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抑郁症状快速评定量表评估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娜 王晓红 +4 位作者 师晶晶 丰雷 朱雪泉 王刚 胡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03-909,共7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的性别差异、残留症状与治疗时间和治疗方式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ICD-10抑郁发作或复发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抑郁症急性期治疗后患者1503例(男性559例,女性944例),此次抑郁发作已治疗8~12...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的性别差异、残留症状与治疗时间和治疗方式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ICD-10抑郁发作或复发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抑郁症急性期治疗后患者1503例(男性559例,女性944例),此次抑郁发作已治疗8~12周,应用抑郁症状快速评定量表(QIDS)评估分为残留症状组(n=733)和无残留症状组(n=770),比较残留症状与治疗时间(8~12周)、药物治疗(单种抗抑郁药物治疗、联合治疗)之间的性别差异。结果:男性残留症状总分、感觉沮丧、反应迟钝得分高于女性,夜间睡眠得分低于女性(均P <0. 05)。治疗11周男性的残留症状数目多于女性;随治疗时间增加,女性残留症状数目减少(P <0. 05),残留症状轻度比例高于中度及以上(P <0. 05)。使用单种抗抑郁药物治疗,男性残留症状中度及以上比例高于女性(P <0. 05);女性联合两种及以上抗抑郁药物残留症状中度及以上所占比例高于使用单种抗抑郁药物(P <0. 05)。结论: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存在性别差异,不同治疗时间和治疗方式对残留症状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残留症状 性别差异 QIDS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搜索范式下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注意偏向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莎 栗觅 +4 位作者 吕胜富 付冰冰 丰雷 王刚 钟宁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考察不同情绪环境中的视觉搜索任务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选取27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住院患者,以及27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选用Nimsti... 目的:考察不同情绪环境中的视觉搜索任务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选取27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住院患者,以及27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选用Nimstim情绪面孔图片库中的高兴、悲伤和中性面孔作为刺激材料,使用视觉搜索范式,比较两组被试在不同情绪环境中搜索反应时的差异。结果:抑郁组在高兴、悲伤环境中的反应时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4717.7±1907.1)ms vs.(2406.2±1210.4)ms;(5186.1±2078.8)ms vs.(3093.0±1244.2)ms;均P<0.001];抑郁组在高兴与悲伤面孔环境中的反应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对照组在高兴面孔环境中的反应时小于悲伤面孔环境中的反应时[(2406.2±1210.4)ms vs.(3093.0±1244.2)ms,P<0.05]。患者组HAMD得分与反应时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面孔视觉搜索任务中,与正常被试相比,抑郁症患者抗情绪刺激干扰能力更差,没有表现出负性注意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视觉搜索 情绪 注意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缓解期情绪面孔注意加工偏向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文敬 栗觅 +5 位作者 吕胜富 李莎 丰雷 付冰冰 王刚 钟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98-700,共3页
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即使在病情缓解后也存在认知功能障碍^([1-2])。而注意功能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因此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功能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3-5])。缓解期是抑郁症恢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关键词 缓解期 抑郁症 负性注意偏向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初级医疗机构中进行抑郁筛查的必要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8
4
作者 耿莹 王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92-694,共3页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是否有必要筛查抑郁症,应对什么样的人群进行筛查,普遍性筛查与特殊人群筛查究竟哪个更加可行,许多国家针对抑郁筛查出台了指南建议。虽然各国指南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核心建议是一致的,
关键词 抑郁症 筛查 指南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障碍患者自助小组效果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程新雷 王希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4-388,共5页
目的:探索抑郁障碍患者自助小组的效果,为推进抑郁障碍患者自助、拓展康复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年内参加4次以上抑郁自助小组的患者21例,根据访谈提纲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深度分析。采用自编小组效... 目的:探索抑郁障碍患者自助小组的效果,为推进抑郁障碍患者自助、拓展康复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年内参加4次以上抑郁自助小组的患者21例,根据访谈提纲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深度分析。采用自编小组效果调查表调查患者参加小组后的感受、收获或发生的变化。结果:访谈分析发现,自助小组的效果包括症状改善、规范治疗及提高依从性、促进康复、提升自尊自信4方面。自编小组效果调查表结果显示,收获较大的前3个方面为获得经验、对治疗有信心、学习自我调节。结论:抑郁自助小组可帮助患者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治疗依从性,从提高社交技能、接纳疾病等多方面促进康复,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自尊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自助小组 扎根理论 自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治疗对双相躁狂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糖原合成酶激酶3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晓虹 蔡焯基 +1 位作者 刘敏 王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双相躁狂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GSK3)活性的影响。方法纳入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36例,... 目的探讨不同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双相躁狂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GSK3)活性的影响。方法纳入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36例,给予碳酸锂或丙戊酸钠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8周。分别于基线、4周和8周末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20 m L,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PBMCs的GSK3α和GSK3β丝氨酸磷酸化水平(p Ser-GSK3α,p Ser-GSK3β)以及总GSK3水平(total-GSK3α和total-GSK3β)。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s Scale,YMRS)和临床症状严重度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cale,CGI-S)等评估症状变化。结果治疗8周,各组患者的YMRS、CGI-S等评分均明显降低(P<0.001),与此同时,治疗后PBMCs的p Ser-GSK3α、p Ser-GSK3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不同心境稳定剂组间比较,p Ser-GSK3β/total-GSK3β相对比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0),锂盐组变化明显(P=0.024);相关分析显示,p Ser9-GSK3β/total-GSK3β比值与4周末YMRS减分绝对值呈负相关(r=-0.413,P=0.043)。剔除反复躁狂发作(≥3次)患者,这一趋势更加显著(r=-0.543,P=0.020)。其中锂盐组呈现了相似的变化(r=-0.432,P=0.083),而丙戊酸钠组无。结论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降低双相躁狂患者PBMCs的GSK3活性,碳酸锂单药或联合治疗相比丙戊酸钠,可以更显著降低双相躁狂患者的GSK3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躁狂发作 心境稳定剂 锂盐 丙戊酸盐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糖原合成酶激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立哌唑致癫发作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鲍爽 付冰冰 梁海霞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16-1216,共1页
患者,女,28岁。主因“间断交替出现情绪不稳、易怒、言语夸大、行为冲动、疑心与情绪差、睡眠差、活动少3年,近3个月复发”,于2018年1月5日入院,考虑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入院心电图、脑电图提示正常... 患者,女,28岁。主因“间断交替出现情绪不稳、易怒、言语夸大、行为冲动、疑心与情绪差、睡眠差、活动少3年,近3个月复发”,于2018年1月5日入院,考虑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入院心电图、脑电图提示正常。患者于2015年4月生产1女后3个月逐渐出现兴奋、话多、挑剔等症状,怀疑丈夫有外遇、监视自己,凭空闻声,多次于当地医院就诊,并于2016年5月自行停药,期间生活及人际关系尚可。患者既往体健,无特殊家族史及个人病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77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压119/78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接触尚可,问答切题,语量多,可引出被害妄想、被监视感,情绪不稳,易怒等情绪障碍与精神病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癫··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