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做一名好医生 当一位好委员——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迎龙教授
1
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1-664,共4页
刘迎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即北京儿童心血管病中心主任,1997年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2000年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2003起任全国政协常委至今。专业方向: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与基础研究,关注方向: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刘迎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即北京儿童心血管病中心主任,1997年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2000年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2003起任全国政协常委至今。专业方向: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与基础研究,关注方向: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中国特色医疗体制探索。从医43年,主刀手术几万例,看着孩子们像一朵朵娇艳的鲜花再次绽放,刘迎龙的喜悦胜于患儿父母。当政协委员17年,执笔提案近百件,看到自己的一条条建议落实为国家的大政方针而惠及千万百姓,刘迎龙感觉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安贞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好医生 全国政协委员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卫生事业发展 心血管病 心脏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致性心室动脉连接合并平行动脉干系列畸形超声心动图特征的病例系列报告
2
作者 杨爽 李文秀 +1 位作者 吴江 王强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7-202,共6页
背景一致性心室动脉连接合并平行动脉干系列畸形的病例十分罕见,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目的探讨以一致性心室动脉连接合并平行动脉干为解剖特点的S.D.L型解剖矫正型大动脉异位(ACMGA)和孤立性心室反位(IVI)的超声心动图... 背景一致性心室动脉连接合并平行动脉干系列畸形的病例十分罕见,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目的探讨以一致性心室动脉连接合并平行动脉干为解剖特点的S.D.L型解剖矫正型大动脉异位(ACMGA)和孤立性心室反位(IVI)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要点,以提高临床认识并指导治疗。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08年6月至2025年3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ACMGA和IVI的连续儿童病例,采集患儿的基本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随访情况,并总结其超声心动图特征及鉴别要点。主要结局指标超声心动图特征及治疗方式。结果13例患儿进入本文分析,其中10例为房室连接一致的S.D.L型ACMGA,3例为房室连接不一致的IVI。9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手术7例,姑息性手术2例;3例因合并畸形复杂,未予手术治疗;1例合并轻微畸形暂无需手术治疗。S.D.L型ACMGA的典型特征:(1)心脏三节段连接正常的前提下,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左侧,多数位于前方,呈平行排列;(2)可见动脉下圆锥肌,以主动脉下圆锥肌多见,主动脉瓣与二尖瓣之间无纤维连续;(3)左室流出道形态较长;(4)常合并室间隔缺损、心耳左侧并置、肺动脉狭窄等心内畸形;(5)因血流动力学正常,治疗针对合并畸形展开。IVI典型特征:(1)房室连接不一致,但心室动脉连接一致;(2)主动脉多位于肺动脉右侧,呈平行排列;(3)主动脉瓣与二尖瓣之间存在纤维连续;(4)外科治疗需要行心房调转,并根治合并畸形。结论节段分析法有助于一致性心室动脉连接合并平行动脉干畸形的诊断,术前准确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对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矫正型大动脉异位 孤立性心室反位 超声心动图 右室双出口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延迟增强及T1 mapping技术评估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左心室重塑的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窦瑞雨 张红胜 +3 位作者 张楠 孙睿 刘一 范占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89-593,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心脏磁共振(CMR)评估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AH-CHD)患者左心室重塑的价值。资料与方法35例PAH-CHD患者和23例健康志愿者行CMR延迟增强及T1mapping检查。根据有/无延迟强化(LGE)将PAH-CHD患者分为LGE阳性组(23例)及... 目的探讨应用心脏磁共振(CMR)评估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AH-CHD)患者左心室重塑的价值。资料与方法35例PAH-CHD患者和23例健康志愿者行CMR延迟增强及T1mapping检查。根据有/无延迟强化(LGE)将PAH-CHD患者分为LGE阳性组(23例)及阴性组(12例),测定心功能参数。LGE阳性者中符合在24h内采集血细胞比容(Hct)者纳入A组(12例),将23例健康志愿者纳入B组,测量A组的LGE区、临近区及远离区和B组相应节段的初始T1值(T1pre)、增强后T1值(T1post)及计算细胞外容积(ECV)。比较LGE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心功能,分析心功能与LGE的相关性。比较A、B组间T1值、ECV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T1值、ECV诊断LGE的效能。结果①LGE阳性组的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低于阴性组(P均<0.05),RVEF、LVEF与LGE呈负相关(r=-0.411、-0.432,P<0.05)。②A、B两组LGE区的(T1pre值、T1post值和EC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采用T1pre值诊断LGE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998,95%CI0.994~1.000)。A、B两组中临近区(T1pre值、T1post值和ECV)和远离区(T1post值、EC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远离区的T1pr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6)。结论PAH-CHD发生心肌纤维化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且采用T1pre值诊断心肌纤维化效能较高;而ECV可早期发现及定量分析左心室非LGE区心肌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高血压 肺性 心室功能 心室重构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新型疗法的专家共识决策路径》解读:降糖更要护心 被引量:27
