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临床与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海波 朱光发 +1 位作者 王爱萍 刘双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NBSI)患者的临床和病原学特征,为NBSI的预防和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并发生NBSI的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患者临床和病原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NBSI)患者的临床和病原学特征,为NBSI的预防和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并发生NBSI的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患者临床和病原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入选患者324例,共发生NBSI 459例次,包括复数菌感染43例次(占9.3%)。分离各类病原微生物505株(去除重复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35株(46.5%),革兰阴性菌202株(40%),念珠菌68株(13.5%)。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25株(24.8%),鲍曼不动杆菌88株(17.4%),念珠菌68株(13.5%),金葡菌39株(7.7%),肺炎克雷伯菌31株(6.1%),大肠埃希菌30株(5.9%)和阴沟肠杆菌30株(5.9%)。CNS和金葡菌中甲氧西林耐药菌株分别占95.2%和79.5%。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分别为44.3%、53.3%、69.2%和70.8%,对亚胺培南敏感率分别为25.0%、83.3%、86.7%和96.8%。结论 NBSI中革兰阳性菌比率略高于革兰阴性菌,两者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程度高。念珠菌在NBSI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 细菌 真菌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血流感染的临床与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夏静鸿 朱光发 +1 位作者 王爱萍 刘美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4-741,共8页
目的了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血流感染(BSI)患者的临床和病原学特征,为重症患者BSI的预防和经验用药提供參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ICU住院并发生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原学特征。结果共人... 目的了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血流感染(BSI)患者的临床和病原学特征,为重症患者BSI的预防和经验用药提供參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ICU住院并发生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原学特征。结果共人选382例患者,发生BSI 448例次,包括复数菌感染36例次(占8.0%),其中2种病原菌感染33例次、3种病原菌感染3例次。导管相关BSI(CRBSI)142例次(占31.7%)。收集临床血培养阳性非重复分离株487株,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5.7%)、鲍曼不动杆菌(12.3%)、肺炎克雷伯菌(8.2%)、念珠菌属(6.2%)、铜绿假单胞菌(5.7%)、粪肠球菌(5.5%)、阴沟肠杆菌(5.1%)、大肠埃希菌(4.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3.7%)。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0.0%和96.4%,所有葡萄球菌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肠球菌属中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2株,均为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多耐药菌株(MDR及XDR)仅10.7%,阴沟肠杆菌中多耐药菌株达88.0%,均为MDR;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念珠菌属中白念珠菌(53.3%)、近平滑念珠菌(26.7%)最为常见。结论ICU内患者,特別是基础疾病多、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易发生BSI,且多耐药菌株多见,影响预后,应严密监控,尽早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血流感染 细菌 真菌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海波 魏东 +1 位作者 夏静鸿 朱光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2-497,共6页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原菌种类,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174例,描述其临床特征、病原菌种类,探讨预后相关危险因素,采用t检验和χ2...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原菌种类,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174例,描述其临床特征、病原菌种类,探讨预后相关危险因素,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期间,共有174例入选,其中男108例(62.1%),女66例(37.9%);平均年龄(53.9±27.3)岁,年龄<18岁31例(17.8%),18~<65岁56例(32.2%),≥65岁87例(50.0%);ICU患者59例(33.9%),心外科58例(33.3%),呼吸内科21例(12.1%),普外科14例(8.0%),另有神经内科、血管外科、骨科等。所有患者均有发热,起病时体温37.5~37.9℃3例(1.7%),38.0~38.9℃81例(46.6%),39.0~39.9℃85例(48.9%),体温≥40.0℃5例(2.9%);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9/L)162例(93.1%),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0.75)166例(95.4%),血小板下降(<100×10~9/L)24例(13.8%)。病原菌株中白念珠菌99例(56.9%),光滑念珠菌37例(21.3%),近平滑念珠菌20例(11.5%),克柔念珠菌11例(6.3%),热带念珠菌4例(2.3%),其他念珠菌3例(1.7%)。死亡患者87例,病死率50.0%(87/174);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血小板减少、低白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留置导尿管与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患者死亡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白蛋白血症、合并细菌血症、留置导尿管为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以ICU及外科感染者最常见;病原菌仍以白念珠菌为主,病死率高;高龄、低白蛋白血症、合并细菌血症、留置导尿管与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患者死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血症 医院获得性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主动脉瘤1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靳丽妍 朱光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5-787,共3页
感染性主动脉瘤是ー种罕见、治疗困难的动脉瘤类型,其发病率在主动脉瘤中占0.7%~3%,常于并发菌血症、败血症或动脉瘤破裂时才被发现,病死率达5%~4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9岁。因"间歇发热4个月"于2014年10月20日收入我科。
关键词 主动脉瘤 感染 沙门菌 治疗 抗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置换术后远期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贾一琼 朱光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22-1027,共6页
