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卒中史对老年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体适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康云鹏 郭雯 +2 位作者 李江 陈立颖 刘文娴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 通过简易躯体能力评估法对伴有缺血性脑卒中(IS)病史的老年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住院期间体适能进行评价。方法 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重症医学中心收治的老年HFrEF患者22... 目的 通过简易躯体能力评估法对伴有缺血性脑卒中(IS)病史的老年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住院期间体适能进行评价。方法 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重症医学中心收治的老年HFrEF患者228例,根据既往是否存在IS分为合并IS史组76例和未合并IS史组152例,分析2组基线资料和住院期间体适能状况;本研究体适能较差患者185例和体适能良好患者43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合并IS史组年龄明显高于未合并IS史组[(71.92±6.99)岁vs(68.94±6.37)岁,P=0.002];合并IS史组握力[(21.59±4.87)kg vs(23.33±4.68)kg,P=0.011],椅子站立测试评分[(2.14±0.91)分vs(2.40±0.82)分,P=0.032],简易机体功能评估总分明显低于未合并IS史组[(7.58±2.02)分vs(8.10±1.68)分,P=0.041];与体适能良好患者比较,体适能较差患者年龄及IS史比例更高,握力及LVEF更低(P<0.05,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IS史是影响老年HFrEF患者住院期间体适能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IS史是导致老年HFrEF患者住院期间体适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每搏输出量 心力衰竭 年龄因素 住院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血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闫振娴 周玉杰 +5 位作者 赵迎新 周志明 郭永和 贾德安 韩红亚 马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68-971,共4页
目的:评价贫血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0-06至2012-06接受单纯PCI术的老年(年龄>60岁)ACS患者908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贫血的定义(血红蛋白女性<12.0 g/dl、男... 目的:评价贫血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0-06至2012-06接受单纯PCI术的老年(年龄>60岁)ACS患者908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贫血的定义(血红蛋白女性<12.0 g/dl、男性<13.0 g/dl)将患者分为贫血组(283例)和非贫血组(6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PCI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包括心原性死亡、心肌再梗死、心功能恶化、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脑出血、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31%的老年ACS患者患有贫血。贫血组的ACS患者高龄、女性、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射血分数降低以及三支血管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贫血组(P<0.05)。PCI术后1年的病死率和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贫血是老年ACS患者PCI术后1年病死率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贫血可增加老年ACS患者PCI术后长期的总死亡率和MAC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老年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生长因子21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付坤 伍熙 +1 位作者 吕媛 柳景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02-406,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21)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apoE-/-小鼠24只,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12只和FGF21组12只,另外12只雄性C57BL/6J小... 目的探讨外源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21)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apoE-/-小鼠24只,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12只和FGF21组12只,另外12只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3组均给予高脂饮食8周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采血测定血脂,通过HE和油红O染色观察斑块的形态,基因和蛋白表达分别应用实时荧光PCR和Western blot进行检测。结果模型组血管内膜增厚,内膜及中膜均可见巨噬细胞、细胞外脂质沉积及脂质侵蚀。与模型组比较,FGF21组TG[(1.82±0.37)mmol/L vs(2.56±0.39)mmol/L]、TC[(6.27±0.62)mmol/L vs(9.27±0.85)mmol/L]、LDL-C[(2.73±0.26)mmol/L vs(4.37±0.77)mmol/L]明显降低,HDL-C[(1.49±0.25)mmol/L vs(0.99±0.23)mmol/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mRNA[(4.753±0.648)vs(1.348±0.158)]和FGF受体1mRNA[(145.064±33.203)vs(8.505±11.196)]明显升高(P<0.01)。