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做有温度的医者——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邹丽颖医生
1
作者 赵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8-930,共3页
邹丽颖,女,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本科毕业于河北医学院(现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研究生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5年至今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从事产科临床工作。2010年至2011年,赴美国辛... 邹丽颖,女,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本科毕业于河北医学院(现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研究生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5年至今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从事产科临床工作。2010年至2011年,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儿童医院学习胎儿医学及高危妊娠管理。2015年开始担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产一科副主任,2019年挂职青海省海东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海东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副主任,兼任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生殖与孕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母婴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早产与早产儿医学分会常务委员等学术任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妇产医院 博士学位 河北医科大学 医院副院长 临床医学系 辛辛那提大学 儿童医院 优生优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公立三甲医院多院区学科布局难点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笠 汪蓓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1-93,共3页
近年来,国内多数大型三甲医院呈现多院区发展趋势。笔者以北京市有3个院区的某公立三甲医院为例,通过分析多院区医院学科布局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结合实践提出医院多院区建设和筹备阶段,医院功能定位的确立以及建设后根据需要适时调整... 近年来,国内多数大型三甲医院呈现多院区发展趋势。笔者以北京市有3个院区的某公立三甲医院为例,通过分析多院区医院学科布局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结合实践提出医院多院区建设和筹备阶段,医院功能定位的确立以及建设后根据需要适时调整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多院区 学科布局 一院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北京市2-6岁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42
3
作者 刘靖 杨晓玲 +5 位作者 贾美香 曲成毅 施继良 刘钢 王晓华 邵翠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0-293,共4页
目的:通过针对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现况调查,了解北京市2~6岁儿童精神残疾现况。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样本21866人。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进行筛查,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和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 目的:通过针对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现况调查,了解北京市2~6岁儿童精神残疾现况。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样本21866人。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进行筛查,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和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进行诊断。结果:确诊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16人(儿童孤独症14人,不典型孤独症1人,Rett综合征1人),假阴性率0.80‰,广泛性发育障碍现患率为0.73‰,校正现患率为1.53‰,年平均发现率为0.11%。;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性别分布、民族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X^2:0.11~1.85,P=0.739—0.173),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现患率随家庭经济收入的降低而升高(趋势X^2=4.70,P=0.030);25%的确诊儿童父母尚未发现儿童存在异常或尚未带儿童就诊,80%的确诊儿童未得到治疗康复,所有确诊儿童都有康复需求。结论:北京市2~6岁儿童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现患率并不低,家庭低收入是儿童发生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危险因素,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就诊率低,康复率低,所有儿童都有康复需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充分重视这一群体及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广泛性发育障碍 精神残疾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农村地区2~3岁儿童的气质与父母养育方式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雪娜 梁爱民 +6 位作者 闫淑娟 张晚霞 程彩虹 王秀云 张娜 刘秋明 谢艳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85-789,795,共6页
