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3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在交锋中闪烁,思想在碰撞中升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研究生沙龙成立大会报道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盼 杜万良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8期616-616,共1页
英国著名的作家萧伯纳曾说过,两个人交流思想与交换苹果不同,交换苹果以后,每个人手里还是一个苹果;而交流思想后,每个人都有了两个思想。作为一群正处于人生当中思维最为活跃时期的年轻人,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在交流与碰撞中,... 英国著名的作家萧伯纳曾说过,两个人交流思想与交换苹果不同,交换苹果以后,每个人手里还是一个苹果;而交流思想后,每个人都有了两个思想。作为一群正处于人生当中思维最为活跃时期的年轻人,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在交流与碰撞中,我们的思想才能得到重组和新生;而同时能够有机会近距离与一些博学、高尚和深邃的思想与灵魂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无疑更是弥足珍贵的良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研究生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研究生高压氧科教学培训中的应用
2
作者 任梓齐 刘亚玲 +3 位作者 刘艳芳 王文娟 王丛 于秋红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探讨对神经内科研究生应用高压氧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4—12月在高压氧科实习的神经内科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授课前发放调查问卷摸底研究生基础情况和需求后,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向研究生讲授高压氧理论知识和实际... 目的探讨对神经内科研究生应用高压氧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4—12月在高压氧科实习的神经内科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授课前发放调查问卷摸底研究生基础情况和需求后,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向研究生讲授高压氧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共40学时),授课后根据出科考试和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研究共纳入15名神经内科研究生,前期调查问卷显示,13名(86.67%)神经内科研究生希望将高压氧作为选修课程。采用混合式模式教学后,15名神经内科研究生均通过出科考试,出科考试成绩为(93.53±3.14)分。神经内科研究生对高压氧定义和作用机制的知晓率从授课前的40.00%(6例)提升至100%(15例)(P=0.0003);对高压氧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的知晓率从授课前的33.33%(5例)提升至93.33%(14例)(P=0.0008);教学后,研究生对高压氧治疗方案的知晓率为80.00%(12例)。神经内科研究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为100%(15例)。结论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提升高压氧教学水平,使神经内科研究生有效掌握高压氧学科知识,教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混合式教学模式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11家医院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压控制状况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9
3
作者 吴敌 王伊龙 +3 位作者 周永 王春雪 赵性泉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6期464-469,共6页
目的评估北京地区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 tischemic attack,TIA)患者血压控制及降血压药物使用现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北京11个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缺血性卒中或TIA诊断明确的连续病例近期的血压控制及降... 目的评估北京地区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 tischemic attack,TIA)患者血压控制及降血压药物使用现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北京11个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缺血性卒中或TIA诊断明确的连续病例近期的血压控制及降血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06年7月1日~8月15日期间11个医院参加调查,总计1247例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患者连续入选纳入分析,其中伴高血压者919例(73.7%),血压控制达标率[按收缩压(SBP)〈140mmHg和舒张压(DBP)〈90mmHg]为46.8%(413/919)。伴糖尿病者297例,血压控制达标率[按SBP〈130mmHg和DBP〈80mmHg]为13.1%(39/297)。伴高血压者919例中,739例患者使用各种降血压药物,使用比例分别为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61.2%(452/739)、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26.8%(198/739)、β-受体阻滞剂15.7%(116/739)、复方制剂15.2%(112/739)、利尿剂8.0%(59/739)、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onist,ARB)7.7%(57/739)、α-受体阻滞剂1.3%(13/739)。关于患者未用药的原因:42.7%(53/124)患者认为血压已控制故停药,其次29.8%(37/124)的患者回答是医生未建议。结论北京市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参照临床指南要求目标值达标率偏低,伴糖尿病的患者血压控制更不理想,亟待加强对卒中患者血压的控制,缩短临床实践与指南间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高血压 二级预防 市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脑血管病等常见神经内科疾病见习中的运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潘华 张星虎 +1 位作者 张在强 王春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12期1001-1002,共2页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是指医学生以临床病例和相关问题为基础的临床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问题为基础,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病例进行讨论的学习方法。近年来,PBL教学方法在神经...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是指医学生以临床病例和相关问题为基础的临床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问题为基础,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病例进行讨论的学习方法。近年来,PBL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见习中得到了应用,本文就此作一总结以期今后获得更满意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病案 面向问题的 神经系统疾病 临床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9
5
