性分析,33例中男性23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7岁(38-85)岁。中位疾病诊断时间为25(2-120)个月。所有患者均应用硼替佐米(0.9-... 本研究探讨硼替佐米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33例复发/难治性MM进行了回顾性分析,33例中男性23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7岁(38-85)岁。中位疾病诊断时间为25(2-120)个月。所有患者均应用硼替佐米(0.9-1.1)m g/m2,第1、4、8、11天给药,同时在第1、4、8、11天联合应用甲泼尼龙40m g/d(4例),80m g/d(13例),120m g/d(2例),200m g/d(9例),300m g/d(5例)。中位随访时间10(3-60)个月,应用疗程数1-8个(平均4个)。结果表明,24例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总有效率为72.7%(24/33)。32例患者完成了2个或2个以上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9%(23/32例)。16例完成了4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93.8%(15/16例)。7例完成了6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7/7例)。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感染和周围神经病变。33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1.5(2-120)个月,2年总体生存率(O S)为80%,3年O S为59.1%,5年O S为21.1%。结论:采用硼替佐米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复发、难治性MM患者的疗效确切,而且起效迅速,缓解率高,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甲泼尼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H1基因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新 孙万军 +5 位作者 徐燕 李增军 于珍 邓书会 李长虹 邱录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1-544,共4页
本研究通过检测B7-H1基因在多种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法检测9株白血病细胞系、4株IFN-γ体外诱导后的白血病细胞系,59例原代急性白血病细胞、10例原代白血病细胞诱导生成的树突状细胞(DC... 本研究通过检测B7-H1基因在多种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法检测9株白血病细胞系、4株IFN-γ体外诱导后的白血病细胞系,59例原代急性白血病细胞、10例原代白血病细胞诱导生成的树突状细胞(DC)以及2株实体肿瘤细胞系,10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7-H1mRNA的表达水平,并对5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反应与其白血病细胞中B7-H1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B7-H1 mRNA在白血病细胞系、原代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较低,在IFN-γ体外诱导后的白血病细胞系、原代白血病细胞诱导生成的DC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在化疗后未获完全缓解(CR)的患者白血病细胞中B7-H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后获得CR的患者。结论:B7-H1基因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较低,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其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白血病细胞中B7-H1基因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治疗反应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B7-H1基因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