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测量指导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反流的单中心中短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阳 赵杰 +16 位作者 张洪亮 牛冠男 王墨扬 刘庆荣 周政 赵振燕 张倩 丰德京 张斌 李子昂 罗彤 滕思勇 安云强 吕滨 许海燕 宋光远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4-641,共8页
目的:初步总结精准测量指导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反流的中短期疗效。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诊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并行TAVR治疗的37例患者,采用两款国产自展式瓣膜Venu... 目的:初步总结精准测量指导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反流的中短期疗效。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诊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并行TAVR治疗的37例患者,采用两款国产自展式瓣膜Venus A瓣膜(杭州启明)和VitaFlow瓣膜(上海微创)完成TAVR。收集并分析患者的基线信息、CT测量和解剖分型、围术期情况和1年内随访指标。结果:37例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的年龄为(73.1±8.7)岁,男性23例(62.2%)。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评分为(8.6±2.1)%。37例患者的CT解剖分型分为4型:1型17例(45.9%)、2型3例(8.1%)、3型13例(35.1%)和4型4例(10.8%)。19例(51.3%)置入VitaFlow瓣膜,18例(48.6%)置入Venus A瓣膜。TAVR即刻器械成功率为67.6%(25/37),手术成功率为86.5%(32/37),“瓣中瓣”置入8例(21.6%),永久性起搏器植入9例(24.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窦管交界直径、人工瓣膜类型和CT解剖分型是器械失败的影响因素(P均<0.05)。1年随访死亡2例,1例3型患者单瓣置入成功后3个月瓣膜下移实施“瓣中瓣”置入。与基线相比,患者术后1年内左心室射血分数逐渐增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持续缩小,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应用自展式瓣膜行TAVR治疗解剖分型合适的重度主动脉瓣反流安全、可行且1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反流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多平面测量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mney支架技术联合All in One技术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应用的初步经验
2
作者 宋光远 刘新民 +8 位作者 姚晶 阴赪茜 吴文辉 苑飞 罗太阳 卢志南 常三帅 闫云峰 蒲俊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2-317,共6页
目的:总结Chimney支架技术联合All in One技术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中应用的初步经验。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在TAVR术中联合应用Chimney支架技术和All in One技术的10... 目的:总结Chimney支架技术联合All in One技术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中应用的初步经验。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在TAVR术中联合应用Chimney支架技术和All in One技术的1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手术操作、住院和出院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76.2±3.9)岁,三叶式主动脉瓣7例,二叶式主动脉瓣3例,术前CT评估均有冠状动脉阻塞危险因素,并且术中球囊预扩张提示冠状动脉阻塞。所有患者均使用一枚药物洗脱支架完成Chimney支架技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有8例位于左主干,2例位于右冠状动脉,支架平均直径(3.7±0.3)mm,平均长度(20.6±2.4)mm,在住院及平均随访(7.8±3.7)个月期间,无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结论:TAVR术中Chimney支架技术联合All in One技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mney支架技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All in One技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