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血压和血脂及血糖达标率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艳芳 曹芳芳 +4 位作者 曹晓菁 师树田 刘飞 王兆宏 蒋志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患者的血压、血脂和血糖达标率情况,评价其3个危险因素达标率对冠心病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2916例,根据指南规定的达标标准,分析入院时的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及出院时的血压水平。结果 291 6... 目的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患者的血压、血脂和血糖达标率情况,评价其3个危险因素达标率对冠心病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2916例,根据指南规定的达标标准,分析入院时的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及出院时的血压水平。结果 291 6例冠心病患者血压以<130/80 mm Hg(1 mm Hg=0.13 kPa)为达标,入院时达标率28.4%,出院时87.5%;以<140/90 mm Hg为达标,入院时达标率65.8%,出院时90.0%。HDL-C和TG入院时达标率分别为23.0%和58.0%;978例高危患者LDL-C和TC入院时达标率分别为54.3%和49.5%,1 938例极高危患者LDL-C和TC入院时达标率分别为17.4%和5.8%。糖尿病患者538例,占冠心病的18.5%,入院时达标率仅为1.9%;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者共1138例,占冠心病的39.0%。结论冠心病患者入院时血压、血脂和血糖的达标率相对较低,尤其以空腹血糖理想达标率及极高危患者LDL-C和TC达标率低为特点,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和血压达标率,对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 血脂异常 血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心功能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艳芳 杨清 +3 位作者 郭永和 王建龙 成万均 王艳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健康体检者39例为对照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84例,根据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心功能Ⅰ级组33例,Ⅱ级组20例、Ⅲ级组16例、Ⅳ级组1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目的研究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健康体检者39例为对照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84例,根据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心功能Ⅰ级组33例,Ⅱ级组20例、Ⅲ级组16例、Ⅳ级组1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计算CD4/CD8比值,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T淋巴细胞亚群CD3水平在对照组和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CD4水平从心功能Ⅰ级至Ⅳ级组逐渐降低,对照组及心功能Ⅰ级组与心功能Ⅲ级组、Ⅳ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心功能Ⅱ级组与Ⅳ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CD8水平在心功能Ⅳ级组明显升高;CD4/CD8与CD4变化相一致,随心功能减退而降低。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随心功能减退辅助性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提示调节细胞免疫治疗可能会使心力衰竭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血栓栓塞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马涵英 赵铁夫 +2 位作者 雒芳芳 张维君 温绍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67-969,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血浆水平、基因多态性与肺动脉血栓栓塞(肺栓塞)的关系。方法选择肺栓塞患者87例(肺栓塞组),另选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纤溶酶...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血浆水平、基因多态性与肺动脉血栓栓塞(肺栓塞)的关系。方法选择肺栓塞患者87例(肺栓塞组),另选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血浆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多态性。结果肺栓塞组患者较对照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明显下降、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明显升高。肺栓塞组4G/4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1.7% vs 25.0%,P<0.05)。肺栓塞组和对照组均以4G/4G基因型个体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血浆水平最高,5G/5G基因型最低,4G/5G基因型居中。结论肺栓塞患者存在纤溶异常,4G/4G基因型患者呈明显低纤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纤溶酶原激活剂 纤溶酶原灭活剂 多态现象 遗传 基因型 启动区(遗传学) 4G/5G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封堵术在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郭永和 周玉杰 +3 位作者 成万钧 赵迎新 史冬梅 王建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术的中、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老年继发孔型ASD患者206例,缺损8~38(26.5±8.1)mm。封堵术前、术后行右心导管检测肺动脉压、右心室压,随访6个月,评价心功能(NYHA)改善情况... 目的观察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术的中、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老年继发孔型ASD患者206例,缺损8~38(26.5±8.1)mm。封堵术前、术后行右心导管检测肺动脉压、右心室压,随访6个月,评价心功能(NYHA)改善情况。结果成功封堵203例,成功率98.5%。封堵器直径12~42(31.5±7.3)mm。与封堵术前比较,患者封堵术后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平均压明显下降(P<0.05,P<0.01);3~6个月随访时,患者右心室容积缩小、LVEF升高、心功能改善明显。术后心包积液1例(0.5%);即刻残余分流10例(4.9%);术后出现心律失常30例(14.8%)、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16例(7.9%)。6个月随访,患者均未发现有残余分流、脱落、栓塞。结论老年继发孔型ASD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中、远期相对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冠状血管造影术 放射学 介入性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两种完全血运重建对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伴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志坚 周玉杰 +5 位作者 刘宇扬 史冬梅 赵迎新 郭永和 成万钧 杨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5-338,共4页
