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脉造影正常者的冠脉血流储备分析:经胸多普勒冠脉血流显像与冠脉内超声和多普勒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娅 Thomas Bartel +1 位作者 李治安 Raimund Erbel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9期1355-1358,共4页
目的 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冠状动脉内超声 (IVUS)相结合 ,探讨冠脉造影正常者的冠状动脉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探测 47例冠脉造影正常者前降支 (LAD)IVUS及血流速度并计算冠脉血流储备 (CFVR)。结果  47例患者中 ,14例 (3 0... 目的 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冠状动脉内超声 (IVUS)相结合 ,探讨冠脉造影正常者的冠状动脉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探测 47例冠脉造影正常者前降支 (LAD)IVUS及血流速度并计算冠脉血流储备 (CFVR)。结果  47例患者中 ,14例 (3 0 % )LAD内无斑块 ,CFVR正常 ;16例 (3 4% )无斑块 ,CFVR减低 ;9例 (19% )有斑块 ,CFVR正常 ;8例 (17% )有斑块 ,CFVR减低。结论 冠脉造影正常者中仅 3 0 %为真正的正常 ,其余患者冠脉内或有斑块形成和 /或CFVR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血流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指数与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顺应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白英 刘娜 +4 位作者 刘心遥 高兆芳 王月丽 马长生 郭炜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与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顺应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87例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的BMI和心房顺应性。根据BMI,将患...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与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顺应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87例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的BMI和心房顺应性。根据BMI,将患者分为4组:偏轻3例,BMI<18.5kg/m^2;正常18例,BMI:18.5~23.9kg/m^2;偏重42例,BMI:24~27.9kg/m^2;肥胖24例,BMI≥28kg/m^2。分别采用箱式图和加权回归的方法探讨BMI与心房顺应性的关系。结果87例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中,BMI与心房容量指数呈“U”型关系。BMI正常时,左房容量指数最低(20.86±1.94);BMI偏重时,右心房容量指数为最低(19.71±1.29)。左、右心房峰值纵应变随着BMI增加而降低,BMI偏轻时,左、右心房峰值纵应变最高,而BMI肥胖时,左、右心房峰值纵应变最低。结论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的BMI与心房容量指数呈“U”型关系,与峰值纵应变呈近线性关系。伴有慢性肺部疾病的肥胖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顺应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体质指数 心房容量指数 心房峰值纵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血流成像测量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与冠状动脉内多普勒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娅 李治安 Thomas BARTEL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血流成像(CFI)测量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方法的准确性,以确定一种简便而准确的方法。方法利用CFI检测106例怀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基础状态和经静脉注射腺苷140μg/(kg·min)达到最大充血反应状态时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血流成像(CFI)测量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方法的准确性,以确定一种简便而准确的方法。方法利用CFI检测106例怀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基础状态和经静脉注射腺苷140μg/(kg·min)达到最大充血反应状态时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血流,分别通过舒张期最大峰值血流速度(PDV)、舒张期平均血流速度(MDV)和平均血流速度(APV)计算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CFVR)。与冠状动脉内多普勒(ICD)的测值相比较,分析CFI方法的准确性。结果CFI通过PDV、MDV和APV计算CFVR的测值与ICD测值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61x+1.32、y=0.71x+0.96和y=0.91x+0.33,相关系数r分别为0.55、0.64和0.83(P<0.01)。结论CFI是一项准确测量CFVR的方法,通过MDV计算CFVR的测值准确且简洁、方便,可广泛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流成像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E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主动脉内-中膜厚度检查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征 杨娅 +2 位作者 李治安 李嵘娟 宋砾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9期665-668,共4页
目的应用TEE测量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主动脉内-中膜厚度(aIMT),并观察斑块大小及性质。方法 对87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行TEE检查,在降主动脉前壁测量aIMT,观察其与患者性别、年龄及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目的应用TEE测量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主动脉内-中膜厚度(aIMT),并观察斑块大小及性质。方法 对87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行TEE检查,在降主动脉前壁测量aIMT,观察其与患者性别、年龄及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IMT与年龄及血压有明显相关性,而与性别无相关。合并高血压患者aIMT较未合并高血压者明显增厚,分别为(0.88±0.40)mm、(0.83±0.44)mm(P<0.05);男性及女性患者的aIMT分别为(0.88±0.04)mm、(0.86±0.05)mm(P<0.05)。在14例患者中发现17处粥样硬化斑块,均为Ⅲ级斑块,斑块大小为(3.83±0.16)mm×(3.99±0.15)mm。结论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aIMT的变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同时年龄亦是aIMT的重要影响因素;未发现性别对aIMT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中膜厚度 高血压 性别 年龄 粥样硬化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升主动脉扩张的BAV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
5
作者 刘宁 侯倩文 +5 位作者 李晓 刘桂梅 谢谨捷 李宜嘉 杨娅 乔爱科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99-99,共1页
目的左右冠脉融合型二叶式主动脉瓣(RL-BAV)患者常伴随不同程度的升主动脉扩张。为了研究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是否需要处理扩张的升主动脉,对RL-BAV进行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伴升主动脉扩张的BAV患者的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得到主... 目的左右冠脉融合型二叶式主动脉瓣(RL-BAV)患者常伴随不同程度的升主动脉扩张。为了研究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是否需要处理扩张的升主动脉,对RL-BAV进行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伴升主动脉扩张的BAV患者的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得到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的三维模型。在该模型中植入BAV作为实验组,在该模型中植入三叶式主动脉瓣(TAV)作为对照组。对入口施加1.2 m/s速度边界条件,降主动脉出口设置90 mmHg的压力边界条件,对主动脉弓分支施加通过临床数据得到的流量边界条件,分别为0.137、0.06、0.106 kg/s,确保血流的流动符合生理规律。利用ANSYS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块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收缩期峰值时刻的血液流动情况。结果两组模型在壁面切应力(WSS),血流速度上差异较大。但流向主动脉弓各出口的血液流动方式几乎相同,表现为混乱的旋动流流动方式。实验组的WSS与血流速度大概为对照组的两倍。实验组自主动脉瓣口喷射出的血液冲击扩张的升主动脉右后壁面后发散,以旋动的方式绕升主动脉汇聚到主动脉弓一侧流入降主动脉。对照组WSS与血流速度趋于正常,但血流仍在扩张的升主动脉内部形成复杂的涡流流向主动脉弓分支。这种复杂的涡流将造成能量损失而使心脏超负荷工作并对血细胞构成潜在损伤。结论伴升主动脉扩张的RL-BAV患者在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应考虑同期处理扩张的升主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置换术 升主动脉扩张 数值模拟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