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TAP通过m^(6)A修饰增强MAP3K9 mRNA稳定性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1
作者 潘英杰 孙姗 +6 位作者 杨航 谭劲松 陈巧玲 赵全能 杨蜜 刘康 宋桂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1相关蛋白(WTAP)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手术切除的31对ESCC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常规培养食管癌细胞KYSE30、KYS...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1相关蛋白(WTAP)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手术切除的31对ESCC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常规培养食管癌细胞KYSE30、KYSE410、KYSE150、KYSE510、TE-1和正常人食管上皮细胞HET-1A,用转染试剂将si-NC、si-WTAP#1和si-WTAP#2核酸转染至KYSE150和KYSE510细胞中,实验分为si-NC、si-WTAP#1和si-WTAP#2组,用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WTAP和MAP3K9 mRNA的表达,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敲减WTAP表达对ES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和凋亡的影响,WB法检测各组ESCC细胞中WTAP、MAP3K9、EMT及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ESCC组织中WTAP蛋白的表达,甲基化RNA免疫共沉淀(MeRIP)-qPCR实验检测ESCC细胞MAP3K9 m^(6)A水平,放线菌素D实验检测MAP3K9的mRNA的稳定性,用数据库数据分析WTAP的表达、靶基因、功能富集和互作RNA。结果:WTAP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P<0.05或P<0.01或P<0.001)且与分化程度有关联(P<0.01);在KYSE150和KYSE510细胞中成功地敲减了WTAP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或P<0.001);敲减WTAP可明显抑制KYSE150和KYSE51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或P<0.01或P<0.001),促进KYSE150和KYSE510细胞凋亡(P<0.05或P<0.01),敲低WTAP后MAP3K9的m^(6)A水平显著下降(P<0.05),其mRNA表达水平及mRNA稳定性均显著降低(P<0.05);数据库数据分析显示,WTAP靶基因富集于MAPK信号通路;敲减WTAP后KYSE150和KYSE510细胞中MAP3K9、p-ERK、N-cadherin和MMP9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WTAP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且与其分化相关,其通过m^(6)A修饰促进MAP3K9 mRNA稳定性,激活MAPK通路进而促进ESCC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肾母细胞瘤1相关蛋白 N^(6)-甲基腺苷 增殖 迁移 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A对CT血流储备分数灰区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曾朝强 王晶 +2 位作者 高雪莲 张建英 王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9-355,共7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预测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灰区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疑似冠心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且CT-FFR为0.76~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预测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灰区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疑似冠心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且CT-FFR为0.76~0.80患者的影像及临床特征。通过电话随访了解受试者后期MACE发生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特征筛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105例受试者,MACE发生率为31.4%(33/1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FFR(HR=1.217,P=0.008)、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HR=1.052,P=0.029)、斑块长度(HR=1.068,P=0.047)是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5、0.656、0.701,联合指标建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93,预测能力高于△CT-FFR(Z=-2.001,P=0.048)、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Z=-2.402,P=0.016)、斑块长度(Z=-2.004,P=0.045)。结论△CT-FFR、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斑块长度是预测CT-FFR灰区人群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T血管造影术 灰区 预后 血流储备分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蛋白4/泛酸酯酶1轴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3
作者 龙元凤 邓钰滨 +4 位作者 杨航 张若兰 杨蜜 宋桂芹 刘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4-603,共10页
目的:探究连接蛋白4/泛酸酯酶1轴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和其对ES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转录组测序结合GO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连接蛋白4调控下游靶基因泛酸酯酶1,用数据库Timer2.0分析泛酸酯酶1 mRNA在ESCC... 目的:探究连接蛋白4/泛酸酯酶1轴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和其对ES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转录组测序结合GO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连接蛋白4调控下游靶基因泛酸酯酶1,用数据库Timer2.0分析泛酸酯酶1 mRNA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并用q PCR和WB法检测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和ESCC细胞中泛酸酯酶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筛选出表达差异最为显著的ESCC KYSE-410和KYSE-510细胞。