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阙斌 聂绍平 +4 位作者 王春梅 艾辉 张新勇 王梅 王成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住院的STEMI(发病〈12h)并接受急诊PCI的老年患者417例。根据应用P2Y12受体拮抗剂的不同分为替格瑞洛...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住院的STEMI(发病〈12h)并接受急诊PCI的老年患者417例。根据应用P2Y12受体拮抗剂的不同分为替格瑞洛组124例,术前给予替格瑞洛180mg负荷剂量,其后2次/d,90mg维持剂量;氯吡格雷组293例,术前给予氯吡格雷600mg负荷剂量,其后75mg/d维持剂量。比较2组术后血流,术后30d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观察药物安全性。结果替格瑞洛组术后TIMI 3级血流比例(90.3%vs 82.3%,P=0.038)及ST段回落率(79.8%vs 72.7%,P=0.046)显著升高,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39.2±6.7)%vs(41.5±7.3)%,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替格瑞洛组轻微出血(12.9%vs 8.2%)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P=0.03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更快更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行急诊PCI术可改善老年STEMI患者术后血流及心肌灌注,且不增加主要出血及小出血的发生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心肌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立新 师树田 聂绍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7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9月就诊于我院急诊危重症中心170例急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照急诊护理流程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 目的探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9月就诊于我院急诊危重症中心170例急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照急诊护理流程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优化后的护理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诊疗效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分诊评估时间[(0.6±0.3)min比(2.0±0.7)min,P〈0.05)]、急诊心电图时间[(3.3±2.4)min比(7.2±1.5)min,P〈0.05]、急诊停留时间[9.1±2.1)min比(20.3±7.4)min,P〈0.05)、急救时间[(41.1±7.3)min比(61.1±11.2)min,P〈0.05]、首次医疗接触一器械时间[(77.5±3.6)min比(126.7±18.9)min,P〈0.05]及患者家属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显著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诊疗效果,改善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重症监护室成人患者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调查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新 陈红 冯鑫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调查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s,EICU)成人患者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好发部位,为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E... 目的:调查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s,EICU)成人患者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好发部位,为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EICU成人患者的人口学、疾病、医疗设备处置以及压力性损伤评估等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EICU成人患者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主要为压力性损伤Ⅰ期18例(56.3%),多发在头部(34处,82.93%),是否发生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在入院第一诊断、压力性损伤风险、呼吸方式、是否手术和医疗设备使用数量方面存在差异。结论:EICU成人患者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高,建议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增加对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关注,重点加强高危人群的防护工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室 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急诊心血管病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师树田 聂绍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286-287,共2页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创造性的临床思维能力。其教学重点及难点在于指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并培养系统的临床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以...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创造性的临床思维能力。其教学重点及难点在于指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并培养系统的临床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述和示范操作授课,学生被动学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心血管病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冠状动脉血流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阙斌 王春梅 +4 位作者 艾辉 张新勇 王梅 王成钢 聂绍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72-373,共2页
目的观察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中冠状动脉血流的关系。方法连续选择我院2014年诊断为STEMI并行PCI手术的患者486例。根据术后TIMI血流分为TIMI血流3级组(n=364)与... 目的观察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中冠状动脉血流的关系。方法连续选择我院2014年诊断为STEMI并行PCI手术的患者486例。根据术后TIMI血流分为TIMI血流3级组(n=364)与无复流/慢血流组(n=122),比较2组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结果无复流/慢血流组血清总胆红素[(11.3±5.1)μmol/L vs(12.6±5.4)μmol/L]、直接胆红素[(4.2±1.5)μmol/L vs(4.6±1.8)μmol/L]均低于TIMI血流3级组(t分别为2.400、2.419,P均<0.05)。结论急诊PCI术中无复流/慢血流组STEMI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TIMI血流3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无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急诊见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红 孟帅 孔祥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4期151-153,共3页
