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DSM-5的单双相抑郁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房萌
王刚
冯媛
张玲
路亚洲
李晓虹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十病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抑郁症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四病区
-
出处
《四川精神卫生》
2016年第1期6-9,共4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临床医学研究协同网络建设示范应用研究(二)(2015BAI13B00)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Z151100004015042)
+2 种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D12100005012003)
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Z12110000611)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Z141107002514033)
-
文摘
目的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比较单相复发性抑郁障碍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DSM-5特征标准在中国住院患者中的适用情况。方法根据DSM-5标准自编抑郁发作临床特征调查问卷,对2015年8月-12月在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住院的复发性抑郁障碍112例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136例进行访谈,比较差异。结果双相抑郁起病年龄更早、抑郁发作次数更多、家族史阳性及伴精神病性特征的比例更高(P<0.05)。复发性抑郁一次抑郁发作持续时间更长,伴焦虑痛苦及伴忧郁特征的比例更高(P<0.05)。结论单双相抑郁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DSM-5特征标准在中国人群中的信效度需要进一步验证。
-
关键词
复发性抑郁
双相抑郁
临床特征
DSM-5
-
Keywords
Recurrent unipolar depression
Bipolar depression
Clinical feature
DSM-5
-
分类号
R74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应用QIDS评估抗抑郁剂早期起效对预后预测的效果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旸
王刚
李晓虹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四病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抑郁症研究所
-
出处
《四川精神卫生》
2016年第1期19-22,共4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临床医学研究协同网络建设示范应用研究(二)(2015BAI13B00)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Z151100004015042)
+1 种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D12100005012003)
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Z12110000611)
-
文摘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早期起效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133例抑郁发作患者被随机分入四种抗抑郁剂治疗组(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组),分别在基线期、治疗2周末及8周末使用16项抑郁症状快速自评量表(QIDS-SR16)对患者症状进行评估,计算2周末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结果治疗2周末,各治疗组均有较高比例患者满足早期起效标准(西酞普兰组50%;艾司西酞普兰组52%;帕罗西汀组51.16%;舍曲林组53.85%),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1);各药物组阳性预测值(PPV)均较高,阴性预测值(NPV)偏低(西酞普兰组0.77,0.38;艾司西酞普兰组1.00,0.25;帕罗西汀组0.91,0.24;舍曲林组0.90,0.28)。结论进一步证实SSRIs类抗抑郁药在2周内起效;早期起效对预后估计比较灵敏,但早期未起效对预后判断欠佳。
-
关键词
早期起效
有效
预测
QIDS
-
Keywords
Early onset of action
Response
Prediction
QIDS
-
分类号
R74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