用siRNA敲减KYSE-410和KYSE-510细胞中泛酸酯酶1的表达,用CCK-8法、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敲减泛酸酯酶1表达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此外,对泛酸酯酶1相关信号通路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比较泛酸酯酶1在E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Timer2.0数据库数据分析和qPCR法检测结果显示,泛酸酯酶1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均P <0.01)。WB法检测结果显示,泛酸酯酶1蛋白在ESCC细胞中高表达(P <0.01)。siRNA成功敲减了KYSE-410和KYSE-510细胞中泛酸酯酶1的表达。敲减泛酸酯酶1能显著抑制KYSE-410和KYSE-51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 <0.05或P <0.0 1或P <0.00 1或P <0.000 1)。KEGG和GO富集分析提示泛酸酯酶1可能通过参与泛酸和辅酶A的合成代谢途径发挥作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泛酸酯酶1在ESCC组织中呈高表达(P <0.000 1)。结论:泛酸酯酶1在ESCC组织中呈高表达,通过连接蛋白4/泛酸酯酶1轴促进KYSE-410和KYSE-51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靶向抑制泛酸酯酶1可能为ESC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连接蛋白4 泛酸酯酶1 迁移 侵袭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专家共识
4
作者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南儿科重症联盟 重庆市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 +37 位作者 中国西南地区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专家共识专家组 李少军 谭利平 许峰 刘成军 胡兰 白科 谭继红 李伟 闫军 汪万军 蒋文良 蒋浩 李先强 李坤 张伟 曾毅文 王立 张波 陈明双 张孝庆 郭锐 谭小林 王莹 王继书 张智睿 段钧 张国英 范忠祥 邹莹波 陈建丽 付红敏 曾娟 陈佳 刘娟 石艳 拉姆卓嘎 泽碧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4,共8页
中国西南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是儿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南儿科重症联盟和重庆市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制定了《中国西南地区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专家共识》。该共识基于GRAD... 中国西南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是儿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南儿科重症联盟和重庆市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制定了《中国西南地区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专家共识》。该共识基于GRADE标准提出16项推荐意见,涵盖了病情评估、转运原则、风险评估、转运方式选择、转运前准备、转运中监护与应急管理、沟通交接及质控体系等关键环节,为西南地区各级医院提供实践指导,旨在规范院际转运流程,保障转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儿童 院际转运 专家共识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左心房CT成像左心耳形态学评估对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后发生残余漏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张建英 高雪莲 +2 位作者 曾朝强 张福洲 王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6,164,共7页
目的 采用术前左心房CT成像对左心耳(LAA)进行形态学评估,评价其预测房颤患者LAA封堵术后发生残余漏(PDL)风险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充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4年2月成功行LAA封堵术的房颤患者71例,根据LAA封堵术后CT检查... 目的 采用术前左心房CT成像对左心耳(LAA)进行形态学评估,评价其预测房颤患者LAA封堵术后发生残余漏(PDL)风险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充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4年2月成功行LAA封堵术的房颤患者71例,根据LAA封堵术后CT检查结果分为PDL组26例和无PDL组45例,比较两组术前LAA口及着陆区长径、短径、长径/短径比值、面积、周长,LAA长度及LAA深度,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两组患者出现差异的危险因素。结果 PDL组LAA口长径、长径/短径比值、面积、周长与着陆区长径、长径/短径比值、面积、周长均大于无PDL组(t/Z=4.952、-5.570、-2.912、3.191、6.757、-6.462、-3.318、3.733,P均<0.05);PDL组LAA口短径、LAA长度、LAA深度及着陆区短径均大于无PDL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Z=-1.773、1.765、1.509、-1.415,P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LAA口和着陆区两者的长径、长径/短径比值、面积、周长均与术后PDL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A着陆区长径/短径比值是术后PDL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左心房CT成像对LAA口及着陆区形态评估可提前预测房颤患者LAA封堵术后PDL的发生,当着陆区长径/短径较大时,需高度警惕PDL的发生,为房颤患者LAA封堵术前选择与定制封堵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房 左心耳封堵术 Watchman封堵器 残余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Treg/Th17平衡的影响及机制
6
作者 朱晓丽 刘宇 +1 位作者 张翼 汪雯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51-1957,共7页
目的:探究谷氨酰胺(Gln)强化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reg/Th17)平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SAP组、肠内营养组(EN)、Gln联合肠内营养组(Gln+EN),每组20只。采用逆... 目的:探究谷氨酰胺(Gln)强化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reg/Th17)平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SAP组、肠内营养组(EN)、Gln联合肠内营养组(Gln+EN),每组20只。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黄胆酸钠构建SAP大鼠模型;造模4 h后,各组采用鼻空肠置管法进行营养治疗,EN组、Gln+EN组分别给予肠内营养液、添加Gln的肠内营养液;Sham组、SAP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48 h后,HE染色检测胰腺组织病理损伤;ELISA检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IL-6、TNF-α、IL-10、IL-17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和胰腺Th17、Treg细胞比例;RT-qPCR检测脾脏Foxp3、CTLA-4、GITR、RORγt、IL-17A mRNA水平;免疫组化染色、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检测胰腺髓过氧化物酶(MPO)、CD68、IL-6、TNF-α、IL-10、IL-17水平。