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程控间歇硬膜外脉冲输注速度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熊立娜 马骏 徐铭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控间歇硬膜外脉冲输注(PIEB)速度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PIEB方式镇痛的单胎产妇163例,年龄20~35岁,BMI 21~29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三组:低速度组(L组,n=50)、中速度组(M组,n=... 目的观察不同程控间歇硬膜外脉冲输注(PIEB)速度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PIEB方式镇痛的单胎产妇163例,年龄20~35岁,BMI 21~29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三组:低速度组(L组,n=50)、中速度组(M组,n=55)和高速度组(H组,n=58)。产妇侧卧位于L_(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均使用首次剂量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镇痛液8~10 ml,30 min后连接电子脉冲泵。电子脉冲泵配方: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镇痛液100 ml。参数设置:脉冲剂量8 ml/次,间隔时间1 h,PCA 6 ml,间隔时间20 min。L组、M组和H组的脉冲速度分别为200、400、600 ml/h。记录分娩镇痛前、镇痛后30 min、1、2、3、4 h、宫口开全时宫缩VAS疼痛评分和硬膜外相关产时发热(ERMF)的发生情况。记录下肢运动阻滞程度(改良Bromage评分)、PC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局麻药物总用药量和镇痛时间。结果三组不同时点宫缩VAS疼痛评分、ERMF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改良Bromage评分均为0级,均未出现运动阻滞。三组PC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局麻药物用药总量和镇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程控间歇硬膜外脉冲输注速度的分娩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程控间歇硬膜外脉冲输注 硬膜外阻滞 脉冲输注速度 产时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