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巨大甲状腺肿切除术 被引量:3
1
作者 周京安 骆成玉 +1 位作者 张晶 李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2-476,共5页
目的总结多学科诊疗模式下巨大甲状腺肿手术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1月同组医师对37例巨大甲状腺肿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前影像科协助评价邻近器官受压情况,麻醉科评估气管狭窄插拔管难度,耳鼻喉科协助判断气管软化... 目的总结多学科诊疗模式下巨大甲状腺肿手术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1月同组医师对37例巨大甲状腺肿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前影像科协助评价邻近器官受压情况,麻醉科评估气管狭窄插拔管难度,耳鼻喉科协助判断气管软化及术后气管切开风险,外科重症监护室(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内分泌科、心内科、呼吸科有针对性进行围手术期管理,个体化选择麻醉方式,外科精细操作,行甲状腺腺叶全切或近全切除手术,术后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低钙血症、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果手术顺利完成,单侧甲状腺叶近全或全切除26例,双侧甲状腺叶近全或全切除11例,其中气管悬吊9例。手术时间50~125 min,(82.7±22.2)min;术中出血量20~150 ml,(63.8±29.8)ml。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暂时性声音嘶哑各1例。门诊随访2~43个月,平均18个月,未见腺肿复发。结论巨大甲状腺肿手术需要多学科协作,充分术前评估准备,精细操作,严格围手术期管理,避免窒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甲状腺肿 甲状腺切除术 多学科诊疗模式 围手术期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多茂 刘晓明 +2 位作者 闫旭明 卢家凯 卿恩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7期584-586,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2006年12月~2009年2月,行胸腔镜辅助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术159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双腔气管插管,根据手术需要先后行左侧和右侧单肺通气。结果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6...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2006年12月~2009年2月,行胸腔镜辅助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术159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双腔气管插管,根据手术需要先后行左侧和右侧单肺通气。结果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62±22)min(132~243min),手术失血量(85±23)ml(70~200ml),术后住院(7.6±2.4)d(6~11d)。3例术后因低氧血症而再次气管插管,1例因术后急性心功能不全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辅助,无麻醉并发症。结论全凭静脉麻醉,术中密切监测,完善的单肺通气管理和循环管理是胸腔镜辅助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胸腔镜 心房纤颤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Eisenmenger综合征合并HELLP综合征患者的剖宫产麻醉管理 被引量:2
3
作者 吕誉芳 赵丽云 王艳双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10期89-93,共5页
目的 探讨妊娠期Eisenmenger综合征合并HELLP综合征患者的麻醉管理策略,以保证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4例妊娠期Eisenmenger综合征合并HELLP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总结麻醉方法和母婴转归。... 目的 探讨妊娠期Eisenmenger综合征合并HELLP综合征患者的麻醉管理策略,以保证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4例妊娠期Eisenmenger综合征合并HELLP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总结麻醉方法和母婴转归。结果 本组4例有先天性心脏病,其中3例室间隔缺损,1例动脉导管未闭,最终进展为Eisenmenger综合征;孕30~34周时并发HELLP综合征。4例急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2例行全身麻醉,予依托咪酯、舒芬太尼、罗库溴铵行麻醉诱导;2例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选择0.5%罗哌卡因于第2~3腰椎椎间隙单次缓慢注射。4例均平安度过围术期,但2例术后分别死于肺高压危象和严重感染;2例恢复良好出院。3例婴儿存活,1例分娩后死于多发畸形。结论 妊娠期Eisenmenger综合征合并HELLP综合征临床极为罕见,病情极其危重,需及早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术前全面权衡患者心功能、自身抗凝和出血等特点,合理选择麻醉方式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并持续监测肺动脉导管血流动力学指标,以保障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Eisenmenger综合征 HELLP综合征 麻醉 剖宫产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苏醒期的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媛 闫旭明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4期41-42,共2页
目的总结冠心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苏醒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冠心病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加强护理,包括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稳定,防止躁动,并进行适当的镇静、镇痛。结果64例患者均顺利拔... 目的总结冠心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苏醒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冠心病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加强护理,包括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稳定,防止躁动,并进行适当的镇静、镇痛。结果64例患者均顺利拔除气管导管,达到转出麻醉恢复室的标准,安返病房。结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冠心病患者,加强麻醉苏醒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平稳渡过手术危险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全身麻醉 苏醒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麻醉实习带教中做好风险控制的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宪宏 刘亚光 +1 位作者 赵文度 王成斌 《西北医学教育》 2012年第6期1261-1263,共3页
临床实习是临床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麻醉实习带教中无疑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危险来自麻醉工作的高风险性、实习学生的个人因素以及目前医患关系的大环境。作为一名麻醉学实习生的带教教师,要做好放手训练与安全带教的对策。从病例的选择、... 临床实习是临床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麻醉实习带教中无疑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危险来自麻醉工作的高风险性、实习学生的个人因素以及目前医患关系的大环境。作为一名麻醉学实习生的带教教师,要做好放手训练与安全带教的对策。从病例的选择、操作前的准备、操作过程中风险点的掌控以及加强对实习生纪律约束,提倡综合训练等,为实习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以利于他们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临床实习 带教 风险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信息管理模块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宋玲 张立 金风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6期43-44,共2页