结论FGF21能降低apoE-/-小鼠血脂及斑块形成,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载脂蛋白E类 小鼠 基因敲除 动脉粥样硬化 PPAR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抑郁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梅颜 段小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682-2684,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抑郁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5例近1周接受常规治疗血压仍不稳定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PHQ-9抑郁量表评分,根据评分情况分为3组:Ⅰ组(没有抑郁)34例,Ⅱ组(轻中度抑郁)88例,Ⅲ组(...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抑郁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5例近1周接受常规治疗血压仍不稳定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PHQ-9抑郁量表评分,根据评分情况分为3组:Ⅰ组(没有抑郁)34例,Ⅱ组(轻中度抑郁)88例,Ⅲ组(较重度抑郁)43例。比较3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进行PHQ-9抑郁量表评分与GAD-7焦虑量表评分,年龄,Hcy、LDL、HDL、FIB、hs-CR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1)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患者GAD-7焦虑量表评分和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AD-7焦虑量表评分:Ⅲ组较Ⅰ组和Ⅱ组的评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cy水平:Ⅲ组较Ⅰ组和Ⅱ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PHQ-9抑郁量表评分与年龄、GAD-7焦虑量表评分、Hcy水平均有相关性(P<0.05)。GAD-7焦虑量表评分与Hcy水平有相关性(P<0.05)。(4)以PHQ-9抑郁量表评分为因变量,以GAD-7焦虑量表评分、Hcy水平、年龄、LDL、HDL、FIB、hs-CRP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AD-7焦虑量表评分、Hcy水平和年龄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Hcy水平是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与抑郁程度间存在相关性,且Hcy水平越高抑郁程度越重,应关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抑郁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弢 谢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95-1197,共3页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块组成对晚期药物支架贴壁不良影响的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迟云鹏 郭成军 +4 位作者 吴小凡 杨娅 何东方 赵林 卢春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81-1284,共4页
目的探讨基线斑块组成对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stent,DES)置入术后晚期支架贴壁不良(1atestentmalapposition,LsM)的影响。方法入选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6例(113处病变)行冠状动脉原位病变DES置入及基线和随访虚拟组织学血... 目的探讨基线斑块组成对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stent,DES)置入术后晚期支架贴壁不良(1atestentmalapposition,LsM)的影响。方法入选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6例(113处病变)行冠状动脉原位病变DES置入及基线和随访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检查,分为LSM组11例和无LSM组65例。结果11例患者有16处(14.2%)病变,随访时发现LSM。不同D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M组糖尿病(63.6%us29.2%,P〈0.05)、支架长度[(29.4±5.5)mmvs(26.2士6.0)mm,P〈0.051、坏死核心体积[(29.8士14.0)mm3 vs (21.4±9.5)mm3,P〈0.01]及坏死核心体积百分比[(26.5±6.6)%VS(20.1土6.6)%,P〈0.01]均明显高于无LSM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坏死核心体积百分比(OR=1.144,95%CI:1.052~1.243,P=0.002)和糖尿病(OR=3.829,95%CI:1.158~12.663,P=0.028)是LSM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病变坏死核心成分和糖尿病与不稳定性心绞痛DEs置入术后LSM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超声检查 冠状血管造影术 糖尿病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义不明的克隆性造血对老年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祖晓麟 叶明 +1 位作者 曾亚平 高海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4期335-341,共7页
