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腹腔镜监测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玉 孟凡 +2 位作者 李坚 张晓峰 王晓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64-2366,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腹腔镜监测下清宫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氨甲喋呤灌注化疗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术后第1~3天行腹腔镜监测下清宫术。术后复查血HCG及阴... 目的探讨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腹腔镜监测下清宫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氨甲喋呤灌注化疗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术后第1~3天行腹腔镜监测下清宫术。术后复查血HCG及阴式超声。出院后随访血HCG。结果清宫术中患者出血量5~30ml。住院天数5~9天。10例患者清宫术后2天血HCG下降均>90%,术后2~3天复查超声,9例宫内无异常回声,1例超声示宫腔内有残留,中药治疗7天后复查超声宫内无异常回声。术后3~4周10例患者血HCG恢复正常,术后25~40天月经复潮。结论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腹腔镜监测下清宫术能快速终止剖宫产瘢痕妊娠,有效防止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保留患者子宫,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腹腔镜 清宫术 剖宫产 瘢痕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明明 梁宇霆 +2 位作者 张紫欣 张艺 关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MRI术前诊断Ⅱ期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价值及MR动态增强扫描在定位宫颈内口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以手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分别评价术前MRI和分段... 目的探讨MRI术前诊断Ⅱ期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价值及MR动态增强扫描在定位宫颈内口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以手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分别评价术前MRI和分段诊断性刮宫对Ⅱ期、〉Ⅱ~Ⅳ期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诊断效能,分析MRI和分段诊刮诊断对Ⅱ期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观察动脉期宫体肌层与宫颈肌层强化特点。结果 MRI和分段诊刮对Ⅱ期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诊断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对〉Ⅱ~Ⅳ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MRI术前诊断Ⅱ期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56.25%(9/16)、97.80%(89/91)、91.59%(98/107)、81.81%(9/11)、92.71%(89/96)。宫体肌层与宫颈肌层在动脉期形成清晰的分界面。结论 MRI术前评估Ⅱ期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有较大价值,优于分段诊断性刮宫。在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宫体肌层与宫颈肌层强化差异形成的分界面有助于宫颈内口的定位,有助于MRI发现宫颈间质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宫颈间质浸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输卵管异位妊娠切开取胚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的探讨 被引量:19
3
作者 付凤仙 叶红 苗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异位妊娠切开取胚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28例在外院行腹腔镜输卵管异位妊娠切开取胚术后6个月在我院妇科微创中心门诊行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的临床资料,评价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患...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异位妊娠切开取胚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28例在外院行腹腔镜输卵管异位妊娠切开取胚术后6个月在我院妇科微创中心门诊行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的临床资料,评价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患侧输卵管通畅6例(21.4%),阻塞或积水22例(78.6%);对侧输卵管通畅19例(67.9%),阻塞或积水9例(32.1%)。3例双侧输卵管均分别行切开取胚术,碘水造影显示2例双侧输卵管均阻塞,1例双侧输卵管均积水;1例右侧输卵管异位妊娠切开取胚术后碘水造影显示阻塞,左侧输卵管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后碘水造影显示通畅。28例随访6~15个月:4例宫内妊娠;4例正在监测排卵;7例正在准备辅助生育;3例输卵管碘水造影后1~2个月行腹腔镜下输卵管积水切开整形术;1例内分泌调节监测排卵;1例碘水造影13个月后出现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宫腔镜镜下诊断子宫内膜炎,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病理为增殖期子宫内膜,与月经周期相符合;8例未进一步治疗。结论腹腔镜输卵管异位妊娠切开取胚术并不能完全改善输卵管通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 输卵管异位妊娠 输卵管通畅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腹部CT低剂量扫描的体模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新莲 贺文 +3 位作者 陈疆红 赵丽琴 梁宇霆 王克扬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51-955,共5页