目的:对比药物洗脱支架(DES)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两种完全血运重建方式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伴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改良MDRD公式,对因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接受DES和CABG的患者的肾功能进行评估,筛选出824... 目的:对比药物洗脱支架(DES)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两种完全血运重建方式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伴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改良MDRD公式,对因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接受DES和CABG的患者的肾功能进行评估,筛选出824例CKD患者接受了完全血运重建治疗,其中冠状动脉双支病变409例(DES 312例,CABG 97例),冠状动脉三支病变415例(DES 167例,CABG 248例)。为校正基线资料的差异,对冠状动脉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置入DES和接受了CABG的临床预后进行分别对比。首要终点为2年内全因死亡、心肌梗死以及脑血管事件的复合终点事件,次级终点为2年内再次血运重建。结果:在冠状动脉双支病变患者中,DES患者复合终点事件及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均与CABG患者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支病变患者中,DES患者复合终点的发生率与CABG患者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ES患者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ABG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在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中,DES患者2年内无复合终点事件的生存率与CABG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次血运重建生存率在DES患者明显低于CABG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人群中DES患者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显著高于CABG患者(风险比:2.32,95%可信区间:1.57~7.33,P=0.024)。结论:在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伴CKD患者中,CABG和DES两种血运重建策略显示出相同的无复合终点生存率。但在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中,即使在同样接受完全血运重建治疗后,DES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依然高于CAB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疾病 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 药物洗脱支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对比剂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清 刘晓丽 +5 位作者 聂斌 王志坚 王建龙 李艳芳 赵迎新 周玉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目的:评价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在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早期诊断价值。方法:连续入选拟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 目的:评价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在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早期诊断价值。方法:连续入选拟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患者311例。男性198例(63.7%),女性113例(36.3%),年龄(58.9±9.4)岁。按照适合中国人的肾脏疾病饮食调整公式计算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价肾功能,30<eGFR≤90ml/(min.1.73 m2)。CIN定义为介入治疗术后48~72小时血清肌酐水平升高≥44.2 mmol/L(0.5 mg/dl)或相对升高≥25%。按照是否发生CIN分成非对比剂肾病组(Non-CIN组,n=272)和对比剂肾病组(CIN组,n=39)。术前及术后4小时血浆NGA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评价NGAL绝对或相对升高对CIN的诊断价值。结果:311例患者中39例(12.5%)患者发生了CIN。术后NGAL水平CIN组较non-CIN组明显升高[(85.2±28.8)ng/mL vs(71.9±27.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n-CIN组组内术后NGAL水平均较术前升高[(71.9±27.6)ng/mL vs(64.8±25.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NGAL相对升高≥25%为切点,诊断CI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2%和80.8%。结论:NGAL相对升高25%可作为CIN早期诊断的切点,血浆NGAL可以作为CIN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肾病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不同年龄大鼠心脏α_1肾上腺素受体介导正性变力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师树田 李艳芳 +3 位作者 李军 龙超良 李杏 汪海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研究在不同年龄组大鼠,激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对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介导的心肌正性变力效应的影响是否不同。方法 测定Wistar大鼠离体左心房收缩效应。结果 在3.5月龄大鼠离体左心房,血管紧张素Ⅱ(AngⅡ)0.001... 目的 研究在不同年龄组大鼠,激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对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介导的心肌正性变力效应的影响是否不同。方法 测定Wistar大鼠离体左心房收缩效应。结果 在3.5月龄大鼠离体左心房,血管紧张素Ⅱ(AngⅡ)0.001-30μmol·L^-1未能诱导出正性变力效应。在3.5,12,18和24月龄组大鼠,苯肾上腺素(PE)引起左心房浓度依赖性正性变力效应。与3.5月龄大鼠相比,12月龄大鼠的PE累积浓度-收缩效应曲线无明显变化,18和24月龄大鼠的最大收缩反应(Rmax)及pD2值均明显下降。AngⅡ100nmol·L^-1预处理30min对3.5和12月龄大鼠左心房的PE累积浓度-收缩效应曲线没有明显影响,但使18和24月龄大鼠的PE累积浓度-收缩效应曲线左移,Rmax及pD2增大。结论 AngⅡ不能诱导大鼠心肌正性变力效应。但随着年龄增长,心肌α1-AR反应性降低时,激动ATR可增强α1-AR介导的正性变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血管紧张素 受体 肾上腺素 α 心房 年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艳芳 刘宇扬 +2 位作者 梁铁彪 王建龙 成万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49-551,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Wistar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抗体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35只3月龄、12、18和24月龄Wistar大鼠血清IGF-ⅡI、NS和胰岛素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餐后血清IGF-Ⅱ在...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Wistar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抗体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35只3月龄、12、18和24月龄Wistar大鼠血清IGF-ⅡI、NS和胰岛素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餐后血清IGF-Ⅱ在3月龄大鼠明显高于12、18和24月龄大鼠(P<0.05,P<0.01,P<0.05)。餐后的INS水平在12、18和24月龄均较3月龄大鼠明显升高(P<0.01)。4组大鼠餐后的胰岛素抗体水平均<5%,为阴性。结论餐后IGF-Ⅱ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但在中年以后(12月龄大鼠)则处于稳定水平;餐后的INS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中年以后INS也处于稳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Ⅱ 胰岛素抗体 胰岛素 年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发生中的相关调节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艳芳 李康 罗瑶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175,共4页
