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特征性分析 被引量:60
1
作者 孙胜楠 徐耀 +4 位作者 马灿灿 朱婷珂 董珍 胡月 徐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发生的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5月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PSCI患者73例分为脑卒中后痴呆(PSD)组28例和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PSCI-ND...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发生的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5月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PSCI患者73例分为脑卒中后痴呆(PSD)组28例和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PSCI-ND)组45例,脑卒中后非认知障碍(非PSCI)组32例。PSCI患者又分为BPS组50例和非BPS组23例。根据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规划分型,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部分前循环梗死型(PACI)、后循环梗死型和腔隙性脑梗死型(LACI)。认知功能评估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PS评估采用神经精神问卷(NP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PSD组和PSCI-ND组NIHSS评分、NPI总分、BP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PSCI组,教育年限明显低于非PSCI组(P<0.05)。PSD组年龄明显高于PSCI-ND组(P<0.05)。BPS组ADL总分、MMSE总分和MoCA总分明显低于非BPS组[(86.90±10.50)分vs(92.61±10.10)分,P=0.032;(24.39±2.13)分vs(20.36±4.27)分,P=0.000;(17.04±4.23)分vs(22.00±2.65)分,P=0.000]。与非BPS组比较,BPS组PACI发生率明显升高(52.0%vs 4.3%,P=0.000),LACI发生率明显降低(20.0%vs 56.5%,P=0.002)。PSD组和PSCI-ND组幻觉、激越、抑郁、淡漠、异常运动和睡眠行为障碍比例明显高于非PSCI组(P<0.05)。PSD组激越、抑郁、淡漠和睡眠行为障碍比例明显高于PSCI-ND组(P<0.05)。结论PSCI患者较易出现BPS,其认知水平不同BPS发生率及表现不同,揭示了PSCI的临床异质性特点,为PSCI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痴呆 认知障碍 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体液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月 徐俊 +4 位作者 徐耀 洪音 李琳 董珍 孙胜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77-779,共3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常伴有非运动功能症状,包括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嗅觉和味觉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认知障碍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质量,认知障碍出现在PD早期阶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常伴有非运动功能症状,包括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嗅觉和味觉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认知障碍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质量,认知障碍出现在PD早期阶段,被认为是加速痴呆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1]。因此,PD认知障碍发生发展的体液生物标志物备受关注,藉此为PD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测验 脑脊髓液 Α突触核蛋白 TAU蛋白质类 体液 生物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相关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陈芳 洪音 +3 位作者 殷梦媚 陶带花 张盛楠 徐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47-95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事件的关系。方法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64例进行前瞻性分析,分别在急性脑梗死发生2周内(基线)及出院6个月时,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阿登布鲁克认知功能检查(A...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事件的关系。方法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64例进行前瞻性分析,分别在急性脑梗死发生2周内(基线)及出院6个月时,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阿登布鲁克认知功能检查(ACE-Ⅲ)评分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入选者以6个月时MoCA评分分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组68例(MoCA评分<26分),脑卒中后非认知障碍(PSNCI)组96例(MoCA评分≥26分)。之后,电话随访入选者脑卒中复发情况。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SCI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结果基线和6个月时,PSCI发生率分别为51.22%和41.46%,随访期间,脑卒中复发25例,其中PSCI组19例,PSNCI组6例,PSCI组脑卒中复发率高于PSNCI组(27.9%vs 6.3%,P<0.05)。与基线比较,6个月时MoCA、ACE-Ⅲ总分、语言和记忆力评分明显升高,语言流畅和视空间能力评分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仍显示,MoCA评分<26分和ACE-Ⅲ评分≤62.5分患者脑梗死复发风险升高,PSCI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独立相关(HR=4.760,95%CI:1.495~15.151,P=0.008;HR=4.902,95%CI:1.640~14.649,P=0.004)。结论 PSCI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相关。重视对PSCI的干预,可能成为脑梗死复发的二级预防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障碍 卒中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与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董珍 徐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94-896,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认知功能障碍和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PD中较常见的非运动症状,给患者及其照料者带来沉重负担。我们对帕金森认知障碍(PD with cognitive impair...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认知功能障碍和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PD中较常见的非运动症状,给患者及其照料者带来沉重负担。我们对帕金森认知障碍(PD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PDCI)与RBD的相关性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睡眠 快速眼运动 行为障碍 Α突触核蛋白 氯硝西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ATN诊断标准重塑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 被引量:6
5
作者 徐俊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2期97-99,共3页
