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灯盏花素在一次性滤膜上的吸附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白玉国 张爱琴 魏娟娟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5期663-665,共3页
目的考察灯盏花素注射液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8种临床常用一次性输液器滤膜上的吸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一定量灯盏花素注射液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 目的考察灯盏花素注射液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8种临床常用一次性输液器滤膜上的吸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一定量灯盏花素注射液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方法分别测定灯盏花素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通过8种滤膜前后的浓度。结果通过尼龙膜后灯盏花素、丹参酮ⅡA的浓度分别为之前的59.00%和84.89%,通过聚丙烯膜后灯盏花素、丹参酮ⅡA的浓度分别为之前的85.00%和91.08%,吸附明显高于其他滤膜。结论临床应避免使用含聚丙烯膜和尼龙膜滤膜的一次性输液器输注灯盏花素注射液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聚醚砜滤膜和重离子滤膜药物吸附率低,宜作为中药输液滤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吸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弃G因子鲎试剂检测注射用香菇多糖细菌内毒素优势 被引量:1
2
作者 姚鑫宝 田秀丽 魏国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研究弃G因子鲎试剂(B、C试剂)检测注射用香菇多糖细菌内毒素的效果。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分别用全成分鲎试剂和弃G因子鲎试剂做香菇多糖的细菌内毒素检测实验。结果:弃G因子鲎试剂检测结果灵敏、准... 目的:研究弃G因子鲎试剂(B、C试剂)检测注射用香菇多糖细菌内毒素的效果。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分别用全成分鲎试剂和弃G因子鲎试剂做香菇多糖的细菌内毒素检测实验。结果:弃G因子鲎试剂检测结果灵敏、准确可靠,不出现假阳性反应。结论:弃G因子鲎试剂检测注射用香菇多糖的细菌内毒素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香菇多糖 细菌内毒素检测 弃G因子鲎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蛋白的临床应用分析
3
作者 魏娟娟 白玉国 魏国义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6期803-805,共3页
目的分析人血清蛋白临床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统计北京安贞医院2006年1~12月清蛋白用量以及消耗金额,并重点调查10月份应用清蛋白的416例住院患者,对患者年龄、住院科室、个人用量、人血清蛋白的应用指征等内容进行... 目的分析人血清蛋白临床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统计北京安贞医院2006年1~12月清蛋白用量以及消耗金额,并重点调查10月份应用清蛋白的416例住院患者,对患者年龄、住院科室、个人用量、人血清蛋白的应用指征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清蛋白每月平均消耗人民币509558元。416例患者中,涉及22个临床科室,其中心外科患者最多(用药量占总量的36.4%),其次为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危重患者;人均用药量为49.8g;有65.1%患者在用药前血清清蛋白水平>25g.L-1。结论人血清蛋白的应用尚存在一些误区,安全、有效、经济是合理使用清蛋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蛋白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标准制订与解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毕玉 杜雅薇 +9 位作者 陆进 沈素 胡欣 缪丽燕 刘向红 张艳华 林阳 安卓玲 甄健存 赵荣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65-1469,共5页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是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规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具有积极作用。该文介绍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标准。该标准是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牵头制订的团体标准的一部分。标准内容涵盖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基本要求、...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是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规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具有积极作用。该文介绍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标准。该标准是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牵头制订的团体标准的一部分。标准内容涵盖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基本要求、药品与耗材管理、流程管理、质量管理与评价改进四个关键环节,共包含15个要素。该文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标准的制订过程和重点内容进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