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立体定向脑电图的耐药性癫痫致痫区脑网络特征分析
1
作者 师家伟 赵学敏 +2 位作者 柴奇 张凯 乔慧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54-961,共8页
目的 分析耐药性癫痫患者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数据,探讨致痫区与非受累区脑网络图论指标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立体定向电极植入术的11例耐药性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的SEEG和结构影... 目的 分析耐药性癫痫患者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数据,探讨致痫区与非受累区脑网络图论指标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立体定向电极植入术的11例耐药性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的SEEG和结构影像数据,计算致痫指数并绘制致痫图,以此划分致痫区和非受累区;采用Granger因果分析分别计算两区域发作间期和发作期功能连接矩阵,结合全局效率(E_(glob))、局部效率(E_(loc))、特征路径长度(Lp)、聚类系数(Cp)、标准化特征路径长度(λ)、标准化聚类系数(γ)和小世界标量(σ)图论指标,对比分析发作间期与发作期图论指标变化。结果与发作间期相比,非受累区发作期γ(t=-3.730,P=0.005)和λ(t=-6.436,P=0.001)降低;而致痫区发作间期与发作期γ和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网络效率方面,与发作间期相比,致痫区和非受累区发作期E_(glob)(t=5.360,P=0.002;t=5.577,P=0.001)和E_(loc)(t=4.450,P=0.003;t=4.038,P=0.005)均增高,Lp均降低(t=-5.127,P=0.002;t=-3.912,P=0.005)。结论 致痫区和非受累区在癫痫发作期存在全脑网络同步性增强,而图论指标的变化,特别是γ和λ可以作为区分癫痫患者致痫区与非受累区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癫痫 立体定位技术 脑电描记术 图论(非MeSH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