2 018年1月,F DA推荐今后的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试验应用由(美国)国家老年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ging,NIA)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lzheimer's Association,AA)提出的AD的ATN研究作为诊断标准(简称为ATN标准),这是对近20年来,AD... 2 018年1月,F DA推荐今后的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试验应用由(美国)国家老年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ging,NIA)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lzheimer's Association,AA)提出的AD的ATN研究作为诊断标准(简称为ATN标准),这是对近20年来,AD的生物标志物组合指导AD临床早期干预标准化的重要突破[1-2]。ATN标准中的生物标志物包括:Aβ(A);病理性Tau,包括总Tau和磷酸化Tau(T)和神经变性(N)。ATN标准是长期以来经过多项临床病理对照研究综合验证了认知功能损害演变、影像学、脑脊液检查及Aβ-PET和病理的相关性,在2011年NIA-AA的AD系列诊断标准基础上提出的,旨在为基础和临床研究人员提供标准化观察指标组合,希望将AD病理所导致的轻度认知障碍从非AD导致MCI人群中区分开来,甚至可以识别出更早阶段(30~50岁)的AD病理相关的主观认知损害人群,从而实现早期干预(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认知障碍 生物标志物 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韦艳秋 董珍 +6 位作者 徐耀 马灿灿 李琳 胡月 张洪英 姜君 徐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9-613,共5页
目的总结帕金森病认知障碍(PDCI)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9月~2019年5月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166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认知正常组52例(MoCA评分≥26... 目的总结帕金森病认知障碍(PDCI)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9月~2019年5月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166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认知正常组52例(MoCA评分≥26分),PDCI组114例(MoCA评分<26分)。方法采用MoCA评分评估认知,PD统一评定量表(UPDRS)、Hoehn Yahr(H-Y)分期、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自主神经量表(SCOPA-AUT)、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结果入选者中,PDCI发生率为68.7%。PDCI组年龄、病程、步态慌张、冻结、翻身困难、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农药接触史、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明显高于认知正常组,男性和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DCI组UPDRS总分、UPDRSⅡ、UPDRSⅢ、H-Y分期、FSS、HDRS、HAMA、NMSQ、SCOPA-AUT、PSQI评分明显高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05,95%CI:1.008~1.213,P=0.033)、病程(OR=1.454,95%CI:1.163~1.819,P=0.001)、受教育年限(OR=0.627,95%CI:0.524~0.749,P=0.001)、FSS评分(OR=1.921,95%CI:1.113~3.313,P=0.019)、SCOPA-AUT评分(OR=1.117,95%CI:1.002~1.246,P=0.047)与PDCI独立相关。结论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疲劳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较严重的P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Α突触核蛋白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若茜 陶带花 +1 位作者 韦艳秋 徐俊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2期126-131,共6页
脑出血虽然在卒中人群中仅占10%~15%,但其死亡率较高(第1年高达60%),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1-2]。脑出血主要分为自发性和创伤性,其中自发性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为高血压病和淀粉样脑血管病,两者约占自发性脑出血的80%,两者不仅可以通... 脑出血虽然在卒中人群中仅占10%~15%,但其死亡率较高(第1年高达60%),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1-2]。脑出血主要分为自发性和创伤性,其中自发性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为高血压病和淀粉样脑血管病,两者约占自发性脑出血的80%,两者不仅可以通过导致脑出血的发生间接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也可直接导致认知功能的衰退[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脑出血 脑淀粉样血管病 脑微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原地区与山东菏泽平原地区脑出血临床特点的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苑斌 何士华 +6 位作者 桑艳芳 次旦卓嘎 田佳钰 卜美玲 陈思霨 徐俊 孙永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西藏高原地区与山东菏泽平原地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选择201 7年1月~2018年6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0例为高原组,同期于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对照组,回... 目的探讨西藏高原地区与山东菏泽平原地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选择201 7年1月~2018年6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0例为高原组,同期于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相关血液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原组脑出血患者发病年龄、HDL-C水平和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1),高血压(71.0% vs 51.0%,P=0.004)、脑出血伴发破入脑室比例(29.0% vs 9.0%,P=0.000)和血红蛋白水平[(167.00±32.00)g/L vs (148.00±21.00)g/L,P=0.000]以及病死率明显升高(26.0% vs 10.0%,P=0.003).发病年龄、饮酒、高血压、HDL-C是2组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红蛋白是高原组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西藏高原地区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与平原地区有所不同,并且病情重,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脑出血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与照料者负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琳 陶带花 +5 位作者 胡月 朱婷珂 孙胜楠 陈兰兰 徐耀 徐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的临床特点与照料者负担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确诊的AD患者43例及其照料者,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认...