目的:探讨2~3岁农村幼儿气质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为提高教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5个区县随机整群抽取身体健康,并且丹佛发育筛选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筛查正常的2~3岁农村儿童779名(男... 目的:探讨2~3岁农村幼儿气质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为提高教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5个区县随机整群抽取身体健康,并且丹佛发育筛选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筛查正常的2~3岁农村儿童779名(男童406人,女童373人;2岁组376人,3岁组403人),采用幼儿气质评估表(Toddler Temperament Scale,TTS)和3~7岁儿童气质问卷(Behavioral Style Questionnaire,BSQ)评估儿童气质类型及各维度得分,用儿童抚养行为Q分类卡片(Child—rearing Practice Report Q Sort,CRPR)来了解养育方式。结果:父母对男童的惩罚得分低于对女童[(21.2±2.7)VS.(21.6±2.8),P〈0.05],对2岁组的保护担忧得分低于对3岁组[(19.9±4.4)VS.(20.8±4.6),P〈0.01];不同气质类型养育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启动缓慢型儿童(n=64)父母的接受性[(17.4±3.4)VS.(15.1±3.8),(15.2±4.1),P〈0.01]、鼓励独立[(11.9±3.1)VS.(10.4±2.9),(11.0±3.3),P〈0.01]、保护担忧[(21.7±4.2)VS.(20.4±4.6),(19.6±4.3),P〈0.05]得分高于易养型(n=607)和难养型(n=108),易养型儿童父母的拒绝[(23.2±3.7)VS.(21.1±2.3),(21.9±3.8),P〈0.01]得分高于其他两类;儿童消极的气质特点(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与父母的拒绝(β=0.653,0.722)和较少鼓励独立有关(β=-1.099,-0.863)。结论:北京农村父母对消极气质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拒绝和较少鼓励独立,应指导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儿童家长接受儿童,适当予以鼓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气质 养育方式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新生儿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筛查、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宫丽霏 杨楠 +4 位作者 赵金琦 杨海河 唐玥 李璐璐 孔元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8-283,共6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新生儿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SCADD)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2014年8月至2022年3月北京市100603名新生儿干血斑中酰基肉碱水平,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尿有机酸,高通量测序检... 目的:探讨北京市新生儿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SCADD)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2014年8月至2022年3月北京市100603名新生儿干血斑中酰基肉碱水平,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尿有机酸,高通量测序检测基因突变。对SCADD确诊患儿进行临床、生化指标检查及基因突变特点分析,并随访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能发育情况。结果:100603名活产新生儿中初筛丁酰基肉碱(C4)浓度升高或伴C4/丙酰基肉碱(C3)比值升高196名,召回131名新生儿,确诊SCADD患儿5例,SCADD发病率为4.97/10万(1/20121)。5例确诊患儿均无明显临床表现,血C4及C4/C3比值均增加,其中4例尿乙基丙二酸增加。5例确诊患儿中,ACADS基因检测到7种突变,均为已报道错义突变,其中1例患儿为纯合突变,其余均为复合杂合突变。5例患儿的随访年龄中位数为33(4~40)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临床症状,体格及智力发育正常。结论:北京市SCADD发病率为1/20121,通过新生儿筛查确诊的SCADD患儿无明显临床症状,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 基因突变 串联质谱法 新生儿筛查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谷长芬 李勇 +4 位作者 梁爱民 陈耀红 邵翠霞 施继良 曹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了解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的社会和家庭影响因素。方法对2004年北京市残疾儿童调查中确定的237例智力残疾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列联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004年的残疾程度(P<0.001)、现是否接... 目的了解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的社会和家庭影响因素。方法对2004年北京市残疾儿童调查中确定的237例智力残疾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列联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004年的残疾程度(P<0.001)、现是否接受教育(P<0.05)、社区对儿童的态度(P<0.05)是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的影响因素。结论智力残疾儿童能否康复成功,首先取决于残疾程度,轻度残疾或中度残疾儿童在较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中,通过正常的教育体系可以较好地康复,社会环境中社区对儿童的态度也对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残疾 儿童 康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四区/县18月龄儿童发育迟缓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周文娟 梁爱民 +16 位作者 王凤芝 崔文红 王秀云 刘秋明 游红 贺春燕 彭金荣 张迎武 于聪 黄琼辉 郭芒芒 季涛云 桑田 杨艳玲 朱赛楠 王静敏 姜玉武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四区/县18月龄儿童发育迟缓的患病率、影响因素及病因学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2011年5月至9月在北京市选取顺义、大兴、密云和延庆4个郊区/县,对所有四区/县的18月龄儿童进行发育迟缓的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儿童保健三级... 