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脑梗死偏瘫患者跑台步行中足底压力与步行周期的特点。方法 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脑梗死偏瘫患者24例采用FDM-T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分析,比较患侧与健侧的步行周期、足底压力分布与足底时空变化参数的差异。结果患侧较健侧...目的观察脑梗死偏瘫患者跑台步行中足底压力与步行周期的特点。方法 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脑梗死偏瘫患者24例采用FDM-T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分析,比较患侧与健侧的步行周期、足底压力分布与足底时空变化参数的差异。结果患侧较健侧站立相明显缩短(t=-3.343, P <0.01),以站立中期较明显(t=-3.241, P <0.01);迈步相明显延长(t=3.342, P <0.01);中足最大力(t=-2.513, P <0.05)、中足接触时间(t=-2.631, P <0.05)减小;足偏角明显增大(t=3.072, P <0.01)。结论增强患侧站立负重和立位平衡功能训练以延长站立相,加强站立中期膝关节控制能力,纠正患侧踝关节跖屈、内翻和足偏角,有利于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和步态。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双任务步行(dual-task walking,DTW)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步态参数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组2020年6月-2021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康复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选择时钟任务作为DTW中的认知任务,受试者依次完成单任务...目的探讨双任务步行(dual-task walking,DTW)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步态参数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组2020年6月-2021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康复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选择时钟任务作为DTW中的认知任务,受试者依次完成单任务步行(single-task walking,STW)和DTW。使用Codamotion三维动作捕捉系统采集患者执行任务时步态的运动学参数(膝关节、踝关节活动范围、最大屈膝角度、最大伸膝角度、最大踝背屈角度、最大踝跖屈角度)和时空参数(步速、跨步长、跨步时间、跨步速度、步长、步长时间、步频、支撑期百分比),计算时空参数的变异系数。比较患者进行STW和DTW时上述步态参数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8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20例(71.4%)。患者进行STW和DTW时步态的运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时空参数方面,与STW时相比,进行DTW时患者的步速降低(0.69±0.23 m/s vs 0.80±0.27 m/s,P<0.001)、步长(0.41±0.11 m vs 0.46±0.12 m,P<0.001)和跨步长缩短(0.85±0.20 m vs 0.95±0.22 m,P<0.001)。在时空参数变异性方面,与STW比较,卒中患者进行DTW时步长时间变异性[4.47(2.98~7.34)vs 2.58(1.76~4.27),P=0.013]及步频变异性[4.59(2.78~7.78)vs 2.71(1.84~4.44),P=0.020]增加。结论卒中患者在进行DTW时更容易发现步态问题。与STW相比,双任务条件下的步态评估可能是更有效的卒中康复评估指标,也更适用于卒中后康复训练计划。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脑梗死偏瘫患者跑台步行中足底压力与步行周期的特点。方法 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脑梗死偏瘫患者24例采用FDM-T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分析,比较患侧与健侧的步行周期、足底压力分布与足底时空变化参数的差异。结果患侧较健侧站立相明显缩短(t=-3.343, P <0.01),以站立中期较明显(t=-3.241, P <0.01);迈步相明显延长(t=3.342, P <0.01);中足最大力(t=-2.513, P <0.05)、中足接触时间(t=-2.631, P <0.05)减小;足偏角明显增大(t=3.072, P <0.01)。结论增强患侧站立负重和立位平衡功能训练以延长站立相,加强站立中期膝关节控制能力,纠正患侧踝关节跖屈、内翻和足偏角,有利于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和步态。
文摘目的探讨双任务步行(dual-task walking,DTW)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步态参数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组2020年6月-2021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康复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选择时钟任务作为DTW中的认知任务,受试者依次完成单任务步行(single-task walking,STW)和DTW。使用Codamotion三维动作捕捉系统采集患者执行任务时步态的运动学参数(膝关节、踝关节活动范围、最大屈膝角度、最大伸膝角度、最大踝背屈角度、最大踝跖屈角度)和时空参数(步速、跨步长、跨步时间、跨步速度、步长、步长时间、步频、支撑期百分比),计算时空参数的变异系数。比较患者进行STW和DTW时上述步态参数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8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20例(71.4%)。患者进行STW和DTW时步态的运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时空参数方面,与STW时相比,进行DTW时患者的步速降低(0.69±0.23 m/s vs 0.80±0.27 m/s,P<0.001)、步长(0.41±0.11 m vs 0.46±0.12 m,P<0.001)和跨步长缩短(0.85±0.20 m vs 0.95±0.22 m,P<0.001)。在时空参数变异性方面,与STW比较,卒中患者进行DTW时步长时间变异性[4.47(2.98~7.34)vs 2.58(1.76~4.27),P=0.013]及步频变异性[4.59(2.78~7.78)vs 2.71(1.84~4.44),P=0.020]增加。结论卒中患者在进行DTW时更容易发现步态问题。与STW相比,双任务条件下的步态评估可能是更有效的卒中康复评估指标,也更适用于卒中后康复训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