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b_2Ⅱa期子宫颈癌腔内放疗加手术与单纯手术治疗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凤霜 吴玉梅 +4 位作者 孔为民 王建东 郝霞 牛聚伟 白来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797-800,共4页
目的:比较术前近距离腔内后装放疗和单纯手术治疗Ⅰb2、Ⅱa期宫颈癌的疗效,以探讨Ⅰb2、Ⅱa期宫颈癌术前适当剂量阴道腔内放疗的意义。方法:选取北京妇产医院1998年6月至2005年6月,Ⅰb2、Ⅱa期且宫颈肿块均>4cm的宫颈癌患者78例。患... 目的:比较术前近距离腔内后装放疗和单纯手术治疗Ⅰb2、Ⅱa期宫颈癌的疗效,以探讨Ⅰb2、Ⅱa期宫颈癌术前适当剂量阴道腔内放疗的意义。方法:选取北京妇产医院1998年6月至2005年6月,Ⅰb2、Ⅱa期且宫颈肿块均>4cm的宫颈癌患者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放疗组38例行术前192Ir近距离腔内放疗,阴道盒源旁1cm2000~3000cGy,分2~3次/2~3周完成,放疗后10~14天行宫颈癌根治术即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单纯手术组40例直接行宫颈癌根治术。评定两组的疗效和术前阴道腔内后装放疗对手术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前放疗组宫颈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总有效率(CR+PR)94.7%(36/38),术前放疗组和单纯手术组相比未增加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两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年(89.5%和80.0%,P>0.05)、3年(82.9%和61.3%,P<0.05)、5年(76.9%和52.6%,P<0.05);两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5.0%和92.1%,P>0.05)、(83.9%和87.9%,P>0.05)和(78.3%和80.0%,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术前近距离阴道腔内后装放疗可作为Ⅰb2、Ⅱa期宫颈癌综合治疗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Ⅰb2、Ⅱa期宫颈癌有满意的局部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放射疗法 腔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腹腔镜监测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玉 孟凡 +2 位作者 李坚 张晓峰 王晓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64-2366,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腹腔镜监测下清宫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氨甲喋呤灌注化疗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术后第1~3天行腹腔镜监测下清宫术。术后复查血HCG及阴... 目的探讨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腹腔镜监测下清宫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氨甲喋呤灌注化疗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术后第1~3天行腹腔镜监测下清宫术。术后复查血HCG及阴式超声。出院后随访血HCG。结果清宫术中患者出血量5~30ml。住院天数5~9天。10例患者清宫术后2天血HCG下降均>90%,术后2~3天复查超声,9例宫内无异常回声,1例超声示宫腔内有残留,中药治疗7天后复查超声宫内无异常回声。术后3~4周10例患者血HCG恢复正常,术后25~40天月经复潮。结论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腹腔镜监测下清宫术能快速终止剖宫产瘢痕妊娠,有效防止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保留患者子宫,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腹腔镜 清宫术 剖宫产 瘢痕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盆四野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Ⅲb期子宫颈鳞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吴玉梅 邓小虹 +1 位作者 徐小红 张铁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47-550,共4页
探讨全盆四野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晚期子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于1998年1月至1999年10月分别采用全盆二野常规分割标准方案(CF组,18例)和全盆四野加速超分割方案(AHF组,17例),治疗Ⅲb期子宫颈鳞癌,对放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进行临床比... 探讨全盆四野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晚期子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于1998年1月至1999年10月分别采用全盆二野常规分割标准方案(CF组,18例)和全盆四野加速超分割方案(AHF组,17例),治疗Ⅲb期子宫颈鳞癌,对放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进行临床比较研究。结果:1)AHF组全疗程平均40.1天完成,CF组平均57.3天完成,AHF组疗程显著短于CF组(P<0.01);2)AHF组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2%、82.4%,CF组分别为83.3%、72.2%,前者有提高生存率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HF组3年局部控制率(94.1%)高于CF组(77.8%),AHF组有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的趋势,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近期放疗反应两组第一位均为直肠反应,其次是膀胱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放疗反应第一位为照射野皮下纤维化,AHF组发生率(5.9%)显著低于CF组(72.2%)(P<0.01),两组直肠、膀胱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采用60Co体外照射时,全盆四野加速超分割方案与常规分割标准方案比较,有提高ⅢΒ期子宫颈鳞癌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的趋势,具有总疗程明显缩短,不增加近期放疗不良反应,可显著减少远期照射野皮下纤维化的发生等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加速超分割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细胞学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宋芳 吴玉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68-67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采集子宫内膜细胞,进行宫腔细胞学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6月~2004年10月于我院肿瘤门诊就诊的有症状或存在高危因素的50例病人,同时进行宫腔细胞学检查和分段诊断... 