结果:Sham组大鼠胰腺结构正常,无出血及坏死;SAP组胰腺结构破坏,有明显出血、坏死及炎症浸润;EN组和Gln+EN组胰腺仅存在少量出血、坏死及炎症浸润。与Sham组相比,SAP组胰腺组织学评分、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升高,胰腺MPO+中性粒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增多,血清和胰腺IL-6、TNF-α、IL-17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Th17细胞百分比、RORγt、IL-17A mRNA水平升高,Treg细胞百分比、Treg/Th17、Foxp3、CTLA-4、GITR mRNA水平降低(均P<0.05);与SAP组相比,EN组和Gln+EN组胰腺组织学评分、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降低,胰腺MPO+中性粒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减少,血清和胰腺IL-6、TNF-α、IL-17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Th17细胞百分比、RORγt、IL-17A mRNA水平降低,Treg细胞百分比、Treg/Th17、Foxp3、CTLA-4、GITR mRNA水平升高(均P<0.05);且Gln+EN对SAP的治疗作用优于EN(均P<0.05)。结论:Gln强化肠内营养能够调控SAP大鼠Treg/Th17平衡,降低机体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比司他影响黑色素瘤生长和免疫原性机制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梁安静 程良 +3 位作者 向苏 侯爵 袁榕 陈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57-967,共11页
目的:探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帕比司他对黑色素瘤生长和免疫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常规培养黑色素瘤细胞B16F0,用不同浓度的帕比司他处理细胞,WB法检测帕比司他对B16F0细胞中HDAC表达的影响,CCK-8法、划痕愈合实验、Transw... 目的:探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帕比司他对黑色素瘤生长和免疫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常规培养黑色素瘤细胞B16F0,用不同浓度的帕比司他处理细胞,WB法检测帕比司他对B16F0细胞中HDAC表达的影响,CCK-8法、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帕比司他对B16F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转录组学检测帕比司他对B16F0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用qPCR法加以验证。流式细胞术检测帕比司他对B16F0细胞表面MHCⅠ/Ⅱ类分子表达的影响,B16F0与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共培养检测帕比司他对BMDC细胞表达CD11c、CD80和CD86的影响,B16F0细胞移植瘤实验检测帕比司他对移植瘤生长和裸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帕比司他促进B16F0细胞中组蛋白3(H3)和α-微管蛋白(α-TUB)蛋白乙酰化(P<0.01或P<0.001或P<0.0001),抑制B16F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其凋亡,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P<0.05或P<0.001或P<0.0001),促进B16F0细胞表面表达MHCⅠ/Ⅱ类分子表达并促进共培养BMDC成熟(均P<0.01)。转录组学检测结果显示,帕比司他促进B16F0细胞中E-cadherin和抗原提呈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Ncadherin、vimentin、c-Myc和CDK1的表达,qPCR法验证了这些结果。帕比司他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增强荷瘤裸鼠的免疫功能(P<0.05,P<0.0001)。结论:帕比司他可抑制B16F0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促进其凋亡,调控其免疫性,增强荷瘤裸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帕比司他 MHCⅠ/Ⅱ 肿瘤免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CTA结合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价值
8
作者 周红俐 杨莎 +2 位作者 杨浩 张福洲 刘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1-464,共4页
目的:分析动态CT血管成像(CTA)结合CT灌注成像(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4年4月本院收治的87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CTA侧支循环评分与CTP参数的相关性,随访至治疗后3月,进行改良Rankin(... 目的:分析动态CT血管成像(CTA)结合CT灌注成像(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4年4月本院收治的87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CTA侧支循环评分与CTP参数的相关性,随访至治疗后3月,进行改良Rankin(mRS)评分,根据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55)和预后不良组(n=32),比较2组影像学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图分析CTP参数对AIS患者预后价值。结果:87例患者CTA侧支循环评分为(2.74±1.35)分,0~2分29例,3~4分58例;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侧支循环评分与rCBF、rCBV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rMTT、rTTP显著负相关(P<0.05);NIHSS评分、侧支循环情况、核心梗死体积、rCBF、rCBV、rMTT、VCBV<30%是影响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rCBF、rCBV、rMTT、VCBV<30%对AIS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948、0.910、0.959、0.956。结论:动态CTA可快速评估AIS患者侧支循环,CTP相关参数与侧支循环有一定相关性,可反映侧支循环状态,动态CTA联合CTP对AIS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侧支循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125)I粒子治疗老年患者中晚期肺癌:效果与展望
9
作者 罗阳 胡鸿 +1 位作者 钟立明 魏欣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5-568,共4页
大部分初次确诊肺癌患者年龄较高。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具有瘤内高剂量、周围组织放射性损伤小的优势,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及外放射治疗的老年患者。本文就植入^(125)I粒子治疗老年患者中晚期肺癌效果与其未来展望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肺肿瘤 老年人 碘放射性同位素 近距离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