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科临床研究知情同意实施过程的受试者权益保护 被引量:3
1
作者 贾京津 胡昌清 +4 位作者 翟屹民 王小婷 丰雷 王巍巍 滕红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5期567-571,共5页
随着精神科临床研究的开展逐渐增多,医学伦理问题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伦理审查中已对知情同意进行了严格规定,然而面对精神疾病患者这一特殊人群,临床实施过程中仍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精神科临床研究特点,... 随着精神科临床研究的开展逐渐增多,医学伦理问题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伦理审查中已对知情同意进行了严格规定,然而面对精神疾病患者这一特殊人群,临床实施过程中仍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精神科临床研究特点,从以下方面论述了精神科临床研究中知情同意实施过程中的受试者权益的保护问题:为受试者提供安静、舒适、相对独立的知情同意环境,保证受试者者充分的知情同意时间,选择具有资质的研究者进行知情同意,保证的知情同意过程有效进行,指导受试者正确签署姓名及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临床研究 知情同意 受试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疗法在常见精神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朱柯蒙 汪晓 张庆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36-640,F0003,共6页
正念疗法是基于正念发展而来的心理疗法,包括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辨证行为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等。正念疗法通过调节认知和情感系统缓解精神疾病的症状。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据显示正念疗法有助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物质依... 正念疗法是基于正念发展而来的心理疗法,包括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辨证行为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等。正念疗法通过调节认知和情感系统缓解精神疾病的症状。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据显示正念疗法有助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物质依赖、创伤后应激障碍、进食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等多种精神疾病,在抑郁症及焦虑症中治疗效果与一线治疗方式等同,这为精神疾病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疗法 正念减压疗法 正念认知疗法 精神疾病 抑郁症 焦虑症 物质依赖 创伤后应激 障碍 进食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制定北京市社会心理咨询标准服务评价指标
3
作者 齐涵 白冰儿 +4 位作者 刘松怀 西英俊 金文青 李玉青 闫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2-587,共6页
目的构建北京市社会心理咨询标准服务评价指标。方法利用文献检索初步提炼评价指标,通过个人深度访谈收集心理卫生相关领域专家对指标的意见和建议,利用Nvivo 12.0软件对访谈文字稿进行整理、编码、节点分析和整合,初步形成三级标准服... 目的构建北京市社会心理咨询标准服务评价指标。方法利用文献检索初步提炼评价指标,通过个人深度访谈收集心理卫生相关领域专家对指标的意见和建议,利用Nvivo 12.0软件对访谈文字稿进行整理、编码、节点分析和整合,初步形成三级标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而后以线上问卷的方式邀请79名专家参加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和修改。结果通过文献检索和个人深度访谈初步形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以及80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经专家现场预评价和讨论后,保留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纳入第一轮德尔菲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为96.2%,专家权威系数为0.80±0.03,专家协调系数为0.124;第二轮咨询问卷回收率为83.3%,专家权威系数为0.83±0.02,专家协调系数为0.095,最终通过指标的筛选、增补、合并,形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及45个三级指标的北京市社会心理咨询标准服务评价指标定体系。结论本研究初步构建的北京市社会心理咨询标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符合当前北京市心理咨询服务的基本要求,其效果还需要在后续实际使用中进行评价和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 评价指标 个人深度访谈 德尔菲专家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增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孙丛丛 周丹娜 +4 位作者 宁芳平 马良 闫丽琼 任艳萍 马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索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s,r TMS)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增效作用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及北京市朝阳区第三医院的住院及门... 目的探索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s,r TMS)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增效作用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及北京市朝阳区第三医院的住院及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53例患者,脱落3例,剩余50例根据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分为低频(1Hz)治疗组26例和高频(10 Hz)治疗组24例,各治疗组再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对照组进行伪刺激,评估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符合入组标准患者53例,共有50例完成研究。经t检验和χ2检验,两组间的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低频治疗: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时间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第4周末的量表评分明显降低。高频治疗: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阴性因子分、精神病理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在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4周末的量表评分明显降低。治疗过程中有3例1Hz实验组患者和2例10 Hz实验组患者诉第1次治疗时感头痛、麻木感,余无不适主诉。结论尚未发现重复经颅磁刺激合并药物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精神分裂症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市疾控人员情绪状态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齐涵 冯媛 +6 位作者 肖乐 陈旭 周晶晶 西英俊 李玉青 闫芳 王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72-976,共5页
