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在血管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玉梅 王春雪 +1 位作者 张宁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9期811-813,共3页
目的总结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lesson-based learning,LBL)在医学生临床学习中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2014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进行临床学习的7年制医学生,采用PBL结... 目的总结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lesson-based learning,LBL)在医学生临床学习中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2014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进行临床学习的7年制医学生,采用PBL结合LBL的教学模式,教学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结果共发放并收回合格问卷200份,统计显示学生对PBL结合LBL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展临床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提高沟通协作能力等方面认可度较高(84.3%∽92.3%),85.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继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结论医学生对PBL结合LBL的临床教学模式的接受度较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学习教学 传统教学 神经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期文献报告会在血管神经病学研究生培养中的体会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倩 张宁 +3 位作者 龚浠平 曲辉 董可辉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11期1230-1232,共3页
目的探讨定期文献报告会在血管神经病学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2病区的临床实习轮转研究生,开展定期文献报告会,最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生的文献阅读量明显增加,... 目的探讨定期文献报告会在血管神经病学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2病区的临床实习轮转研究生,开展定期文献报告会,最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生的文献阅读量明显增加,查阅文献、归纳整理文献的能力、临床专业知识及制作幻灯、表达交流能力均有了很大提高,能够更好地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临床教学效果良好。结论定期文献报告会对提高学生临床能力、科研能力及表达能力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报告会 血管神经病学 研究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在血管神经病学实习医师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子孝 王伊龙 +4 位作者 赵性泉 董可辉 张宁 王春雪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9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索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在血管神经病学实习医师教学查房中的效果。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20例实习医师作为教学对象,随机分入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和传统教学组。在血管神经病学中最常见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 目的探索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在血管神经病学实习医师教学查房中的效果。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20例实习医师作为教学对象,随机分入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和传统教学组。在血管神经病学中最常见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教学过程中分别对两组采用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和传统教学法,以问卷调查方法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实习医师在学习主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知识拓展能力、临床分析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均显著提升。结论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可以提高实习医师在血管神经病学科中掌握知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 血管神经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病人结合多媒体教学在脑血管病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廖晓凌 张宁 +1 位作者 王春雪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3期301-302,共2页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又称为模拟病人(simulate patients),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患者。SP能够发挥扮演患者、充当评估者和教师3种功能,在医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又称为模拟病人(simulate patients),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患者。SP能够发挥扮演患者、充当评估者和教师3种功能,在医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科都已开始应用SP进行教学、培训和考核。而多媒体教学可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有助于弥补SP不能提供的教学内容。本文就在脑血管教学中联合应用SP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作用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 多媒体 神经病学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医疗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在脑血管病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3
5
作者 黎洁洁 王伊龙 +3 位作者 赵性泉 张宁 王春雪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8期765-767,共3页
目的探讨精准医疗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在脑血管病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度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实习的10名脑血管病专业研究生,开展脑血管病精准医疗领域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评价教学效... 目的探讨精准医疗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在脑血管病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度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实习的10名脑血管病专业研究生,开展脑血管病精准医疗领域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使学生对脑血管病精准医疗领域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得到加深,英语表达能力也有相应的提高,教学效果良好。结论在精准医疗时代,开展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是提高研究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和拓宽知识面的有效可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 精准医疗 脑血管病 研究生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病例讨论教学法在头晕眩晕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娜 鞠奕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9期808-81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病例讨论法(interdisciplinary case discussion teaching,ICDT)在头晕眩晕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6例神经病学研究生作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ICDT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主要评价指标是眩晕头晕疾病诊断正确率及知识掌... 