目的:探讨应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采集子宫内膜细胞,进行宫腔细胞学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6月~2004年10月于我院肿瘤门诊就诊的有症状或存在高危因素的50例病人,同时进行宫腔细胞学检查和分段诊断性刮宫术,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取材满意率、诊断结果、出血量及疼痛感觉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应用宫腔细胞学检查和分段诊断性刮宫术,在筛查子宫内膜病变方面,在取材满意率、诊断结果符合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出血量、疼痛感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宫腔细胞学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癌及诊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方面分别具有81.8%、78.6%的敏感性以及97.2%、93.9%的特异性。结论:应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采集子宫内膜细胞,进行宫腔细胞学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病变是完全可行的,并且具有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出血量少、几乎无痛等优越性,适用于症状人群及高危人群的常规筛查,在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方面起到了很好的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细胞学 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部位孤立性子宫囊性腺肌瘤9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骆黎静 盛洁 +3 位作者 卢丹 段爱红 李巍 詹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82-985,共4页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孤立性子宫囊性腺肌瘤的临床特征和腹腔镜切除病灶的有效性。方法 2002年6月~2015年6月病理诊断特殊部位孤立性子宫囊性腺肌瘤9例,年龄16~35岁,(23. 4±5. 9)岁。均有严重痛经,均行腹腔镜病灶切除术。结果病灶均...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孤立性子宫囊性腺肌瘤的临床特征和腹腔镜切除病灶的有效性。方法 2002年6月~2015年6月病理诊断特殊部位孤立性子宫囊性腺肌瘤9例,年龄16~35岁,(23. 4±5. 9)岁。均有严重痛经,均行腹腔镜病灶切除术。结果病灶均位于子宫圆韧带起点处或其偏下方。病灶直径2. 2~4. 0 cm,(3. 2±0. 6) cm,内见一囊腔,直径0. 6~3. 5 cm,(1. 7±0. 8) cm。病理结果显示为囊性腺肌瘤样特征,但周围肌层中除紧邻囊腔部位外均未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分布。术后1个月痛经的疼痛评分由(9. 8±0. 6)分降至(0. 4±0. 7)分(P=0. 004)。随访2. 5~11. 5年,(6. 6±3. 2)年,无痛经和病灶复发。结论特殊部位孤立性子宫囊性腺肌瘤是一种发生于年轻女性的可致严重痛经的罕见疾病,腹腔镜下单纯病灶切除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囊性腺肌瘤 痛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放疗热疗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雨声 牛巨伟 +2 位作者 张卫华 孔为民 邓小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593-596,共4页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热疗时相同放射剂量不同温度和不同持续时间,不同处理顺序及同一处理顺序不同时间间隔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杀伤效果的影响。方法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进行放疗、热疗及放疗联合热疗处理后绘制生长曲线,计算克隆形成率及抑...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热疗时相同放射剂量不同温度和不同持续时间,不同处理顺序及同一处理顺序不同时间间隔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杀伤效果的影响。方法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进行放疗、热疗及放疗联合热疗处理后绘制生长曲线,计算克隆形成率及抑制率。结果1)热疗43℃持续30 min与42℃持续2 h相比,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克隆形成率及克隆形成抑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放疗联合热疗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单独应用放疗或热疗(P<0.05)。3)不同处理顺序(放疗后热疗、热疗后放疗)对HeLa细胞抑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同一处理顺序、不同时间间隔(30 min、2 h、24 h)对HeLa细胞抑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热疗比单用放疗或热疗更有效地抑制HeLa细胞生长及克隆形成。相同放射剂量的条件下,采用不同时间间隔放疗后热疗或热疗后放疗对HeLa细胞生长抑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ELA细胞 加热疗法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冯彩霞 郭红燕 +6 位作者 孔东丽 贺豪杰 张坤 韩劲松 熊光武 闫霞 孔为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07-811,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illoglandular adenocarcinoma,VGA)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5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7例及北京妇产医院2例VGA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结果、治疗方案以及随诊结局...