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外科手术治疗心房颤动各种消融能源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崔永强 孟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9-160,F0003,共3页
目前已有的心脏外科手术消融能源主要包括:射频,微波,冷冻,超声,激光。除冷冻外,其它绝大多数的能量源都是通过热能来进行消融的。这些方法的侵入性伤害明显少于Cox-mazeⅢ手术,操作简便,降低了并发症率。但这些能量源及其装置具有各自... 目前已有的心脏外科手术消融能源主要包括:射频,微波,冷冻,超声,激光。除冷冻外,其它绝大多数的能量源都是通过热能来进行消融的。这些方法的侵入性伤害明显少于Cox-mazeⅢ手术,操作简便,降低了并发症率。但这些能量源及其装置具有各自的特点。同时在评价能量源效能时需要考虑的标准:能否能够制造有效阻断心房组织的电传导;能否有效穿透心外膜脂肪;消融是否迅速;是否会造成并发损伤;能否应用于任何所需要消融的解剖部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联合程序化随访对心脏搭桥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杜莹 盛娟娟 +4 位作者 汪川 李琴 陈美玲 商红艳 李京倖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联合程序化随访计划对心脏搭桥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安贞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心脏搭桥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联合程序化随访计划对心脏搭桥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安贞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心脏搭桥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程序化随访计划,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后遵医行为情况,干预前后心理应激、希望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密切联系对目前及未来的态度评分分别为(13.92±1.54)分、(13.53±2.18)分和(12.83±2.1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BNP、CRP水平及HYHA分级分别为(18.21±2.45)pg/mL、(8.22±1.25)mg/mL和(1.58±0.21)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理应激项目HAMA、HAMD和MADRS评分分别为(18.53±8.45)分、(20.64±3.23)分和(22.80±3.1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程序化随访计划可提高心脏搭桥术后患者遵医行为,降低机体心理应激反应,改善心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程序化随访计划 心脏搭桥 遵医行为 心理应激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持胸廓完整性的右前外胸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心脏多瓣膜病变 被引量:10
3
作者 尤斌 高峰 +4 位作者 李平 徐屹 许李力 刘硕 李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452-454,457,共4页
目的探讨保持胸廓完整性的右前外胸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多瓣膜病变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8月~2012年3月,不劈开胸骨,不横断肋骨,完成右前外胸部小切口多瓣膜手术10例。通过右侧第3肋间5~6 cm横行切口(距胸骨右缘3 cm),腋中线第5肋间1 cm... 目的探讨保持胸廓完整性的右前外胸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多瓣膜病变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8月~2012年3月,不劈开胸骨,不横断肋骨,完成右前外胸部小切口多瓣膜手术10例。通过右侧第3肋间5~6 cm横行切口(距胸骨右缘3 cm),腋中线第5肋间1 cm切口,腋中线第3肋间1.5 cm切口,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胸主动脉阻断完成手术。结果 10例均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同期完成三尖瓣成形术3例,射频消融术1例。体外循环时间159~291 min,(194.0±42.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26~192 min,(151.3±22.5)min。气管插管时间7~90 h,(22.7±25.4)h;监护室时间8~138 h,(30.1±40.6)h;术后住院时间5~13 d,(7.5±2.4)d。5例输血,2~6 U,(3.6±1.7)U。无围术期死亡。10例随访3~21个月,(9.1±6.9)月,心功能均为Ⅰ级,均无瓣周漏及心动过缓发生。结论保持胸廓完整性的右前外胸部小切口多瓣膜手术可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多瓣膜疾病 改良Port Access技术 前外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和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9
4
作者 许秀芳 李温斌 +3 位作者 陈宝田 吕燕宁 赵莉敏 陈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04-107,共4页
为探索稳定的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 ,应用生物酶 ( 5g/L胰蛋白酶及 1 g/L胶原酶 )灌注法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 ,用形态学及台盼蓝染色法鉴定分离的心肌细胞 ,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和摄像记录。结果 :心肌细胞的存活率为 91 ... 为探索稳定的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 ,应用生物酶 ( 5g/L胰蛋白酶及 1 g/L胶原酶 )灌注法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 ,用形态学及台盼蓝染色法鉴定分离的心肌细胞 ,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和摄像记录。结果 :心肌细胞的存活率为 91 .7% ;存活的心肌细胞静止地贴在培养板底上 ,细胞完整 ,呈杆状 ,长宽比约为 4~ 6∶1。结果提示 :该方法是比较理想的心肌细胞培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细胞 胰蛋白酶 胶原酶 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实验小型猪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9
