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化血红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山 罗平 +3 位作者 王春梅 朱小玲 刘子军 张利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05-707,共3页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时间<12 h、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541例。根据入院时HbA1c水平分为2组:HbA1 c升高组206例(HbA1c≥6.5%)和对照组335例(HbA1 c<6.5%),分析HbA1c水平对患者...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时间<12 h、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541例。根据入院时HbA1c水平分为2组:HbA1 c升高组206例(HbA1c≥6.5%)和对照组335例(HbA1 c<6.5%),分析HbA1c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2组在年龄、吸烟、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至就诊时间、冠状动脉造影、再灌注成功率、双支血管病变及住院期间药物治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升高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血糖水平、3支血管病变、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男性比例、LVEF及单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bA1c升高是影响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OR=1.355,95% CI:0.498~2.788,P=0.039)及病死率(OR=0.872,95% CI:0.421~1.733,P=0.04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bA1c水平升高是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及病死率的预测因素,应重视HbA1c对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作用,指导患者控制血糖,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冠状血管造影术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常用肿瘤标记物升高对心力衰竭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鲁晓春 李世英 刘宏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肿瘤标记物升高在诊断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1月~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年龄≥65岁的312例非肿瘤及肝硬化患者,根据是否有慢性心力衰竭分心力衰竭组(126例)和对照组(18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各项...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肿瘤标记物升高在诊断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1月~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年龄≥65岁的312例非肿瘤及肝硬化患者,根据是否有慢性心力衰竭分心力衰竭组(126例)和对照组(18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各项肿瘤标记物,采用logistic回归和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各指标的诊断价值。分析肿瘤标记物与心力衰竭诊断和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患者肿瘤标记物CA12-5和CA19-9差异显著。CA12-5对于心力衰竭诊断和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临床意义(曲线下面积0.812,95% CI:0.753~0.871)。CA12-5与临床常用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存在相关性(Spearman's rho=0.478,P<0.01),工作特征曲线比较无显著差异,CA12-5在失代偿心力衰竭截断点(39 kU/L)时,敏感性、特异性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 CA12-5是反应心力衰竭严重程度较为有效的指标,两者结合可能会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利钠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