采用本院信息中心与手术室联合研制的手术管理操作软件及其系列应用软件(包括外科手术患者信息管理模块、手术患者信息模块、手术费用记录及查询模块和手术患者资料统计模块等)进行手术室系统化和统一化管理。结果手术信息管理模块提高... 采用本院信息中心与手术室联合研制的手术管理操作软件及其系列应用软件(包括外科手术患者信息管理模块、手术患者信息模块、手术费用记录及查询模块和手术患者资料统计模块等)进行手术室系统化和统一化管理。结果手术信息管理模块提高了手术室科学化管理水平,保证了工作质量,使记录更科学更严谨,并高效完成了手术统计工作。模块的使用降低了手术室护士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保证了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信息管理模块 计算机 应用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合并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被引量:2
7
作者 魏常胜 骆成玉 +4 位作者 张树琦 郭洋 王长华 张可心 于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支架置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4~6周实施乳腺癌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2019年1月我们对18例乳腺癌合并重度冠状动脉狭窄先行PCI,PCI术后4~6周实施乳腺癌手术(3例完成PCI术后1个月确... 目的探讨介入支架置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4~6周实施乳腺癌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2019年1月我们对18例乳腺癌合并重度冠状动脉狭窄先行PCI,PCI术后4~6周实施乳腺癌手术(3例完成PCI术后1个月确诊乳腺癌,15例乳腺癌术前准备发现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无法耐受手术及麻醉,先行冠状动脉PCI),重视围手术期管理,术前5 d开始停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桥接抗凝,术中及术后使用心肌保护药物。结果12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6例置入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PCI术中支架置入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血流通畅。乳腺癌手术包括改良根治术7例,乳腺全切术+前哨淋巴结活检4例,单纯乳房切除5例,保乳乳腺区段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2例,均顺利完成乳腺癌手术。手术时间50~145 min,(89.9±27.4)min;术中出血量30~200 ml,(98.3±59.5)ml。术中、术后血压、心率及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前与术后3 d血小板、高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心肌肌钙蛋白Ⅰ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乳腺癌手术后无心脏相关事件发生。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恢复抗凝后出现皮瓣下出血,通过加强负压引流及加压包扎控制,效果满意。住院时间5~8 d,(6.1±1.1)d。18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5个月,均无心脏相关事件发生,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通过加强围术期的管理,改善术中、术后心肌供血,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BMS与DES置入术后4周以上实施乳腺癌手术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支架置入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对二次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培容 侯宇希 +2 位作者 樊珍 王艳双 赵丽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6期540-543,共4页
目的 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APP)回输对体外循环下二次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二次瓣膜置换术患者共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3.2±7.7)岁,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血小板分离组(n=20).记录所... 目的 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APP)回输对体外循环下二次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二次瓣膜置换术患者共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3.2±7.7)岁,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血小板分离组(n=20).记录所有患者术前LVEF,术中、术后48 h出血量及24 h引流量,术中输血液制品情况,术后瓣膜功能及生存情况,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结果 ①两组间麻醉诱导前数据,包括人口组成、男女比例及术前心功能均未见统计学差异.②对照组术后瓣膜功能障碍2例,其中1例于术后48 h内死亡,1例接受二次手术,术后情况稳定.血小板分离组患者术后瓣膜功能均良好,术后48 h生存率100%.血小板分离组患者术后24 h引流量、术中及术后48 h出血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均<0.05),ICU和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 自体血小板分离能减少体外循环下二次瓣膜置换术患者输血及供体暴露,节约围术期各种异体血液制品的输入,同时可减少围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总体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分离 二次瓣膜置换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记录分析技术在心脏手术围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方英伦(综述) 赵丽云(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43-647,共5页
血流动力学指标反映循环功能、外周组织灌注等情况,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心脏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的重要部分。目前常见的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有FloTrac/Vigileo(美国Edwards Lifesciences)、PiCCO(德国PULSION)等,其基本原理是脉搏轮廓... 血流动力学指标反映循环功能、外周组织灌注等情况,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心脏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的重要部分。目前常见的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有FloTrac/Vigileo(美国Edwards Lifesciences)、PiCCO(德国PULSION)等,其基本原理是脉搏轮廓描记法(pulse contour method,PCM)。Mostcare(意大利Vytech)采用压力记录分析技术(pressure recording analytical method,PRAM)。与PCM通常采用的100 Hz的取样率相比,PRAM采用的1000 Hz高频采样率对每一个波形进行采样,使代表循环的重要监测指数(主动脉阻抗、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重脉压)更加精准,而且能够提供心脏做功效率相关的参数。本文对PRAM的技术原理及其在心脏手术围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监测 心脏手术 组织灌注 手术围术期 血流动力学指标 记录分析 取样率 PIC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心理干预对术后PACU老年患者拔管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10
作者 徐庆新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9期43-43,45,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麻术后PACU老年患者拔管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65岁符合入选标准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干预组患者心理行为的术前教育,而对照组不给于。比较术...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麻术后PACU老年患者拔管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65岁符合入选标准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干预组患者心理行为的术前教育,而对照组不给于。比较术后两组患者在PACU(麻醉恢复室)拔管期认知功能测试评分结果。结果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对照组为28%(28例)、干预组为12%(12例),干预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降低全麻术后PACU老年患者拔管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PACU 全麻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