5
作者 李书闻 王学勇 +3 位作者 卿恩明 商建峰 安春雷 党海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488-488,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直视手术 麻醉管理 慢性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炯 张纯 +2 位作者 李治安 来永强 白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3-886,共4页
目的 超声心动图结合血流动力学导管监测观察二尖瓣成形术对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效果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0例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早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成形术前麻醉诱导后及术后12 h Swan Ganz导... 目的 超声心动图结合血流动力学导管监测观察二尖瓣成形术对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效果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0例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早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成形术前麻醉诱导后及术后12 h Swan 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术后20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返流信号完全消失,2 例探及中量返流信号;所有患者二尖瓣口开放面积无明显狭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及舒张期左房、室间压差降低,E/Em无明显变化;肺循环阻力、肺动脉楔压等降低。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严重程度的评价及对病因的诊断与外科手术结果吻合,对成形术疗效及手术前后心功能的评判与血流动力学监测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尖瓣闭锁不全 二尖瓣成形术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全科医生门诊医患沟通技能水平现状调查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铁夫 邹晓昭 +1 位作者 周洪丹 马涵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3-416,共4页
背景全科医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尤为重要。目的探讨北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医患沟通技能水平的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北京社区卫生服务网推荐的77家国家级及... 背景全科医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尤为重要。目的探讨北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医患沟通技能水平的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北京社区卫生服务网推荐的77家国家级及北京市市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中选取60家,再采用偶遇抽样法从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5名门诊医生,共300名为调查对象。调查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进行,测评人员随患者及其家属进入诊室,采用《医患沟通技能评价表》(SEGUE量表)通过现场观察打分的方式,对其进行医患沟通能力测评。结果300名全科医生SEGUE量表总得分为6~22分,平均得分(16.0±6.3)分;准备阶段得分(3.9±1.9)分;信息收集阶段得分(6.4±2.1)分;信息给予阶段得分(3.0±1.7)分;理解患者得分(2.7±1.5)分;结束问诊阶段得分(1.8±0.4)分。全科医生与同期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医生SEGUE量表得分比较,全科医生在准备阶段得分高于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科医生在准备阶段得分高于三级甲等医院专家组门诊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科医生在准备阶段、信息收集阶段、结束问诊阶段得分及SEGUE量表总分高于三级甲等医院普通组门诊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科医生、三级甲等医院医生SEGUE量表总分均低于美国通科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北京市全科医生的临床沟通技能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仅准备阶段评分高于同期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医生,但与国际同行比较存在一定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全科医生 医生病人关系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迷宫Ⅳ手术治疗心脏疾病合并心房颤动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广龙 曹向戎 +3 位作者 仲昭澎 梁林 穆军升 伯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总结Cox迷宫Ⅳ手术治疗心脏疾病合并心房颤动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期间,本治疗小组连续26例心脏疾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实施心脏手术同期行Cox迷宫Ⅳ手术治疗心房颤动。手术经正中开胸,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在完... 目的:总结Cox迷宫Ⅳ手术治疗心脏疾病合并心房颤动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期间,本治疗小组连续26例心脏疾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实施心脏手术同期行Cox迷宫Ⅳ手术治疗心房颤动。