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神经学超声检查新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丽娟 吴青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9-362,共4页
超声是评价胎儿颅脑发育的首选影像学手段。近年来,胎儿神经学超声成像技术、分辨率及诊断准确率等均取得显著进步,可为临床进行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就胎儿神经学超声检查新进展进行述评。
关键词 胎儿 中枢神经系统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脑皮质发育畸形产前超声表现
2
作者 郭翠霞 孙丽娟 +4 位作者 刘妍 张铁娟 王莉 韩吉晶 吴青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367,共5页
目的观察胎儿脑皮质发育畸形(MCD)产前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胎儿颅脑MRI和/或遗传学检查确诊MCD的37胎单胎胎儿,观察其产前超声表现。结果37胎中,大脑外侧裂异常29胎(29/37,78.38%),侧脑室增宽/不对称26胎(26/37,70.27%),大脑表... 目的观察胎儿脑皮质发育畸形(MCD)产前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胎儿颅脑MRI和/或遗传学检查确诊MCD的37胎单胎胎儿,观察其产前超声表现。结果37胎中,大脑外侧裂异常29胎(29/37,78.38%),侧脑室增宽/不对称26胎(26/37,70.27%),大脑表面沟回异常22胎(22/37,59.46%),透明隔腔(CSP)/胼胝体(CC)异常14胎(14/37,37.84%),脑中线偏移/弯曲11胎(11/37,29.73%),蛛网膜下腔增宽11胎(11/37,29.73%),头围<均值2个标准差10胎(10/37,27.03%),小脑半球/蚓部异常9胎(9/37,24.32%),脑实质内异常回声7胎(7/37,18.92%),脑中线囊肿7胎(7/37,18.92%),神经节隆起增大2胎(2/37,5.41%)。结论胎儿MCD产前超声主要表现为大脑外侧裂形态异常、侧脑室增宽/不对称及大脑表面沟回异常,可伴CSP/CC异常、脑中线偏移/弯曲、蛛网膜下腔增宽及头围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皮质发育畸形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三维超声联合微血流成像诊断胎儿颅脑畸形
3
作者 崔元杰 郭翠霞 +6 位作者 李贞 张娟 张铁娟 王克扬 吴青青 吴玉婷 孙丽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8-371,共4页
目的观察产前三维超声联合微血流成像诊断胎儿颅脑畸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8胎经颅脑MRI/引产后标本解剖确诊并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颅脑畸形胎儿,观察其二维、三维超声和微血流成像表现,分析三维超声联合微血流成像诊断胎儿颅脑畸... 目的观察产前三维超声联合微血流成像诊断胎儿颅脑畸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8胎经颅脑MRI/引产后标本解剖确诊并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颅脑畸形胎儿,观察其二维、三维超声和微血流成像表现,分析三维超声联合微血流成像诊断胎儿颅脑畸形的准确率。结果产前三维超声联合微血流成像诊断胎儿颅脑畸形的准确率为93.22%(110/118),诊断孤立性及非孤立性颅脑畸形的准确率分别为97.47%(77/79)及84.62%(33/39);漏诊6胎脑皮质发育畸形(结节性硬化症1胎、脑沟回形态异常4胎和脑裂畸形1胎)及1胎颅内软化灶,将1胎颅后窝蛛网膜囊肿误诊为大枕大池。结论产前三维超声联合微血流成像诊断胎儿颅脑畸形具有较高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神经系统畸形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颈前部囊性包块产前超声表现
4
作者 张国慧 王莉 +1 位作者 张娟 李晓菲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观察胎儿颈前部囊性包块产前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系统性或针对性产前超声检查且完成病理诊断及随访的31胎颈前部囊性包块胎儿,分析其产前超声表现并记录其临床转归。结果31胎中,21胎为淋巴管囊肿,产前超声表现为颈前偏侧... 目的观察胎儿颈前部囊性包块产前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系统性或针对性产前超声检查且完成病理诊断及随访的31胎颈前部囊性包块胎儿,分析其产前超声表现并记录其临床转归。结果31胎中,21胎为淋巴管囊肿,产前超声表现为颈前偏侧囊性包块,部分范围较广、可跨中线,多伴分隔;6胎梨状窝瘘表现为颈前左半单房厚壁(≥2 mm)囊性回声,内部透声好;2胎皮样囊肿表现为口底皮下中线部位囊性回声;1胎甲状舌管囊肿表现为颈前正中薄壁囊性回声,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可随吞咽上下活动;1胎食管闭锁表现为颈前长条状囊性回声,形状可随胎儿吞咽动作而变化,伴胃泡小及羊水多。4胎淋巴管囊肿合并全身水肿、心脏畸形及全前脑、唇腭裂、膈疝、舌体增大等,1胎食管闭锁合并左肾缺如、永存左上腔静脉及单脐动脉等,后均终止妊娠。26胎继续妊娠,出生后接受手术、介入、药物治疗或密切观察,均预后良好。结论产前超声可清晰显示胎儿颈前部囊性包块位置、形态、囊内回声等,有助于产前诊断、咨询及产后序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囊肿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前超声诊断40年:技术演进、临床突破与未来发展
5
作者 罗红 李胜利 +2 位作者 邓学东 何怡华 吴青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33-1339,共7页
中国产前超声诊断技术在过去40年间实现了从二维灰阶成像到人工智能(AI)赋能的跨越式发展:早期以识别显著结构畸形和建立标准筛查体系为基础,中期通过三维/四维成像、量化评估模型及多模态融合拓展了诊断深度与广度。近年来,AI、孕早期... 中国产前超声诊断技术在过去40年间实现了从二维灰阶成像到人工智能(AI)赋能的跨越式发展:早期以识别显著结构畸形和建立标准筛查体系为基础,中期通过三维/四维成像、量化评估模型及多模态融合拓展了诊断深度与广度。近年来,AI、孕早期筛查关口前移及多组学整合的兴起,推动产前超声迈入精准化、智能化新纪元。中国学者不仅在技术应用中积极引入国际前沿,更在本土化创新和体系建设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构建起多学科一体化管理模式。面向未来,产前超声将在智能辅助、普惠覆盖、循证体系与学科融合等方向持续深化,为出生缺陷防控与人口健康提供核心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超声检查 人工智能 多模态显像 精准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颅内蛛网膜囊肿并预测其转归