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疾控人员的情绪状态及相关因素。方法:以北京市5个区级疾控中心抗疫一线疾控人员作为访谈对象,使用自制的访谈提纲对疾控人员的情绪状态、影响因素、自我调节措施、社会支持和工作意义进行远程个人深度访谈,... 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疾控人员的情绪状态及相关因素。方法:以北京市5个区级疾控中心抗疫一线疾控人员作为访谈对象,使用自制的访谈提纲对疾控人员的情绪状态、影响因素、自我调节措施、社会支持和工作意义进行远程个人深度访谈,利用主题框架法进行情绪状态和相关因素的定性分析。结果:18名完成访谈的疾控人员中9人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焦虑,4人出现过不自主的担心,3人报告有兴趣下降,5人有过情绪低落。防护物资紧缺(n=5)、睡眠不足(n=5)、公众的不理解(n=4)、担心被感染(n=3)和政策变化(n=2)是影响疾控人员情绪状态的主要因素;家人的支持(n=17)、自身和单位采取的调节措施(n=18)对于缓解情绪问题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疾控人员承受的心身压力较大,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疾控人员 情绪状态 个人深度访谈 主题框架分析法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理论能力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与社会功能之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仲捷 朱虹 +1 位作者 郝军 贾竑晓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0-595,共6页
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理论能力在精神症状与社会功能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选取3种测试评估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 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理论能力在精神症状与社会功能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选取3种测试评估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的完成分类数、持续性操作测验平均反应时间、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的数字广度项目;选取4个心理理论能力任务评估患者的社会认知:一级错误信念、二级错误信念、失言识别任务和眼区阅读测试;选用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Functioning Scale,PSP)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分析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理论能力在精神症状与社会功能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PSP结果分别与患者的阴性症状呈负相关(r=-0.453,P<0.001)、与失言任务评分呈正相关(r=0.544,P=0.010),失言任务评分与阴性症状呈负相关(r=-0.331,P<0.001),阴性症状对社会功能有直接效应(β=-0.467,t=-0.461,P<0.01),失言任务在阴性症状和社会功能之间有一定的中介作用(β=0.410,t=3.529,P<0.01)。结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损害与阴性症状及心理理论能力密切相关。失言任务在患者精神症状与社会功能间存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急诊紧张症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何笑笑 周福春 +3 位作者 王传跃 朱辉 及晓 关鸿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8-692,共5页
目的分析精神科急诊紧张症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识别及诊治能力。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急诊留院观察的123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46名紧张症患者和77名非紧张症急性精神障碍患者,使用精神障碍诊断... 目的分析精神科急诊紧张症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识别及诊治能力。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急诊留院观察的123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46名紧张症患者和77名非紧张症急性精神障碍患者,使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DSM-5)紧张症诊断标准确定紧张症诊断,使用Bush-Francis紧张症评定量表(Bush-Francis Catatonia Rating Scale,BFCRS)评估紧张症严重程度,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精神症状。结果①与非紧张症相比,紧张症患者前驱感染更常见(19.6%vs 1.3%),需要留院观察时间更长[(4.3±2.7)vs(2.1±1.5)]d,阴性症状评分更高[(26.6±8.6)vs(10.52±5.7)],伴随尿失禁/潴留(5.2%vs 1.3%)以及便失禁/便秘(58.7%vs 23.4%)的比率更高,白细胞总数升高(47.8%vs 26.0%)、肌酸激酶增高(58.7%vs 28.6%)比率更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主要诊断包括精神分裂症18例(39.1%),情感障碍10例(21.7%),器质性紧张症患者6例(13.0%)。最常见的紧张症症状为违拗、缄默、木僵、激越、僵住。结论紧张症患者常首先就诊于急诊,前驱感染、躯体问题更多见,需使用急诊资源的时间更长,精神症状更重,在临床中容易被评估为阴性症状,容易误诊及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症 急诊室 精神分裂症 心境障碍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对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8
作者 齐涵 贾鹏举 +8 位作者 王春燕 胡维明 付晨光 夏晨妮 姜涛 吴曼琴 王学好 张长春 闫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4,共8页
目的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对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社区干预试验设计,通过两阶段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由专业人员对老年人提供为期半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干预前后... 目的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对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社区干预试验设计,通过两阶段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由专业人员对老年人提供为期半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干预前后利用量表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失眠症状和认知障碍情况,分析干预有效率、量表得分变化,以及影响干预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来自北京市30家养老机构的620名老年人纳入分析,平均年龄(77.92±9.79)岁,男性占比50.5%。与干预前相比,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后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失眠、焦虑、认知障碍量表总分显著下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个人月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以及慢性病患病情况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无效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未来还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改善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老年人 心理健康教育 影响因素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精神症状与躯体症状网络分析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雪 冯正田 +4 位作者 郑思思 段宇航 吴子遥 朱虹 贾竑晓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8-577,共10页