目的:评价低管电压结合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对腹部体模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适合临床应用的腹部低剂量扫描方案。方法:采用100kVp、120kVp分别对体模进行重复扫描,应用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100kVp扫描时预设噪声指数... 目的:评价低管电压结合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对腹部体模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适合临床应用的腹部低剂量扫描方案。方法:采用100kVp、120kVp分别对体模进行重复扫描,应用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100kVp扫描时预设噪声指数(NI)分别为11、12、13、14、15、16、17、18、19、20,每组图像均进行30%、50%、70%、90%ASIR重建。120kVp组为常规剂量组,扫描时预设NI为11,30%ASIR重建,测量不同扫描条件下肝脏、脊柱的CT值、客观噪声,并计算信噪比(SNR),记录不同扫描条件下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由两位高年资医师采用盲法对所有序列图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100kVp条件下,随着NI增大,CTDIvol明显下降;同一NI条件下随着ASIR比例增加,图像噪声减少,SNR增加;NI≥17时图像质量下降,无法满足临床诊断要求;NI=15、70%ASIR组图像噪声、SNR与120kVp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分相当,但辐射剂量较常规组下降43.8%。NI=15、90%ASIR组及NI=16、90%ASIR组的图像噪声及信噪比优于常规组(P<0.05),但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下降。结论:低管电压结合ASIR可以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辐射剂量明显降低时,需要增加ASIR在图像重建中的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管电压 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人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7例CT及MRI诊断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孟颖 梁宇霆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0-804,共5页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alignant ovarian germ cell tumors,MOGCTs)较为少见,占卵巢所有恶性肿瘤的2%~3%[1],包括卵黄囊瘤、胚胎性癌、未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非妊娠性绒毛膜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等[2]。既往文献[3 4]报道多为...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alignant ovarian germ cell tumors,MOGCTs)较为少见,占卵巢所有恶性肿瘤的2%~3%[1],包括卵黄囊瘤、胚胎性癌、未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非妊娠性绒毛膜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等[2]。既往文献[3 4]报道多为个案报道或临床诊疗相关,影像表现方面的总结较少。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及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在实际工作中准确诊断的经验及误诊的教训,提高对此类卵巢肿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无性细胞瘤 卵黄囊瘤 未成熟畸胎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表现 个案报道 胚胎性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的中孕期非综合征唇和(或)腭裂胎儿脑二维径线定量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贞 王克扬 +3 位作者 王莉 姚苓 马玉庆 吴青青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16-820,共5页
目的比较中孕期非综合征唇和(或)腭裂(NSCL/P)胎儿脑各二维径线与对照组胎儿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产前MRI检查的60例中孕期胎儿,其中NSCL/P胎儿30例,对照组胎儿30例;... 目的比较中孕期非综合征唇和(或)腭裂(NSCL/P)胎儿脑各二维径线与对照组胎儿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产前MRI检查的60例中孕期胎儿,其中NSCL/P胎儿30例,对照组胎儿30例;采集入组胎儿全脑轴位T2加权像,比较两组胎儿脑骨双顶径(SBD)、骨枕额径(SOD)、小脑最大横径(TCD)、头围(HC)、外侧裂深度(SFD)、岛叶深度(ID)、SFD/SBD、ID/SBD的差异,并分析以上指标与孕周的相关性。结果相关分析表明,两组胎儿SBD、SOD、TCD、HC、左右侧SFD、左右侧ID均与胎儿孕周呈正相关(NSCL/P组r=0.936、0.884、0.918、0.881、0.852、0.559、0.755、0.920,P均<0.01;对照组r=0.878、0.937、0.888、0.512、0.513、0.847、0.817、0.931,P均<0.01)。两组SBD、SOD、TCD、H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P胎儿左侧SFD/SBD(0.162±0.018比0.174±0.015)、右侧ID/SBD(0.277±0.022比0.288±0.018)低于正常对照胎儿(t=-2.958、-2.246,P均<0.05)。结论中孕期NSCL/P胎儿可能合并脑二维径线异常,产前量化评估NSCL/P胎儿脑发育,可为胎儿出生后尽早开始认知功能检测及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唇和(或)腭裂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晓峰 李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6期590-593,共4页
肠系膜静脉血栓(MVT)较少见,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近年来医学影像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多层螺旋CT及MR的临床应用,使MVT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介入治疗学的发展、特别是经肠系膜动脉灌注罂粟碱及经皮经肝门静脉MVT取... 肠系膜静脉血栓(MVT)较少见,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近年来医学影像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多层螺旋CT及MR的临床应用,使MVT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介入治疗学的发展、特别是经肠系膜动脉灌注罂粟碱及经皮经肝门静脉MVT取栓、溶栓等介入治疗技术的成熟,大大降低了MVT的死亡率。本文对MVT的诊断和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静脉 血栓形成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管法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明明 梁宇霆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82-985,共4页
