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两种方法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表型分化的比较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孙崇然
景猛
李长宇
安沂华
刘恩重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干细胞室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2期999-1001,F0003,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成骨表型的诱导条件。方法体外扩增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将第3代细胞分为A组(对照组)、B组(加入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1,25-二羟维生素D3的诱导组)和C组(在B组基础上加大鼠长骨骨折血肿浸出液诱导组),于诱导后第5、8、11天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诱导细胞的成骨样细胞标志分子(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骨钙素),并用von Kossa法检测培养物钙化情况。结果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经小分子诱导培养5d后,部分发生形态学变化,碱性磷酸酶和I型胶原呈弱阳性表达,无钙质沉积;诱导8d后,发生形态学变化的细胞增多,呈集落生长,碱性磷酸酶和I型胶原表达增强,钙质沉积仍不明显;11d后,骨钙素开始表达,且出现钙质沉积。C组细胞表型变化与B组类似,但发生变化的细胞和钙质沉积的数量更多。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可以被小分子物质诱导为成骨表型;骨折血肿浸出液能够加强这一作用,可作为一种诱导成骨的添加成分。
-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诱导分化
骨折血肿浸出液
组织工程
-
Keywords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induced differentiation
fracture hematoma extraction
tissue engineering
-
分类号
Q253
[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