目的探索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与中医核心躯体症状,并分析症状间的关系。方法收集50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中医核心躯体症状、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与躯体症状关系、中医核心... 目的探索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与中医核心躯体症状,并分析症状间的关系。方法收集50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中医核心躯体症状、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与躯体症状关系、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与中医核心躯体症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中医核心精神症状是善恐易惊、善思、早醒和易激动;中医核心躯体症状是腰痛、胸闷、神疲乏力和口苦;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与躯体症状研究提示善恐易惊与神疲乏力、善思与心悸、易激动与自汗、早醒与腰痛关联性较强。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与中医核心躯体症状整合网络分析提示易激动和善思在整个网络中对其他症状影响较大,更多地参与症状间互动,且具有预测其他症状的作用。结论广泛性焦虑障碍与肾、心、肝关系密切,临床治疗应以精神症状为主进行辩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障碍 网络分析 核心精神症状 肾阴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犯罪行为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40
10
作者 甄文凤 马辛 +1 位作者 林祥吉 王红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88-292,共5页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犯罪行为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其暴力犯罪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有暴力犯罪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93例,无暴力犯罪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80例,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犯罪行为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其暴力犯罪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有暴力犯罪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93例,无暴力犯罪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80例,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s,MOA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对患者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特征、暴力行为和精神症状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较低,多居住在农村,多数未曾治疗精神疾病,未曾于精神专科医院住院(P<0.05);研究组MOAS中财产攻击、体力攻击评分及总分,以及BPRS中思维障碍、敌对性因子分及总分均较高(P<0.05);研究组实施暴力犯罪行为前1周存在明显的攻击行为、明显的冲动、治疗不合作(不依从)、暴力致人受伤、存在精神病性症状所致愤怒(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受教育年限(OR=0.567, P=0.023)、财产攻击(OR=0.023, P=0.004)、体力攻击(OR=0.012, P=0.002)、既往治疗情况(OR=35.119, P=0.030)是暴力犯罪行为的相关因素。结论文化程度低、已有对财物攻击和体力攻击行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犯罪行为的危险因素;而积极治疗有助于减少暴力犯罪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暴力 犯罪行为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相关的社会心理特征因素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闫爱国 刘鑫子 +3 位作者 尹冬青 朱虹 贾竑晓 李自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2-608,共7页
目的探索影响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复发的社会心理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就诊的BD患者共计269例,根据BD是否发作分为发作组(194例)和稳定组(75例),统计两组患者的基本... 目的探索影响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复发的社会心理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就诊的BD患者共计269例,根据BD是否发作分为发作组(194例)和稳定组(75例),统计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特征、药物依从性、情感气质、社会支持、儿童期创伤和五态人格之间的差异,再以逻辑回归和中介效应确定BD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之间的中介关系。结果循环气质、激惹气质、太阴人格与BD复发成正相关,而客观社会支持与BD复发成负相关;客观社会支持与抑郁情绪之间存在直接效应,效应值为-0.08;循环气质和太阴人格皆在客观社会支持与抑郁情绪之间有中介作用,中介值分别为-0.018和-0.028,总的间接效应为-0.046,客观社会支持与抑郁情绪之间的总效应值为-0.127,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36.2%。结论BD患者接受到的客观社会支持越多,抑郁情绪的水平越低,基于人格和气质的社会心理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社会支持不佳引起的BD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社会心理特征 循环气质 五态人格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心理理论能力对社会功能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仲捷 朱虹 +1 位作者 郑思思 贾竑晓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6-60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理论能力对社会功能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3至2017年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 目的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理论能力对社会功能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3至2017年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选取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中的完成分类数、持续性操作测验(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平均反应时间、成人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AIS)中的数字广度项目评估神经认知;选取心理理论能力中的一级错误信念、二级错误信念、失言识别任务和眼区阅读测试评估社会认知;选用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Functioning Scale,PSP)评估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评估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心理理论能力对社会功能的预测作用。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SP评分与阴性症状(r=-0.271,P=0.010)、WCST完成分类数(r=-0.128,P=0.328)呈负相关,与失言识别评分呈正相关(r=0.410,P<0.001);二级错误信念及失言识别任务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80.9%。结论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损害与阴性症状及心理理论能力密切相关,心理理论能力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心理理论能力 社会功能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焦虑特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敬铭 王鑫 +3 位作者 刘丽改 郝一炜 宋蕊 贾竑晓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9-613,共5页