手术经正中开胸,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在完成心内手术之前实施右心房及左心房的射频消融术,右心房射频在升主动脉阻断前、心脏跳动下进行,左心房射频则在心脏停跳下,经房间沟入路进行,所有患者均进行左心耳干预(包括结扎、缝扎、切除缝合及内部缝合)。结果:全组26例患者术后院内死亡1例(3.8%),出院时心房颤动复发4例(16.0%)。体外循环时间(174.4±39.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22.7±33.3)min。术后合并哮喘1例,三尖瓣重度反流1例,反复胸腔积液1例,电复律1例。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26例患者术后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均有下降(P均<0.01)。以术后3个月作为术后首次随访时间节点,25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随访,其中4例(16.0%)心房颤动复发,其余21例(84.0%)为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结论:Cox迷宫Ⅳ手术作为外科治疗心房颤动的一种术式,心房颤动转复率高,近期疗效肯定,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迷宫手术 射频消融术 窦律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直视手术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附52例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平 尤斌 +4 位作者 高峰 徐屹 许李力 刘硕 李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1期961-965,共5页
目的 初步评价微创直视心脏手术治疗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0年4月~ 2012年12月,单组共完成微创直视先天性心脏病手术52例.建立闭式体外循环,做右胸前外侧切口3 ~~5 cm,经肋间入胸腔,剪开心包,进入心腔完成畸形矫... 目的 初步评价微创直视心脏手术治疗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0年4月~ 2012年12月,单组共完成微创直视先天性心脏病手术52例.建立闭式体外循环,做右胸前外侧切口3 ~~5 cm,经肋间入胸腔,剪开心包,进入心腔完成畸形矫治.实施手术包括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29例,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15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PECD)矫治术2例,Ebstein畸形矫治术2例,二次二尖瓣置换术(redo-MVR)1例,主动脉窦瘤修补1例,主动脉窦瘤修补联合主动脉瓣置换术(AVR)1例,二尖瓣成形术(MVP)1例.同期手术包括三尖瓣成形术(TVP)5例,射频消融术2例,肺动脉瓣狭窄(PS)球囊扩张术1例,MVR术1例.结果 手术均在闭式体外循环下完成,无转为传统胸正中切口开胸手术.手术时间(3.7±0.8)h.体外循环时间36 ~209 min,(76.9±31.3)min.心脏不停跳下完成手术25例;心脏停跳下完成手术27例,主动脉阻断时间13 ~ 138 min,(57.6±18.2)min,术后自动复跳23例.气管插管时间3~30 h,(10.9±4.0) h;ICU时间9~41 h,(16.7±4.4)h;术后住院时间3~14d,(5.4±4.1)d;切口长度3~5 cm,(4.5±0.6)cm;术后第1天引流量(349.5±294.2)ml;34例(65.4%)未输血.无围术期及出院后死亡,无二次开胸探查止血和切口感染.出院时心功能Ⅰ级45例,Ⅱ级6例,Ⅲ级1例.25例随访时间1 ~ 24月,(7.0±4.5)月,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心功能均为Ⅰ级.结论 微创直视手术在成人先心病应用的近期手术效果良好,适用范围相对广泛,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无胸骨感染并发症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直视心脏手术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小鼠心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辛毅 刘飒 +4 位作者 许秀芳 李温斌 黄益民 罗毅 周玉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94-1199,共6页
目的:建立适用于成年小鼠心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技术方法。方法:应用胰蛋白酶、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法及组织贴块法两种方法对小鼠心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心成纤维细胞生长情况;台盼蓝法测定细胞传... 目的:建立适用于成年小鼠心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技术方法。方法:应用胰蛋白酶、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法及组织贴块法两种方法对小鼠心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心成纤维细胞生长情况;台盼蓝法测定细胞传代成活率;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法、MTT法、DNA周期检测比较两种方法获得的心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观察不同培养基对心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培养细胞波形蛋白、纤维连结蛋白及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的表达。结果:酶联合消化法分离培养的细胞1 d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贴壁呈长椭圆形生长,3 d后生长迅速呈长梭形;贴块法培养的细胞4 d后,可见细胞从组织块边缘长出,7 d后细胞数量逐渐增多,细胞成活率均为97%。两种方法获得的第3代细胞生长曲线近似"S"形、MTT法显示3~5 d细胞增殖较明显;酶联合消化法培养的细胞G0-G1期和S+G2+M期所占比例分别为62.61%和30.87%,组织贴块法培养的细胞G0-G1期和S+G2+M期所占比例分别为69.24%和28.05%;含100 mL/L胎牛血清的HG/DMEM培养基培养的细胞出现明显对数期。两种方法培养的第3代细胞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可见细胞漩涡状排列,免疫荧光检测波形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及盘状结构域受体2表达阳性。