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illoglandular adenocarcinoma,VGA)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5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7例及北京妇产医院2例VGA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结果、治疗方案以及随诊结局。年龄33~58岁,中位数43岁。主要症状为阴道排液(4例)或阴道不规则出血(3例)。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A2期1例,ⅠB1期5例,ⅡA2期1例,ⅡB期2例。1例ⅠA2期患者锥切后观察;5例ⅠB1期患者均无生育要求,行腹腔镜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其中3例术后辅助放化疗;1例ⅡA2期行宫颈癌根治术;2例ⅡB期中1例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行双侧输尿管支架置入+腹腔镜次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另1例行腹腔镜双附件切除+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放化疗。结果 7例行淋巴结清扫者中ⅡB期1例盆腔淋巴结浸润。8例卵巢切除中1例ⅡB期术中卵巢表面未见异常,术后病理双侧卵巢中分化腺癌。随访3~75个月,中位数27个月,无术后复发及死亡。结论与常见病理类型的宫颈癌相比,VGA发病相对年轻,肿瘤多外生型生长,淋巴结及卵巢转移率低,预后良好。但由于病例数相对少,且为回顾性分析,难以得出十分有说服力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 肿瘤转移 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细胞学检查发现输卵管癌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小红 潘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545-546,共2页
关键词 阴道细胞学检查 输卵管癌 患者 绝经 首诊 雌激素替代治疗 下腹痛 黄水 臭味 黄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田明 苗劲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4-199,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primary female genital system lymphoma,PFGSL)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诊断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初诊8例PFGSL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原发性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primary female genital system lymphoma,PFGSL)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诊断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初诊8例PFGS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4.3±12.6)岁,其中原发于卵巢4例,宫体2例,宫颈1例,外阴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腹胀、腹水及盆腔肿物。病理类型均为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免疫组织化学中CD20均呈阳性,Ki67较高。II EA期患者4例,IV A期患者3例,IV B期患者1例。6例患者依据手术后病理诊断,2例患者行肿物活检诊断;5例患者接受了以CHOP方案为主的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其中1例进行了自体干细胞移植。1例失访,2例死亡,5例生存(其中4例无瘤生存)。结论PFGSL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原发妇科恶性肿瘤容易混淆。当肿物呈乳白色细腻样或反复抽取腹水无法找到癌细胞时需警惕PFGSL。活检或手术切除肿物可获得病理明确诊断,CHOP为主的化疗方案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治疗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淑丽 吴玉梅 +1 位作者 孔为民 邓小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584-587,共4页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癌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对1960 2001年间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867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归纳为3组:术前腔内半量放疗+手术组(HR+S组)、手术组(S组)、单纯放疗组(R组)。结果临床Ⅰ期...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癌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对1960 2001年间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867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归纳为3组:术前腔内半量放疗+手术组(HR+S组)、手术组(S组)、单纯放疗组(R组)。结果临床Ⅰ期(570例)HR+S组、S组、R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93.7%、90.7%和57.8%;临床Ⅱ期(134例)3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8.3%、64.3%和25.1%。Ⅰ期与Ⅱ期5年生存率HR+S组与S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临床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综合治疗明显好于单纯放疗;术前腔内半量放疗再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与手术(筋膜外次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后高危型均补充放疗,2种治疗方法疗效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首例乳腺癌患者冻存卵巢组织移植成功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阮祥燕 杨瑜 +11 位作者 卢丹 杜娟 程姣姣 谷牧青 李扬璐 金凤羽 段微 代荫梅 鞠蕊 许新 Matthias Korell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目的卵巢组织冻存移植防治乳腺癌患者医源性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方法患者35岁,乳腺浸润性导管癌T1CN2M0,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孕激素受体(progestone receptor, PR)(-)... 