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的临床特点与照料者负担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确诊的AD患者43例及其照料者,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认知障碍简明评价量表(Cog-12)评估AD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神经精神量表问卷(NPI-Q)评估AD患者BPS;采用照料者负担量表(CBI)评估照料者负担,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入选的AD患者MMSE总分(17.3±5.9)分,MoCA总分(13.1±6.4)分,Cog-12总分(24.3±10.6)分,NPI-Q评估患者BPS总严重程度为(2.51±2.26)分;照料者总苦恼程度为(3.23±3.07)分,AD患者照料者的CBI总分为(24.70±13.34)分。NPI-Q评估AD患者BPS严重程度和照料者苦恼程度总分与MMSE评分和MoCA及Cog-12总分不相关(P>0.05)。NPI-Q评估AD患者BPS严重程度总分与时间依赖负担、社交负担、情感负担、CBI总分呈正相关(r=0.439,0.330,0.319和0.386,P<0.05);NPI-Q评估BPS照料者苦恼程度总分与时间依赖负担和CBI总分呈正相关(r=0.417和0.306,P<0.05)。结论AD患者BPS增加照料者的时间依赖负担、社交负担及情感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精神障碍 患病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促食欲素A与路易体痴呆核心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甘景环 陈志超 +2 位作者 刘帅 吴昊 纪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7-325,共9页
目的探讨血浆促食欲素A水平与路易体痴呆核心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诊断与治疗的51例路易体痴呆患者以及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46例认知功能正常对照者,采用简易智... 目的探讨血浆促食欲素A水平与路易体痴呆核心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诊断与治疗的51例路易体痴呆患者以及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46例认知功能正常对照者,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估整体认知功能、临床痴呆评价量表(CDR)评估痴呆严重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估抑郁严重程度、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估精神行为,测定血浆食欲素A水平;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路易体痴呆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探究血浆促食欲素A与路易体痴呆核心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究血浆促食欲素A与神经心理学测验的线性相关关系。结果路易体痴呆患者MMSE(Z=-8.387,P=0.000)和MoCA(Z=-8.479,P=0.000)评分均低于对照者,CDR(Z=-9.072,P=0.000)、ADL(Z=-8.692,P=0.000)、HAMD-17(Z=-7.568,P=0.000)、NPI(Z=-8.270,P=0.000)评分和血浆促食欲素A水平(Z=-2.688,P=0.007)均高于对照者;核心临床症状中有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和有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血浆促食欲素A水平低于无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Z=-2.172,P=0.030)和无帕金森综合征(Z=-1.981,P=0.048)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史是避免发生路易体痴呆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78,95%CI:0.095~0.808;P=0.019);血浆促食欲素A水平升高是路易体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OR=6.878,95%CI:1.241~38.137;P=0.027)。相关分析显示,血浆促食欲素A水平仅与核心临床症状中帕金森综合征呈负相关(r=-0.322,P=0.043)。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促食欲素A与神经心理学测验评分无线性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路易体痴呆患者血浆促食欲素A水平高于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血浆促食欲素A水平升高更易罹患路易体痴呆,但可降低核心临床症状中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率,促食欲素能系统功能失调可能是路易体痴呆的潜在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Y体病 食欲素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阿尔茨海默病炎症反应核心机制及潜在靶点 被引量:8
11
作者 时建铨 徐俊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3,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是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最为常见的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持续过度的炎症反应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信号转导通路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最为常见的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持续过度的炎症反应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信号转导通路是阿尔茨海默病炎症反应的关键环节,本文拟对NLRP3炎症小体的结构和激活机制、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炎症反应的机制以及特异性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炎症 NLRP3炎症小体(非MeSH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痴呆:国际共识声明 被引量:17
12
作者 董珍 朱婷珂 徐俊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痴呆预防的关键是要从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入手。其中,营养或依赖营养的危险因素尤为重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或使用膳食补充剂,即可能降低危险因素水平。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serum totalhomocysteine,tHcy)水平升高属于上述的一项危险因素,... 痴呆预防的关键是要从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入手。其中,营养或依赖营养的危险因素尤为重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或使用膳食补充剂,即可能降低危险因素水平。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serum totalhomocysteine,tHcy)水平升高属于上述的一项危险因素,其反映了3种B族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的功能状态。专家们回顾分析了近20年的文献证据,基于Bradford Hill标准并达成共识,认为血浆总tHcy水平升高是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痴呆和AD发生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在各项临床研究中,tHcy水平中度升高(在正常范围内)的老年人发生痴呆的相对危险度为1.15~2.5,人群归因危险度为4.3%~31%。对老年人进行认知功能损害干预的试验表明,使用B族维生素可降低tHcy水平,并显著减缓全脑和区域性脑萎缩的发展速度,以及认知功能下降的速度。该结果进一步支持老年人群中常见的血浆总tHcy水平中度升高(>11μmol/L)是导致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损害和痴呆的原因之一。因此,应避免低估老年人中总tHcy升高的公共卫生意义,毕竟应用B族维生素治疗是简单、廉价和安全的,但仍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来确定B族维生素能否减缓或预防有认知损害或痴呆风险人群进展为痴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维生素B6 认知损害 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脑萎缩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F1R相关白质脑病:从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到原发性小胶质细胞病 被引量:3