6
作者 张国慧 孙丽娟 +1 位作者 郭翠霞 崔元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2-376,共5页
目的观察产前超声胎儿颅内蛛网膜囊肿(IAC)及预测其转归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经胎儿颅脑MR检查或临床随访证实的240胎IAC胎儿,观察其产前超声表现,随访妊娠结局,记录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及治疗情况,将其分为“转归良好”与“转归差”... 目的观察产前超声胎儿颅内蛛网膜囊肿(IAC)及预测其转归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经胎儿颅脑MR检查或临床随访证实的240胎IAC胎儿,观察其产前超声表现,随访妊娠结局,记录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及治疗情况,将其分为“转归良好”与“转归差”组。采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胎儿临床资料及产前超声表现,筛选其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240胎IAC中,192胎(192/240,80.00%)位于小脑幕上区、48胎(48/240,20.00%)位于小脑幕下区;大小0.3~6.2 cm、平均(1.4±0.9)cm;230胎(230/240,95.83%)为单发、10胎(10/240,4.17%)为多发。产前超声均表现为颅内边界清楚的薄壁囊性回声,内部透声好;其中150胎(150/240,62.50%)为单纯IAC、90胎(90/240,37.50%)IAC合并颅内或其他系统畸形。其后189胎顺利分娩、51胎接受引产。对189例新生儿随访至出生后6~84个月。240胎IAC中,171胎(171/240,71.25%)转归良好、69胎(69/240,28.75%)转归差。产前超声显示IAC大小、数目、是否合并畸形及性别均为胎儿IAC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OR=1.558、6.323、0.911、2.662,P均<0.05)。结论产前超声可准确诊断胎儿IAC并预测其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囊肿 胎儿 超声检查 产前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胎盘类血池样病变超声征象与临床诊断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玄英华 王莉 +1 位作者 黄瑞贞 吴青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4567-4572,共6页
目的 探讨不同巨大胎盘类血池样病变的产前超声特征及产前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进行超声检查时发现巨大胎盘类血池样病变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资料、超声特征、临... 目的 探讨不同巨大胎盘类血池样病变的产前超声特征及产前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进行超声检查时发现巨大胎盘类血池样病变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资料、超声特征、临床诊断及妊娠结局。以最大径线>5 cm作为巨大胎盘类血池样病变的定义。结果 6例患者均为单胎妊娠,年龄27~33岁,首次发现巨大胎盘类血池样异常回声的孕周为18^(+2)~31^(+6)周。3例(病例1、病例2及病例3)类血池样异常回声与胎盘组织有分界,分别于妊娠33^(+5)周、29^(+1)周及32周行剖宫产,3例新生儿均存在尿道下裂畸形,临床诊断均为胎盘绒毛膜板下出血;1例(病例4)类血池样病变位于胎盘子面,与胎盘组织有分界,突向羊膜腔,动态观察可以消失,妊娠期超声监测胎儿生长符合孕周,妊娠后期血池范围明显减小,临床诊断为巨大胎盘血池;2例(病例5和病例6)类血池样病变为弥漫性病变,累及大部分胎盘,正常胎盘组织减少,胎儿均为早发型生长受限(各经线<1%、腹围为2.3%),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均消失,孕妇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出现切迹(双侧、单侧);病例5于妊娠23周终止妊娠,病例6并发重度子痫前期,于妊娠27^(+4)周终止妊娠,临床诊断均为胎盘灌注不良合并早发型胎儿生长受限。结论 妊娠期胎盘类血池样异常回声根据其不同形成原因,有各自的超声特征,产前可以进行鉴别,及时诊断有助于提示严重胎盘灌注不良及绒毛膜板下出血病例产前严密监测胎儿情况,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血池 胎儿宫内监测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早发型 尿道下裂 重度子痫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谱多普勒超声对胎盘血管瘤孕妇胎儿血流动力学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娜 吴青青 +2 位作者 孙丽娟 韩吉晶 李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58-961,共4页