4
作者 苏工 高明喜 杨红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9-516,共8页
心血管疾病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且是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不断优化临床治疗策略以改善T2DM患者心血管事件预后是临床医生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首要任务。近些年大量研究证实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 心血管疾病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且是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不断优化临床治疗策略以改善T2DM患者心血管事件预后是临床医生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首要任务。近些年大量研究证实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可以显著降低T2DM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依据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发布了《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新疗法的专家共识决策路径》,本文结合该共识对SGLT-2抑制剂和GLP-1RA两类新型降糖药物治疗策略进行了解读,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简洁、实用的新型降糖药物治疗指导,以优化临床治疗策略,实现改善T2DM患者预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心血管疾病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治疗应用 专家共识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胡文莉 侯登榜 +4 位作者 王粮山 贾明 来永强 侯晓彤 王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09-914,共6页
目的探讨包含颈动脉超声参数的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手术的491例成人患者资料,选择其中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为病例组(脑梗死组),诊断... 目的探讨包含颈动脉超声参数的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手术的491例成人患者资料,选择其中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为病例组(脑梗死组),诊断为非脑梗死的患者为对照组(非脑梗死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风险因素。结果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在住院期间脑梗死的总发生率为1.8%,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住院存活率约为77.8%。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EuroSCORE)Ⅱ高(OR=1.585,95%CI:1.043~2.409)、双侧颈+椎动脉均有斑块(OR=14.513,95%CI:2.538~82.978)、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OR=112.518,95%CI:8.967~1411.907)和术后新发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OR=20.800,95%CI:3.639~118.902)是心脏手术后脑梗死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EuroSCOREⅡ高、ECMO辅助和术后新发房颤之外,颈动脉超声发现双侧颈动脉和椎动脉斑块是心脏外科术后并发脑梗死的风险因素,有必要实施心脏术前颈动脉超声筛查并对有风险的患者严格术中、术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 心脏手术 重症监护室 脑梗死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估婴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与手术决策及术后右心室发育
6
作者 杨静 丁文虹 +4 位作者 王强 李斌 吴永涛 孙跃坤 胡振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72-1676,共5页
目的 观察基于超声心动图参数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婴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与术后评价右心室(RV)发育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基于超声心动图参数选择的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包括肺动脉(PV)成形术(A组,n=25)、PV成形+RV流... 目的 观察基于超声心动图参数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婴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与术后评价右心室(RV)发育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基于超声心动图参数选择的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包括肺动脉(PV)成形术(A组,n=25)、PV成形+RV流出道疏通或+体肺分流术(B组,n=15),以及体肺分流术+房间隔扩大术(C组,n=6)的46例PA/IVS婴儿,比较组间术前及术后1、6个月右心发育状况。结果 B组就诊日龄小于、C组则大于A组(P均<0.05)。术前B、C组三尖瓣(TV)瓣环径、TV瓣环径Z值及TV/二尖瓣(MV)瓣环径比值均小于A组,B组RV/左心室(LV)上下径比值大于、C组PV瓣环径Z值小于A组(P均<0.05);且B组PV瓣环径Z值及RV/LV上下径比值均大于C组(P均<0.05)。术后1个月,B、C组TV瓣环径、TV瓣环径Z值、TV/MV瓣环径比值,以及C组PV瓣环径、PV瓣环径Z值及RV/LV上下径比值均小于A组(P均<0.05);且C组PV瓣环径、PV瓣环径Z值及RV/LV上下径比值均小于B组(P均<0.05)。术后6个月,A、B组间TV瓣环径、PV瓣环径、PV瓣环径Z值、TV/MV瓣环径比值及RV/LV上下径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C组上述参数均低于前两组(P均<0.05);此外,A、B组间TV瓣环径Z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TV瓣环径Z值低于A组(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评估婴儿PA/IVS有助于及时建立经RV-肺动脉前向血流、促进RV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 肺动脉瓣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完全型体静脉异位引流2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崔明娇 付世文 李文秀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1-314,共4页