13
作者 韦艳秋 徐俊 +2 位作者 刘若茜 李琳 董珍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28,共7页
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HDL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白质脑病,以进行性神经精神症状和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女性比男性更早出现症状;影像学呈现弥漫性脑白质损害、胼胝体变薄、脑组织钙化灶等改变;病理学特征... 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HDL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白质脑病,以进行性神经精神症状和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女性比男性更早出现症状;影像学呈现弥漫性脑白质损害、胼胝体变薄、脑组织钙化灶等改变;病理学特征为原发性轴索变性及髓鞘缺失。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是目前唯一确定的HDLS致病基因,主要表达于小胶质细胞,因此CSF1R相关白质脑病被视为原发性小胶质细胞病的代表,小胶质细胞在该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了解CSF1R相关白质脑病研究现状与进展,有助于揭示小胶质细胞可能的病理生理学作用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病 受体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小神经胶质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淀粉样血管病非出血性表现及新型磁共振成像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婷珂 徐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36-1338,共3页
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老年人常见的脑小血管病,其发病可能与年龄增长,大脑清除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能力受损有关,导致大脑皮质及软脑膜血管壁中Aβ沉积,包括中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较... 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老年人常见的脑小血管病,其发病可能与年龄增长,大脑清除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能力受损有关,导致大脑皮质及软脑膜血管壁中Aβ沉积,包括中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较少见。CAA的临床表现除脑出血外,还包括认知功能障碍、短暂性局灶性神经系统发作(transient focal neurological episodes,TFNE)、CAA相关炎症等非出血性表现。随着新型MRI技术的进步,在CAA患者中发现了多种特征性的MRI标志物,这些“无症状”影像学改变有助于早期识别CAA,并与患者的症状性脑出血、认知功能障碍、TFNE等表现密切相关,甚至可能影响临床抗凝、溶栓治疗决策。我们就近期CAA非出血性表现、MRI标志物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淀粉样血管病 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脑出血 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学慧 胡月 +5 位作者 洪音 陈兰兰 张桁忠 徐耀 张洪英 徐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发生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 FOG)的影响因素及潜在机制。方法 连续性收集2017年1月~2018年3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PD门诊及住院患者115例,根据有无FOG分为FOG组23例和对照...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发生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 FOG)的影响因素及潜在机制。方法 连续性收集2017年1月~2018年3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PD门诊及住院患者115例,根据有无FOG分为FOG组23例和对照组92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发病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有无高血压、2型糖尿病、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幻觉和体位性低血压,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和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 MNA)等差异。将假设检验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具有统计学和临床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PD患者FOG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FOG组患者病程显著长于对照组[(4.87±1.84)年vs(3.45±2.06)年,P=0.003],MN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9.39±2.64)分vs(21.88±2.91)分,P=0.00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1.382,95%CI:1.103~1.731,P=0.005)和MNA评分(OR=0.724,95%CI:0.598~0.876,P=0.001)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NA评分减低(OR=0.773,95%CI:0.629~0.951,P=0.015)是PD患者出现FOG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营养不良是PD患者存在FOG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的营养状况评估和干预可能有助于预防或延缓FOG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步态共济失调 营养不良 营养状况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8例临床特点分析
16
作者 次旦卓嘎 陈思霨 +4 位作者 曾燕 赵玉华 金海强 徐俊 孙永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13-517,共5页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的特点。结果 8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7.5岁,其中男6例,女2例;汉族4例,藏族4例;部分患...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的特点。结果 8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7.5岁,其中男6例,女2例;汉族4例,藏族4例;部分患者发病前存在上呼吸道感染、癫痫持续状态、入藏史以及阿托品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等诱因,以头晕、头痛、视物模糊或抽搐为主要临床表现。所有患者治疗前头颅MRI平扫均表现为胼胝体压部接近中央部位类圆形或条状边界清楚的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弥散加权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e,DWI)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减低,病变周围无明显水肿及明显占位效应。予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消失或减低。结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一般临床症状轻微、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具有特异的影像学特征,预后良好,西藏独特的高原环境对该病的发病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压部 临床特征 西藏地区 可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