结论:两种方法均可高效获得心成纤维细胞在体外稳定培养。与贴块法培养相比较,利用联合酶消化法能较有效的获得波形蛋白、纤维连结蛋白、DDR2高表达阳性的心成纤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小鼠 心成纤维细胞 分离和原代培养 生物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误诊白塞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嵘娟 蒲利红 +4 位作者 王月丽 宋砾 谢谨捷 朱恩军 杨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48-1651,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将白塞病误诊为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诊断白塞病累及心血管系统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及超声表现。结果 12例白塞病患者中,9例为心脏术前患者,3例为心脏术后患者...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将白塞病误诊为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诊断白塞病累及心血管系统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及超声表现。结果 12例白塞病患者中,9例为心脏术前患者,3例为心脏术后患者。9例心脏术前患者均表现为重度主动脉瓣反流,其中3例合并主动脉瓣周脓肿、4例合并主动脉瓣赘生物形成、2例合并主动脉瓣周脓肿及赘生物形成;3例心脏术后患者表现为主动脉瓣人工瓣瓣周漏,其中1例主动脉瓣人工瓣赘生物形成、1例瓣周脓肿、1例人工瓣瓣周脓肿及赘生物形成。结论伴有赘生物、瓣周脓肿等声像图表现的白塞病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单纯依靠超声诊断较为困难,如果患者合并口、眼、生殖器等特征性器官损害应提示心脏白塞病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贝赫切特综合征 心内膜炎 细菌性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移植患者3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检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莹 吕亚林 +3 位作者 贾一新 韩笑 刘冬宇 丁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19-522,527,共5页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对心脏移植患者龈上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齿垢密螺旋体进行检测,分析其存在状况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55例心脏移植患者为实验组,36例正常成人为对照组。以16、26为受检牙位,分别采集龈上菌...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对心脏移植患者龈上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齿垢密螺旋体进行检测,分析其存在状况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55例心脏移植患者为实验组,36例正常成人为对照组。以16、26为受检牙位,分别采集龈上菌斑,应用PCR技术检测菌斑中的Pg,Tf,Td。同时记录受检牙位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龈沟探诊深度及附着丧失。结果:心脏移植组PLI、SBI、PD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脏移植组龈上菌斑中Pg、Tf、Td检出率分别为为81.8%、69.1%、76.4%,对照组中3种细菌检出率分别为58.3%、41.7%、41.7%。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脏移植组3种致病菌同时检测出率为53.6%(59/110),对照组3种致病菌同时检出率为29.2%(21/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移植组中3种致病菌均为阳性患者的PLI、SBI、PD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移植患者口腔卫生状况较差,为防止牙周疾病的发生,应及早进行口腔卫生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移植 龈上菌斑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口腔卫生干预措施对心脏移植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莹 吕亚林 +3 位作者 丁芳 贾一新 韩笑 李若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卫生宣教和牙周洁治对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56例原位心脏移植并中度以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口腔卫生宣教组、治疗组、对照组。口腔卫生宣教组采用口腔卫生宣教措施,治疗组用牙周洁治联合口腔卫生宣教... 目的:探讨口腔卫生宣教和牙周洁治对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56例原位心脏移植并中度以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口腔卫生宣教组、治疗组、对照组。口腔卫生宣教组采用口腔卫生宣教措施,治疗组用牙周洁治联合口腔卫生宣教。在实施口腔干预措施前(基线水平)、治疗后3、6个月分别检测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探诊出血百分率(blooding on probing rate,BOPR),牙石指数(calculus index,CI),龈沟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3组间各项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口腔卫生宣教组的PLI(1.68±0.45),BOPR(37%)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LI(1.08±0.93),SBI(0.97±0.12),BOPR(25%),CI(0.67±0.49),PD(2.01±0.34)与口腔宣教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口腔卫生宣教组PLI(1.57±0.67),SBI(1.68±0.76),BOPR(34%)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LI(1.13±0.37),SBI(1.31±0.62),BOPR(24%)CI(0.87±0.58),PD(2.24±0.27)与口腔卫生宣教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位心脏移植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联合定期牙周洁治能有效降低牙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口腔卫生宣教 牙周洁治 牙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解读2017欧美瓣膜性心脏病管理指南 被引量:5