作者 鞠奕 林晶 +1 位作者 张星虎 张在强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8期692-694,共3页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临床专科分类的细化,对探索医学继续教育和高级卫生专门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专科医师制度将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必然需求。本文就我院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培训实践谈一些自己的认识。首先,规范神...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临床专科分类的细化,对探索医学继续教育和高级卫生专门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专科医师制度将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必然需求。本文就我院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培训实践谈一些自己的认识。首先,规范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训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加强质量监控管理,完善评估手段是基础。其次,规范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训课程计划,注重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医德医风的培养。第三,建立健全临床责任导师制,增强带教导师责任感,提高责任导师工作的积极性,是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医师 神经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医院急性脑卒中治疗与预防现况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敌 王伊龙 +3 位作者 郭乡平 马锐华 王春雪 王拥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94-397,共4页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医院使用尿激酶(UK)和(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实施情况,为改进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调查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北京地区医院脑卒中治疗相关的医疗资源方面的情...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医院使用尿激酶(UK)和(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实施情况,为改进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调查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北京地区医院脑卒中治疗相关的医疗资源方面的情况。结果北京地区被调查医院的总体结果:98.1%的医院有急诊室,92.6%的医院有24 h头颅CT,50%的医院有UK和(或)rt-PA静脉溶栓规程,7.4%的医院有卒中单元。有UK和(或)rt-PA静脉溶栓规程的医院与无此溶栓规程的医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的方面为:头颅CT、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神经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神经介入放射医生、动脉溶栓、颈动脉支架、颅内血管成形术、重症监护病房、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卒中单元、卒中治疗程序图或临床路径。结论北京地区医院应对其拥有的卒中相关医疗资源进行组织化,提高医院静脉溶栓能力,推广卒中小组、卒中单元、卒中治疗程序图或临床路径等治疗模式,以改进卒中治疗和改善卒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患者伴发抑郁状况与用药情况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伊龙 张宁 +1 位作者 张彤 王春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10期798-800,共3页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发病及诊疗情况。方法 2010年4月28日至5月21日期间30家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的1281名患者连续入选参与调研。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进行筛查。结果...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发病及诊疗情况。方法 2010年4月28日至5月21日期间30家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的1281名患者连续入选参与调研。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进行筛查。结果神经内科患者中,44.0%(564/1281)为卒中患者,其既往使用抗抑郁药的比例为6.7%(38/564);非卒中患者中,既往使用抗抑郁药的比例为17.4%(125/717);入院后,卒中患者伴发抑郁的比例为50.0%(282/564),非卒中患者伴发抑郁的比例为47.7%(342/717);用药的构成比中,舍曲林用药率最高。结论神经内科患者伴发抑郁的比例较高,尤其是卒中患者,但识别率和治疗率都很低,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数据收集 抗抑郁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北京地区血管神经病学亚专科医师培养与资质制度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伊龙 王春雪 +2 位作者 刘丽萍 赵性泉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10期825-827,共3页
1专科医师培养与资质制度发展的国内外现状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兴边缘学科的不断出现,使得临床医学专业的划分日趋精细,甚至细分至单病种或单项技术。专科化已经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医生角色的需求也不断向更精、... 1专科医师培养与资质制度发展的国内外现状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兴边缘学科的不断出现,使得临床医学专业的划分日趋精细,甚至细分至单病种或单项技术。专科化已经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医生角色的需求也不断向更精、更专的专科方向发展。专科医师培养和资质准入制度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医学生毕业后教育制度。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专科医师准入管理制度的国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神经病学 专科医师 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急诊头痛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凤玉 周衡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1期1043-1045,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急诊头痛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科急诊就诊的1735例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和结论在急诊头痛患者中,继发性头痛发生率较高,以头颈部血管病变、感染和因非血管性颅内病变最为多见。
关键词 头痛 急诊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系统健康人群的血脂参数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相关性
10
作者 李雯博 刘阳 +3 位作者 刘洁 郭齐瑞 张莹 郑华光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33-1440,共8页