目的探讨频谱多普勒超声评价胎盘血管瘤孕妇胎儿血流参数变化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9月—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病理确诊胎盘血管瘤孕妇胎儿15例(胎盘血管瘤组)及正常胎儿91例(对照组),孕龄28~40周,... 目的探讨频谱多普勒超声评价胎盘血管瘤孕妇胎儿血流参数变化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9月—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病理确诊胎盘血管瘤孕妇胎儿15例(胎盘血管瘤组)及正常胎儿91例(对照组),孕龄28~40周,比较两组左心室心肌做功指数(MPI)、二、三尖瓣口E/A值、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和静脉导管多普勒参数及围生结局,并分析MPI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胎盘血管瘤组胎儿左心室MPI[(0.44±0.05)ms比(0.47±0.06)ms;t=2.156,P<0.05]、二、三尖瓣口E/A值显著增高(0.69±0.11比0.75±0.16,0.71±0.10比0.76±0.14;t=1.988、1.764,P均<0.05),脐动脉搏动指数显著降低(0.88±0.12比0.78±0.15;t=-3.143,P<0.05),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及静脉导管搏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胎盘血管瘤组新生儿出生孕龄、身高及体重降低(P均<0.05),胎盘血管瘤组左心室MPI每升高0.1,新生儿转ICU风险增加的比值比为10.754(95%CI 2.354~49.140)。结论胎盘血管瘤组胎儿心功能受损,左心室MPI与不良结局具有相关性。多普勒超声能够为早期监测宫内状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血管瘤 血流动力学 频谱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研究胎儿肾脏疾病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青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61-1763,共3页
肾脏疾病直接影响胎儿生存率。制定及更新产前超声诊断标准有助于准确诊断胎儿肾脏疾病。本文就超声研究胎儿肾脏疾病现状进行阐述。
关键词 肾疾病 胎儿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肝脏肿瘤超声表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瑞贞 吴青青 +4 位作者 孙丽娟 王莉 玄英华 张铁娟 韩吉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53-1755,共3页
肝脏肿瘤约占围产期胎儿肿瘤的5%;肝血管瘤约占60%,是最常见先天性良性肿瘤,而肝母细胞瘤则为最常见先天性恶性肿瘤^([1])。本研究主要观察胎儿肝脏肿瘤超声表现。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2年6月34胎于首都医科... 肝脏肿瘤约占围产期胎儿肿瘤的5%;肝血管瘤约占60%,是最常见先天性良性肿瘤,而肝母细胞瘤则为最常见先天性恶性肿瘤^([1])。本研究主要观察胎儿肝脏肿瘤超声表现。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2年6月34胎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经产前超声诊断为肝脏肿瘤的胎儿,均为单胎妊娠,且经出生后随访证实;孕妇年龄23~41岁,平均(32.3±5.8)岁;超声诊断孕周为23~39周,平均(33.6±3.4)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肝脏肿瘤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尿道下裂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夫丽 吴青青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7-249,共3页
尿道下裂是胎儿常见泌尿系统先天畸形。产前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均可用于诊断胎儿尿道下裂,二者联合可提高诊断效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进一步明确尿道开口位置,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本文对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尿道... 尿道下裂是胎儿常见泌尿系统先天畸形。产前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均可用于诊断胎儿尿道下裂,二者联合可提高诊断效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进一步明确尿道开口位置,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本文对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尿道下裂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胎儿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早期胎儿心脏超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雷文嘉 吴青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01-1104,共4页
超声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非侵入性产前筛查手段。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生率位居我国出生缺陷首位,且常作为染色体异常及遗传综合征的筛查线索。早期识别CHD有助于临床决策。本文就孕早期胎儿心脏超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胎儿 孕早期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works智能工作流对孕中期超声检查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欧阳云淑 张一休 +7 位作者 孟华 姜玉新 吴青青 武玺宁 牛梓涵 徐钟慧 杨筱 董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0-574,共5页