临床见习是医学学习过程中由理论到临床实践的转折点,是通过临床实践促进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习兴趣、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时,面对实际临床问题就会手足无措,不利于急危重症的快速鉴别诊断与针对性治疗。... 临床见习是医学学习过程中由理论到临床实践的转折点,是通过临床实践促进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习兴趣、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时,面对实际临床问题就会手足无措,不利于急危重症的快速鉴别诊断与针对性治疗。胸痛、腹痛、呼吸困难是急诊科常见症状,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尤以心血管疾病见长。近年来,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PBL)在临床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急诊见习中PBL教学具有特殊意义,有助于医学生系统性认识、分析疾病,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笔者总结了PBL教学在典型急诊病例中应用的经验和体会,以期为急诊医学教学提供经验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 临床见习 急诊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yG指数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相关性及预测价值研究
7
作者 郭志霞 信满坤 +1 位作者 段雯雯 贺晓楠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期130-135,共6页
目的探究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的460例老年ACS患者的... 目的探究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的460例老年ACS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是否发生院内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及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老年ACS患者TyG指数与院内MACE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并构建多因素联合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TyG指数及多因素联合预测模型对老年ACS患者发生院内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59例老年ACS患者发生院内MACE,发生率为12.83%。两组糖尿病、脑血管病、心率(H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肌红蛋白、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TyG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Killip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升高增加院内MACE的发生风险(OR=2.87,P<0.01),调整混杂因素后仍有意义。调整协变量后,TyG指数升高与院内MACE结局呈线性相关(P_(非线性)=0.176)。脑血管病(OR=3.18)、HR(OR=1.04)、LDL-C(OR=1.81)、TyG指数(OR=3.29)是老年ACS患者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联合预测模型为Logit(P)=0.323×脑血管病+0.017×HR+0.48×LDL-C+1.15×TyG指数-15.09。TyG指数和多因素联合预测模型预测老年ACS患者发生院内MAC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0.855。结论在老年ACS患者中,TyG指数是院内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呈线性相关,TyG指数及多因素联合预测模型对老年ACS患者院内MACE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风险评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肺栓塞初诊与误漏诊病例的临床特点对比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方奕鹏 关键 +3 位作者 陆艳辉 陈瑞 王志翊 王仲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10期35-40,共6页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各种临床表现的认识,减少误漏诊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清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月—2017年3月就诊的入院时未能确诊的87例PE患者资料,根据入院时诊断分为初诊组56例和误漏诊组31例,比较两组...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各种临床表现的认识,减少误漏诊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清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月—2017年3月就诊的入院时未能确诊的87例PE患者资料,根据入院时诊断分为初诊组56例和误漏诊组31例,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分析误漏诊组误漏诊疾病、科室和原因。结果两组均无典型PE"三联征"表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误漏诊组胸痛比例更高,呼吸困难、下肢水肿比例更低;误漏诊组中96.8%的患者存在PE风险因素,但入院前几未行血气分析及D-二聚体检测。误漏诊组中,误诊为心绞痛18例(58.1%),余分别误诊为心功能不全、脑梗死、心房颤动、肺部感染、喘息性支气管炎、反流性食管炎等。误漏诊发生在心内科23例(74.2%),中位漏误诊时间为4 d。87例均在入院后完善D-二聚体检查及血气分析提示PE,进一步行CT肺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结论 PE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缺乏血气分析及D-二聚体检测的支持和固守局部的思维模式是导致误漏诊的主要原因。提高对PE的认识,建立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并尽早行血气分析及D-二聚体检测可减少临床误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误诊 漏诊 心绞痛 血气分析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路径管理的实施与意义评价
9
作者 文勃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4期52-53,共2页
目的研究优化急诊路径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实施意义。方法抽取该院2013—2016年收治的2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3—2014年实施常规急诊路径管理,2015—2016年实施优化急诊路径管理。对比两种急诊路径管理实施后的患者抢... 目的研究优化急诊路径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实施意义。方法抽取该院2013—2016年收治的2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3—2014年实施常规急诊路径管理,2015—2016年实施优化急诊路径管理。对比两种急诊路径管理实施后的患者抢救耗时、血管再通率、入院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通过对比,优化急诊路径管理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急诊路径管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实施优先急诊路径管理,明显缩短了患者来诊到抢救的时间,及时开通了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有利于挽救患者濒死心肌,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路径管理 实施 意义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邓文燕 程德梅 那润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 :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月—10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41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 :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月—10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41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知识和态度问卷、家庭复原力评估量表收集数据。