目的探讨自体主动脉瓣单独受累感染性心内膜炎(IE)对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SAVR的自体主动脉瓣单独受累IE患者的病历资料,同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 目的探讨自体主动脉瓣单独受累感染性心内膜炎(IE)对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SAVR的自体主动脉瓣单独受累IE患者的病历资料,同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非IE对照组患者,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术后生存率及并发症累积发生风险,中位随访时间为69个月。结果共纳入2821例患者,其中IE SAVR患者143例(IE组),非IE的SAVR患者2678例(对照组)。IE组患者长期生存率低于非IE配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IE患者SAVR手术后更容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且缺血性脑卒中事件为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4),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风险更高(HR=2.811;95%CI:1.233~6.408)。IE组患者大出血累积发生率和主动脉瓣再手术率与非IE配对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不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与非IE对照组患者相比,自体主动脉瓣单独受累IE患者行SAVR后发生死亡、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更高。应加强对IE患者行SAVR后的密切随访,重点预防脑卒中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 队列研究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在ICU与非ICU分离率及耐药性的比较 被引量:24
6
作者 何林林 李京明 刘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26,共2页
目的:比较ICU与非ICU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及耐药率,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痰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及其对15种抗菌药物耐药状况。结果:(1)ICU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近似或高于非ICU,但无统计... 目的:比较ICU与非ICU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及耐药率,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痰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及其对15种抗菌药物耐药状况。结果:(1)ICU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近似或高于非ICU,但无统计学差异。(2)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约98%,对头孢西丁,头孢噻吩,氨苄西林,呋喃妥因100%耐药,对头孢三代,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50%,但ICU与非ICU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ICU与非ICU均可发生鲍曼不动杆菌医院内感染,其耐药情况严重,各地区各医院差异很大,医务人员需根据本地区本医院用药习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特点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抗药性 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凌燕 朱光发 王爱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安贞医院2008—2012年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VITEKcompact系统和Phoenix 100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临床分离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2 450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 目的了解北京安贞医院2008—2012年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VITEKcompact系统和Phoenix 100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临床分离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2 450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 401株(57.2%),铜绿假单胞菌625株(25.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46株(10.0%)。标本来源依次为呼吸道(80.9%)、血液(8.1%)和伤口分泌物(3.9%)。科室分布依次为重症监护室(50.0%)、心脏外科(17.0%)和呼吸内科(11.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008—2012年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2.3%、79.2%、70.4%、76.1%和67.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8.7%、25.0%、27.6%、31.1%和32.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和左氧氟沙星敏感率最高。结论由于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有较高的耐药性,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 医院感染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铜绿假单胞菌2002—2005年分离率及耐药性分析
8
作者 何林林 李京明 刘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4期2239-2241,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痰铜绿假单胞菌(PAE)的分离率及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7月痰中PAE分离率及其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1)2002—2005年4年间PAE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了解我院痰铜绿假单胞菌(PAE)的分离率及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7月痰中PAE分离率及其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1)2002—2005年4年间PAE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002年痰中PAE对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与2005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004年入住ICU患者的PAE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左旋氧氟沙星敏感率与非入住ICU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005年ICU的患者PAE对上述药物的敏感率与非IC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E的分离率和耐药率均较高,医务人员需监测PAE耐药特点及变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分离率 抗药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B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贾一琼 朱光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478-2480,共3页
B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介导体液免疫,因此常被认为是免疫应答的正向促进因素,然而,近些年来新发现一种具有负向调节免疫应答功能的B细胞亚群,这群B细胞通过分泌调节性细胞因子(IL-10、TGF-β等)及细胞间接触等方式作用于其他免疫细胞,从而... B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介导体液免疫,因此常被认为是免疫应答的正向促进因素,然而,近些年来新发现一种具有负向调节免疫应答功能的B细胞亚群,这群B细胞通过分泌调节性细胞因子(IL-10、TGF-β等)及细胞间接触等方式作用于其他免疫细胞,从而抑制免疫应答,这群B细胞称为调节性B细胞(Bregs)。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Bregs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着重综述了Bregs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B细胞 白介素-10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