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控制原则专家共识(2024) 被引量:7
1
作者 柴文昭 刘晶晶 +16 位作者 王小亭 马小军 汤铂 张青 王滨 王晓猛 朱世宏 陈文劲 陈祖君 杨全会 杨荣利 丁欣 赵华 程卫 段军 高景利 刘大为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2-531,共10页
重症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且医院感染会显著增加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和治疗成本,因此,在治疗原发疾病的过程中,严格防控新发医院感染是重症患者救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症患者的救治涉及多个环节,需从理论、管理、教育、规范、监督等... 重症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且医院感染会显著增加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和治疗成本,因此,在治疗原发疾病的过程中,严格防控新发医院感染是重症患者救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症患者的救治涉及多个环节,需从理论、管理、教育、规范、监督等多个层面发挥合力作用,才能实现医院感染的有效防控,但目前医院感染防控尚缺乏统一的认识和规范。为此,2024年3月,国内多名重症医学、感染病学及医院感染相关专家共同探讨了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控制现状及其问题,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形成了《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控制原则专家共识(2024)》,以期为重症医学科制订医院感染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医院感染 感染防控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重症医学科导管相关血流零感染不是梦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滨 柴文昭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8-505,共8页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CRBSI)是重症医学科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至发生脓毒症致使死亡率增加。CRBSI的感染控制已成为重症医学科乃至医院管理的重点及质量控制...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CRBSI)是重症医学科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至发生脓毒症致使死亡率增加。CRBSI的感染控制已成为重症医学科乃至医院管理的重点及质量控制的核心。目前,重症医学科的CRBSI预防方案已基本完善,并建立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和维护的国家标准,这些规范的建立和实施可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率。重症医学科的CRBSI问题广泛存在且后果严重,表明临床中心静脉置管及使用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存在缺陷,针对其操作流程进行改进,从理论、管理、教育、规范、监督等多个层面努力,完善和落实各项感染控制要求,可有效避免和减少CRBSI的发生,甚至实现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感染控制 零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的严重程度分级
3
作者 王奕文 李呈龙 侯晓彤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3-370,共8页
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严重程度的分级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以及一般管理,对传统血流动力学分型与休克管理进行综述,并讨论严重程度分级与休克管理的研究... 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严重程度的分级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以及一般管理,对传统血流动力学分型与休克管理进行综述,并讨论严重程度分级与休克管理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休克管理 围术期 心源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策略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4
作者 王滨 张竹 马朋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2-127,共6页
镇静深度的优化已成为当前重症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大量研究证实深镇静不利于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但受多种因素(部分未知)的影响,临床上不必要的深镇静仍频繁发生。因此,尽可能保持机械通气患者处于浅镇静目标/避免深镇静被强烈推荐。... 镇静深度的优化已成为当前重症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大量研究证实深镇静不利于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但受多种因素(部分未知)的影响,临床上不必要的深镇静仍频繁发生。因此,尽可能保持机械通气患者处于浅镇静目标/避免深镇静被强烈推荐。但由于当前缺乏对于浅镇静禁忌证的准确界定,部分接受浅镇静方案的机械通气患者可能被错误设定镇静目标,并因此增加了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此外,慢性重症患者群体受到越来越密切的关注,镇痛/镇静与机体免疫、胃肠以及周围神经-肌肉等器官功能的关系等得到了广泛探讨,现有资料表明对该类患者应尽量少给予镇痛和镇静药物。更加重要的是,一项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以充分镇痛和浅镇静为基础、以全面人文关怀为核心的针对机械通气患者远期预后改善的综合性管理策略——"e CASH"被提出,为改变当前尚不完美的医疗、护理行为和认知,改善患者的舒适性、安全性与临床预后提出了临床研究的方向和工作目标,但其可行性与有效性尚待高质量的临床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镇静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娟 刘亚洲 +4 位作者 戴璐 李胜利 李娟 于红卫 孟庆华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91-295,共5页