14
作者 孟旭 张海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80-83,共4页
8月26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联合发布了2017年瓣膜性心脏病管理指南 [1],对于常见瓣膜性心脏病的诊断与治疗策略等内容提出具体推荐意见.其中有些内容已经和2012年指南有所变化,而且与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AH... 8月26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联合发布了2017年瓣膜性心脏病管理指南 [1],对于常见瓣膜性心脏病的诊断与治疗策略等内容提出具体推荐意见.其中有些内容已经和2012年指南有所变化,而且与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瓣膜性心脏病指南 [2]亦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 心脏瓣膜病 介入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毅 鲁旭然 +6 位作者 刘楠 侯晓彤 孙立忠 吴龙 潘友民 王守凤 赵欣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7-663,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除了典型呼吸系统症状,也有一定比例COVID-19患者出现了心血管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且此类患者进展为重症或死亡的概率较高。目前对于COVID-19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了解,心血管系统的变化也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除了典型呼吸系统症状,也有一定比例COVID-19患者出现了心血管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且此类患者进展为重症或死亡的概率较高。目前对于COVID-19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了解,心血管系统的变化也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本文综合目前已有文献,分析与初步探索心血管系统可能的损伤机制,包括病毒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及传导系统,合并症或伴随情况如低氧血症、炎性反应、应激等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以及药物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血管系统 多脏器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围术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甘崇志 刘胜中 +2 位作者 丛伟 曾富春 李京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34-436,442,共4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围术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血流动力学规律,为临床冠心病围术期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37例冠心病患者分为4组,组1行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室壁瘤切除,组2行CABG,组3行非体外循环下的冠... 目的:研究冠心病围术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血流动力学规律,为临床冠心病围术期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37例冠心病患者分为4组,组1行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室壁瘤切除,组2行CABG,组3行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组4行激光心肌打孔(TMLR);10例瓣膜病患者(组5)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并就比较各组血管紧张素II(AGII)和醛固酮(ALD)水平。结果:AGII:组内:组1、2主动脉开放时及术后3、6、24 h明显高于术前(P<0.05),组3、4术后无明显升高(P>0.05),组5阻断前、主动脉开放时、术后3 h明显高于术前(P<0.05);组间:组2术后3 h明显高于组3、4(P<0.05)。ALD:组内:组1、2及5主动脉开放时、术后3 h显著高于术前(P<0.05);组间:组2开放时、术后3 h显著高于组3、4(P<0.05),组5高于其它各组各时间点(P<0.05)。结论:冠心病围术期RAAS活性明显低于瓣膜病组,术后早期RAAS活性升高。CABG患者RAAS升高更为明显,但24 h以内恢复正常。非体外循环下搭桥和激光心肌打孔患者,心功能恢复快,全身反应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激光心肌打孔 血管紧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背心式”人工血管包裹术及其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进生 李章红 +3 位作者 乔志钰 徐保卫 许李力 孙衍庆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总结一种“背心式”升主动脉和根部成形术对于防止主动脉瓣病变同时合并轻、中度升主动脉扩张的患者术后中、远期发生旷置的升主动脉进行性扩张或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效果及应用该术式的体会。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6年6月间采用主... 目的:总结一种“背心式”升主动脉和根部成形术对于防止主动脉瓣病变同时合并轻、中度升主动脉扩张的患者术后中、远期发生旷置的升主动脉进行性扩张或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效果及应用该术式的体会。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6年6月间采用主动脉置换或成形、升主动脉缩小成形、升主和根部背心式人工血管包裹术(“背心式”手术)治疗的30例主动脉瓣病变和升主动脉扩张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10.5)个月。