目的探讨多学科病例讨论法(interdisciplinary case discussion teaching,ICDT)在头晕眩晕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6例神经病学研究生作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ICDT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主要评价指标是眩晕头晕疾病诊断正确率及知识掌握度,次要评价指标是学生满意度。主要评价指标的评估方式是与会诊专家的权威诊断及学习前后测试成绩进行比较,次要评价指标则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评价。结果 ICDT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教学后学生的疾病诊断正确率及知识掌握度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01),且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也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P<0.001)。结论 ICDT教学方法可以显著提升神经科医学研究生对眩晕头晕疾病的知识掌握程度,并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教学 病例讨论 多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在全国继续教育项目——全国言语障碍、吞咽困难培训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玉梅 贾伟丽 +4 位作者 孙海欣 李磊 黄海涛 周筠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5期532-534,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模式对卒中后言语障碍、吞咽困难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全国继续教育项目——全国语言障碍、吞咽困难培训班的学员中接受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者作为实验组,未采用标准化教学模式教学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教学满意...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模式对卒中后言语障碍、吞咽困难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全国继续教育项目——全国语言障碍、吞咽困难培训班的学员中接受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者作为实验组,未采用标准化教学模式教学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对调查问卷的8个问题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对培训老师的授课能力满意度、培训内容掌握程度、教师授课能力和教材内容的认可度、专家授课内容实用性的认可度、专家授课内容的深度、对培训班授课的综合评价等项目的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在全国继续教育项目——全国言语障碍、吞咽困难培训班中教学效果显著,是值得推荐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 失语症 吞咽困难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抗栓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欣 佟旭 +6 位作者 李晶晶 裴洪菲 王拥军 王伊龙 郑华光 于萍 曹亦宾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5期430-436,共7页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24 h内给予抗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查找关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抗栓(24 h内)与标准抗栓(24 h后...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24 h内给予抗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查找关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抗栓(24 h内)与标准抗栓(24 h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匹配对照和非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10月。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从而比较溶栓后早期抗栓与标准抗栓治疗发生症状性脑出血、90 d死亡和良好预后差异。结果最终纳入11项研究(包括4项随机对照试验、2项匹配对照和5项非随机对照研究),共计2082例患者,早期抗栓组有1219例(58.5%),标准抗栓组有863例(41.5%)。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标准抗栓组相比,接受早期抗栓的患者90 d良好预后的比例更高[比值比(odds ratio,OR)1.4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5~1.73,P=0.001)],而两组患者的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OR 1.08,95%CI 0.63~1.86,P=0.78)和90 d死亡率(OR 1.13,95%CI 0.81~1.57,P=0.48)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标准抗栓相比,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24 h内给予早期抗栓治疗的90 d功能预后更好,并且不会增加症状性脑出血和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早期抗栓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长青 李子孝 +3 位作者 王春娟 赵性泉 王伊龙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的影响,以及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患者源于2013年7月-2015年6月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康复技术的综合疾病...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的影响,以及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患者源于2013年7月-2015年6月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康复技术的综合疾病管理模式的推广研究。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医院以4∶1分为健康教育组(北京24所医院)和对照组(北京6所医院)。健康教育组采用在住院期间为患者举办健康教育会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在出院后为患者发送健康教育短信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则无上述干预措施。连续纳入该队列研究中出院时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访患者发病1年内是否持续服用他汀类药物及缺血性卒中复发的情况;分析健康教育对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的影响,以及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对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影响。结果最终纳入2000例患者,年龄27~91岁,平均61.0±11.0岁,男性1499例(75.0%);给予健康教育患者1454例,未给予健康教育患者546例。1336例(66.8%)患者在发病1年内持续服用他汀类药物,113例(5.7%)患者1年内发生缺血性卒中复发。健康教育(OR 1.298,95%CI 1.052~1.601,P=0.015)、年龄≤60岁(OR 1.242,95%CI 1.020~1.511,P=0.03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 1.254,95%CI 1.005~1.565,P=0.045)、有城镇职工医保(OR 1.382,95%CI 1.130~1.689,P=0.002)、冠心病(OR 1.520,95%CI 1.122~2.058,P=0.007)、出院时mRS≥2分(OR 1.257,95%CI 1.035~1.528,P=0.021)的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持续性较好。年龄>60岁(HR 1.813,95%CI 1.216~2.702,P=0.003)、糖尿病(HR 1.888,95%CI 1.300~2.741,P=0.001)、缺血性卒中病史(HR 2.228,95%CI1.535~3.233,P<0.001)是1年内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而住院期间给予抗血小板药物(HR 0.169,95%CI 0.068~0.420,P<0.001)、1年内持续服用他汀类药物(HR 0.616,95%CI 0.421~0.903,P=0.013)可显著降低1年内缺血性卒中复发的风险。结论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缺血性卒中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持续性,并且持续服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的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他汀类药物 复发 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命名性失语症脑损伤定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叶娜 张玉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80-883,共4页