目的探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患者的焦虑特质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为目标人群心理症状的早期识别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应急三... 目的探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患者的焦虑特质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为目标人群心理症状的早期识别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应急三病区和四病区确诊SARS-CoV-2感染病例,轻型或普通型患者共72例,向所有患者发放特质焦虑问卷(Trait Anxiety Inventory,TAI),由精神科医师对完成自评问卷的患者进行面对面结构化访谈,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等他评工具对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结果伴焦虑/不伴焦虑的SARS-CoV-2患者TA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抑郁/不伴抑郁的SARS-CoV-2患者TA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SARS-CoV-2患者TAI评分与HAMA、HAMD总分存在显著相关(P<0.05);具体而言,SARS-CoV-2患者的TAI评分与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焦虑/躯体化、认知症状、睡眠障碍、绝望感各因子分呈正相关。结论感染SARS-CoV-2的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其特质焦虑水平的高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焦虑特质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情况与精神障碍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翟倩 胡昌清 +3 位作者 杨丽 张国富 王晶晶 刘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情况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疾病临床数据与生物样本库的受试者数据库(2 142例),从中选取符合分析要求的正常对照(n=111例)、精神分裂症(n=82例)和情感障碍(抑郁症和双相障碍)...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情况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疾病临床数据与生物样本库的受试者数据库(2 142例),从中选取符合分析要求的正常对照(n=111例)、精神分裂症(n=82例)和情感障碍(抑郁症和双相障碍)(n=119例)受试者,通过分析比较3组中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以及维度分)的数据,来探讨社会支持情况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并将2个病例组按照发病次数分为不同亚组(发作次数:≤2次vs> 2次)进行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维度分的比较。结果 3组之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分在正常对照组与精神分裂症组及情感障碍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情感障碍组与精神分裂症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1)。情感障碍患者亚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精神分裂症患者亚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获得和利用社会支持的水平低于正常人,发作次数越多,社会支持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量表 精神障碍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自尊水平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城伟 周娇娇 +1 位作者 冯媛 杨蕴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4-298,共5页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群自尊水平的差异,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与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RSES)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对90...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群自尊水平的差异,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与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RSES)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对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人群的自尊水平及症状进行评估。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群进行组间的比较,两组间在总分和正性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分P>0.05,正因子得分P>0.05),两组间在负性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enberg量表总分与精神分裂症的概念紊乱症状有显著相关性(P<0.05),正性因子分与概念紊乱、兴奋、夸大症状评分有显著相关性(P<0.05),负性因子分与兴奋及刻板思维症状评分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群的自尊总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自尊成分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现在负性自尊水平高于正常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与概念紊乱症状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自尊水平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象思维在构建精神系统疾病中医辨治新方法--五神藏辨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尹冬青 贾竑晓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3-868,共6页
精神系统疾病以精神症状为主与躯体疾病不同,传统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脏腑辨证不适应于精神科的临床实践,必须建立新的辨证论治方法,新的辨证论治方法的建立必须以一定的方法论为基础。象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中医理论的形成和辨证论治的临... 精神系统疾病以精神症状为主与躯体疾病不同,传统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脏腑辨证不适应于精神科的临床实践,必须建立新的辨证论治方法,新的辨证论治方法的建立必须以一定的方法论为基础。象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中医理论的形成和辨证论治的临床过程均是象思维的集中体现,新的辨治方法的建立必须以此为指导,为此文章从象思维的角度探讨精神系统疾病中医辨治新方法的建立方法,为精神系统疾病中医辨治模型的建立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思维模式 五神辨治 精神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99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五运六气禀赋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尹冬青 贾竑晓 +2 位作者 李自艳 张翼 宁艳哲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83-1790,共8页