目的探讨鞘管法子宫输卵管造影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8年5月至2018年10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检查的患者资料,比较鞘管法HSG和传统HSG造影时间、造影剂使用量、不良反... 目的探讨鞘管法子宫输卵管造影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8年5月至2018年10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检查的患者资料,比较鞘管法HSG和传统HSG造影时间、造影剂使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输卵管显影率。结果两种输卵管造影方法输卵管显影率及造影剂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鞘管法HSG检查造影时间短于传统HSG,造影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鞘管法HSG能清晰显示宫腔及输卵管,省时、操作简便,更适用于临床,尤其适用于无顺产生育史女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 子宫输卵管造影 输卵管 鞘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MRI表现 被引量:1
9
作者 孟颖 梁宇霆 +1 位作者 刘明明 张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74-1878,共5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MRI征象,探讨MRI对PBC的诊断价值及其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PBC的45例患者(其中33例接受肝穿刺活检)的MRI征象,并与病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5例PBC的MRI征象:弥...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MRI征象,探讨MRI对PBC的诊断价值及其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PBC的45例患者(其中33例接受肝穿刺活检)的MRI征象,并与病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5例PBC的MRI征象:弥漫性肝大17例(17/45,37.78%);门静脉周围T2WI高信号影35例(35/45,77.78%);T2WI肝脏信号不均匀34例(34/45,75.56%);门静脉周围晕征34例(34/45,75.56%);腹部淋巴结增大39例(39/45,86.67%)。接受肝穿刺活检的33例PBC中,肝脏信号不均匀性分级与组织学分期存在明显正相关(r=0.703,P<0.001);晕征在组织学各期出现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晕征分级与组织学分期呈正相关(r=0.687,P<0.001),其中Ⅰ期与Ⅱ期比较,晕征分级无统计学意义(P=0.841),Ⅱ期与Ⅲ期、Ⅲ期和Ⅳ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增大淋巴结在组织学各期出现频率、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RI诊断PBC有重要价值,晕征及肝脏信号不均匀性有助于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磁共振成像 晕征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颖 梁宇霆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5-325,共1页
患者女.26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及频繁嗳气.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关键词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卵巢 胃内容物 呕吐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介入术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临床分析
11
作者 王娇 徐小红 +1 位作者 张晓峰 吴玉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selective arterial embolization,SAE)术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20年1月27例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selective arterial embolization,SAE)术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20年1月27例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SAE治疗的GTN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组(n=14)和单纯动脉栓塞组(n=13),所有患者行SAE治疗联合静脉化疗。超声检查子宫病灶大小改变、检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下降水平及保留生育功能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35.37(19~51)岁,17例活动性出血患者行SAE治疗后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行静脉化疗的总疗程中位数为4个疗程,治疗过程中行子宫切除为6例。两组患者行SAE联合静脉化疗1个疗程,超声检查评定治疗有效率为51.8%(14/2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3);血清β-HCG平均下降(2.07±0.91)个对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7)。结论:SAE治疗用于预防或控制高危GTN病灶出血效果肯定,动脉灌注化疗未明显提高动脉栓塞联合静脉化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选择性动脉栓塞 动脉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甲状腺肿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振华 梁宇霆 +2 位作者 王克扬 王新莲 李博超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5-658,共4页
目的:卵巢甲状腺肿(SO)临床罕见,且无典型症状和体征,术前容易误诊。本研究分析SO的CT及MR表现,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SO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7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目的:卵巢甲状腺肿(SO)临床罕见,且无典型症状和体征,术前容易误诊。本研究分析SO的CT及MR表现,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SO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7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0例SO均为单侧发病,右侧6例,左侧4例;其中囊实性7例,囊性2例,实性1例;肿瘤最大径1.4~15.6cm,平均(7.7±3.9)cm。①CT表现:7例CT检查病变均表现包膜完整,2例伴钙化。5例囊实性病变实性部分明显强化,CT值79~145HU;1例囊性病变内含圆形高密度区,CT值65~98HU,增强后无强化;1例实性病变明显强化,CT值128HU。②MR表现:3例MR检查病变中,2例囊实性病变实性部分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未见强化;1例囊性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变内见类圆形极低信号区。结论:卵巢甲状腺肿的MRI、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甲状腺肿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态对比剂Fe_3O_4-Cy5.5-NGR在卵巢癌的体外靶向效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紫欣 孟颖 梁宇霆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4-91,共8页