结果:30例“背心式”手术并同期其他部位手术病例的总体外循环平均时间(103.4±21.7)min(80~151min),主动脉阻断平均时间(73.0±21.6)min(48~120min),其中19例单纯行“背心式”手术的患者体外循环平均时间仅为(91.3±8.9)min(80~118min),主动脉阻断平均时间(61.6±11.3)min(48~82min),无住院死亡。平均随访18个月,无复发性主动脉扩张和夹层形成,升主动脉平均直径由术前的(46.7±3.1)mm(40~53mm)降为(33.7±2.5)mm(30~43mm)。在本组30例患者中16例为先天性主动脉二瓣化畸形,23例主动脉瘤壁病理结果显示主动脉壁弹力纤维断裂(6例)、稀少(1例)和中、重度黏液性变(16例)。结论:由于主动脉壁本身存在病理改变和血液动力学冲击,为防止远期升主动脉进一步瘤变或夹层形成,对以主动脉瓣病变为主的轻、中度主动脉根部扩张采用Robicsek术更为合理。相比Bentall和David术,此术式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小手术风险,而且能够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主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移植术后环孢霉素浓度C_2监测性治疗优于C_0监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海波 孟旭 +3 位作者 韩杰 孙凌波 曾文 许春雷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研究环孢霉素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服药后不同时间点浓度和代谢覆盖曲线的相关性,比较空腹浓度(C0)和服药后2h浓度(C2)两种监测方法临床结果的差异。方法按照浓度监测方法的不同将近年26例心脏移植患者分为C0和C22组,采用SPSS11.5统计... 目的研究环孢霉素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服药后不同时间点浓度和代谢覆盖曲线的相关性,比较空腹浓度(C0)和服药后2h浓度(C2)两种监测方法临床结果的差异。方法按照浓度监测方法的不同将近年26例心脏移植患者分为C0和C22组,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从0到12h8个服药后时间点的环孢霉素浓度与药物代谢覆盖面积的相关系数。结果在8个服药后时间点浓度中C2与药物代谢覆盖面积(AUC0-12)相关系数高于C0(0.68vs0.38),为相关性最好的单一时间点。发生排斥反应的患者与不发生明显排斥反应的患者相比,两组之间C2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而C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7)。术后1年时C2组患者的高血压、肌酐升高、高血糖、高血脂等合并症少于C0组患者。结论环孢霉素C2浓度是与环孢霉素药效相关最好的单一时间点,C2监测是一项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环孢霉素 C0 C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血停搏液诱导和再灌注对兔心长期保存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金熔 刘迎龙 杨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温血停搏液诱导和再灌注对长期保存兔心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成年健康家兔2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动物,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实验组采用37℃温血停搏液, 对照组采用4℃St.Thomas液,观察温血... 目的:探讨温血停搏液诱导和再灌注对长期保存兔心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成年健康家兔2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动物,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实验组采用37℃温血停搏液, 对照组采用4℃St.Thomas液,观察温血停搏液诱导和保存末再灌注后工作心状态心率、冠脉回流量、左室收缩 压、左室舒张末压、心肌组织中CK MB、6 k PGF1α含量及心肌含水量的变化。结果:温血停搏液诱导和再灌注 后兔心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末压、工作心状态心率、冠脉回流量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心肌组织中CK MB、6 k PGF1α含量升高,心肌含水量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温血停搏液诱导和再灌注有利于减轻长期保存后心肌损害,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且因方法简便 而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保存 温血停搏液诱导 再灌注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体观察单叶与双叶式人工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血流动力学
20
作者 王永梅 张兆琪 +2 位作者 曾文 吕飚 范占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47-1950,共4页
目的应用MRI评价两种在体人工心脏瓣膜Medtronic-Hall(M-H)单叶和Sorin双叶机械人工心脏瓣膜功能。方法对7例置换双叶机械瓣、6例单叶机械瓣的13例人工主动脉瓣膜置换患者进行MR血流速度测量,于升主动脉内距主动脉瓣环为人工瓣环直径的... 目的应用MRI评价两种在体人工心脏瓣膜Medtronic-Hall(M-H)单叶和Sorin双叶机械人工心脏瓣膜功能。方法对7例置换双叶机械瓣、6例单叶机械瓣的13例人工主动脉瓣膜置换患者进行MR血流速度测量,于升主动脉内距主动脉瓣环为人工瓣环直径的0.5、1.0及2.0(0.5D、1.0D、2.0D)处进行血流速度测量,应用血流分析软件得到平均前向流量、平均反向流量、平均净前向流量、单位体表面积平均净前向流量、平均速度、峰值速度、平均净前向流量面积,采用MATLAB6.5软件进行2D及3D血流图形重建。结果M-H单叶瓣组和Sorin双叶瓣组的血流参数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MR血流速度剖面图两组显示不同:M-H瓣组3个层面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呈现右手螺旋血流模式,而Sorin瓣组仅2.0D层面有右手螺旋的趋势。结论M-H单叶瓣和Sorin双叶瓣都能保证生理需要的血流量,但M-H单叶瓣的血流模式可能更接近生理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瓣膜 磁共振成像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