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维导图在神经病学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濮月华 刘欣 +2 位作者 张宁 王春雪 刘丽萍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0期978-980,共3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神经病学住院医师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神经重症医学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26人,随机选择13人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学习脑...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神经病学住院医师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神经重症医学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26人,随机选择13人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学习脑血管病的临床诊疗知识、改良患者的管理方法,另外13名医生应用传统学习方法。学习期限为2个月。用出科考试的方法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在参与本项研究的学员中,男性6人(23.1%),平均年龄(25.54±1.067)岁,博士学历4人,硕士19人,本科3人。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学历无显著性差异。在出科考试评估中,思维导图学习组临床知识掌握程度、临床思维能力、对患者的管理能力、自身满意度评估、教学满意度评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对神经病学住院医师进行临床教学,有助于提高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对患者的综合管理能力,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值得借鉴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思维导图 住院医师培训 临床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血管神经病学进修医师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子孝 王伊龙 +4 位作者 赵性泉 董可辉 张宁 WANG Chun-Xue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11期980-982,共3页
目的探索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血管神经病学进修医师教学查房中的效果评价。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20名进修医师作为病房带教的教学对象,随机分入角色扮演法教学组或传统教学组。在血管神经病学中最常见的急性缺血性... 目的探索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血管神经病学进修医师教学查房中的效果评价。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20名进修医师作为病房带教的教学对象,随机分入角色扮演法教学组或传统教学组。在血管神经病学中最常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教学过程中分别对2组采用角色扮演法和传统教学法,以问卷调查方法对2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角色扮演法与传统教学相比,进修医师在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储备能力,知识拓展能力,临床分析能力,系统诊治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均显著提升。结论角色扮演教学法可以提高进修医师在血管神经病学科中管理患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 血管神经病学 进修医师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在血管神经病学实习医师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子孝 王伊龙 +4 位作者 赵性泉 董可辉 张宁 王春雪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9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索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在血管神经病学实习医师教学查房中的效果。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20例实习医师作为教学对象,随机分入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和传统教学组。在血管神经病学中最常见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 目的探索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在血管神经病学实习医师教学查房中的效果。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20例实习医师作为教学对象,随机分入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和传统教学组。在血管神经病学中最常见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教学过程中分别对两组采用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和传统教学法,以问卷调查方法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实习医师在学习主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知识拓展能力、临床分析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均显著提升。结论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可以提高实习医师在血管神经病学科中掌握知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 血管神经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医疗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在脑血管病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黎洁洁 王伊龙 +3 位作者 赵性泉 张宁 王春雪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8期765-767,共3页
目的探讨精准医疗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在脑血管病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度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实习的10名脑血管病专业研究生,开展脑血管病精准医疗领域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评价教学效... 目的探讨精准医疗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在脑血管病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度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实习的10名脑血管病专业研究生,开展脑血管病精准医疗领域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使学生对脑血管病精准医疗领域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得到加深,英语表达能力也有相应的提高,教学效果良好。结论在精准医疗时代,开展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是提高研究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和拓宽知识面的有效可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 精准医疗 脑血管病 研究生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155例病例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彭圣威 李子孝 +5 位作者 宋田 郑华光 赵性泉 王春雪 董可辉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7期563-567,共5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对出院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CVT病例的临床资料,按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 RS≤1分)与预后...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对出院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CVT病例的临床资料,按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 RS≤1分)与预后不良组(m RS≥2分)。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探讨患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等与出院预后的关系。结果 155例CVT患者出院时预后良好组136例(87.7%),预后不良组19例(12.3%)。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组中男性比率高于预后不良组,发热、意识障碍、眼征、肌力下降、感觉障碍等提示预后不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意识障碍[比值比(odds ratio,OR)13.207,P=0.014]、肌力下降(OR 14.638,P=0.003)、眼征(OR 9.344,P=0.008)对CVT预后不良有意义。结论意识障碍、肌力下降、眼征是CVT患者出院预后的不良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危险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