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先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还是β-阻滞剂?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东宝 李瑞杰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是近年临床医学发展的重大进展,亦为临床医生倍加关注的热点。在临床观察性研究的基础上,国际上不断公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大规模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结果。同时,国际...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是近年临床医学发展的重大进展,亦为临床医生倍加关注的热点。在临床观察性研究的基础上,国际上不断公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大规模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结果。同时,国际权威专业学术团体汇总新发表的RCT和临床荟萃等资料,不断修订或制订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以规范临床工作。临床试验是制定临床指南的依据,而临床指南则用于指导和规范临床实践。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循证医学发展相对迟缓,严谨的临床试验相对较少,临床指南缺乏国内循证证据,不规范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行为仍广泛存在于临床实践中。循证医学理念和实践仍需进一步加强。为此,本刊自2006年开始开辟循证医学专栏。专栏将特邀国内相关专家,根据国内外发表的最新临床试验和临床指南等循证医学资料,对其重点内容进行介绍、解读和评述,以供读者在临床实践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Β-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应用单根JL3.5指引导管完成心电图指导下罪犯血管急诊介入治疗对心肌梗死门囊时间的影响
2
作者 王国忠 华琦 +6 位作者 柳子静 李紫旋 吴永霞 李怀东 张利彬 徐荣 郭金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11期1011-1017,共7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指导下经桡动脉采用单根JL3.5指引导管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门囊(D2B)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我中心连续收治拟行急诊PCI的252例STEM... 目的探讨心电图指导下经桡动脉采用单根JL3.5指引导管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门囊(D2B)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我中心连续收治拟行急诊PCI的252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导管组(n=126)应用JL3.5指引导管首先完成心电图识别的IRA造影和介入治疗,然后完成对侧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组(n=126)采用多功能造影导管完成双侧冠状动脉造影,然后行IRA介入治疗。研究主要终点是D2B时间,次要终点包括导管室门囊(C2B)时间和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卒中,30天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出血分级≥3级出血事件,采用意向性分析两组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导管组D2B中位数时间[52.83(41.18~67.20)min比58.16(47.30~81.07)min,P=0.013]、C2B中位数时间[17.00(14.53~21.85)min比25.68(21.10~32.00)min,P<0.001]和透视时间[8.56(6.03~12.20)min比10.16(7.36~13.50)min,P=0.007]均显著减少。单导管组D2B≤90 min和≤60 min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48%比80.95%,P=0.031;61.11%比45.24%,P=0.012)。两组更换至股动脉比例(3.17%比3.97%,P=1.000)、造影成功率(96.03%比94.44%,P=0.554)、导管更换率(6.35%比11.11%,P=0.181)和操作成功率(91.27%比85.71%,P=0.167)相似,两组均无导管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30天MACCE(3.97%比6.35%,P=0.393)和BARC≥3级出血事件(0.79%比1.59%,P>0.05)两组无差异。结论心电图指导下经桡动脉应用单根JL3.5指引导管直接行STEMI患者IRA急诊PCI治疗可以明显缩短D2B时间、C2B时间和透视时间,提高D2B时间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门囊时间 血管成形术 经桡动脉介入 罪犯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基因变异对早发冠心病危险的协同作用
3
作者 李东宝 华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DNA突变分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胶原重构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谢锦萍 汪家瑞 魏嘉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 对比研究非选择性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及选择性 β1 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胶原的影响 ,以了解卡维地洛改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机制。方法 将梗死后 4 8h存活大鼠分为心肌梗死对照组、美托洛尔组 (15mg·kg- ... 目的 对比研究非选择性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及选择性 β1 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胶原的影响 ,以了解卡维地洛改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机制。方法 将梗死后 4 8h存活大鼠分为心肌梗死对照组、美托洛尔组 (15mg·kg- 1 ·d- 1 )、低剂量卡维地洛组 (1mg·kg- 1 ·d- 1 )和高剂量卡维地洛组 (10mg·kg- 1 ·d- 1 )。另设假手术组。给药 6周后 ,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心功能。取血测量血浆内皮素及血管紧张素Ⅱ。测量心肌梗死区及非梗死区的总间质胶原容积分数 (ICVF)及Ⅰ、Ⅲ型胶原的ICVF。结果 美托洛尔及卡维地洛均可减低左心室舒张末压、增加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 ,以高剂量卡维地洛组效果最好。与心肌梗死对照组比较 ,高剂量的卡维地洛可减轻心肌非梗死区尤其是右心室的ICVF及Ⅰ、Ⅲ型胶原的ICVF。低剂量卡维地洛及美托洛尔对间质胶原影响不明显。结论 卡维地洛可抑制非梗死区胶原增生 ,减少心肌纤维化 ,而美托洛尔无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心肌梗塞 胶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许骥 华琦 +2 位作者 刘力松 李东宝 刘荣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71-373,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曲线类型和年龄、性别、血压水平、眼底小动脉、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 34例 ,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将昼夜节律曲线分为反杓型、非杓型、杓型和超杓...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曲线类型和年龄、性别、血压水平、眼底小动脉、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 34例 ,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将昼夜节律曲线分为反杓型、非杓型、杓型和超杓型 4组。检测 2 4h动态血压、眼底、血液生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不同血压曲线类型组之间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年龄以及各曲线类型组之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分布有显著差异 ,其中 ,反杓型组和非杓型组的年龄显著大于杓型组 ,非杓型组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比例高于杓型组 ;而不同血压曲线类型组之间性别、眼底动脉硬化程度、尿素氮、血肌酐、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4种血压节律曲线类型与年龄明显相关 ,而与性别、眼底小动脉硬化程度、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测定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昔莫司和阿托伐他汀单独或合并应用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赵秀丽 胡大一 +6 位作者 王士雯 华琦 柯元南 王宏宇 赵玉生 秦延莉 张慧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754-756,共3页
关键词 高脂血症 降脂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给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高雅宁 马莉 王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104,共3页
近年来,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开发了各种释药系统,但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大多数常规药物难以进入脑部,从而影响药效的发挥。文中总结了国内外近10年中枢神经给药研究的现状,包括药物传输系统(前药系统、载体给药系统、微粒给药系统等)... 近年来,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开发了各种释药系统,但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大多数常规药物难以进入脑部,从而影响药效的发挥。文中总结了国内外近10年中枢神经给药研究的现状,包括药物传输系统(前药系统、载体给药系统、微粒给药系统等)、给药方法(脑室内注射、鼻腔给药、植入疗法、肌内注射和腹腔注射)、临床常用药物(阿莫达非尼片等药物),并阐述了各自的机制、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给药系统 给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