结果 :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得分为(41.16±8.41)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脏康复知识和态度总分、家庭复原力、冠心病病程、吸烟史、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直系亲属心肌梗死史是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变异的54.1%。结论 :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欠佳,尤其是心脏康复知识和态度较差、家庭复原力水平较低、冠心病病程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受教育程度较低、无吸烟史及无直系亲属心肌梗死史的患者,医护人员应重视对这类患者的心脏康复自我效能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自我效能 心脏康复锻炼 家庭复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自责归因行为的潜在类别分析与感知控制的关系研究
11
作者 邓文燕 程德梅 那润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7期1812-1819,共8页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自责归因行为的潜在类别,并探讨各类别在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病理学资料的分布差异,分析各类别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心脏病自责归因量表(cardiac self-blame attributions scale,CSBA...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自责归因行为的潜在类别,并探讨各类别在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病理学资料的分布差异,分析各类别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心脏病自责归因量表(cardiac self-blame attributions scale,CSBAS),修订版控制态度量表(conrtol attitudes scale-revised,CAS-R)对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21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探讨自责归因行为的潜在类别。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自责归因行为可分为高性格自责组(16.4%)、低自责归因组(34.84%)和高行为自责组(48.8%)3个类别。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更小、初中文化水平的更可能进入“低自责归因组”,吸烟、直系亲属有冠心病家族史更可能进入“高性格自责组”;年龄更小更可能进入“低自责归因组”,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冠心病病程较长、连续戒烟≥6个月、直系亲属有冠心病家族史、运动频次>3次/周更可能进入“高行为自责组”;直系亲属有冠心病家族史更可能进入“高行为自责组”(P<0.05)。冠心病自责归因3个类别在感知控制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行为自责组患者的感知控制得分最高,其次是高性格自责组,最低是地自责行为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自责归因有明显的分类特征,且每个类别患者的感知控制不同,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自责归因分类特点以及各项影响因素对不同类别患者的影响采取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及信息支持等干预措施,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自责归因行为 潜在类别 感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水平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成钢 王春梅 +2 位作者 阙斌 聂绍平 覃秀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的关系,旨在提高ISR患者临床检出率。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收治的冠心病首次PCI患者3100例,PCI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的关系,旨在提高ISR患者临床检出率。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收治的冠心病首次PCI患者3100例,PCI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发现ISR患者430例(ISR组),未发现ISR患者2670例(无ISR组),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化验指标,分析ISR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与CRP的关系。结果ISR组出院时及随访时CRP水平明显高于无ISR组[17.1(1.1,26.9)mg/L vs 12.9(0.9,23.5)mg/L,P=0.034;15.2(0.7,23.9)mg/L vs 3.9(0.2,7.9)mg/L,P=0.001]。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出院时及随访时血清CRP水平是预测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ISR的危险因素(P<0.05,P<0.01)。随访时CR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95%CI:0.815~0.907,P<0.01),截点值12.23 mg/L,敏感性80.5%,特异性77.9%;出院时CR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37(95%CI:0.566~0.709,P<0.01)。结论冠状动脉ISR发生与出院时及随访时CRP水平密切相关,应用随访时CRP水平对ISR进行预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冠心病 支架 冠状动脉再狭窄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因子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关欣亮 李艳芳 +2 位作者 朱小玲 艾辉 王春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MVA)的临床特点以及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入选698例STEMI患者,均连续心电监护48h。根据患者是否发生MVA,分为MVA组46例和非MVA组652例,对2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MVA)的临床特点以及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入选698例STEMI患者,均连续心电监护48h。根据患者是否发生MVA,分为MVA组46例和非MVA组652例,对2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组性别、年龄、入院时收缩压、Killip分级、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LVEF、左前降支病变和症状至球囊扩张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与MVA发生相关(P<0.05,P<0.01)。