目的探讨意义不明的克隆性造血(CHIP)对老年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随访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老年HFrEF患者145例,根据全基因组序列的CHI... 目的探讨意义不明的克隆性造血(CHIP)对老年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随访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老年HFrEF患者145例,根据全基因组序列的CHIP状态分组,分为CHIP组[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F)≥2%,48例]和非CHIP组(VAF<2%,97例)。随访截至2023年1月31日,主要观察终点是MACCE,为死亡、HF加重再入院、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致死性卒中的复合结局。结果145例老年HFrEF患者,年龄65~90岁,平均为(78.1±10.4)岁。48例(33.1%)合并有CHIP,最常见突变是DNMT3A或TET2基因,分别占所有突变的47.9%(23/48)和37.5%(18/48)。与非CHIP患者相比,CHIP组患者年龄更大,血肌酐、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白介素6(IL-6)水平更高(均为P<0.05)。中位随访16个月(12~33个月)期间,51例患者(35.2%)发生MACCE,包括6例(4.1%)死亡、22例(15.2%)因HF加重入院、13例(9.0%)心肌梗死和10例(6.9%)卒中。与非CHIP组比较,CHIP组的因HF加重入院(HR=1.768,95%CI:1.073~2.837,P=0.025)、心肌梗死(HR=1.551,95%CI:1.049~2.236,P=0.042)、卒中(HR=1.538,95%CI:1.082~2.439,P=0.035)和MACCE事件(HR=1.737,95%CI:1.052~2493,P=0.032)均显著增高。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校正相关因素后,CHIP仍与MACCE显著正相关(HR=1.737)。此外,年龄(HR=1.642)、HF病程(HR=1.869)、IL-6(HR=1.756)、NT-proBNP(HR=2.211)和血肌酐水平(HR=1.528)均是发生MACCE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与加入CHIP前比较,加入CHIP后,模型预测MACCE的准确性明显提高(P=0.038)。结论CHIP在老年HFrEF患者很常见,与临床预后不佳有关。CHIP可成为老年HFrEF患者的新风险因素,有助于预后的进一步风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老年人 意义不明的克隆性造血 预后 危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时间对术后出血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程宇婧 刘巍 +6 位作者 赵迎新 史冬梅 刘宇扬 周志明 刘晓丽 吕赛 周玉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81-1184,共4页
目的:探究并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停药5d内对CABG术后围术期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行非体外循环CABG(OPCABG)术患者共2 012例(男性1 506例,平均年龄61.92岁),所有患者既往均规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且因急... 目的:探究并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停药5d内对CABG术后围术期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行非体外循环CABG(OPCABG)术患者共2 012例(男性1 506例,平均年龄61.92岁),所有患者既往均规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且因急诊或限期OPCABG术前停药≤5d;根据停药0~5d分为组0、组1、组2、组3、组4、组5共6组(组5即停药5 d),分析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以及与停药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根据出血学术研究会(BARC)4型出血标准定义出血。出血事件发生率组0、组1、组2、组3、组4、组5间总体随停药事件呈下降趋势(29.1%;24.6%;19.4%;13.0%;14.5%;13.0%,P<0.01)。在具体事件方面,术后24h内胸腔引流管引流≥2L(P=0.13)及颅内出血(P=0.60)发生率无明显趋势变化。48h内需输注5U以上的全血或浓缩红细胞(P<0.01)及二次开胸(P<0.01)发生率随停药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均无明显趋势。停药0~2 d,其总体出血事件、二次开胸及输注5U以上红细胞事件发生率,与停药3~5 d相比明显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PCABG术前停用DAPT,其出血事件发生率随停药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具体出血事件方面,输血与二次开胸的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停药3 d以内会明显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对于出血高风险患者,建议停药时间尽量延至3 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蛋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韦任 吴雪萍 +3 位作者 周玉杰 钱赓 沙媛 王锦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3-526,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调控钙磷沉积、细胞骨分化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β磷酸甘油和氯化钙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钙化。实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钙化组、Ripk3^(-/-)组、钙化+Rip... 目的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调控钙磷沉积、细胞骨分化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β磷酸甘油和氯化钙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钙化。实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钙化组、Ripk3^(-/-)组、钙化+Ripk3^(-/-)组(联合组)。