1病例资料例1,女,1岁6个月,藏族。因“生后发现心脏畸形”入住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我中心)。出生后因“口唇发绀”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具体病种不详。平时口唇颜色青紫,哭闹后明显,活动明显受限。入院查体:胸骨左缘... 1病例资料例1,女,1岁6个月,藏族。因“生后发现心脏畸形”入住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我中心)。出生后因“口唇发绀”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具体病种不详。平时口唇颜色青紫,哭闹后明显,活动明显受限。入院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2/6级收缩期杂音;心功能Ⅱ级,生长发育欠佳,精神和进食可。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室结异位可能),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传导阻滞 北京安贞医院 先天性心脏病 收缩期杂音 口唇发绀 心脏中心 窦性心律 心脏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血管环12例诊断与治疗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崇梅 李伟 +7 位作者 韩玲 刘迎龙 金梅 顾虹 程沛 苏俊武 耿斌 贺彦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血管环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断为先天性血管环患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诊断和治疗。结果 12例先天性血管环患儿进入分析,男3例,女9例。就... 目的探讨先天性血管环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断为先天性血管环患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诊断和治疗。结果 12例先天性血管环患儿进入分析,男3例,女9例。就诊年龄1个月至21岁,<1岁7例。反复咳喘11例,喂养困难2例,青紫3例,心脏杂音10例。12例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双弓4例、右位主动脉弓伴左位动脉导管未闭1例、肺动脉吊带7例,其中10例伴其他心脏畸形。10例64排CT气道重建示主气管狭窄5例、左主支气管狭窄1例,右侧气管狭窄3例,食管狭窄2例;2例纤维支气管镜示主气管狭窄1例,右主支气管狭窄1例。7例行手术治疗,根据血管环的病理类型选择术式,包括2例切断双主动脉弓中的次弓、1例切断右位主动脉弓伴随的左位动脉导管、4例左肺动脉移植术。1例术后死亡,6例术后3~6个月呼吸道症状逐渐好转,生长发育改善。结论儿童中反复出现原因不明的咳喘等呼吸道症状者,应考虑到先天性血管环的可能,超声心动图联合多排CT可明确诊断,及早手术解除气管狭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血管环 主动脉双弓 肺动脉吊带 气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冠状动脉疾病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崇梅 韩玲 +5 位作者 刘迎龙 金梅 顾虹 程沛 苏俊武 贺彦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冠状动脉疾病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和治疗儿童冠状动脉疾病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童心脏中心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患儿(不包括复杂心脏畸形合并冠状动脉异常... 目的探讨儿童冠状动脉疾病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和治疗儿童冠状动脉疾病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童心脏中心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患儿(不包括复杂心脏畸形合并冠状动脉异常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方法和治疗。结果 32例冠状动脉疾病患儿进入分析,男20例,女12例,年龄1个月至18岁。经ECG、超声心动图、64排CT和心导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10例(31.2%),8例以心力衰竭起病,其中长期误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4例,"扩张性心肌病"1例,"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2例,均行外科手术移植左冠状动脉,1例术后死亡,余9例术后随访临床症状好转,左室缩小,二尖瓣反流减轻;冠状动脉瘘13例(40.6%),9例以心脏杂音、4例以心力衰竭起病,外科手术行瘘缝扎或补片治疗12例,介入治疗1例,术后随访仅1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6例(18.8%),出现左心扩大、心肌缺血征象,予长期抗凝等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3例(9.4%),表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予降胆固醇、改善心肌缺血等药物及饮食控制治疗,随访病情尚稳定,无明显加重。结论儿童冠状动脉疾病少见,先天性包括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和冠状动脉瘘,后天性以高胆固醇血症和川崎病累及冠状动脉多见,对于有左心扩大和心肌缺血表现者,应重视冠状动脉疾病的可能,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冠状动脉瘘 川崎病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心房占位性病变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岩 耿斌 +5 位作者 常凤玲 冯俊 秦金霞 翟慧萍 刘罡 王清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86-1489,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心房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房占位性病变患者,分析其超声心动图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79例中,左心房血栓47例(47/79,59.49%),左心房黏液瘤23例(23/79,29.1...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心房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房占位性病变患者,分析其超声心动图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79例中,左心房血栓47例(47/79,59.49%),左心房黏液瘤23例(23/79,29.11%),右心房黏液瘤3例(3/79,3.80%),心内平滑肌瘤病为静脉内平滑肌瘤累及右心房4例(4/79,5.06%),肺腺癌转移至右心房2例(2/79,2.53%)。