结论炎性因子水平升高是STEMI患者发生MVA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性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梗死相关血管早期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师树田 李艳芳 +3 位作者 艾辉 阙斌 王春梅 聂绍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入院时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梗死相关血管早期自发再通的直接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入院时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梗死相关血管早期自发再通的直接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诊断为急性STEMI患者268例,按照冠状动脉造影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分为血管未通组181例(TIMI 0~Ⅰ级),血管再通组87例(TIMIⅡ~Ⅲ级)。入院后立即采集外周静脉血,由中心化验室检测hs-CRP,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患者在症状发生12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血管未通组与血管再通组梗死相关血管(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病变血管(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3支病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再通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血管未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69±21.23)mg/L vs(25.17±24.36)mg/L,P<0.05]。结论入院hs-CRP水平在急性STEMI患者早期血管再通中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C反应蛋白质 冠状血管造影术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低密度脂蛋白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成钢 李艳芳 +3 位作者 聂绍平 王春梅 阙斌 祖晓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708-710,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化低密度脂蛋白(AGE-IDL)水平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灌注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首次因急性心肌梗死在我院行急诊PCI合并糖尿病的患者92例,...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化低密度脂蛋白(AGE-IDL)水平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灌注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首次因急性心肌梗死在我院行急诊PCI合并糖尿病的患者92例,按PCI术后心肌灌注水平(TIMI分级)分为3组,A组61例(TIMI 3级)、B组25例(TIMI 2级)、C组6例(TIMI 0-1级,无复流),另选取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D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bA1c及AGE-LDL水平。比较4组患者血清空腹血糖、HbA1c及AGE-LDL水平与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变化及相关性。结果与D组比较,A组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B组和C组空腹血糖[(4.62±1.82)mmo1/L、(5.51±1.73)mmo1/L vs(4.33±1.64)mmol/L]、HbA1c[(2.63±1.23)%、(5.35±1.81)%vs(0.56±0.12)%]和AGE-LDL[(73.80±9.41)μg/L、(95.42±14.56)μg/Lvs(12.46±6.21)μg/L]水平显著升高,A组HbA1c[(0.45±0.16)%vs(0.56±0.12)%]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空腹血糖、HbA1c及AGE-LDL水平与直接PCI术后心肌灌注水平呈负相关,空腹血糖、HbA1c及AGE-LDL水平有助于评估PCI术中可能出现的无复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脂蛋白类 LDL 心肌再灌注 糖尿病 心肌梗死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蒲连美 李瑛 +4 位作者 李红 李响 韩福生 阮杨 金泽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6期505-509,共5页
目的 初步分析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筛选有“心绞痛”症状同时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患者150例,根据辅助检查结果分为AMI组50例和非冠心病组100例,设非冠心病组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资... 目的 初步分析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筛选有“心绞痛”症状同时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患者150例,根据辅助检查结果分为AMI组50例和非冠心病组100例,设非冠心病组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焦虑和(或)抑郁的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AMI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AMI组和对照组患单纯焦虑状态的比例均较高(40%比45%,P〉0.05);AMI组较对照组患有较高比例的抑郁状态(44%比21%,P=0.003),而患混合型焦虑抑郁状态者少于对照组(16%比34%,P=0.02)。 AMI组患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10.1±9.7)年比(7.4±5.6)年,P=0.032]。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单纯抑郁(OR=3.29,P=0.013)、配偶或父母患慢性疾病(OR=3.01,P=0.015)及左室射血分数(OR=0.84,P〈0.01)三个因素与AMI患者合并焦虑和(或)抑郁具有相关性。结论 单纯抑郁、配偶或父母患慢性疾病及心功能受损是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AMI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阴性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不良对老年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屈超 齐疏影 +2 位作者 刘飞 李响 高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3-486,共4页
目的 探讨营养不良对老年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随访3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HFrEF患者314例,按照入院时是否合并营养不... 目的 探讨营养不良对老年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随访3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HFrEF患者314例,按照入院时是否合并营养不良分为营养不良组83例和对照组231例,随访3年,观察MACE发生情况,包括因心力衰竭加重入院、新发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恶性心律失常。结果 营养不良组年龄、陈旧性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不全、衰弱、空腹血糖、B型钠尿肽、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明显高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访期间,发生MACE 71例(22.6%),其中因心力衰竭加重入院49例和ACS 16例。