目的观察iworks智能工作流用于孕中期超声检查流程优化及质量控制的价值。方法纳入2658胎在20家产前诊断中心接受孕中期超声检查胎儿,根据检查方法将其分别纳入iworks组(n=1394)和非iworks组(n=1264)。对iworks组胎儿,医师根据iworks要... 目的观察iworks智能工作流用于孕中期超声检查流程优化及质量控制的价值。方法纳入2658胎在20家产前诊断中心接受孕中期超声检查胎儿,根据检查方法将其分别纳入iworks组(n=1394)和非iworks组(n=1264)。对iworks组胎儿,医师根据iworks要求进行检查并存储42个标准切面;对非iworks组胎儿则由经统一培训后的医师自主存储并核对标准切面。比较2组检查次数、总检查时间及标准切面的完整性,分析影响iworks总检查时间的因素。结果iworks组均存储42个标准切面;非iworks组80.30%(1015/1264)完整存储全部标准切面,126胎缺少1个切面、68胎缺少2个切面、26胎缺少3个切面、29胎缺少3个以上切面。2组超声检查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iworks组平均总检查时间短于iworks组(P<0.001);2组首检胎儿头部及脊柱位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孕妇年龄、孕龄及医师操作软件天数均为iworks组总检查时间的影响因素(P均<0.05),孕妇体质量指数、胎儿头部及脊柱位置则与总检查时间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iworks智能工作流可完整留存胎儿标准切面,优化孕中期超声检查流程及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妊娠期 中期 质量控制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血流联合多参数对胎盘植入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珊珊 王莉 +1 位作者 吴青青 张娜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2-866,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联合多参数在胎盘植入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且诊断为前置胎盘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获取孕妇的一...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联合多参数在胎盘植入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且诊断为前置胎盘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获取孕妇的一般资料、既往史、产检信息[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和胎盘超声征象等]、手术信息。根据手术结果将其分为胎盘植入组与非植入组。分析子宫动脉PI值联合剖宫产史及超声征象诊断胎盘植入性疾病的价值。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前置胎盘孕妇80例,其中植入组34例,非植入组46例。与非植入组相比,植入组孕妇的年龄(P=0.017)、剖宫产史(P<0.001)均显著升高,子宫动脉平均PI值显著降低(P=0.006),胎盘后低回声带局部中断或消失(P<0.001)、胎盘后丰富血流(P<0.001)、子宫-膀胱交界线中断/消失/不规则(P=0.003)等超声征象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子宫动脉PI值、剖宫产史、超声征象三者联合诊断胎盘植入性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95%CI:0.93~0.99),灵敏度为97.06%(95%CI:91%~100%),特异度为65.22%(95%CI:51%~79%)。结论子宫动脉血流PI值联合多参数预测胎盘植入性疾病的灵敏度较高,有助于早期发现胎盘植入性疾病并及早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 血流动力学 胎盘植入性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i指数评价三尖瓣反流胎儿左心室功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贞 吴青青 +3 位作者 韩吉晶 孙丽娟 张丽娜 张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02-1705,共4页
目的采用Tei指数评估三尖瓣反流(TR)胎儿左心室功能,观察其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纳入78胎TR胎儿,根据反流程度分为轻度组(n=54)及中度组(n=24);同期纳入60胎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左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 目的采用Tei指数评估三尖瓣反流(TR)胎儿左心室功能,观察其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纳入78胎TR胎儿,根据反流程度分为轻度组(n=54)及中度组(n=24);同期纳入60胎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左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及射血时间(ET),计算Tei指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Tei指数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效能。结果轻度组各参数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度组左心室Tei指数、ICT+IRT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轻、中度组胎儿出生孕周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左心室Tei指数预测轻度组及中度组不良结局的AUC分别为0.52及0.65,敏感度分别为36.80%及58.30%,特异度分别为75.00%及83.30%。结论Tei指数可用于评价单纯性TR胎儿左心室功能,进而预测TR胎儿不良结局,为临床干预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三尖瓣关闭不全 心室功能 TEI指数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定性诊断卵巢肿瘤效能 被引量:31
16
作者 卢颖澜 吴青青 +3 位作者 和平 冯丽 王晶晶 张思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67-1370,共4页