卒中后命名性失语症特指以命名不能为主要症状的卒中后失语综合征,其脑损伤部位一直不明确。近年来,基于MRI T_1WI的脑区定位研究发现,卒中后慢性期命名性失语症病变部位不确定,而急性期命名性失语症病变部位多位于优势半球颞叶;基于弥... 卒中后命名性失语症特指以命名不能为主要症状的卒中后失语综合征,其脑损伤部位一直不明确。近年来,基于MRI T_1WI的脑区定位研究发现,卒中后慢性期命名性失语症病变部位不确定,而急性期命名性失语症病变部位多位于优势半球颞叶;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研究提示,皮质下白质,尤其是左侧额下回白质在命名加工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fMRI的脑网络研究认为,命名性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损伤与一些特定灰质脑区间的连接破坏有关。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语言加工可以划分为不同步骤,每一步又由不同脑区负责,而且对于不同词性,如动词和名词的加工,其过程也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性失语 卒中后失语 皮质下白质 脑网络 图片命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默认网络、凸显网络和中央执行网络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金芳 陈红燕 +4 位作者 李越秀 叶娜 冯丽 王诗男 张玉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2-286,共5页
健康老年人及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默认网络、凸显网络和中央执行网络的功能连接发生改变,且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表现出不同的改变模式。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对痴呆早期患者脑内在网络的连接变化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默认网络 中央执行网络 凸显网络 老年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蔺建蕊 崔向丽 +3 位作者 米东华 李子孝 赵性泉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7期739-745,共7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针对新型降糖药物的临床研究显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可能对预防T2DM患者心脑血管事件有益;...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针对新型降糖药物的临床研究显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可能对预防T2DM患者心脑血管事件有益;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心力衰竭的风险,但降低脑血管事件风险的临床证据并不足;目前尚无二肽激肽酶-4抑制剂对T2DM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影响的可靠证据。因此,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提供新型降糖药物对心脑血管事件,尤其是对脑血管事件发生和预后影响的临床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事件 新型降糖药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二肽激肽酶-4抑制剂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疾病与眩晕或头晕 被引量:18
13
作者 朱翠婷 鞠奕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3期284-288,共5页
脑血管疾病能够导致多种多样的中枢或外周性前庭综合征,以眩晕和头晕为主要表现。其中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头晕或神经功能缺损轻微的脑血管病容易被漏诊,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鉴别血管源性孤立性头晕和其他内耳疾病所导致的眩晕/头晕十分... 脑血管疾病能够导致多种多样的中枢或外周性前庭综合征,以眩晕和头晕为主要表现。其中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头晕或神经功能缺损轻微的脑血管病容易被漏诊,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鉴别血管源性孤立性头晕和其他内耳疾病所导致的眩晕/头晕十分重要。本文就脑血管病与眩晕/头晕的相互关系、临床表现、发病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阐述,以期早期识别眩晕的外周性病因和血管性病因,对卒中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孤立性眩晕 后循环缺血 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斑块的meta分析
14
作者 陈思嘉 潘培炎 +2 位作者 陈思琪 彭菲 米东华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9-309,共11页
目的探究普罗布考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方法以“普罗布考”“他汀”“颈动脉”为中文关键词,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以“carotid artery”“probucol”“statins”为英文关键词,检索英文数据库Pub... 目的探究普罗布考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方法以“普罗布考”“他汀”“颈动脉”为中文关键词,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以“carotid artery”“probucol”“statins”为英文关键词,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筛选普罗布考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斑块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23年12月17日。以单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为对照组,他汀类药物联合普罗布考治疗为联合治疗组。参照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主要结局指标包括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次要结局指标包括TC水平、hs-CRP水平、卒中事件发生等。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3251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在降低I MT方面,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0.93,95%CI-1.66~-0.20,P<0.001];在降低TC水平方面,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SMD-1.08,95%CI-1.60~-0.55,P<0.001);在降低hs-CRP水平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22,95%CI-2.48~0.04,P=0.060);在减少卒中事件发生方面,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RR 0.34,95%CI 0.17~0.65,P=0.001)。结论普罗布考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斑块疗效更优,可降低患者的TC水平,并减少卒中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 他汀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周围白质损伤患者执行功能损害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金芳 王万铭 +3 位作者 陈红燕 叶娜 马艳玲 张玉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探讨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WMLs)患者执行功能损害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PWMLs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35例,采用执行功能评估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并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结果与正... 目的探讨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WMLs)患者执行功能损害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PWMLs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35例,采用执行功能评估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并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WMLs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显著降低(t>13.726, P<0.001),交替连线测验时间和Stroop色词检验时间显著延长(t>6.817, P<0.001),语言流畅性测验评分降低(t=6.891, P=0.013),数字符号转换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3.372, P=0.072)。PWMLs组ADL评分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t=76.413, P<0.001)。PWMLs组执行功能Z分与ADL评分呈正相关(r=0.438, P=0.008)。结论 PWMLs患者存在执行功能损害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与执行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周围白质损伤 认知功能损害 执行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郭军平 刘改芬 +1 位作者 鞠奕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0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研究中发病14 d内就诊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数据。