营养不良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入院(HR=2.451,95%CI:1.376~5.427,P=0.004)、ACS(HR=2.247,95%CI:1.126~4.765,P=0.017)和MACE发生率(HR=2.416,95%CI:1.259~4.397,P=0.011)明显高于对照组,但2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显示,营养不良(HR=2.811,95%CI:1.373~5.755)、年龄≥68岁(HR=2.135,95%CI:1.307~4.621)、糖尿病(HR=1.647,95%CI:1.134~2.607)、衰弱(HR=2.372,95%CI:1.258~4.044)和B型钠尿肽(HR=1.897,95%CI:1.234~2.916)是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合并营养不良的HFrEF患者中期随访发生MACE显著增多,多为因心力衰竭加重入院和ACS,营养不良是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心力衰竭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糖尿病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正的HEART风险评分在无冠状动脉疾病的胸痛人群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春朋 刘晓丽 +4 位作者 龚志忠 王晓 贺晓楠 师树田 聂绍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412-415,480,共5页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I校正的HEART评分在怀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而无冠状动脉疾病的胸痛人群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是一个基于前瞻性获得的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胸痛中心就诊...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I校正的HEART评分在怀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而无冠状动脉疾病的胸痛人群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是一个基于前瞻性获得的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胸痛中心就诊的胸痛人群,计算校正的HEART评分。研究终点为3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共人选923例胸痛患者。371例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校正HEART评分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95%置信区间:0.83-0.88)。在三个重要的亚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在0.80以上。所有入选患者被分为3组:低危组(评分0~2分)、中危组(评分3-4分)和高危组(评分5-10分),相应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8%、18.2%和71.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敏肌钙蛋白I校正的HEART评分可以用于怀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而无冠状动脉疾病的胸痛人群的分诊。不同的组别采取不同的分诊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分 胸痛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疾病 高敏肌钙蛋白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确诊后再灌注系统时间延迟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贺晓楠 李艳芳 +1 位作者 杨志鹤 聂绍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9-482,共4页
目的探讨性别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确诊后再灌注时间(D2R)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就诊于我院明确诊断为STEMI并接受直接PCI的患者1647例。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救治过程的各个时间节点。D2R为心电图确诊至介入再灌... 目的探讨性别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确诊后再灌注时间(D2R)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就诊于我院明确诊断为STEMI并接受直接PCI的患者1647例。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救治过程的各个时间节点。D2R为心电图确诊至介入再灌注时间。将D2R分为5段:0~3h、>3~6h、>6~12h、>12~24h和>24h,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性别及其他危险因素对D2R的影响。结果女性STEMI患者年龄、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既往PCI比例显著高于男性[(65±10)岁vs(60±11)岁,4.3%vs 1.5%,20.7%vs17.4%,P<0.05],且女性患者D2R亦明显长于男性患者[(404±34)min vs(280±14)min,P<0.01]。男性呼叫急救医疗系统方式就诊的比例高于女性(33.1%vs 10.0%,P=0.02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患者与D2R(>3~6h和>12~24h)延长有关(95%CI:1.052~264.306,P=0.046),就诊方式与D2R延长有关(95%CI:1.089~2.751,P=0.013)。结论女性与STEMI患者D2R、就诊方式及呼叫急救医疗系统延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再灌注 性别因素 支架 心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右上肺动脉缺如误诊肺栓塞病例谈肺栓塞现有确诊手段的利与弊 被引量:9
20
作者 米玉红 王静 +4 位作者 梁颖 陆艳辉 徐晓峰 闫树凤 郭畅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4期20-26,29,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肺动脉缺如患者的误诊过程,分析肺通气/灌注显像等肺栓塞确诊手段的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肺栓塞的右上肺动脉缺如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指南推荐的肺栓塞确诊手段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为中年男性,以... 目的通过分析肺动脉缺如患者的误诊过程,分析肺通气/灌注显像等肺栓塞确诊手段的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肺栓塞的右上肺动脉缺如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指南推荐的肺栓塞确诊手段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为中年男性,以喘憋伴双下肢水肿3周余入院,经相关医技检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肺动脉高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经肺通气/灌注显像提示双肺多发栓塞(累及5个肺段),补充诊断为肺栓塞,予华法林口服抗凝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缓解出院。13 d后因咳嗽、咯血再次入院,急查国际标准化比率2.20,停用华法林后观察仍有咯血。行肺动脉、主动脉及支气管动脉造影示:右上肺动脉近段纤细、以远缺如,左下肺动脉纤细,平均肺动脉压35 mm Hg,右下肺支气管动脉迂曲、扩张。修正诊断为右上肺动脉缺如,于病变支气管动脉近端行弹簧圈栓塞术,术后咯血停止。结论肺动脉缺如很难第一时间确诊,多因反复咳嗽、咯血、憋气就诊,常误诊为肺栓塞或支气管扩张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肺通气/灌注显像作为肺栓塞的排除性诊断手段对诊断肺动脉缺如价值有限,肺栓塞的诊断应基于医技检查前评估临床诊断的可能性,对高度可能者选择确诊手段,对低度可能者选择排除性诊断检查,最大限度避免肺栓塞的诊断不足和诊断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畸形 误诊 肺栓塞 肺通气/灌注显像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