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72例,2例诊断不足,误诊2例,漏诊3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诊断心房占位性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超声心动描记术 占位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马双双 田敬 +1 位作者 徐辰 余丽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为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调查量表(CTDI-CV)对北京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16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 目的:调查和分析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为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调查量表(CTDI-CV)对北京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16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CTDI-CV总分为(236.72±33.34)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各特质均为中等水平。不同年龄中,30~39岁与≥40岁两组年龄段的"开放思想"特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与未接受过评判性思维培训的急诊科护士"开放思想""自信心"和"分析能力"3个特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有待提高;急诊科管理者须加强相关方面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判性思维 急诊科护士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中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伟华 李杰 +6 位作者 张新 罗鸿 马宁 刘东海 乔晨晖 李继峰 朱耀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9-832,共4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接受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2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EVH)66例为研究组,男性35例... 目的探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接受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2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EVH)66例为研究组,男性35例,女性31例,年龄60.30±7.92岁,体质量69.77±10.66 kg;同期行开放获取大隐静脉(OVH)的139例为对照组,男性109例,女性30例,年龄59.20±8.37岁,体质量71.16±9.91 kg。结果 20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EVH组围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为3.03%;OVH组死亡5例,死亡率为3.60%,两组围术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OVH组围术期发生急性心梗3例,发生率为2.16%,EVH组1例,发生率1.52%,亦无统计学差异;低心排综合征OVH组4例(2.88%),EVH组2例(3.03%),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随访OVH组有8例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为8.80%;EVH组5例,发生率为8.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再发心梗;2年静脉桥血管通畅率,OVH组为83.59%,EVH组为82.22%,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73)。结论 EVH在减低术后下肢伤口并发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中期通畅率同常规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而远期临床效果仍需进一步临床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中期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按摩缓解注射低分子肝素所致焦虑和疼痛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欢 刘登贤 +2 位作者 史培娜 朱耀斌 刘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6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按摩对缓解低分子肝素注射所致焦虑和疼痛的效果。方法将8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且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入组前以传统方法注射低分子肝素2次,分组后每例患者再注射4次,对照组继续采用... 目的探讨中医按摩对缓解低分子肝素注射所致焦虑和疼痛的效果。方法将8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且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入组前以传统方法注射低分子肝素2次,分组后每例患者再注射4次,对照组继续采用传统方法注射,观察组在消毒前采用中医"捏法"按摩3 min再注射,注射前对两组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注射后使用数字疼痛量表(NRS)评分,对两组注射前后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SAS及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注射低分子肝素前局部中医按摩注射部位有助于减轻患者焦虑及注射疼痛,从而提高患者注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低分子肝素 注射 中医按摩 焦虑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部分切除术和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中远期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阮燕萍 刘晓伟 +2 位作者 来永强 李全 何怡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6-251,共6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减容治疗即室间隔部分切除术和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中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进行室间隔部分切除(手术组125例)或... 