目的探讨在神经系统健康人群中,血脂参数与颈动脉斑块(carotid plaque,C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神经系统健康人群。受试者接受了标准化问... 目的探讨在神经系统健康人群中,血脂参数与颈动脉斑块(carotid plaque,C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神经系统健康人群。受试者接受了标准化问卷调查、体格检查、颈部血管超声以及实验室检测。通过标准颈动脉超声成像技术评估CP情况。CP的定义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5 mm。采用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分析血脂参数与CP的相关性。此外,绘制ROC曲线,并使用AUC、95%CI和最佳截断值等指标评估血脂参数对CP的预测能力。结果共纳入13939名受试者,中位年龄42(35~52)岁,其中7501名(53.81%)为女性,2936名(21.06%)有CP。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与低水平组相比,高水平的TC、TG、LDL-C、HDL-C、残余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和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与CP呈正相关;高水平的HDL-C和载脂蛋白A1与CP呈负相关。其中,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与CP的关联最强(OR 1.85,95%CI 1.59~2.16,P<0.001;趋势性P<0.001)。RCS曲线显示除HDL-C和载脂蛋白A1外,其他血脂参数均与CP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残余胆固醇在所有血脂参数中对CP的预测效果最佳,其AUC值为0.65(95%CI 0.64~0.66),最佳截断值为0.33 mmol/L。结论在神经系统健康人群中,血脂参数与CP有独立相关性,其中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与CP的相关性最强。残余胆固醇在识别CP方面为最佳的血脂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血脂参数 神经系统健康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联合超早期神经康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7
11
作者 马灿灿 张熙斌 +6 位作者 徐耀 徐俊 李晓波 李军 陈蓓蕾 景坚 陈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神经康复对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脑科中心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 目的探讨超早期神经康复对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脑科中心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接受正规神经康复治疗方案。2组患者于溶栓前、溶栓6h、康复治疗前、康复治疗14d和30d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于康复治疗前、康复治疗14d和30d分别进行Fugl-Meyer运动评估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并记录并发症及继发障碍发生的情况。结果 2组溶栓6h、康复治疗前、康复治疗14d和30dNIHSS评分明显低于溶栓前(P<0.01)。2组康复治疗14d和30dFMA、BBS、M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康复治疗30d 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FMA、BBS、M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肩痛1例,对照组坠积性肺炎2例,体位性低血压1例,肩痛2例,肩手综合征1例,治疗组并发症和继发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vs 24.0%,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超早期神经康复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有效减少并发症及继发障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障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朝阳区农村社区居民抑郁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梅芳 张曼华 +3 位作者 张婉奇 石扩 张巧玲 杨凤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3009-3011,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农村社区居民的抑郁状况。方法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基本信息资料表、患者健康问卷中的抑郁症状群分量表(PHQ-9)对北京市朝阳区随机选取的2 000例农村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共筛检出具有抑郁症状者671人,检...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农村社区居民的抑郁状况。方法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基本信息资料表、患者健康问卷中的抑郁症状群分量表(PHQ-9)对北京市朝阳区随机选取的2 000例农村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共筛检出具有抑郁症状者671人,检出率为33.6%。其中轻度者506人,占75.4%;中度者115人,占17.2%;中重度者37人,占5.5%;重度者13人,占1.9%。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抑郁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抑郁与中度、中重度、重度抑郁构成比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抑郁者所占比例高于其他程度。这些症状给抑郁筛查阳性者在工作、照顾家庭事务或与他人相处中造成的困难程度:毫无困难者257人,占38.3%;有困难者414人,占61.7%。(2)抑郁者和非抑郁者在性别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更易患有抑郁。结论北京市朝阳区农村社区居民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大部分为轻度抑郁,女性应被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患病率 农村 社区居民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和熊掌如何才可以兼得?——血管神经病学专业研究生临床科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初探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春雪 陈盼 +4 位作者 赵性泉 张星虎 王伊龙 周永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2期174-176,共3页
血管神经病学的迅猛发展,对研究生临床和科研全面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坚持临床和科研一体化的培养思路和模式,从研究生课题选题、临床与科研实践和综合评估等各个环节,始终坚持科研和临床兼顾,临床与科研并... 血管神经病学的迅猛发展,对研究生临床和科研全面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坚持临床和科研一体化的培养思路和模式,从研究生课题选题、临床与科研实践和综合评估等各个环节,始终坚持科研和临床兼顾,临床与科研并重的原则,全面提升研究生临床技能和科研相关的综合能力,培养多元化、高素质的脑血管病高层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研究生 神经病学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研究发展史 被引量:11
14
作者 冯凯 张星虎 许贤豪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744-750,共7页
19世纪中叶对视神经脊髓炎的认识是双侧同时发病的视神经炎和脊髓炎,而后续研究则发现两侧视神经炎呈先后发病,一般相隔数周、数月甚至数年。自2004年水通道蛋白4抗体被发现以来,“视神经脊髓炎”的概念遇到挑战并被修改。因此,200... 19世纪中叶对视神经脊髓炎的认识是双侧同时发病的视神经炎和脊髓炎,而后续研究则发现两侧视神经炎呈先后发病,一般相隔数周、数月甚至数年。自2004年水通道蛋白4抗体被发现以来,“视神经脊髓炎”的概念遇到挑战并被修改。因此,2007年提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概念,并由此产生一系列不同命名,包括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视神经脊髓炎疾病谱系、视神经脊髓炎谱系、视神经脊髓炎扩展谱系等。笔者拟通过对不同时期“视神经脊髓炎”概念的回顾,对19~21世纪有关视神经脊髓炎研究的历史沿革进行全面复习,前瞻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水通道蛋白质4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栓肠溶胶囊清除β-淀粉样蛋白对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丘脑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宁 吴曦 +4 位作者 王铄 王蕾 张秋霞 赵晖 王雅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0-425,共6页