使用茜素红S染色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情况,同时测定细胞内Ca^(2+)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结果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3、7 d的Ripk3表达较钙化前明显增加,14 d的Ripk3表达较7 d明显增加,并达到最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Ripk3^(-/-)组比较,钙化组Ca^(2+)、碱性磷酸酶活性、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形态发生蛋白2、细胞凋亡率和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钙化组比较,联合组Ca^(2+)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102.8±12.8)nmol/mg vs(457.1±51.2)nmol/mg,(136.1±15.4)U/mg vs(412.2±46.7)U/mg,P<0.05],Runt相关转录因子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明显降低(1.07±0.15 vs 1.84±0.23,1.27±0.14 vs 3.01±0.25,P<0.05)。与钙化组比较,联合组细胞凋亡率和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8±3.9)%vs(31.1±4.2)%,1.19±0.14 vs 2.21±0.23,P<0.05]。结论Ripk3通过促进钙磷沉积、细胞骨分化和细胞凋亡起到加重血管钙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作用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类 血管钙化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2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x抑制因子1通过促进视神经萎缩蛋白1表达抑制小鼠动脉血管钙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韦任 杜辉 +5 位作者 钱赓 周玉杰 陈韵岱 马茜 吴雪萍 沙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0-337,共8页
目的探讨Bax抑制因子1(BI-1)和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蛋白对血管钙化的影响。方法ApoE^(-/-)糖尿病小鼠高脂喂养12周后予以腹腔注射Nε-(1-羧甲基)-L-赖氨酸16周建立血管钙化模型,实验将小鼠分为4组,6只/组:对照组(ApoE^(-/-)小鼠普通... 目的探讨Bax抑制因子1(BI-1)和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蛋白对血管钙化的影响。方法ApoE^(-/-)糖尿病小鼠高脂喂养12周后予以腹腔注射Nε-(1-羧甲基)-L-赖氨酸16周建立血管钙化模型,实验将小鼠分为4组,6只/组:对照组(ApoE^(-/-)小鼠普通饲料喂养)、钙化组(ApoE^(-/-)小鼠建立钙化模型)、钙化+BI-1^(TG)组(血管特异性过表达BI-1的ApoE^(-/-)小鼠建立钙化模型)和钙化+BI-1TG+OPA1-/-组(血管特异性过表达BI-1和基因敲除OPA1的ApoE^(-/-)小鼠建立钙化模型)。另β磷酸甘油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建立细胞钙化模型。使用von Kossa染色检测血管钙化程度,使用ELISA检测主动脉钙含量,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使用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使用Westernblot检测BI-1、OPA1、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水平的表达。结果血管钙化后,BI-1和OPA1蛋白表达均下降(P=0.0044),钙沉积、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增加(P=0.0041)。过表达BI-1促进OPA1蛋白表达,钙沉积、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均减少(P=0.0006)。基因敲除OPA1蛋白后,钙沉积、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又明显增多(P=0.0007)。结论BI-1可能通过促进OPA1表达,减轻钙沉积、细胞骨型分化和细胞凋亡,继而抑制血管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x抑制因子1 视神经萎缩蛋白1 血管钙化 细胞骨型分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x抑制因子1可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韦任 杨霞 +4 位作者 周玉杰 马茜 吴雪萍 沙媛 钱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77-1182,共6页
目的探讨Bax抑制因子1(BI-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使用β磷酸甘油和氯化钙诱导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建立钙化模型。将模型分为对照组(使用常规培养基)、BI-1过表达组(过表达BI-1蛋白后使用常规培养基)、钙化组... 目的探讨Bax抑制因子1(BI-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使用β磷酸甘油和氯化钙诱导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建立钙化模型。将模型分为对照组(使用常规培养基)、BI-1过表达组(过表达BI-1蛋白后使用常规培养基)、钙化组(使用钙化培养基)、钙化+BI-1过表达组(过表达BI-1蛋白后使用钙化培养基)4组。运用茜素红S染色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沉积,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水平。结果(1)随着钙化诱导时间的延长,BI-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结果具有明显差异性(P=0.001);(2)使用质粒转染方法过表达BI-1蛋白后,细胞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P=0.0006),Runt相关转录因子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明显下降(P=0.0001),血管钙化减轻;(3)钙化诱导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增加,而过表达BI-1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P=0.0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水平下降(P=0.0003)。