目的:探讨室间隔减容治疗即室间隔部分切除术和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中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进行室间隔部分切除(手术组125例)或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介入组41例)的HOCM患者,并在手术前、术后对入组患者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86天(136~1 617天),获取患者术前及术后半年以上的超声心动图指标评价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变化。结果:手术组患者125例,年龄中位数48岁,男性70例(56.0%);介入组患者41例,年龄中位数50岁,男性28例(68.3%)。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386天,失访26例患者(15.6%),手术组和介入组分别失访18例和8例。与术前相比,术后手术组室间隔厚度(16.0 mm vs 21.0 mm,P<0.05)、左心室流出道压差(8 mmHg vs 73 mmHg,1 mmHg=0.133 kPa,P<0.05)均下降;介入组室间隔厚度(15.0 mm vs 20.0 mm,P<0.05)、左心室流出道压差(11 mmHg vs 66 mmHg,P<0.05)均下降,以手术组残余压差更低(P<0.05)。随访过程中手术组1例患者死亡,两组均有1例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无明显改善。结论:两种室间隔减容治疗均可有效降低远期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情况,室间隔切除术患者术后残余左心室流出道压差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室间隔 左心室流出道压差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心病患者在介入诊疗中辐射剂量控制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伟宾 马晓海 +3 位作者 吴文辉 王霄芳 凌雁 黄连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7-841,共5页
目的探讨如何控制先心病(CHD)患者在介入诊疗中辐射剂量。方法利用SIEMENS DSA设备连续观察介入诊疗的CHD患者273例。按年龄和疾病分组统计总辐射时间(T)、累积剂量(CD)、剂量面积乘积(DAP)、峰值皮肤剂量(PSD)和有效剂量(ED),分段统计C... 目的探讨如何控制先心病(CHD)患者在介入诊疗中辐射剂量。方法利用SIEMENS DSA设备连续观察介入诊疗的CHD患者273例。按年龄和疾病分组统计总辐射时间(T)、累积剂量(CD)、剂量面积乘积(DAP)、峰值皮肤剂量(PSD)和有效剂量(ED),分段统计CD和PSD,结合CHD介入诊疗实际进行分析,为控制辐射剂量提供依据。结果总体T、CD、PSD(1/2CD)、PSD(4/5CD)、DAP、ED中位数达到3.05 min、113 mGy、56.5 mGy、90.4 mGy、11.62 Gy·cm^(2),、1.98 mSv,参数范围差异显著;CHD介入诊疗以未成年为主分布于各年龄段、各病种,年龄分组以少年中位数突出,疾病分组以室内隔缺损(VSD)中位数较大,各分组参数范围均差异显著;辐射剂量分段统计以<100 mGy为主,>500 mGy较少。结论提高术者及介入放射技师辐射剂量控制意识及技能,采用多种措施减少或避免辐射暴露,通过数据库建立辐射剂量参照值,有助于控制CHD患者介入诊疗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心病 介入诊疗 辐射剂量 辐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调转手术规划的生物力学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顾兆勇 潘友联 +3 位作者 贾荣玺 刘迎龙 董念国 乔爱科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160,共9页
大动脉调转术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理想手术方式,其主要目的是矫正其畸形的解剖结构;手术近期和远期效果满意.根据临床医生的经验和设想,提出了目前大动脉调转手术面临的问题.综述了关于大动脉调转手术临床上的手术技巧;综述了国内... 大动脉调转术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理想手术方式,其主要目的是矫正其畸形的解剖结构;手术近期和远期效果满意.根据临床医生的经验和设想,提出了目前大动脉调转手术面临的问题.综述了关于大动脉调转手术临床上的手术技巧;综述了国内外主动脉根部生物力学机理研究的有限元模型、实验研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几何构型因素对主动脉瓣关闭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改进大动脉调转手术方案的生物力学机理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大动脉调转术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主动脉缩窄围术期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童峰 李磊 +2 位作者 赵涛 李晓峰 刘迎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4-448,共5页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和非CPB下行手术的主动脉缩窄患儿中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arboxyl-terminal esterase-L1,UCH-L1)浓度变化,评价UCH-L1是否是一个主动脉弓部手术后CPB相关脑损伤的预测指...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和非CPB下行手术的主动脉缩窄患儿中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arboxyl-terminal esterase-L1,UCH-L1)浓度变化,评价UCH-L1是否是一个主动脉弓部手术后CPB相关脑损伤的预测指标。方法 2012年1月和201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共39例主动脉缩窄患儿接受了主动脉成型手术;其中A组17例未行CPB,B组22例应用选择性脑灌注分别在6个时间点(麻醉诱导后,关胸,术后2、8、24、48 h)收集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UCH-L1、神经胶质蛋白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浓度。在术后8 h,拔除气管插管后6 h和出院前进行神经系统功能评分。结果 2组血清中UCH-L1浓度在术前基本相同[A组(0.184±0.066)μg/L vs B组(0.194±0.067)μg/L]。B组术后2 h后血清UCH-L1浓度较A组明显升高[A组(0.238±0.067)μg/L vs B组(0.327±0.151)μg/L,P<0.05],并于术后8 h达到高峰。在术后24 h,2组血清UCH-L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0.208±0.078)μg/L vs B组(0.201±0.081)μg/L,P>0.05]。B组血清UCH-L1的峰值浓度和CPB时间明显相关(r=0.575,P=0.005)。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持续存在的严重神经系统合并症。结论与非CPB手术相比,应用选择性脑灌注的小儿主动脉弓部手术可引起血清UCH-L1浓度显著升高,并且与CPB时间密切相关。UCH-L1可以作为一个CPB相关脑损伤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大脑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 S100Β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患者生存现状调查 被引量:15