目的:探讨北京市四区/县18月龄儿童发育迟缓的患病率、影响因素及病因学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2011年5月至9月在北京市选取顺义、大兴、密云和延庆4个郊区/县,对所有四区/县的18月龄儿童进行发育迟缓的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儿童保健三级网管理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模式,先由一级保健网的社区医生对入选儿童进行儿童发育问卷调查以及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再由二级保健网的区/县妇幼保健院医生采用Gesell对DDST筛查阳性儿童进行发育评估;诊断为发育迟缓的患儿,转诊至三级保健网医疗机构进行病因学诊断,并进行随访和后续评估。对诊断发育迟缓患儿,按照1∶4方式选择筛查结果为非发育迟缓的同性别和同居住社区的儿童,进行病例配比,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描述及病例对照单因素分析。结果:北京市四区/县18月龄应筛查儿童4 037名,实际筛查3 182名,筛查率78.8%(3 182/4 037),诊断发育迟缓儿童22名,患病率6.91‰(22/3 182),其中15名为男性,7名为女性,男女比例为2.1∶1。顺义、大兴、密云与延庆四区/县发育迟缓患病率分别为3.45‰(4/1 160)、4.50‰(5/1 111)、15.87‰(7/441)和12.77‰(6/47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母亲文化程度低、小于胎龄儿、多胎儿、生后严重疾病史、先天畸形以及体格发育迟缓是影响发育迟缓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四区/县78.8%的18月龄儿童发育迟缓筛查结果显示,发育迟缓患病率为6.91‰,而且具有性别和地区差异性,其发生与社会文化因素、生物学等多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障碍 流行病学研究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剖宫产育龄妇女产后避孕意愿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沈洁 高丽丽 潘迎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19,共4页
为了了解北京市剖宫产术后妇女的避孕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在北京市城、近、郊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2011年12月期间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364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 为了了解北京市剖宫产术后妇女的避孕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在北京市城、近、郊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2011年12月期间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364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妇女平均年龄为(31±4.53)岁,剖宫产术后计划恢复性生活时间中位数为7周。96.43%的妇女对于产后可以采用的避孕方法并不清楚。仅有27.74%的妇女表示产后会尽早或立即采取避孕措施,避孕套是妇女首选的产后避孕方法,占75.27%。72.25%的妇女没有避孕计划或要等到产后3个月才开始避孕。62.64%的妇女在剖宫产术后接受了避孕指导,医生推荐的产后避孕方法中避孕套占首位。医生强调剖宫产术后避孕的重要性、妇女具备正确产后避孕知识是妇女剖宫产术后尽早开始避孕的保护因素。剖宫产妇女对产后避孕服务有较高需求,希望在产前保健或产后访视时能得到专业人员的产后避孕咨询指导。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存在健康风险,剖宫产妇女产后尽早落实避孕措施应引起高度关注。建议尽快针对剖宫产妇女开展产后避孕服务,摸索适合北京的服务模式,以满足需求,减少产后非意愿妊娠的发生,降低剖宫产术后人工流产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剖宫产术后 产后服务 避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2010年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晚霞 袁雪 陈雪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7期691-694,共4页
目的统计北京市2010年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分析相关因素对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自制问卷对全市106家助产机构2010年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进行调查,并结合2010年新生儿听力筛查上报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2010年全市106家已开展听力筛... 目的统计北京市2010年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分析相关因素对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自制问卷对全市106家助产机构2010年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进行调查,并结合2010年新生儿听力筛查上报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2010年全市106家已开展听力筛查的助产机构共筛查新生儿159888人,听力筛查初筛率91.99%,初筛未通过率10.32%;复筛率72.30%,复筛未通过率13.27%;两步筛查后需转诊率0.99%。本市户籍新生儿的初筛率和复筛率较外地户籍新生儿高,城区助产机构的初筛率和复筛率较远郊区县助产机构高。不同助产机构的地区分布、筛查仪器的品牌和类型、筛查场地、初筛次数及筛查人员职称结构和在岗稳定性等因素影响下的初筛未通过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城区助产机构高于远郊区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高于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床旁筛查高于独立房间内筛查,住院期间仅接受1次初筛高于重复筛查。结论 2010年北京市本市户籍听力筛查质量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初筛率,重点应放在外地户籍和农村地区的筛查管理上。规范筛查仪器、筛查人员资质、筛查环境和筛查技术要求,有助于将筛查质量指标维持在合理化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筛查 初筛率 初筛通过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模型的北京市产前超声筛查人员情况预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宏燕 刘雅倩 +2 位作者 刘凯波 齐庆青 冯星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3-520,共8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产前超声筛查人员情况,对未来产前超声筛查人员数量及内部结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方法基于北京市2007至2015年产前超声筛查人员资质数据库,从超声筛查人员的地区、年龄、职称等分布情况了解2007至2015年以来产前超声筛查... 