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病学临床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丽霞 张巍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10期900-902,共3页
目的旨在探索老年病科临床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具体途径。方法将本科室一年来的临床教学实践与相关重要理论相结合,论证老年病科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和现实性。结果确定了老年病科以强化全科医学教育为中心,以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新型生物-心理... 目的旨在探索老年病科临床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具体途径。方法将本科室一年来的临床教学实践与相关重要理论相结合,论证老年病科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和现实性。结果确定了老年病科以强化全科医学教育为中心,以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新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为理念的老年病学教学改革方向。结论本文探讨了强化全科医学教育及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新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老年病学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意义;老年病科将通过不断改进老年病学教学方法、创新老年病学教学理念,培养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的、合格的老年病学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学 全科医学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华法林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卒中高风险患者卒中一级预防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铁梅 吴硕琳 徐秀英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6期483-487,共5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华法林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卒中高风险患者卒中一级预防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连续入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心内科、老年科住院部及抗凝门诊确诊的治疗时间〉1年的非瓣膜性心房... 目的探讨低强度华法林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卒中高风险患者卒中一级预防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连续入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心内科、老年科住院部及抗凝门诊确诊的治疗时间〉1年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卒中高风险患者80例,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情况分为低强度华法林治疗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各40例,其中华法林组控制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为1.6-2.5,比较两组患者缺血性卒中及全身大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间在性别、年龄、伴随疾病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低强度华法林治疗组心源性脑栓塞发生率为2.5%,阿司匹林治疗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强度华法林治疗组无其他部位栓塞发生,而阿司匹林治疗组患者其他部位栓塞仅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低强度华法林治疗组与阿司匹林治疗组均无严重脑出血、肾出血、其他器官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低强度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卒中高风险患者卒中一级预防中疗效性与安全性方面可能与阿司匹林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阿司匹林 心房颤动 低强度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2
3
作者 左丽君 廖晓凌 +3 位作者 李子孝 杨明 张巍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0期962-967,共6页
卒中和痴呆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卒中能够增加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加速已经存在的认知功能障碍。卒中发生和认知障碍出现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而这个时间间隔通常是实施干预治疗,预防认知障碍发生及进展的最佳时机。卒中可以... 卒中和痴呆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卒中能够增加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加速已经存在的认知功能障碍。卒中发生和认知障碍出现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而这个时间间隔通常是实施干预治疗,预防认知障碍发生及进展的最佳时机。卒中可以同时激活神经血管单元的神经变性过程和血管损伤过程,从而加速认知障碍发生。本文主要阐述了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病理生理机制、生物学标志物以及影像学特征、神经心理学评估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为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干预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认知障碍 预测因子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及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郭鹏 连腾宏 +9 位作者 左丽君 扈杨 余秋瑾 金朝 刘丽 余舒扬 李丽霞 王瑞丹 朴英善 张巍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5-435,共1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伴发睡眠障碍(SD)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1)按照AD的入组和排除标准,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的89例AD患者。(2)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价总体睡眠状况,P...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伴发睡眠障碍(SD)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1)按照AD的入组和排除标准,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的89例AD患者。(2)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价总体睡眠状况,PSQI≥7分为AD伴发SD(AD-SD)组,PSQI<7分为AD不伴发SD(AD-NSD)组。(3)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起病年龄、受教育水平及病程等。(4)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量表评价AD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AD-SD组与AD-NSD组总体认知功能及各认知领域的情况。(5)对AD-SD组Mo CA量表的总分及各认知领域评分与PSQI总分及各亚项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 89例AD患者中71例(79.78%)存在SD。(2) AD-SD组和AD-NSD组性别、年龄、起病年龄、受教育水平及病程等均无明显差异。(3) AD-SD组和AD-NSD组PSQI量表中具有显著差异的因子包括睡眠质量(P<0.01)、睡眠潜伏期(P<0.01)、睡眠时间(P<0.01)、睡眠效率(P<0.05)、夜间SD(P<0.01)、使用睡眠药物(P<0.01)及日间功能障碍(P<0.01)。(4)与AD-NSD组相比,AD-SD组Mo CA量表总分明显降低(P<0.05),其中延迟回忆及语言评分明显降低(P<0.05)。(5) AD-SD组入睡时间与Mo CA量表总分及延迟回忆评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r=-0.245,P=0.041;r=-0.249,P=0.039);夜间SD与Mo CA量表总分及延迟回忆评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r=-0.248,P=0.038;r=-0.283,P=0.018)。