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对比剂外泄征象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急性心包填塞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7
1
作者 史冬梅 周玉杰 +4 位作者 刘思朦 王志坚 成万钧 郭永和 刘宇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93-1094,共2页
目的分析无对比剂外泄征象PCI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2例PCI术后出现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结果 12例患者中,9例术中支架释放不能充分扩张,使用高压球囊扩张后;2例普通球囊扩张后;1例对吻扩张后,出现... 目的分析无对比剂外泄征象PCI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2例PCI术后出现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结果 12例患者中,9例术中支架释放不能充分扩张,使用高压球囊扩张后;2例普通球囊扩张后;1例对吻扩张后,出现剧烈的胸痛,持续时间较长,不能缓解,术中造影未发现对比剂外渗的现象。12例患者术后6~8 h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为急性心包填塞,行心包穿刺并留置猪尾导管持续引流,并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仍未发现对比剂外渗现象。1 2例患者经对症治疗痊愈出院。结论造影显示无对比剂外泄并不能完全除外心包填塞的可能。及时心包穿刺引流等对症治疗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压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手术后并发症 气囊扩张术 心包穿刺术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抗抑郁焦虑治疗35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史冬梅 郭敏 +3 位作者 姜明明 梁静 刘宇扬 周玉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后症状再次出现的患者抗抑郁焦虑治疗对冠心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PCI完全血运重建治疗后症状复发、经汉密尔顿量表确定为抑郁焦虑的356例冠心病患者,予以盐酸舍曲林抗抑郁治疗,观察患者临床... 目的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后症状再次出现的患者抗抑郁焦虑治疗对冠心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PCI完全血运重建治疗后症状复发、经汉密尔顿量表确定为抑郁焦虑的356例冠心病患者,予以盐酸舍曲林抗抑郁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356例患者入院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盐酸舍曲林治疗4周后356例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及抑郁焦虑症状明显改善,并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对于合并抑郁焦虑的冠心病患者给予抗抑郁焦虑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症状,提高冠心病的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抑郁焦虑状态 盐酸舍曲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特点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曦 李艳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14-61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冠心痛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2427例患者血尿酸水平和临床特点,根据不同年龄分为5组:20~39岁组253例、40~49岁组463例、50~59岁组648例、60~69岁组601例、≥70岁组4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冠心痛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2427例患者血尿酸水平和临床特点,根据不同年龄分为5组:20~39岁组253例、40~49岁组463例、50~59岁组648例、60~69岁组601例、≥70岁组462例。分析不同年龄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特点。结果男性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女性冠心病患者(P<0.01)。各年龄组男性冠心病患者随年龄增长血尿酸水平逐渐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40~49岁组女性比较,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女性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是男性和女性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女性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是男性和女性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尿酸 冠状血管造影术 高尿酸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胸闷为表现的抑郁/焦虑症误诊为冠心病4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史冬梅 郭敏 +3 位作者 姜明明 李月平 刘宇扬 周玉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抑郁/焦虑症在心血管系统的临床表现,提高医生的识别能力。方法总结和分析456例误诊为冠心病的以胸闷为表现的抑郁/焦虑症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临床特点。结果456例患者均表现为典型或类似的心绞痛症状,并都接受冠心病治疗... 目的探讨抑郁/焦虑症在心血管系统的临床表现,提高医生的识别能力。方法总结和分析456例误诊为冠心病的以胸闷为表现的抑郁/焦虑症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临床特点。结果456例患者均表现为典型或类似的心绞痛症状,并都接受冠心病治疗,但是客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评分,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抑郁或焦虑症状,经过抗抑郁/焦虑治疗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对于以胸闷为l临床表现的患者,在进行心血管系统检查治疗的同时,不能忽视是抑郁或焦虑所致。提高医生识别意识是诊断抑郁或焦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焦虑症 胸闷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合并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曦 李艳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接受PCI的女性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合并出血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CI的1020例冠心病患者(男性760例和女性260例)的临床特点及用药情况,进行出血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男性发生出血6例,出血发生率0.79%,女性发生出... 目的探讨接受PCI的女性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合并出血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CI的1020例冠心病患者(男性760例和女性260例)的临床特点及用药情况,进行出血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男性发生出血6例,出血发生率0.79%,女性发生出血8例,出血发生率3.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患者中3支(包括左主干)病变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3支(无左主干)病变(P<0.05)。与男性比较,女性患者3支病变、应用低分子肝素和替罗非班更易发生出血(P<0.05,P<0.01)。女性患者应用替罗非班(OR=7.99,95% CI:1.07~59.66,P=0.043)和术前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OR=87.99,95% CI:3.95~1958.01,P=0.005)是发生出血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PCI术后女性患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应用替罗非班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女性患者PCI术后发生出血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出血 肝素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前心律变化特点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龙华 谢英 +2 位作者 周玉杰 徐霞 裴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17-417,共1页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动态心电图 房性期前收缩复合波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志明 冯义柏 周玉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35-337,共3页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 (resveratrol,Res)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的增殖、DNA合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 ,分为不同浓度的Res组及对照组。观察细胞生长曲线 ;四甲基偶氮唑盐...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 (resveratrol,Res)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的增殖、DNA合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 ,分为不同浓度的Res组及对照组。观察细胞生长曲线 ;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微量酶反应法检测细胞活性 ;3H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3H TdR)掺入法观察其对DNA合成的影响 ;HE染色 ,DNA梯带检测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本研究各浓度Res组VSMC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3H TdR掺入率明显降低 ,细胞增殖受抑制 ,VSMC凋亡增加 ,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Res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VSMC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DNA合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平滑 血管 DNA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抗抑郁治疗对抑郁伴轻度高血压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史冬梅 姜明明 +3 位作者 郭敏 刘宇扬 李月平 周玉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抗抑郁治疗对合并抑郁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300例合并抑郁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为舍曲林组和氨氯地平组。舍曲林组患者单纯给予盐酸舍曲林抗抑郁治疗而不予降压治疗;氨氯地平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每日5mg,... 目的探讨单纯抗抑郁治疗对合并抑郁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300例合并抑郁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为舍曲林组和氨氯地平组。舍曲林组患者单纯给予盐酸舍曲林抗抑郁治疗而不予降压治疗;氨氯地平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每日5mg,4周后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及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舍曲林组患者69例(46.O%)血压达标,氨氯地平组血压达标87例(58.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组有51例(34.0%)血压水平下降但未达标,28例(18.6%)血压无明显改善,而氨氯地平组患者中46例(30.7%)血压下降但未达标,17例(11.3%)血压无明显改善,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伴有抑郁的轻度高血压患者,积极的抗抑郁治疗可以起到与氨氯地平相近的良好降压效果,且具有良好的药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用降压药 别让误区惹祸
9
作者 张维君 《求医问药》 2006年第2期6-7,共2页
关键词 恶性高血压 误区 卡托普利 不良反应 血压波动 症状 降压药 生活方式 成正比 高血压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