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血管超声与微血管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袁嘉 勇强 +2 位作者 张蕾 穆洁 刘海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1-603,共3页
目的 :探讨常规血管超声与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评价颈动脉狭窄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08至2015-03我院住院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37例(共70条血管),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为金标准,对常规血管超声及SMI对颈动脉狭窄检出情... 目的 :探讨常规血管超声与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评价颈动脉狭窄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08至2015-03我院住院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37例(共70条血管),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为金标准,对常规血管超声及SMI对颈动脉狭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1.42%、83.33%、80.95%。SM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43%、92.16%、89.47%。结论 :常规血管超声与SMI在评估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SMI对颈动脉狭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优于常规血管超声,SMI能更准确判定颈动脉狭窄程度,有望成为一种更可靠评价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程度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微血管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成像诊断单中心20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对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凤菊 程颐 +1 位作者 濮欣 黄连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49-854,共6页
目的以CT血管造影(CTA)为诊断金标准,对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诊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准确性。方法2017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经DSA明确诊断的206例Stanford B型AD患者纳入研究。男性153例,女性53例,年龄(55.... 目的以CT血管造影(CTA)为诊断金标准,对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诊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准确性。方法2017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经DSA明确诊断的206例Stanford B型AD患者纳入研究。男性153例,女性53例,年龄(55.3±9.3)岁(28~77岁)。DSA术前3 d内完成主动脉及其分支CTA和CDUS检查。以术前CTA诊断分析结果为金标准,探讨CDUS对AD诊断指标的显示率、诊断准确率和漏诊率。CDUS与CTA测量结果对照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CDUS诊断B型AD准确率为100%(206/206)。AD双腔显示率100%,内膜片显示率93.2%(192/206),真假腔诊断准确率88.8%(183/206),AD累及范围符合率95.6%(197/206),假腔血栓显示率72.5%(66/91),降主动脉原发破口显示率68.9%(142/206),远端再破口显示率64.6%(360/557),内脏分支(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动脉)受累形式符合率83.7%~100%,内脏分支(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下肢动脉)灌注不良诊断符合率100%(17/17、9/9、3/3)。降主动脉原发破口大小、原发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距离、主动脉各节段最宽处管腔内径、真腔内径、假腔内径与CTA测量值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DUS是一种快速、简单诊断Stanford B型AD的方法,可与CTA良好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心动图 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声学造影诊断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蕾 勇强 +5 位作者 郑超 牛宏珍 张爽 李春梅 秋阳 刘凤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声学造影在诊断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例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怀疑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患者行超声声学造影检查,与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6例患者中,超声声学造影和CT血... 目的探讨超声声学造影在诊断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例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怀疑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患者行超声声学造影检查,与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6例患者中,超声声学造影和CT血管造影均显示,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4例,腹主动脉夹层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6例均为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与CT血管造影检查比较,单独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符合率为66.7%,联合使用超声声学造影的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声学造影可以为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学 主动脉造影术 主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溃疡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1
4
作者 贺梅婷 贾化平 +1 位作者 刘冬婷 程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2-584,590,共4页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和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在评价肾动脉狭窄(RAS)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RAS患者共100条肾动脉的CDUS及CE-MRA资料。所有患者最终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认诊断。比较CDU...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和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在评价肾动脉狭窄(RAS)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RAS患者共100条肾动脉的CDUS及CE-MRA资料。所有患者最终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认诊断。比较CDUS与CE-MRA对RAS检出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DUS与CE-MRA对RAS的诊断效能。结果CDUS与CE-MRA对RAS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比60.0%,P>0.05)。CDUS诊断RA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5% CI 0.810.90),CE-MRA诊断RA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5% CI 0.71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45,P<0.05)。结论CDUS及CE-MRA均具有较高的RAS检出率,其中CDUS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梗阻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磁共振对比增强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估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后不同受累分型的肾血流灌注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秦淮 李雅琼 邢媛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6-501,共6页
目的通过超声动态观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不同受累分型的肾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肾血流灌注变化。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北京安贞医院2016年1—12月接受Sun’s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共80个肾脏,分别于术前1 d、术后... 目的通过超声动态观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不同受累分型的肾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肾血流灌注变化。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北京安贞医院2016年1—12月接受Sun’s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共80个肾脏,分别于术前1 d、术后24 h、术后48 h测量双肾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最小流速(EDV)、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以CT血管成像(CTA)结果将肾脏灌注来源分为真腔型、假腔型、肾动脉受夹层累及型,比较术前1 d、术后24 h、术后48 h每个时间不同分型肾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以及同一分型肾脏在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并将不同肾动脉受累分型与超声彩色多普勒半定量评级进行分析。结果80个肾脏中,真腔型54个,假腔型21个,双腔或肾动脉受累型5个。真腔型肾的Vm、PI、RI在3个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83、3.630、7.050,P均<0.05)。术前1 d不同分型肾叶间动脉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22,P<0.05),其余时间点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不同分型肾血流灌注半定量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442,P<0.05)。假腔型肾血流灌注半定量0~2级的比例为66.7%(14/21),真腔型肾血流灌注半定量0~2级的比例为31.5%(17/54),真腔型术后肾血流灌注半定量主要为3级血流,而假腔型和肾动脉受夹层累及型术后肾血流灌注半定量主要为2级血流。结论超声对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肾动脉不同受累分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中,Vm、PI、RI对临床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术后肾脏血流灌注半定量评级对肾损伤状态具有直观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肾血流量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超声评分量表诊断胎盘植入性疾病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魏芸 赵青 +2 位作者 杨冬 付静静 张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超声评分量表对胎盘植入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因前置或低置胎盘怀疑胎盘植入的55例患者的超声和临床资料,根据各病例超声征象联合病史制订改良超声评... 目的探讨改良超声评分量表对胎盘植入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因前置或低置胎盘怀疑胎盘植入的55例患者的超声和临床资料,根据各病例超声征象联合病史制订改良超声评分量表,评价其对胎盘植入及不同类型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并与种氏超声评分量表对比,分析两者对不同类型胎盘植入的诊断效能。结果以术中临床诊断为标准,无胎盘植入11例,粘连型24例,植入型14例,穿透型6例,其改良超声评分分别为(3.36±0.67)、(4.50±1.14)、(6.71±1.44)、(10.50±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171,P<0.001)。改良超声评分量表诊断无胎盘植入和粘连型界值为4分(敏感度83.3%、特异度63.6%),粘连型和植入型界值为6分(敏感度85.7%、特异度95.8%),植入型和穿透型界值为9分(敏感度100%、特异度92.9%);诊断粘连型、植入型、穿透型胎盘植入准确度分别为81.8%、92.7%、98.2%,与手术结果高度一致。与种氏超声评分量表诊断粘连型、植入型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83.3%、78.6%,58.1%、90.2%,69.1%、87.3%)相比,改良超声评分量表提高了粘连型、植入型胎盘植入的诊断效能。结论改良超声评分量表对胎盘植入性疾病及其类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性胎盘 超声检查 产前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