目的了解北京市产前超声筛查人员情况,对未来产前超声筛查人员数量及内部结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方法基于北京市2007至2015年产前超声筛查人员资质数据库,从超声筛查人员的地区、年龄、职称等分布情况了解2007至2015年以来产前超声筛查人员构成的变化趋势,并根据现有变化趋势构建预测模型,预测北京市2016至2020年产前超声筛查人员数量及内部结构状况。结果2007至2020年产前超声筛查人员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预测2020年达到1269人;期间人员学历、职称呈现下降趋势,工作年限逐渐缩短,大部分集中在5年以下,住院医师比例维持在26.6%,人员进修比例逐年增加,到2020年底达到43.2%。结论通过ARIMA模型对超声筛查人力资源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提示在产前超声筛查人员的管理上,应加强对年轻人员的培训,并尽可能为其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筛查 卫生人力资源 预测分析 ARIM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NIPT产前筛查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彦春 刘凯波 +1 位作者 张雯 徐宏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7-801,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无创产前检测(NI P T)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的效率,并评价NIPT在产前筛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北京市8家产前诊断机构行NIPT产前筛查的133899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 目的分析北京市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无创产前检测(NI P T)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的效率,并评价NIPT在产前筛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北京市8家产前诊断机构行NIPT产前筛查的133899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检测指征、检测结果和产前诊断结果。所有孕妇按照检测指征计算阳性率;按照检测结果分为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性染色体异常、其他染色体异常,计算产前诊断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NIPT筛查指征中高龄孕产妇检测占比最高,达34.0%(45509/133899),其次为自愿要求,占32.7%(43860/133899)。NIPT高风险1647例,阳性率为1.2%(1647/133899),其中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NT)增厚和超声结构异常孕妇的阳性率最高。NIPT高风险孕妇中1348例进行了产前诊断,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的产前诊断率最高,为91.5%(130/142),最低的是性染色体异常率,为76.4%(488/639),总体产前诊断率为81.8%(1348/1647)。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性染色体异常和其他染色体异常的阳性率分别为0.2%(318/133899)、0.1%(142/133899)、0.1%(77/133899)、0.5%(639/133899)和0.4%(471/13389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1.1%(226/318)、38.0%(54/142)、18.2%(14/77)、31.3%(200/639)和17.8%(84/471)。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及13-三体综合征的筛查敏感度分别为98.7%、96.4%和100.0%,特异度均为99.9%。结论NIPT的筛查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但仍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NIPT高风险孕妇应行产前诊断,加强检测前后的遗传咨询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检测 阳性预测值 产前诊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2010至2015年产前超声筛查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颖 徐宏燕 +2 位作者 宋雨亭 刘凯波 冯星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8-193,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产前超声筛查机构的运营情况,为优化产前筛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证据。方法基于北京市第2次、第3次全国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专项调查,从机构、人员、设备等资源投入的角度和服务量产出的角度分析产前超声筛查机构运营现... 目的了解北京市产前超声筛查机构的运营情况,为优化产前筛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证据。方法基于北京市第2次、第3次全国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专项调查,从机构、人员、设备等资源投入的角度和服务量产出的角度分析产前超声筛查机构运营现状及变化情况。结果2013至2015年北京市产前超声筛查机构有100家,技术人员833名,产前超声筛查设备383台,总服务量为60万次。2010至2012年机构数量为93家,总服务量为64.41万次。综合医院、三级医疗机构、城市地区尤其是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是服务提供的主力,妇幼保健院单位资源的服务量最高。北京市孕中期超声筛查率约为98.05%。服务提供存在由城市地区向远县地区转移,二级机构向三级机构转移的趋势。结论2010至2015年北京市产前超声筛查服务运营和管理较为规范,孕中期超声筛查率较高且服务量的分布趋于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筛查 机构 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lmquist-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北京市产前超声筛查服务效率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颖 徐宏燕 +1 位作者 冯星淋 刘凯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7-353,共7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产前超声筛查服务效率情况,为优化北京市出生缺陷二级预防体系提供相应政策依据。方法利用2010~2016年北京市产前超声筛查服务年度报表数据,质控后提取关键变量,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北京市各区超声筛查服务效率及变化... 