18
作者 罗勤 柳志红 +16 位作者 奚群英 纪求尚 熊长明 翟振国 杨媛华 刘春丽 顾虹 李梦涛 王琦光 应可净 谢育梅 万霞 安辰鸿 黄宁 段安琪 晏露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右心与肺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11-1115,共5页
目的:调查我国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生存现状,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2020年12月9日至2021年3月31日期间,采用第一阶段定性访谈和第二阶段定量问卷的方法对PAH患者进行调研。定性访谈为电话或现场访谈;定量问卷... 目的:调查我国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生存现状,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2020年12月9日至2021年3月31日期间,采用第一阶段定性访谈和第二阶段定量问卷的方法对PAH患者进行调研。定性访谈为电话或现场访谈;定量问卷是通过PAH患友互助组织的微信公众号以调研链接和二维码的方式发放问卷填写。对确诊时间、病因、生活质量评估及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共完成33例PAH患者线下访谈和461例PAH患者有效问卷。461例有效问卷PAH患者来自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女性343例(74.4%),平均年龄(36.3±11.7)岁,235例(51.0%)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PAH。461例患者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183(30,915)d;在375例进行了初诊WHO功能分级的患者中,Ⅲ级167例(44.5%)、Ⅳ级46例(12.3%);从确诊到启动靶向药物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9(0,365)d;仅146例(31.7%)患者规律复诊。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PAH患者诊治延迟最为明显,从出现症状到确诊中位时间为242(0,1461)d,从确诊到启动靶向药物治疗中位时间为31(0,2738)d。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PAH患者对药物和随访的依从性最差,仅62例(26.4%)患者能坚持用药并规律复诊。对2006年及以前、2007~2017年、2018年及以后3个时段确诊的PAH患者状况分析显示,2018年及以后从确诊到启动靶向药物治疗的中位时间明显缩短,规律复诊情况也明显改善(P均<0.001)。我国PAH患者的SF-36评分与肿瘤患者相当,其在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方面的评分远低于美国PAH患者。结论:我国PAH诊断延误且治疗不规范,PAH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严重,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SF-36评分 靶向治疗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体抗SSA/SSB抗体阳性胎儿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超声表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岩 王清国 +5 位作者 耿斌 秦金霞 帖永新 常凤玲 冯俊 翟慧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观察母体抗SSA/SSB抗体阳性胎儿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超声表现。方法以二维、M型及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7胎母体抗SSA/SSB抗体阳性CAVB胎儿心脏,获取二尖瓣、左心室流入道及流出道、脐动脉(UA)、静脉导管(DV)及大脑中动脉(MCA)血... 目的观察母体抗SSA/SSB抗体阳性胎儿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超声表现。方法以二维、M型及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7胎母体抗SSA/SSB抗体阳性CAVB胎儿心脏,获取二尖瓣、左心室流入道及流出道、脐动脉(UA)、静脉导管(DV)及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频谱。结果7名孕妇抗SSA抗体、抗Ro52抗体均呈阳性,其中4名抗SSB抗体呈阳性。7胎均见房室分离,心房律正常而心室律缓慢,二尖瓣、UA、DV及MCA血流异常;其中4胎心房壁、房间隔、二尖瓣环或腱索回声增强。7胎均未合并其他心内外结构畸形。结论母体抗SSA/SSB抗体阳性可致胎儿发生CAVB;超声观察胎儿心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利于判断胎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房室传导阻滞 抗SSA抗体 抗SSB抗体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病史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喻荣辉 汤日波 +2 位作者 吴嘉慧 闻松男 林晖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3-438,共6页
目的本研究讨论有肾移植病史的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行导管消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以7例因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进行射频消融的有肾移植病史的房颤患者为病例组,按照1∶6配对原则(年龄、性别和房颤类型)选择对照42例... 目的本研究讨论有肾移植病史的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行导管消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以7例因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进行射频消融的有肾移植病史的房颤患者为病例组,按照1∶6配对原则(年龄、性别和房颤类型)选择对照42例。对比分析复发率、围术期合并症和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中均无围术期合并症和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在随访12个月时,有肾移植病史的房颤患者复发率更高(时序检验,P=0.027)。结论有肾移植病史的房颤患者可以安全地施行射频消融术,但这类患者进行消融术后更容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肾移植 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 导管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