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合冠状动脉CT成像评价2型糖尿病功能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赵英 王蒨 +3 位作者 米宏志 焦建 孟晶晶 丁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应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结合冠状动脉CT成像(CTCA)评价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对心肌血供的影响,并与单一MPI或CTCA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纳入120例怀疑或确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根据其病史分为糖尿病组(n=58)和非糖... 目的应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结合冠状动脉CT成像(CTCA)评价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对心肌血供的影响,并与单一MPI或CTCA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纳入120例怀疑或确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根据其病史分为糖尿病组(n=58)和非糖尿病组(n=62),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腺苷负荷/静息MPI和CTCA,并均于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G)。以CAG、CAG联合MPI作为标准评价单一MPI、CTCA、MPI结合CTCA对"功能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糖尿病组MPI结合CTCA评价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与心肌血供关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58%、86.15%、90.80%、91.89%、88.89%。非糖尿病组MPI结合CTCA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与心肌血供关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10%、91.43%、92.47%、94.74%、88.89%,均高于单一MPI或CTCA的诊断效能。结论 MPI结合CTCA评价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对心肌血供的影响,其诊断"功能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的效能明显高于单一影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放射性核素显像分析肺栓塞病因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蒨 王金城 +5 位作者 柏江 米宏志 杨浩 朱明 丁健 陆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讨肺栓塞(PE)患者肺内栓子来源以及下肢静脉病变及其他诱因与 PE发病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93例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下肢静脉病变的患者,应用^(9m)TcMAA和^(99m)Tc-GP,进行肺灌注.通气显像... 目的:探讨肺栓塞(PE)患者肺内栓子来源以及下肢静脉病变及其他诱因与 PE发病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93例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下肢静脉病变的患者,应用^(9m)TcMAA和^(99m)Tc-GP,进行肺灌注.通气显像及^(99m)Tc-MAA下肢静脉显像。结果:肺灌注.通气显像显示86例患者为多发性肺栓塞,7例患者肺灌注-通气显像正常; PE组中,61例有下肢深静脉病变,占 70.9%,其中由下肢髂、股静脉血栓引起的 PE者 46例,占 PE合并下肢静脉病变者的 75.4%。结论:放射性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及下肢静脉显像的联合应用可明确PE及其病因诱因的诊断,从而减少临床PE的误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报告书写规范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敏福 范岩 +6 位作者 李文婵 牛娜 孙晓昕 张卫方 张晓丽 王茜 杨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3-195,共3页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是对冠心病等心脏疾病进行诊断、危险分层和制订治疗决策的重要影像技术[1-2]。诊断报告是影像检查的最终体现形式,是指导临床的重要医疗文件。在我国,MPI已比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是对冠心病等心脏疾病进行诊断、危险分层和制订治疗决策的重要影像技术[1-2]。诊断报告是影像检查的最终体现形式,是指导临床的重要医疗文件。在我国,MPI已比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报告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如对影像特征的描述欠准确、信息不完整、诊断结论没有回答临床问题等,降低了MPI应有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像术 操作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常用诊断技术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丽军 王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5,共5页
肺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了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99%的栓子是血栓性的,
关键词 肺栓塞 动脉栓塞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放射摄影术 胸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肺动脉栓塞残余血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雅敏 孟晶晶 +5 位作者 齐玥 刘潇潇 孙黎黎 许铭缨 张晓丽 米玉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4-36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残余肺血管阻塞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急诊危重症中心监护室住院的首次确诊老年APE患者103例,根据规范抗凝治疗后是否存在残余血栓分为残余...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残余肺血管阻塞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急诊危重症中心监护室住院的首次确诊老年APE患者103例,根据规范抗凝治疗后是否存在残余血栓分为残余血栓组57例及非残余血栓组46例。收集其住院期间临床资料及出院后规律抗凝治疗6~12个月肺通气/灌注显像(V/Q scan)结果,探讨可能影响残余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103例老年APE患者中残余血栓组为55.3%,非残余血栓组为44.7%;APE患者中有右心功能不全(RVD)61例,其中残余血栓组有RVD表现40例,非残余血栓组有RVD表现21例,残余血栓组显著高于非残余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V/Q scan显示,残余血栓组肺通气/灌注受损重于非残余血栓组[(34.70±16.66)%vs(17.05±16.5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RVD、急性期肺通气/灌注受损程度为残余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53,95%CI:1.133~13.103,P=0.031;OR=1.060,95%CI:1.023~1.097,P=0.001)。结论老年APE患者残余血栓比例高,需引起关注;急性期RVD及肺通气/灌注受损程度是抗凝治疗后存在残余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血栓栓塞 抗凝药 肺通气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 V/Q断层显像半定量分析联合测定血浆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卢霞 孟晶晶 +1 位作者 解小芬 王蒨 《同位素》 CAS 2016年第4期204-208,共5页