目的分析北京市产前超声筛查服务效率情况,为优化北京市出生缺陷二级预防体系提供相应政策依据。方法利用2010~2016年北京市产前超声筛查服务年度报表数据,质控后提取关键变量,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北京市各区超声筛查服务效率及变化趋势,并探讨城市、远郊地区服务效率差异。结果2010至2016年超声筛查服务的综合技术效率值呈波动增长趋势,远郊地区综合技术效率均值高于城市地区。2010至2016年超声筛查服务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提高了12.3%,其中技术变化年均提高了12.0%,综合技术效率年均提高了0.3%,纯技术效率年均提高了13.9%,规模效率年均下降了0.4%。结论2010至2016年北京市超声筛查服务效率有所增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提高是主要推动力。建议北京市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规模效率,增加超声筛查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筛查 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孕早期孕妇膳食蛋白质摄入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恺文 郑薇 +2 位作者 张浦杨 徐丽丽 李光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8-835,共8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孕早期孕妇膳食蛋白质摄入情况,探讨膳食蛋白质摄入频率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北京出生队列研究(Beijing Birth Cohort Study),最终纳入10320例于2018年9月至2...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孕早期孕妇膳食蛋白质摄入情况,探讨膳食蛋白质摄入频率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北京出生队列研究(Beijing Birth Cohort Study),最终纳入10320例于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门诊进行常规产检的孕6~16周健康单胎孕妇,通过食物频率法了解孕早期孕妇膳食蛋白质摄入情况。于孕24~28周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IADPSG)标准诊断GDM。采用χ^(2)检验分析研究对象基线特征与GDM发病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膳食蛋白质摄入频率与GDM发病率的关系。结果①本研究纳入的10320例孕妇中确诊为GDM的有1585例,发病率为15.4%。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蛋白质类食物、动物蛋白、红肉的摄入频率与GDM的发生风险有关(P<0.05),每周摄入频率越高,GDM发病率越高;而植物蛋白、白肉摄入频率与GDM的发生风险无关(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猪肉的摄入频率与GDM的发生风险有关(P<0.05),摄入频率越高,GDM发病率越高。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年龄、学历、产次、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家族史后,孕早期蛋白质类食物总摄入频率增加会增加GDM的发生风险(OR=1.504,95%CI:1.138~1.988);其中动物蛋白摄入频率对GDM发生有影响(OR=1.429,95%CI:1.122~1.984),而未发现植物蛋白摄入频率对GDM发生有影响。进一步分析显示,红肉的摄入频率增加会增加GDM的发生风险(OR=1.288,95%CI:1.072~1.547),而未发现白肉摄入频率对GDM发生有影响。在红肉类别中,猪肉的摄入频率增加会增加GDM的发生风险(OR=1.025,95%CI:1.007~1.044)。结论北京地区孕早期孕妇膳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为动物蛋白中的肉类。较高的动物蛋白摄入频率,特别是以猪肉为主的红肉,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白肉和植物蛋白摄入频率与GDM发生无关。妇幼保健人员应该开展孕早期,甚至备孕期的营养宣教,以利于GDM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早期 动物蛋白 红肉 妊娠期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0~6岁智力低下儿童父母对残疾康复认识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霞 邵翠霞 +1 位作者 李勇 陈欣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7期662-663,共2页
目的了解智力低下儿童康复状况及其父母对康复相关知识的认识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004年在残疾人抽样调查中诊断的237名智力低下儿童进行现场或入户回访。结果 2004年诊断智力低下的儿童在3年中接受康复治疗服务比例为25.99%,... 目的了解智力低下儿童康复状况及其父母对康复相关知识的认识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004年在残疾人抽样调查中诊断的237名智力低下儿童进行现场或入户回访。结果 2004年诊断智力低下的儿童在3年中接受康复治疗服务比例为25.99%,农村未康复者明显高于城市(χ2=18.67,P<0.01);父母知道儿童需要进行早期干预康复及家庭训练的比例分别为38.39%、16.52%。结论需加强对其养育人的健康教育和知识技能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低下 儿童 父母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实验在北京市31名幼儿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张妍 冯瑶 +2 位作者 刘小莉 杨晨璐 周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0-583,共4页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EF)是一种较为高阶的认知过程,它需要多种高级的认知能力相互协作,完成"制定目标→计划如何去达成目标→成功实施计划"的心理过程。
关键词 执行功能 AB实验 幼儿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坐式分娩对初产妇第二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思思 李悦 付玉惠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4,30,共5页