目的合成并验证磁共振-荧光双模态对比剂Fe_3O_4-Cy5.5-NGR对卵巢癌ES-2细胞的体外靶向效能情况。方法化学方法合成Fe_3O_4-Cy5.5-NGR颗粒作为实验组对比剂,Fe_3O_4-Cy5.5颗粒作为对照组对比剂,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 目的合成并验证磁共振-荧光双模态对比剂Fe_3O_4-Cy5.5-NGR对卵巢癌ES-2细胞的体外靶向效能情况。方法化学方法合成Fe_3O_4-Cy5.5-NGR颗粒作为实验组对比剂,Fe_3O_4-Cy5.5颗粒作为对照组对比剂,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红外光谱仪(far infrared spectrometer,FITR)和紫外分光光度仪(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er-2600,UV-2600)等设备下检测对比剂的普通物理化学性质是否满足成像需要;选取ES-2人卵巢癌透明细胞株传代培养,细胞生长稳定后进行CD1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膜表面CD13表达量;两种对比剂与ES-2细胞共同孵育后检测粒子的细胞毒性,并用流式细胞仪验证细胞与粒子的体外特异性结合情况。在7.0TMR下验证磁性纳米颗粒Fe_3O_4-Cy5.5-NGR和Fe_3O_4-Cy5.5作为MR对比剂的磁敏感性。结果 TEM观察两种对比剂形态规则,水溶液中分散性良好,通过连接NGR短肽,实验组对比剂的平均直径达(8.930±0.773)nm,对照组对比剂直径约(7.480±0.695)nm;Fe_3O_4-Cy5.5-NGR和Fe_3O_4-Cy5.5激发波为628.0 nm,发射波为675.2 nm;FITR中Fe_3O_4-Cy5.5-NGR和Fe_3O_4-Cy5.5在2 882 cm^(-1)、1 632 cm^(-1)处出现特征性波峰,实验组对比剂在841 cm^(-1)处另外出现了波峰。细胞毒性实验(CCK-8)中对比剂与细胞共孵育后,细胞活性保持在90%左右。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呈侵袭性生长,细胞膜位置CD13高表达,细胞核及周围间质表达量很低。Fe_3O_4-Cy5.5-NGR和Fe_3O_4-Cy5.5对比剂r2值分别为155.49 mmol·L^(-1)·s^(-1),180.74 mmol·L^(-1)·s^(-1)。流式细胞仪下观察到Fe_3O_4-Cy5.5-NGR较Fe_3O_4-Cy5.5对比剂的荧光强度高,在不同浓度(40、80和160μmol)分别为后者的3.1、1.65和1.26倍。结论 Fe_3O_4-Cy5.5-NGR作为磁共振-荧光双模态对比剂在ES-2细胞的体外靶向性能良好,可以满足体外成像需求,为进一步的裸鼠卵巢癌在体实验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荧光成像 体外靶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分子成像在肿瘤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婧 梁宇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75-877,共3页
分子影像学是在活体内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物过程的描述和测量[1],目前其主要成像方式包括MRI、光学成像、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核医学影像敏感性高,是目前最成熟的分子影像技术,... 分子影像学是在活体内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物过程的描述和测量[1],目前其主要成像方式包括MRI、光学成像、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核医学影像敏感性高,是目前最成熟的分子影像技术,其葡萄糖代谢和受体显像已成功应用于临床检查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乳腺肿瘤 结直肠肿瘤 前列腺肿瘤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卵巢肿瘤 磁共振成像 分子影像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自控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对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明月 张晓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1期103-106,共4页
目的对比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和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本院126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 目的对比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和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本院126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PCEA组(60例)和PCIA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镇痛药物使用总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满意镇痛效果。术后2小时,PCEA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PCIA组(P<0.05);术后4~48小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静息和咳嗽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活动状态下,PCEA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PCIA组(P<0.05)。PCIA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总量为(91.5±7.9)ml,PCEA组为(87.7±6.8)ml,差异具有显著性(t=2.9008,P<0.05)。术毕及术后6、12、24小时,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均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PCIA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排尿时间均显著短于PCEA组(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PCIA组患者尿潴留和疲惫乏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PCEA组(P<0.05);PCIA组中4例患者发生呼吸抑制,两组均未出现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结论 PCEA和PCIA两种方法的镇痛效果基本相当,采用PCIA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和排尿等自理能力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动脉栓塞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