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及血清CD44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莹 郭毅 +7 位作者 林海峰 张丽娜 张红梅 王群慧 胡范彬 李杰 李宝兰 张同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83-590,共8页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以增殖迅速、易早期远处转移和获得性治疗耐药为特征的高侵袭性恶性肿瘤,临床预后极差。研究发现干细胞标志物CD44与肿瘤复发转移及治疗抵抗有关,而有关CD44在SCLC患者中的表...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以增殖迅速、易早期远处转移和获得性治疗耐药为特征的高侵袭性恶性肿瘤,临床预后极差。研究发现干细胞标志物CD44与肿瘤复发转移及治疗抵抗有关,而有关CD44在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意义研究不多。本研究拟通过检测SCLC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清中CD44的表达水平,初步探索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并评估其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47例初治SCLC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清标本配对,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CD44进行检测,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SCLC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清中均可检测到干细胞标志物CD44的表达,体能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2分的患者肿瘤组织CD44阳性率明显高于PS 0分-1分的患者(85.71%vs 30%,P=0.017),根据化疗疗效对患者进行分组,疾病进展组肿瘤组织CD44免疫组化得分及血清CD44浓度均明显高于疾病控制组且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意义(P=0.006,P=0.034),单因素分析肿瘤组织CD44阳性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较CD44阴性患者PFS明显缩短(5.23个月vs 9.03个月,P=0.036)。结论初治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CD44的表达水平与PFS相关,CD44在SCLC中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干细胞标志物 CD44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钱哲 胡瑛 +3 位作者 郑华 董宇杰 王群慧 李宝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2-87,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肺原发恶性肿瘤的一种少见类型,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复杂的病理学标志、多样的影像学表现及欠佳的治疗疗效,亟待进行临床探讨。本研究旨在分析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为进一步提高其诊... 背景与目的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肺原发恶性肿瘤的一种少见类型,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复杂的病理学标志、多样的影像学表现及欠佳的治疗疗效,亟待进行临床探讨。本研究旨在分析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为进一步提高其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情况及预后。结果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好发于有大量吸烟史的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为主。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表现以周围型肿块为主,可伴不均匀强化和坏死。免疫组化神经内分泌分化标志物Syn、Cg A和CD5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68.2%和68.2%。17例行手术治疗,术后10例接受辅助治疗,5例行姑息化疗。单因素分析提示吸烟指数(P=0.029)、淋巴结转移(P=0.034)、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TNM)分期(P=0.005)、治疗方法(P=0.047)、术后辅助化疗(P=0.014)是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P=0.045)及术后辅助化疗(P=0.024)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确诊依赖术后病理,各种治疗疗效欠佳。淋巴结转移状态及术后辅助化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临床特征 免疫组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真实世界数据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艳霞 张同梅 +7 位作者 高远 曲阳 鲁葆华 张红梅 王群慧 李杰 胡范彬 李宝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87-695,共9页
背景与目的近些年,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ocheckpoint inhibitor,ICI)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但临床试验有着严格而复杂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其结果不能完全反映真实世... 背景与目的近些年,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ocheckpoint inhibitor,ICI)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但临床试验有着严格而复杂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其结果不能完全反映真实世界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拟探讨真实世界中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可能相关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7月在北京胸科医院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治疗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药物不良反应等资料,探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可能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34例患者,中位PFS为5.66个月(95%CI:4.48个月-6.84个月),1级-2级不良反应和3级-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71%(22/34)和14.71%(5/34),共有3例(8.82%)患者出现致死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ir AE),其中2例为免疫相关肺炎,1例为免疫相关心肌炎。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TNM)分期、转移部位与中位PFS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存在肺外转移(OR=6.42,P=0.029)、胸膜转移(OR=14.14,P=0.006)为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真实世界中免疫治疗对晚期NSCLC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其严重ir AE的发生率也较高。存在肺外转移、胸膜转移是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治疗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