心脏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了解心脏发生中的相关调节因素,将有助于为未来的心脏移植提供新的心脏来源。
关键词 心脏胚胎学 转录因子 细胞因子类 血糖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对急性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南 韩静 +1 位作者 冯斯婷 周玉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9-591,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急性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急性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及时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完成冠脉造影检查,...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急性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急性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及时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完成冠脉造影检查,并行血运重建术(1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术,1例行冠状动脉成形术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救治成功,顺利出院。术后随访6-24个月,均无胸部不适症状,可耐受正常活动。另1例死亡。结论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中发挥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高密度脂蛋白药物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兆宏 李艳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3-565,共3页
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LDL-C、TG水平升高和HDL-C水平下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LDL-C单一达标只能降低30%~45%的主要冠状动脉事件,低HDL-C水平同样具有高心血管事件风险.HDL-C每升高1%,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叮降低2%~3%。HDL的功... 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LDL-C、TG水平升高和HDL-C水平下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LDL-C单一达标只能降低30%~45%的主要冠状动脉事件,低HDL-C水平同样具有高心血管事件风险.HDL-C每升高1%,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叮降低2%~3%。HDL的功能是参与胆固醇逆向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胆固醇-HDL 降血脂药 载脂蛋白A-I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质类 过氧化酶体激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瘦素在大鼠增龄中的变化
12
作者 李艳芳 刘宇扬 +3 位作者 马涵英 吴晓莹 聂小敏 程秀琴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54-555,共2页
目的研究Wistar大鼠在增龄过程中餐后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5只Wistar大鼠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按其年龄分为青年(3月龄)、中年(12月龄)、老年前期(18月龄)和老年(24月龄)4组。结果餐后血清瘦素水平从12月龄(2... 目的研究Wistar大鼠在增龄过程中餐后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5只Wistar大鼠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按其年龄分为青年(3月龄)、中年(12月龄)、老年前期(18月龄)和老年(24月龄)4组。结果餐后血清瘦素水平从12月龄(2.93±0.84)μg/L起明显升高,24月龄(3.82±0.37)μg/L进一步升高,12、18月龄(3.10±1.11)μg/L和24月龄与3月龄(0.93±0.25)μg/L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Wistar大鼠餐后血清瘦素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但在12月龄至18月龄变化不大,而在24月龄则进一步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饭后期间 年龄组 老年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运重建程度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介入治疗术后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白静 于一 +6 位作者 王严 赵迎新 史冬梅 刘宇扬 周志明 刘晓丽 周玉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评估不同血运重建程度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PCI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055例,根据血运重建程度分为完全性血运重建(CR)组261例[SYNTAX血运重建指数(SRI)100%],非CR1组385例(SRI 50%~99%)及非CR2... 目的评估不同血运重建程度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PCI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055例,根据血运重建程度分为完全性血运重建(CR)组261例[SYNTAX血运重建指数(SRI)100%],非CR1组385例(SRI 50%~99%)及非CR2组409例(SRI<50%)。观察3组随访2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根据ROC曲线计算约登指数,找到临床最佳血运重建程度截点。结果 3组随访2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绞痛、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非计划血运重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RI是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2年MACE的保护因素,其中合理的SRI可以使2年MACE发生风险降低64%(P=0.010)。SRI对MACE有很高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65,最大约登指数为0.291,血运重建程度最佳截点为6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CR随访2年心血管事件更低。对不能进行CR患者应尽可能使血运重建程度达到65%以上,以降低长期随访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ROC曲线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