目的 :研究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应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中能量代谢特点,为临床营养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6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在基线(第0周)、抗病毒治疗4周、12周、24周、36周、治疗结束(48周或72周)、治疗... 目的 :研究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应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中能量代谢特点,为临床营养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6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在基线(第0周)、抗病毒治疗4周、12周、24周、36周、治疗结束(48周或72周)、治疗结束后12周、24周等8个时间点上进行能量代谢指标测定,包括静息能量消耗(REE)、预测REE(pREE)。并根据代谢车结果进行实时的饮食摄入指导。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基线(0周)REE为(1 498.00±448.35) kcal/day,抗病毒治疗12周、24周REE升高,分别为(1 638.00±403.49) kcal/d,(1658.91±529.42) kcal/day,呈高代谢状态,但与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7、0.105)。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前基线(0周)REE/pREE(%)为(102.83±30.05)%,呈正常代谢状态,抗病毒治疗后12周、24周REE/pREE(%)升高,分别为(114.48±32.88)%,(114.97±32.12)%,呈高代谢状态,但与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0.060)。血清总胆固醇及前白蛋白在抗病毒治疗后24周明显减低。结论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可以增加慢性丙型肝炎病人静息能量消耗,以治疗12~24周时最为显著,此阶段需尤其重视营养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肝 静息能量消耗 干扰素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在体实验手术管理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广辉 蔺嫦燕 +7 位作者 侯晓彤 李海洋 陈琛 刘修健 徐创业 王璟 杨朋 渠文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1-298,共8页
目的探讨绵羊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在体实验手术管理的特殊要求。方法依照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参考美国动物管理及使用委员会关于植入式LVAD实验动物评判标准和国际上LVAD动物实验经验,进行国... 目的探讨绵羊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在体实验手术管理的特殊要求。方法依照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参考美国动物管理及使用委员会关于植入式LVAD实验动物评判标准和国际上LVAD动物实验经验,进行国产植入式LVAD绵羊在体存活实验。成年绵羊在心脏不停跳状态下完成LVAD植入手术,针对手术的特性,制定术前、围术期及术后的管理措施。结果成功实施6例绵羊植入式LVAD在体实验,1例LVAD在植入25 d后停止运转,1例实验动物在术后第3天因肺部感染死亡,其余4例实验动物植入后存活状态良好,达到在体实验30 d的实验预期。结论术前的精心准备、遵循严格的手术操作规程、术后早期严密的监护、术后精心护理以及选择合理的抗凝策略可有效的提高绵羊植入式LVAD慢性存活实验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绵羊 实验动物 手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能量代谢特点分析
7
作者 赵娟 刘亚洲 +4 位作者 戴璐 王金环 李娟 于红卫 孟庆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716-720,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能量代谢特点,为临床营养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04年12月-2014年9月收治的70例CHC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HC)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代谢车进行能量代谢指标测定,包括静息能...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能量代谢特点,为临床营养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04年12月-2014年9月收治的70例CHC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HC)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代谢车进行能量代谢指标测定,包括静息能量消耗(REE)、预测REE(p REE)、呼吸商(RQ),以及碳水化合物氧化率(CHO%)、脂肪氧化率(FAT%)和蛋白质氧化率(PRO%)。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三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CHC组REE、REE/p REE(%)分别为(1360.46±467.55)kcal/d、(99.07±32.92)%,与H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69、0.660)。CHC组RQ、CHO%分别为0.82±0.06、(35.80±19.56)%,低于HC组(P值均为0.000)。CHC组FAT%、PRO%分别为(46.64±22.76)%、(17.56±8.80)%,高于HC组(P值分别为0.011、0.000)。CHC轻度、中度、重度组REE/p REE(%)分为(93.47±26.57)%、(105.42±37.88)%、(116.09±46.24)%,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RQ分别为0.84±0.06、0.81±0.06、0.78±0.0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基因分型肝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1b基因型组RQ为0.81±0.06、低于非1b基因型组0.85±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 CHC患者REE总体呈正常代谢状态,随着肝损伤程度加重,REE增加;CHC患者存在营养物质代谢障碍,以FAT%及PRO%上升,CHO%降低为主,与肝功能损伤程度及基因分型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