结论 AD-SD的发生率高达79.78%;AD-SD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更差、入睡时间更长、睡眠时间更短、睡眠效率更低、夜间SD更重、使用睡眠药更多、日间功能障碍更明显;AD-SD患者总体认知功能、延迟回忆及语言损害更明显;AD-SD组入睡时间、夜间SD与总体认知功能及延迟回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睡眠障碍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单纯淡漠的临床特征及发生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方 张巍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1-196,共6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除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步态和姿势障碍等运动症状外,近年研究发现其还存在神经精神、睡眠、感觉及自主神经障碍等多种非运动症状。PD单纯淡漠是不伴痴呆和抑郁的淡漠,...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除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步态和姿势障碍等运动症状外,近年研究发现其还存在神经精神、睡眠、感觉及自主神经障碍等多种非运动症状。PD单纯淡漠是不伴痴呆和抑郁的淡漠,其与运动症状及多种非运动症状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PD单纯淡漠的发生涉及神经解剖、神经病理、神经生化及神经免疫炎症等机制。本文将对PD单纯淡漠的临床特征及发生机制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单纯淡漠 临床特征 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伴发抑郁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郭鹏 连腾宏 +9 位作者 左丽君 扈杨 余秋瑾 金朝 刘丽 余舒扬 李丽霞 王瑞丹 朴英善 张巍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4-435,共2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伴发抑郁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1)按照AD的入组和排除标准,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的171例AD患者。(2)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抑郁状况,HAMD≥7分...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伴发抑郁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1)按照AD的入组和排除标准,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的171例AD患者。(2)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抑郁状况,HAMD≥7分为AD伴发抑郁(AD-D)组,HAMD<7分为AD不伴发抑郁(AD-ND)组。(3)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起病年龄、受教育水平及病程等。(4)比较AD-D组与AD-ND组抑郁总体情况及7个因子(焦虑/躯体化,体重,认知障碍,日夜变化,迟缓,睡眠障碍,绝望感)情况。(6)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量表评价AD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AD-D组与AD-ND组总体认知功能及各认知领域的情况。采用精神心理学量表评价精神行为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1) 171例AD患者中96例(56.1%)存在抑郁,75例(43.9%)患者没有抑郁。(2) AD-D组与AD-ND组相比,起病年龄更小(P<0.05),病程更长(P<0.05),AD-D组和AD-ND组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等均无明显差异。(3) AD-D组和AD-ND组HAMD量表中具有显著差异的因子包括焦虑/躯体化(P<0.01)、认知障碍(P<0.01)、迟缓(P<0.01)、睡眠障碍(P<0.01)、绝望感(P<0.01)。(4)与AD-ND组相比,AD-D组Mo CA量表总分明显降低(P<0.01),其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P<0.01)、命名(P<0.01)、注意(P<0.05)、定向(P<0.01)评分明显降低。与AD-ND组相比,AD-D组NPI明显降低(P<0.01),ADL明显降低(P<0.01)。结论 AD-D的发生率高;AD-D患者起病年龄更轻,病程更长,抑郁症状更重,抑郁与总体认知障碍及多认知领域障碍、部分精神行为症状有关,日常生活能力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抑郁 认知障碍 精神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教学的初探: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朴英善 张巍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9期814-816,共3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roblem base-learning,PBL)在血管性痴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8名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在血管性痴呆的教学中,随机分为PBL教学组或传统教学组,教学后以问卷调查方式对2组...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roblem base-learning,PBL)在血管性痴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8名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在血管性痴呆的教学中,随机分为PBL教学组或传统教学组,教学后以问卷调查方式对2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各方面均显著提高。结论在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教学中,PBL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具有良好的前景,值得推广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血管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帕金森病脑核团铁含量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唐守现 左丽君 +2 位作者 张巍 沈慧聪 戴建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9期647-650,共4页
目的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测量和分析PD脑深部核团铁含量特点。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40例PD患者和36例正常志愿者,利用3.0 T磁共振扫描仪获取研究对象SWI图像,通过SPIN软件在获取的SWI相位图中测量脑深部灰质核团苍白球、壳核、黑质相位值... 目的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测量和分析PD脑深部核团铁含量特点。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40例PD患者和36例正常志愿者,利用3.0 T磁共振扫描仪获取研究对象SWI图像,通过SPIN软件在获取的SWI相位图中测量脑深部灰质核团苍白球、壳核、黑质相位值,并将获取的研究对象核团相位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D组黑质相位值平均值最小(R,2034.84;L,2030.55)。PD组与对照组相比,右侧苍白球(P=0.018)、黑质相位值(P=0.008)和左侧苍白球(P=0.040)、黑质相位值(P=0.000)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D组右侧苍白球与右侧黑质(P=0.000)、右侧壳核与右侧黑质(P=0.000)、左侧壳核与左侧黑质(P=0.000)相位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病患者黑质铁含量最多,苍白球和黑质铁含量成对称性增多。磁敏感加权成像可为PD病诊断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 被引量:8
9
作者 扈杨 张巍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5-190,共6页
快速眼动(REM)睡眠期行为障碍(RBD)是REM睡眠期出现肌张力缺失并伴有与噩梦相关的复杂运动为特征的发作性疾病,RBD与帕金森病(PD)密切相关,在PD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伴RBD的PD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强直型,病程更长,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更重... 快速眼动(REM)睡眠期行为障碍(RBD)是REM睡眠期出现肌张力缺失并伴有与噩梦相关的复杂运动为特征的发作性疾病,RBD与帕金森病(PD)密切相关,在PD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伴RBD的PD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强直型,病程更长,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更重,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损害更突出。RBD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主要涉及脑桥被盖部、蓝斑/蓝斑下区复合体及其投射通路功能的紊乱。诊断RBD主要依据特征性临床表现及视频多导睡眠图(v-PSG)的监测结果。治疗上除了积极干预PD外,应对患者及其床伴采取保护措施;当患者的异常睡眠行为对其造成严重的困扰并具有危险性时,需给予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 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