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科护士满意度相关因素研究
1
作者 张华 王忠 +2 位作者 王彩云 贾金秀 王晨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10期867-870,共4页
目的了解影响神经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方法借鉴国外成熟的测评体系对393名神经科护士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家庭/工作(P<0.001)、工资福利(P=0.013)及工作环境(P=0.001)与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而管理(P=0.040)则与其呈负相关;与... 目的了解影响神经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方法借鉴国外成熟的测评体系对393名神经科护士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家庭/工作(P<0.001)、工资福利(P=0.013)及工作环境(P=0.001)与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而管理(P=0.040)则与其呈负相关;与同事关系和工作任务对满意度影响较小;而护患关系和成长发展则与满意度无显著相关。结论实现人性化安排工作时间,积极落实并妥善处理工作和家庭间冲突,改善工作环境及安全设施,科学合理评估护理的工作价值,进行合理分配收入,切实完善管理机制,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满意度 问卷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神经病学领域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天坛医院经验分享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华 王晨 王忠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8期719-721,共3页
目的以血管神经病学相关领域人才引进为研究重点,探索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管理工作策略。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0年来高层次人才引进案例中的血管神经病学相关领域人才引进为研究重点,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前后政策供... 目的以血管神经病学相关领域人才引进为研究重点,探索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管理工作策略。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0年来高层次人才引进案例中的血管神经病学相关领域人才引进为研究重点,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前后政策供给、人才考核、团队及学科建设、绩效考评等方面展开分析。结果为配合医院血管神经病学相关领域的全面发展,研究发现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前期阶段必须做好人才的综合考评、政策供给需完善配套措施、推动团队及学科建设、绩效考评要符合实际。结论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推动了医院重点学科血管神经病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 海外 引进 血管神经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研究型医院构建新型临床研究管理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琳 孟霞 +2 位作者 李娜 王伊龙 王晨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3期294-296,共3页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6年6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等一...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6年6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等一致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研究型医院 临床研究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协同服务云平台在医疗联合体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马力 王韬 +2 位作者 白波 李娜 王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3855-3859,共5页
医疗联合体(医联体)指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加强联合,使医疗资源能够在联合体内共同分享,其在慢性病的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中具有明显优势。区域医疗信息化是医联体建设和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慢性病... 医疗联合体(医联体)指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加强联合,使医疗资源能够在联合体内共同分享,其在慢性病的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中具有明显优势。区域医疗信息化是医联体建设和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慢性病中单病种致死、致残率较高的脑卒中为切入点,构建医联体内脑卒中协同服务云平台,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患者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与分级管理,优化脑卒中急救流程,对出院患者进行康复评估、随访及监测管理,并实现双向转诊、平台监控及调度管理等功能,有助于提高脑卒中专业诊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保证医联体内诊疗的同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云平台 医疗联合体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医疗在全科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马力 冀瑞俊 +2 位作者 王韬 白波 王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7-780,共4页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医疗模式的转变,需要全科医生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信息化严重不足已经对全科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制约和阻碍。云医疗是指在云计算、物联网、通信等新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医疗技术的有效嵌合,提高诊疗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医...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医疗模式的转变,需要全科医生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信息化严重不足已经对全科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制约和阻碍。云医疗是指在云计算、物联网、通信等新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医疗技术的有效嵌合,提高诊疗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医疗服务。本研究总结了云医疗在全科医疗中的应用背景、优势和既往实践情况;并以脑卒中为切入点,协同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同组成脑卒中协同医疗基地,开发应用脑卒中系统化干预的医疗协同云计算系统,实现基地内部的信息共享、区域监测、协同会诊等模块功能,以期借力云医疗推动全科医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云医疗 卒中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他汀药物治疗短期预后及不良反应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吴佳 吴硕琳 +2 位作者 李菁晶 王琰 王春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5期391-400,共10页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他汀药物的使用并与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年龄≥60岁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25例,按年龄分为高龄组(≥75岁)和老龄组(60~74岁);记录入院期间及卒中后(90±7)d他汀类药...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他汀药物的使用并与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年龄≥60岁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25例,按年龄分为高龄组(≥75岁)和老龄组(60~74岁);记录入院期间及卒中后(90±7)d他汀类药物治疗情况,评估患者短期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及相关不良反应情况。对他汀药物使用与短期预后及相关不良反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入院期间两组他汀药物使用无明显差异;卒中后(90±7)d,高龄组他汀药物使用率较老龄组低(85.0%vs 91.6%,P=0.039),高龄组3个月预后不良率(mRS 3~5分)较老龄组比例高(57.6%vs 30.7%,P<0.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无论高龄组还是老龄组,规律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卒中后3个月功能预后的保护性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0.619,P<0.05;OR=0.498,P<0.05];高龄组规律他汀药物与住院期间孤立性肝酶升高相关(OR=1.789,P<0.05)。结论高龄卒中患者出院后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及3个月功能预后较老龄患者差;高龄和老龄卒中患者规律使用他汀类药物是短期功能预后的保护性因素;高龄患者规律使用他汀药物与孤立性肝酶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缺血性卒中 他汀 短期卒中预后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