目的探讨BirthRite坐位分娩组件接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缩短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提升产妇生产体验提供参考。方法将住院分娩的低危初产妇236例,第二产程按照产妇意愿分为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BirthRite坐位分娩组... 目的探讨BirthRite坐位分娩组件接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缩短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提升产妇生产体验提供参考。方法将住院分娩的低危初产妇236例,第二产程按照产妇意愿分为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BirthRite坐位分娩组件坐式分娩,对照组采用电动产床坐式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非枕前位占比、阴道助产、产后出血、肩难产、会阴侧切、会阴裂伤、会阴水肿、会阴疼痛程度和产后满意度;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1 min、5 min Apgar评分。结果对照组中途2例退出。两组均顺利分娩,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娩非枕前位占比、肩难产发生率、会阴侧切率、会阴水肿及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结论使用BirthRite分娩椅能够缩短第二产程时间,提高产妇满意度,优化坐位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分娩 第二产程 分娩椅 坐式分娩 分娩结局 产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神经学超声检查新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丽娟 吴青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9-362,共4页
超声是评价胎儿颅脑发育的首选影像学手段。近年来,胎儿神经学超声成像技术、分辨率及诊断准确率等均取得显著进步,可为临床进行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就胎儿神经学超声检查新进展进行述评。
关键词 胎儿 中枢神经系统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妇女甲状腺自身免疫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赵越 阮祥燕 +4 位作者 邹丽颖 马郡 王月姣 田玄玄 金婧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631,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女性甲状腺自身免疫(thyroid autoimmunity,TAI)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门诊规律产检、孕...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女性甲状腺自身免疫(thyroid autoimmunity,TAI)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门诊规律产检、孕前未确诊甲状腺疾病、孕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产妇508例,收集患者基线特征、孕早期(孕6~10周)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TSH)、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TPOAb)浓度,孕24~28周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结果,根据OGTT结果分为GDM组(n=169)和非GDM组(n=339),对两组TAI阳性发生率、一般情况、甲状腺功能指标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的发生因素。结果GDM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前肥胖者均显著高于非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DM组年龄超过30岁孕妇比例显著高于非GDM组(59.17%vs 6.79%,χ^(2)=168.667,P<0.001)。孕前肥胖(BMI≥28 kg/m^(2))产妇在GDM组中占比为24.26%,显著高于非GDM组的8.26%(χ^(2)=24.599,P<0.001)。GDM组中TAI发生率54.44%,非GDM组TAI的发生率为15.9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65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超过30岁及孕前肥胖使TAI产妇GDM发生风险增加6.08倍(OR=6.08,95%CI:3.61~10.25,P<0.001)。结论早期甲功正常女性中,随诊年龄增大(尤其超过30岁)、孕前BMI增高(尤其肥胖者)、孕前TAI者,孕期发生GDM的风险显著增加,未来旨在探究甲状腺功能正常的TAI女性发生GDM的预防策略,以期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自身免疫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妊娠期糖尿病 促甲状腺激素 游离甲状腺素 孕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田玄玄 阮祥燕 +3 位作者 赵越 金婧 柳顺玉 蒋玲玲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4-619,共6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肥胖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就诊的PCOS肥胖患者进行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0例。两组... 目的探讨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肥胖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就诊的PCOS肥胖患者进行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0例。两组均使用孕激素调理月经3个月,试验组进行个体化饮食、运动和行为综合生活方式干预,专人随访和体质量管理。对照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减重的常规诊疗宣教。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量表及简易健康状况检查(12-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12)量表评估参与者的性功能及生活质量。收集可能影响性功能的临床资料并测定性激素水平,包括人体测量指标、血清雌二醇、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总睾酮、生物活性睾酮和硫酸脱氢表雄酮。结果干预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体质量指数、腰围、体脂率、胰岛素抵抗指数、总睾酮、生物活性睾酮和硫酸脱氢表雄酮显著降低(P<0.05),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01)。试验组SF-12心理健康领域得分以及FSFI总分、性欲、性高潮和性满意得分均显著增高(P<0.05),而SF-12生理健康领域得分及性唤起、阴道润滑和性交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更好改善PCOS肥胖患者的性功能及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生活方式干预 个体化 肥胖 性功能 性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