目的卵巢组织冻存移植防治乳腺癌患者医源性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方法患者35岁,乳腺浸润性导管癌T1CN2M0,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孕激素受体(progestone receptor, PR)(-)。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部分卵巢组织冻存,冻存后开始乳腺癌规范的个体化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靶向治疗。治疗结束1年后,患者闭经1年多、绝经症状明显,经乳腺专家会诊评估,患者处于无瘤存活状态,且患者卵巢功能检测: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101.83 IU/L,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0.06 ng/mL,以上检测结果证明患者的卵巢功能已彻底衰退,需要进行冻存卵巢组织移植,患者自身条件也允许,随后进行了移植。结果移植后2个月,患者绝经症状消失,FSH 7.29 IU/L,经阴道B超检测,移植的卵巢有卵泡发育并可自行排卵。移植后3个月,患者月经来潮,证明患者卵巢功能恢复正常,冻存卵巢组织移植成功。现患者移植近3年,卵巢功能正常。结论这是中国首例乳腺癌患者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成功的报道,卵巢组织冻存移植为防治医源性POI保护生育力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新技术,本文就此报道并进行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组织冻存 移植 乳腺癌 防治 医源性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管细胞学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癌中的价值
12
作者 徐小红 刘悦 +1 位作者 潘静 邓小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394-396,共3页
应用瑞典欧立宫颈管毛刷获取宫颈管细胞 ,对 1 0 93例需进行分段诊刮术的病人进行细胞学检查 ,并与以分段诊刮术或子宫全切术获得的子宫内膜组织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宫颈管毛刷和宫颈管搔刮术取材满意率分别为 82 .5 %和 1 7.0 %... 应用瑞典欧立宫颈管毛刷获取宫颈管细胞 ,对 1 0 93例需进行分段诊刮术的病人进行细胞学检查 ,并与以分段诊刮术或子宫全切术获得的子宫内膜组织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宫颈管毛刷和宫颈管搔刮术取材满意率分别为 82 .5 %和 1 7.0 %。 60例子宫内膜癌病人中 48例接受了分期手术 ,其中 1 4例宫颈受累。在判断宫颈是否受累方面 ,宫颈管细胞学的敏感性为 71 .4% ,特异性为 82 .4% ;宫颈管搔刮术的敏感性为 5 0 .0 % ,特异性为 79.4%。提示 :宫颈管细胞学检查阳性不一定代表宫颈管受累 ,但对术前决定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管 细胞学检查 诊断 子宫内膜癌 诊刮术 搔刮术 病人 子宫内膜组织 特异性 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及更新 被引量:12
13
作者 林雨璇 孔为民 +1 位作者 王元景 李凤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39-2243,共5页
放射治疗作为宫颈癌三大治疗方法之一,在宫颈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三维体外照射及三维腔内照射等新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宫颈癌治疗,这些新技术在提高肿瘤照射剂量的同时还减少了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此外,对于以影像学指标指导... 放射治疗作为宫颈癌三大治疗方法之一,在宫颈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三维体外照射及三维腔内照射等新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宫颈癌治疗,这些新技术在提高肿瘤照射剂量的同时还减少了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此外,对于以影像学指标指导个体化放射治疗、质子治疗的探索等研究也在不断进行中。本文对宫颈癌放射治疗的基本知识、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总结新技术的适用情况,并提出新技术使用中需注意的问题,以期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影像引导 分次剂量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来源卵巢转移癌生存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婷(综述) 吴玉梅(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44-848,共5页
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位列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1,2];而在过去的数十年间,许多亚洲国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提升了2~4倍[3,4]。在我国,结肠镜等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手段普及程度仍然不够,有相当一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疾病晚... 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位列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1,2];而在过去的数十年间,许多亚洲国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提升了2~4倍[3,4]。在我国,结肠镜等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手段普及程度仍然不够,有相当一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发生远隔脏器转移,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筛查 疾病晚期 结直肠癌 远隔脏器转移 结肠镜 生存预后 卵巢转移癌 普及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