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苷肌肽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分泌GDNF保护AAPH诱导神经元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郭安臣 赵一龙 +3 位作者 苏芳 李巍巍 王拥军 王群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4期291-297,共7页
目的研究脑苷肌肽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脑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取10只孕16-18 d SD大鼠的胚胎、及10只24 h SD乳鼠的脑组织分别用于原代神经元及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经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培养... 目的研究脑苷肌肽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脑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取10只孕16-18 d SD大鼠的胚胎、及10只24 h SD乳鼠的脑组织分别用于原代神经元及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经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培养的细胞分别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后,给予1 mmol/L、5 mmol/L、10 mmol/L、20 mmol/L和40 mmol/L 2,2-偶氮二(2-甲基丙基咪)二盐酸盐{2,2’-Azobis[(2-methylpropionamidine)dihydrochloride,AAPH]}模拟缺血性卒中诱导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并通过利用分光光度计分析细胞活力,观察AAPH对细胞活力的影响;观察0.025μg/ml、0.05μg/ml和0.1μg/ml脑苷肌肽对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同时制备脑苷肌肽-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比较条件培养基对AAPH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经分光光度计分析40 mmol/L AAPH为合适诱导损伤浓度,在AAPH损伤4 h后,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脑苷肌肽共同孵育24 h。结果显示0.025μg/ml、0.05μg/ml和0.1μg/ml浓度的脑苷肌肽均能够减轻AAPH造成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但0.05μg/ml和0.1μg/ml的脑苷肌肽的保护作最为显著。0.1μg/ml脑苷肌肽-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能够通过促进胶质细胞分泌胶质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进而保护AAPH诱导的神经元损伤(P〈0.05)。而将0.1μg/ml的脑苷肌肽作用24 h后的细胞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在40 mmol/L AAPH诱导神经元损伤后加入脑苷肌肽-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作用24 h。检测神经元细胞活力,发现脑苷肌肽-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能够逆转AAPH造成的神经元损伤,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苷肌肽作为临床常用的神经保护剂,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分泌胶质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苷肌肽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2 2-偶氮二(2-甲基丙基咪)二盐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宁 石玉芝 +3 位作者 王安心 王展 王春雪 王拥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07-810,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卒中后抑郁(PSD)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发生及其结局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库中191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男女之间在卒中后2周PSD的发生率、抑郁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女性PSD的... 目的研究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卒中后抑郁(PSD)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发生及其结局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库中191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男女之间在卒中后2周PSD的发生率、抑郁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女性PS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32.9%和26.6%,P<0.01),女性卒中评分与男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总分高于男性(P<0.05),抑郁表现均以迟滞和睡眠障碍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PSD与既往心脏病史、精神障碍病史以及卒中严重程度相关,男性与年龄、吸烟史、精神障碍病史及卒中严重程度相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PSD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PSD的影响因素也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卒中后抑郁 性别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脑缺血损伤中的双刃剑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巍巍 王群 +2 位作者 郭安臣 王拥军 李俊发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4期319-325,共7页
近来研究表明,自噬可能成为卒中治疗过程中的新靶点,但是自噬在脑缺血过程中的激活是否提升神经元存活率一直存在争议,关于其对于脑缺血后神经元发挥的作用是保护还是加重损伤尚不明确。本文主要综述脑缺血后自噬在缺血/低氧损伤中可能... 近来研究表明,自噬可能成为卒中治疗过程中的新靶点,但是自噬在脑缺血过程中的激活是否提升神经元存活率一直存在争议,关于其对于脑缺血后神经元发挥的作用是保护还是加重损伤尚不明确。本文主要综述脑缺血后自噬在缺血/低氧损伤中可能发挥的双重作用及其可能的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神经元 脑缺血/低氧损伤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酚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巍巍 李俊发 +2 位作者 郭安臣 王拥军 王群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2期141-146,共6页
植物多酚为植物体内的复杂酚类次生代谢物,具有多元酚结构,表现出多种生物化学活性及药理学活性。近年来关于植物多酚的研究主于集中于抗氧化、抗炎、抗细胞增殖活性等功能。脑缺血过程中会有过量氧自由基的产生,活性氧自由基损伤脂质... 植物多酚为植物体内的复杂酚类次生代谢物,具有多元酚结构,表现出多种生物化学活性及药理学活性。近年来关于植物多酚的研究主于集中于抗氧化、抗炎、抗细胞增殖活性等功能。脑缺血过程中会有过量氧自由基的产生,活性氧自由基损伤脂质体、蛋白和核酸,从而引起凋亡或坏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植物多酚可以对抗脑缺血造成的相关神经损伤。本文主要对植物多酚的神经保护作用以及在脑缺血模型中的应用展开综述,并提出植物多酚在卒中治疗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酚 脑缺血 抗氧化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体外模型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安臣 赵一龙 +3 位作者 苏芳 李巍巍 王拥军 王群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缺血性卒中占全部卒中的60%-80%。缺血性卒中体外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对揭示其发病机制及探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分别从神经元、胶质细胞、内皮细胞、血脑屏障、血管神经单元等角度建立起可靠的研究缺血性卒中的研究平台。本文... 缺血性卒中占全部卒中的60%-80%。缺血性卒中体外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对揭示其发病机制及探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分别从神经元、胶质细胞、内皮细胞、血脑屏障、血管神经单元等角度建立起可靠的研究缺血性卒中的研究平台。本文对各种缺血性卒中的体外模型的制备方案及应用方法的最新进展展开综述,为缺血性卒中的研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方法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体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预适应标志物的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苏芳 朱雨岚 +2 位作者 郭安臣 王拥军 王群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缺血预适应是一种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即短暂的、非致死缺血损伤保护后续的致死性缺血打击。它通过短暂的缺血诱导固有的防御系统,引起对随后的严重缺血的耐受。预适应存在于多种器官及生物,其中脑缺血预适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找到适... 缺血预适应是一种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即短暂的、非致死缺血损伤保护后续的致死性缺血打击。它通过短暂的缺血诱导固有的防御系统,引起对随后的严重缺血的耐受。预适应存在于多种器官及生物,其中脑缺血预适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找到适合的标志物以表明预适应反应诱发的缺血耐受是转化研究的重点。理想的标志物应易于获得,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本文将对可能反映缺血预适应诱发的缺血耐受状态的血清及影像学标志物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缺血耐受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预适应保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一龙 郭安臣 +1 位作者 王拥军 王群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2期135-140,共6页
卒中是第3位常见的致死原因,给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针对卒中的治疗多集中在急性期,而卒中恢复期的治疗尚无有效方法。有关药物治疗或无效或存在不良影响,相应的神经保护和大脑修复仍然是主要的尚未实现的医疗需求。近年来,大脑... 卒中是第3位常见的致死原因,给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针对卒中的治疗多集中在急性期,而卒中恢复期的治疗尚无有效方法。有关药物治疗或无效或存在不良影响,相应的神经保护和大脑修复仍然是主要的尚未实现的医疗需求。近年来,大脑保护自身免受伤害性刺激以及修复内源性修复损伤越来越受关注。其中,对预适应的研究(也被称为诱导耐受性)已产生多种有希望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方法。一方面,预适应可以识别那些被诱导出的内源性保护或再生机制;另一方面,对于那些预期会发生缺血性事件的人群(如接受过脑部手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预适应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来诱导出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适应 后处理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