研究V/Q断层显像半定量分析联合测定血浆D-二聚体早期、准确诊断肺栓塞的价值,尤其在小面积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优势。疑诊肺栓塞来核医学科行V/Q断层显像患者共156例,以CT肺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 研究V/Q断层显像半定量分析联合测定血浆D-二聚体早期、准确诊断肺栓塞的价值,尤其在小面积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优势。疑诊肺栓塞来核医学科行V/Q断层显像患者共156例,以CT肺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检查及临床诊断为分组标准,肺栓塞组患者101例,非肺栓塞组患者55例。比较SPECT V/Q断层显像、血浆D-二聚体测定以及SPECT V/Q断层显像联合血浆D-二聚体测定三种方法对肺栓塞的诊断效能。应用Philips公司Oasis图像后处理软件对栓塞面积进行半定量分析,进一步评估对于肺栓塞面积占双肺容积≤15%的小面积肺栓塞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于肺栓塞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70.3%),但是特异性(61.8%)差;SPECT V/Q断层显像半定量分析对于肺栓塞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5.1%、90.9%;而二者联合应用,诊断肺栓塞效能最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1%、98.2%。其中SPECT V/Q断层显像半定量分析对于肺栓塞面积小于15%的小面积肺栓塞诊断有优势。放射性核素SPECT V/Q断层显像联合测定血浆D-二聚体能显著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效能,是临床实用、安全有效的肺栓塞疑诊患者诊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SPECTV/Q显像 血浆D-二聚体测定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继敏 王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心肌灌注显像 SPEC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标记哒嗪酮类似物的制备及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 被引量:2
8
作者 彭程 牟甜甜 +2 位作者 赵祚全 马云川 张现忠 《同位素》 CAS 2013年第1期23-28,共6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18 F标记哒嗪酮类似物:2-特丁基-4-氯-5-(2-氟[18 F]乙氧基)-2H-3-哒嗪酮(18 F-FP2),通过生物分布实验评价了其用于心肌灌注显像的可行性。18 F-FP2的总制备时间为70~90min,校正后的放化产率为53.0%±5.2%,放化纯...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18 F标记哒嗪酮类似物:2-特丁基-4-氯-5-(2-氟[18 F]乙氧基)-2H-3-哒嗪酮(18 F-FP2),通过生物分布实验评价了其用于心肌灌注显像的可行性。18 F-FP2的总制备时间为70~90min,校正后的放化产率为53.0%±5.2%,放化纯度>98%;18F-FP2为脂溶性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可稳定放置3h以上。生物分布实验结果显示,18F-FP2在肝、肺中初期摄取高,注射后2min分别为(14.53±2.36)%ID/g和(33.69±10.79)%ID/g,但清除很快,注射后15min,其肝、肺的清除率已分别达57.7%和86.2%。18 F-FP2的心肌摄取较低,最高摄取值为(4.09±0.53)%ID/g(注射后2min)。这可能因标记侧链上未带苯环造成的,说明哒嗪酮侧链的芳环结构对心肌的摄取与滞留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P2 哒嗪酮 心肌摄取 生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氚示踪法研究吲哚美辛在C57小鼠体内的分布及其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彩霞 徐微娜 +1 位作者 周丽坤 王爽 《同位素》 CAS 2004年第4期214-217,共4页
采用氚标记吲哚美辛(Indomethacin,IN)示踪技术,观察3H-IN在Lewis肺癌C57小鼠体内的分布及IN治疗Lewis肺癌的效果。结果显示:3H-IN选择性浓聚于肿瘤组织,服药后4 h肿瘤组织的放射性摄取(ID%/g)达较高水平,此后其清除速率明显慢于其它... 采用氚标记吲哚美辛(Indomethacin,IN)示踪技术,观察3H-IN在Lewis肺癌C57小鼠体内的分布及IN治疗Lewis肺癌的效果。结果显示:3H-IN选择性浓聚于肿瘤组织,服药后4 h肿瘤组织的放射性摄取(ID%/g)达较高水平,此后其清除速率明显慢于其它组织;服药后7 h,肿瘤组织与肌肉、脂肪、血液之间的放射性摄取有差异(P<0.05),12 h差异显著(P<0.01)。肿瘤组织与肌肉、脂肪、血液的放射性摄取比4 h开始>1,12 h达最高。IN的抑瘤和抗癌作用结果显示:用IN治疗的Lewis肺癌C57小鼠在接种后第20天肿瘤体积为3.59 cm2,仅服用生理盐水的小鼠(对照组)肿瘤体积为8.37 cm2,其抑瘤率为57.1%;接种肿瘤早期即口服IN的小鼠未见肿瘤生长。以上结果表明IN有较强的肿瘤靶器官亲和性,可选择性浓聚于肿瘤组织,并长时间存留,具有较强的抑制肿瘤及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美辛(IN) 氚示踪 LEWIS肺癌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炎症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毅 李巨波 +2 位作者 张宝杰 魏红星 张晓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目的建立中华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炎症模型,并采用病理分析和^(18)F-FDG PET/CT方法进行验证。材料与方法中华小型猪15只,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AMI组,每组5只。AMI组使用经皮冠状动脉球囊结合凝胶海绵... 目的建立中华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炎症模型,并采用病理分析和^(18)F-FDG PET/CT方法进行验证。材料与方法中华小型猪15只,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AMI组,每组5只。AMI组使用经皮冠状动脉球囊结合凝胶海绵联合栓塞法阻塞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炎症模型;假手术组除不使用栓子进行血流阻断外,其余操作均与AMI组一致;正常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15只猪均行^(18)F-FDG PET/CT显像,显像前使用联合方案抑制心肌的生理性摄取。在左心室前壁(梗死区)勾画感兴趣区,测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CD68+巨噬细胞和葡萄糖转运体(GLUTs)的表达。结果AMI组18F-FDG摄取SUVmax为4.32±0.5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10±0.10及假手术组的1.08±0.08(P<0.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MI组梗死区大量CD68+巨噬细胞浸润,GLUT-1和GLUT-3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AMI组、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中GLUT-4均仅有微弱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中华小型猪AMI后炎症反应模型,18F-FDG PET/CT可以无创地评价AMI后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炎症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18)F-脱氧葡萄糖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