目的观察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定性诊断卵巢肿瘤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800例卵巢肿瘤患者的术前超声资料,以O-RADS对之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O-RADS定性诊断卵巢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等;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 目的观察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定性诊断卵巢肿瘤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800例卵巢肿瘤患者的术前超声资料,以O-RADS对之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O-RADS定性诊断卵巢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等;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800例患者、836个卵巢肿瘤病灶,病理诊断良性591个、恶性(含交界性)245个;包括617个上皮-间叶肿瘤(良性399个、恶性218个)、106个生殖细胞肿瘤(良性96个、恶性10个)及55个性索-间质肿瘤(良性40个、恶性15个)。以O-RADS>3类为最佳截断值,O-RADS分类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96.73%(237/245),特异度为86.29%(510/591),AUC为0.962;鉴别良、恶性上皮-间叶肿瘤、生殖细胞肿瘤及性索-间质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7.25%(212/218)、90.00%(9/10)及93.33%(14/15),特异度分别为84.96%(339/399)、86.46%(83/96)及85.00%(34/40),AUC分别为0.963、0.926及0.923。结论O-RADS可定性诊断卵巢肿瘤及鉴别诊断不同病理类型卵巢良、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 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丛囊肿特征用于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宇 吴青青 +2 位作者 冯丽 王晶晶 朱燕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评价脉络丛囊肿(CPC)特征用于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价值。方法纳入112胎产前超声诊断CPC胎儿,根据染色体检查结果分为异常组(n=8)及正常组(n=104);比较组间孕妇年龄、诊断胎儿CPC时间、CPC特征及是否合并其他结构异常等因素的差异,... 目的评价脉络丛囊肿(CPC)特征用于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价值。方法纳入112胎产前超声诊断CPC胎儿,根据染色体检查结果分为异常组(n=8)及正常组(n=104);比较组间孕妇年龄、诊断胎儿CPC时间、CPC特征及是否合并其他结构异常等因素的差异,并采用后退法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CPC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独立因素并构建回归模型,评价其预测价值;记录胎儿结局。结果8胎染色体异常,包括5胎18三体、1胎21三体、1胎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及1胎染色体异位。组间囊肿数目及是否合并其他异常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囊肿数目及是否合并其他异常纳入回归方程,后者是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独立因素(OR=19.865,P<0.05);该模型预测CPC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曲线下面积为0.892,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78.85%。异常组6胎接受引产,1胎早产、1胎足月顺产,出生后生长发育未见明显异常。正常组5胎接受引产或流产;99胎活产,出生前93胎囊肿消失、6胎至出生前囊肿仍存在。99例新生儿中,17例失访(其中5例出生前囊肿仍存在),80例生长发育无明显异常;1例出生后复查囊肿仍存在,1例诊断为孤独症。结论CPC数目及是否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可用于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脉络丛 囊肿 染色体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胎盘病理学改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晓蔚 吴青青 +1 位作者 张思敏 王晶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7-400,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胎儿胎盘的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89胎CHD胎儿(CHD组)及111胎正常胎儿(对照组)的产前超声资料、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观察组间胎盘病理改变、胎盘质量(P wt)、胎儿出生或引产时体质量(B wt)及...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胎儿胎盘的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89胎CHD胎儿(CHD组)及111胎正常胎儿(对照组)的产前超声资料、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观察组间胎盘病理改变、胎盘质量(P wt)、胎儿出生或引产时体质量(B wt)及P wt/B wt比值的差异。结果CHD组胎盘炎症2级、脐血管炎、合体细胞结节增多、边缘型脐带胎盘插入及单脐动脉发生率均高于、而钙化灶发生率及成熟胎盘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CHD组P wt、B wt均低于、而P wt/B wt比值高于对照组(P均<0.05)。CHD组7.87%(7/89)胎儿P wt/B wt比值大于对应孕周P wt/B wt比值第90百分位,对照组为1.80%(2/1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胎儿胎盘存在灌注不良、高级别胎盘炎症及功能不全等病理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脏 先天性畸形 胎盘 超声检查 产前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