目的从中医运气学的角度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先天运气禀赋特征,为揭示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病机提供思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1199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生日期的干支转化作为推算五运六气的依据,... 目的从中医运气学的角度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先天运气禀赋特征,为揭示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病机提供思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1199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生日期的干支转化作为推算五运六气的依据,根据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出生时的五运六气分布特征,确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五运六气禀赋特征。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生禀赋在岁运、司天/在泉、主气、岁运-司天-在泉综合运气5个方面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即岁运为太水的患病率最高,岁运为少土的患病率最低;司天为少阴君火、在泉为阳明燥金的患者患病率最高,司天为太阴湿土、在泉为太阳寒水的患病率最低;主气为阳明燥金的患病率最高,主气为少阳相火的患病率最低;岁运-司天-在泉综合运气的分布上以少木-阳明燥金-少阴君火表现者患病率最高,以少土-阳明燥金-少阴君火表现者患病率最低。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生时五运六气先天禀赋存在特异性,以少木-阳明燥金-少阴君火为综合运气表现者患病率最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先天运气禀赋特征主要为寒水燥金郁火,火热不得外越的火郁性体质,治疗上应以宣散开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五运六气 先天禀赋 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及复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fMRI研究:基于低频振幅和脑功能连接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赟 周晶晶 +5 位作者 陈熊鹰 张志芳 刘瑞 冯媛 周媛 王刚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3-988,共6页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基于低频振幅(ALFF)及静息态脑功能连接(rsFC),对比分析首发、复发抑郁症(MD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脑自发活动及脑功能连接的差异,旨在探索首发及复发MDD的神经病理机制的差异。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基于低频振幅(ALFF)及静息态脑功能连接(rsFC),对比分析首发、复发抑郁症(MD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脑自发活动及脑功能连接的差异,旨在探索首发及复发MDD的神经病理机制的差异。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47例首发MDD患者和35例复发MDD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通过广告招募11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的静息态fMRI数据,采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各脑区ALFF值的差异,进而将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作为种子点进行rsFC分析。结果:三组之间左侧颞上回和颞中回ALFF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FWE)=0.007)。事后分析发现复发MDD组左侧颞上回和颞中回的ALFF值均高于首发MDD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0.001,Bonferroni校正);而首发MDD组与对照组之间此指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onferroni校正)。三组之间左侧颞上/中回-右侧楔前叶rsFC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_(FWE)=0.002)。事后分析发现首发和复发MDD组的rsFC值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5,Bonferroni校正);复发组rsFC值高于首发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onferroni校正)。结论:首发及复发MDD患者表现出左侧颞叶脑自发活动和左侧颞叶-楔前叶脑功能连接的异常及不同,这有助于区别首发及复发MDD的神经病理机制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静息态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抑郁发展轨迹的异质性及其相关因素
19
作者 王晨 李安宁 +1 位作者 侯金芹 姜海利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0-726,共7页
目的:探索围产期抑郁的发展轨迹异质性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北京妇产医院,对孕中期至产后3个月的孕产妇进行5次抑郁评估,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筛查抑郁症状。同时在入组时收集社会人口学信息、婚姻满意度、社会... 目的:探索围产期抑郁的发展轨迹异质性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北京妇产医院,对孕中期至产后3个月的孕产妇进行5次抑郁评估,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筛查抑郁症状。同时在入组时收集社会人口学信息、婚姻满意度、社会支持度信息。使用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抑郁发展轨迹异质性,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416例孕妇完成至少3次测评,识别出2个轨迹亚组:其中1023例(72.2%)总体分数较低,抑郁轨迹以抛物线形式进行性上升,称为曲线组;另有393例(27.8%)抑郁轨迹趋于不变,总体得分高,称为直线组。较大年龄、较高婚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度者进入直线组的风险降低(OR=0.96、0.94、0.89);自身及家族抑郁病史者进入直线组风险升高(OR=2.50、6.51)。结论:围产期抑郁症状变化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较大年龄、较高的婚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度降低持续性较高抑郁水平的风险,个人及家族抑郁病史可能增加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抑郁 轨迹 潜类别增长曲线模型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儿童血浆中缬氨酸水平变化及其与发育商的关系
20
作者 徐新杰 蔡小娥 +3 位作者 孟凡超 龙波 尤欣 张嵘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3,共7页
目的:比较孤独症儿童与健康儿童血浆中缬氨酸水平的差异,并探究孤独症儿童血浆缬氨酸水平与其发育商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共招募29例孤独症儿童作为病例组,同期招募30例同年龄段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 目的:比较孤独症儿童与健康儿童血浆中缬氨酸水平的差异,并探究孤独症儿童血浆缬氨酸水平与其发育商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共招募29例孤独症儿童作为病例组,同期招募30例同年龄段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对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Gesell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GDS)评估儿童发育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缬氨酸水平,并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病例组儿童血浆缬氨酸水平与其发育商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孤独症组血浆缬氨酸水平显著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DS量表因子得分方面,孤独症组儿童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等方面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孤独症组儿童血浆缬氨酸水平与GDS量表中的精细运动评分(r=0.441,P<0.05)和个人-社交评分(r=0.437,P<0.05)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适应性、大运动和语言方面的评分无显著相关(P>0.05)。根据CARS量表评分标准,将孤独症组儿童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和重度两个亚组,在亚组之间进行比较发现,重度孤独症儿童在GDS量表适应性、精细运动、语言以及个人-社交方面的评分均显著低于轻中度孤独症儿童(P<0.05),而两个亚组之间在GDS量表大运动评分及血浆缬氨酸水平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独症儿童血浆中缬氨酸水平偏低,且与其精细运动和个人-社交功能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缬氨酸 发育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