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出现过压... 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研究中发病14 d内就诊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数据。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出现过压力性损伤分为两组,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与压力性损伤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3255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其中31例(0.95%)住院期间患有压力性损伤。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mRS(3~5分)(OR 4.41,95%CI 1.60~12.17)和入院时血红蛋白(每降低10个单位)(OR 1.36,95%CI 1.17~1.66)是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mRS(3~5分)和入院时血红蛋白(每降低10个单位)是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压力性损伤 脑出血急性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相关疾病的典型病例及临床处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付强 郭彩霞 +7 位作者 龚浠平 方瑞乐 于丹丹 鞠奕 刘丽萍 莫大鹏 董可辉 陈步星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9期846-849,共4页
1 病例介绍本文中的5个病例均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专家,对神经系统疾病进行全面评估后,高度怀疑卵圆孔未闭(patentforamenovale,PFO)为致病因素,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缺血性卒中 偏头痛 晕厥 介入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前循环串联病变临床治疗效果meta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彤 王安心 +3 位作者 安媛 张亚清 刘艳芳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5期503-509,共7页
目的比较脑动脉前循环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预后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CNKI、VIP、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12月1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脑动脉前循环串联病变的急性缺... 目的比较脑动脉前循环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预后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CNKI、VIP、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12月1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脑动脉前循环串联病变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介入治疗方式的文献。结局指标采用术后血流再灌注TICI评分≥2b级、90 d预后良好(mRS0~2分)和死亡率对干预组(两个病灶同时急诊介入治疗,包括取栓/溶栓治疗联合支架治疗)和对照组(先对判定的责任病灶进行介入治疗,包括取栓/溶栓联合支架治疗,另一病灶择期处理)进行评估。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原则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version 4.1.2进行多重测量结局的meta分析,效应指标以OR及95%CI表示。纳入研究≥5项,绘制漏斗图识别发表偏倚及进行不对称检验。结果最终纳入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共779例患者,其中干预组584例,对照组195例。多重测量结局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TICI≥2b级(OR 2.14,95%CI 1.68~2.741,P=0.002)、90 d良好预后率(OR 1.46,95%CI 1.20~1.76,P=0.049)、死亡率(OR 0.60,95%CI 0.47~0.761,P=0.03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漏斗图左右对称,表明本研究纳入的文献发表偏倚不明显。结论在脑动脉前循环串联病变患者中,两个病灶同时进行急诊介入治疗血流再灌注更好,90d临床预后更优,死亡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串联病变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预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师头晕/眩晕规范化培训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9
19
作者 鞠奕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9期814-816,共3页
目的了解头晕/眩晕诊疗的诊疗现状。方法对2015年9月-2016年1月全国眩晕巡讲培训的临床医师进行微信形式的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625例临床医生参与调查。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组对头晕/眩晕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低于副主... 目的了解头晕/眩晕诊疗的诊疗现状。方法对2015年9月-2016年1月全国眩晕巡讲培训的临床医师进行微信形式的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625例临床医生参与调查。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组对头晕/眩晕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低于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组(P<0.001)。在规范化培训内容方面,仅有22.4%的医师认为自己熟练掌握眩晕相关体格检查,60%的医生关注眩晕相关查体,57.92%的医生关注眩晕相关疾病鉴别诊断。结论应加强低年资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在头晕/眩晕相关知识方面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晕 眩晕 医师 规范化培训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申园 朱翠婷 +1 位作者 李一青 鞠奕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8期756-759,共4页
目的比较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和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和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9月诊断为BPPV和VM患者各5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眩晕残... 目的比较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和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和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9月诊断为BPPV和VM患者各5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定,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和DHI 、HADS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前BPPV组存在明显眩晕残障者32例(64%),存在焦虑抑郁者15例(30%),治疗后分别为3例(6%)和2例(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 =0.001);治疗前VM组存在明显眩晕残障者38例(76%),存在焦虑抑郁者为28例(56%),治疗后分别为12例(24%)和8例(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前VM组DHI[55.00(44.00~70.00)vs 31.00(20.00~45.00),P<0.001]和HADS评分[13.50(6.00~20.00)vs 6.00(3.75~10.00),P =0.001]高于BPPV组,其中DHI评分中情感、躯体和功能3个分项的评分也均高于BP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VM组DHI[22.00(12.00~34.00)vs 0(0~4.00),P<0.001]和HADS评分[7.50(2.00~10.50)vs 0(0~3.00),P<0.001]仍高于BPPV组,其中DHI评分中情感、躯体和功能3个分项的评分也均高于BP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M患者焦虑抑郁严重程度高于BPPV患者,两组经治疗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均有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残障量表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前庭性偏头痛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