结论BI-1抑制细胞凋亡、钙磷沉积和细胞骨型分化起到减轻血管钙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x inhibitor-1 血管钙化 细胞成骨型分化 钙沉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19促进血管钙化:基于抑制Bax抑制因子1/视神经萎缩蛋白1通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韦任 杜辉 +6 位作者 沙媛 周玉杰 梁静 陈韵岱 马茜 吴雪萍 钱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69-1475,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H19(lncRNAH19)是否通过抑制Bax抑制因子1/视神经萎缩蛋白1(BI-1/OPA1)通路促进钙沉积、细胞骨型分化和细胞凋亡,进而诱导血管钙化。方法β磷酸甘油和氯化钙药物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建立细胞钙化模型,将...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H19(lncRNAH19)是否通过抑制Bax抑制因子1/视神经萎缩蛋白1(BI-1/OPA1)通路促进钙沉积、细胞骨型分化和细胞凋亡,进而诱导血管钙化。方法β磷酸甘油和氯化钙药物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建立细胞钙化模型,将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普通培养基培养14 d)、钙化组(钙化培养基培养14 d)、钙化+siH19组(敲低lncRNAH19表达后钙化培养基培养14 d)、钙化+siH19+BI-1-/-组(敲低lncRNA H19和BI-1表达后钙化培养基培养14 d)和钙化+siH19+OPA1-/-组(敲低lncRNA H19和OPA1表达后钙化培养基培养14 d)。另ApoE-/-糖尿病小鼠使用高脂饲料喂养32周建立动物钙化模型。通过茜素红S染色和von Kossa染色检测钙沉积,通过Western blotting测定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观察细胞骨型分化,通过TUNEL染色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检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血管钙化后,lncRNAH19表达明显上升,BI-1和OPA1表达明显下降,而siRNA敲低lncRNAH19表达后,BI-1和OPA1蛋白表达明显上升;抑制BI-1后,OPA1再次下降(P<0.001)。siRNA敲低lncRNA H19表达后,钙化结节消失,钙含量、Runx-2、BMP-2、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01)。siRNA敲低lncRNAH19基础上再抑制BI-1或OPA1蛋白,钙化结节出现,钙含量、Runx-2、BMP-2、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01)。结论LncRNAH19通过抑制BI-1/OPA1蛋白通路诱导血管钙化,其可能机制和促进钙沉积、细胞骨型分化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H19 Bax抑制因子1 视神经萎缩蛋白1 血管钙化 细胞骨型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特异性磷酸酶1通过视神经萎缩蛋白1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韦任 霍霞 +5 位作者 周玉杰 陈韵岱 马茜 金琴花 吴雪萍 沙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7-383,共7页
目的研究双特异性磷酸酶1(DUSP1)/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信号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血管钙化模型,β磷酸甘油和氯化钙诱导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茜素红S染色检测细胞钙化,ELISA测定钙含量,TUNEL检测细... 目的研究双特异性磷酸酶1(DUSP1)/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信号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血管钙化模型,β磷酸甘油和氯化钙诱导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茜素红S染色检测细胞钙化,ELISA测定钙含量,TUNEL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DUSP1、OPA1、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转染的方法过表达DUSP1和敲减OPA1表达,观察细胞钙化、钙含量、细胞凋亡率和Runx-2、BMP-2、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β磷酸甘油和氯化钙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模型中,DUSP1(t=11.951,P<0.001)、OPA1(t=8.487,P<0.00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过表达DUSP1能促进OPA1蛋白表达(t=-8.921,P<0.001),减轻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降低细胞钙含量、细胞凋亡率以及Runx-2、BMP-2、活化的Caspase-3的表达(P均<0.001);而敲减OPA1表达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增加细胞钙含量、细胞凋亡率以及Runx-2、BMP-2、活化的Caspase-3的表达(P均<0.001)。结论DUSP1可能通过促进OPA1蛋白表达起到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钙化 β磷酸甘油 双特异性磷酸酶1 视神经萎缩蛋白1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形变能力的减低 与脑卒中/缺血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建 赵映 +2 位作者 何怡华 马长生 杜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85-186,共2页
目的:左心房重构已经证明与脑卒中事件明显先关,但在左心房形变能力受损的早期阶段,其是否导致脑卒中 / 缺血事件的风险增加尚不明确.本研究的主旨就是利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左心房形变能力的变化与脑卒中 / ... 目的:左心房重构已经证明与脑卒中事件明显先关,但在左心房形变能力受损的早期阶段,其是否导致脑卒中 / 缺血事件的风险增加尚不明确.本研究的主旨就是利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左心房形变能力的变化与脑卒中 / 缺血事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