目的观察消栓肠溶胶囊对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丘脑神经元损伤以及凋亡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aspartate protease-3,Caspase-3)、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protein,APP)、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 目的观察消栓肠溶胶囊对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丘脑神经元损伤以及凋亡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aspartate protease-3,Caspase-3)、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protein,APP)、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消栓肠溶胶囊(420、140、47 mg·kg^(-1))组、阳性对照药银杏叶提取物(28 mg·kg^(-1))组,连续灌胃给药15 d,每天给药1次。术后15 d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染色法观察神经元损伤;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Caspase-3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APP、Aβ42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中动脉栓塞模型组大鼠丘脑神经元计数明显减少,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APP、Aβ42阳性表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消栓肠溶胶囊各剂量能使大鼠丘脑神经元计数增多,Caspase-3阳性细胞数减少,APP、Aβ42阳性表达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也可明显增多大鼠丘脑神经元计数,减少Caspase-3阳性细胞数,减弱APP、Aβ42阳性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栓肠溶胶囊可通过保护丘脑区神经元,抑制Caspase-3信号分子激活,抑制APP表达、减少Aβ形成,从而保护缺血丘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栓肠溶胶囊 脑缺血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淀粉样前体蛋白 Β-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严重周围神经病变1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春芳 钟历勇 张在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1-202,共2页
关键词 周围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运动神经病变 感觉神经病变 临床表现 肢端感觉异常 慢性并发症 文献报道 中枢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新高 童萼塘 孙圣刚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63-367,共5页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①假手术组;②模型对照组;③补阳还五汤组。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再灌注48 h后TTC染色计算脑梗塞体积,TUNEL染色...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①假手术组;②模型对照组;③补阳还五汤组。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再灌注48 h后TTC染色计算脑梗塞体积,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缺血侧皮质Bcl-2/Bax的表达,电镜观察线粒体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皮质神经细胞凋亡增多,同时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增多,Bcl-2/Bax比值下降,线粒体肿胀且大多破裂。补阳还五汤干预后,细胞凋亡减少,脑梗塞体积减小,Bcl-2/Bax比值上升,线粒体肿胀减轻。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而减小脑梗塞体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Bax比值,保护线粒体,防止发生线粒体通透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 补阳还五汤 细胞凋亡 Bel-2/Bax 通透性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浆神经递质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展 石玉芝 +3 位作者 王安心 张宁 王春雪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7期578-582,共5页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的方式研究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浆神经递质水平与正常人群之间的差异,同时研究不同严重程度卒中患者的血浆递质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连续入组、发病在14 d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集急性期的血样标本,通过液相色谱-高...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的方式研究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浆神经递质水平与正常人群之间的差异,同时研究不同严重程度卒中患者的血浆递质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连续入组、发病在14 d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集急性期的血样标本,通过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外标法测量比较卒中组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浆内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4种神经递质的浓度。同时比较不同卒中严重程度患者的4种神经递质浓度。结果共268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入组,其急性期血浆神经递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浆5-羟色胺(t=2.289,P=0.023)、去甲肾上腺素(t=0.0903,P=0.367)和谷氨酸有上升趋势(t=0.277,P=0.782),γ-氨基丁酸有下降趋势(t=-4.4145,P=0.000),其中5-羟色胺和γ-氨基丁酸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中重度卒中患者血浆5-羟色胺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卒中患者(t=2.197,P=0.029)。结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浆神经递质水平与正常对照相比有差异,中重度卒中患者的血浆5-羟色胺水平升高较轻度卒中患者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5-羟色胺 Γ-氨基丁酸 去甲肾上腺素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卒中社区康复的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琰 陈胜云 +4 位作者 赵性泉 孙海欣 王文志 江滨 吴升平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6期445-448,共4页
目的调查了解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居民对卒中康复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社区康复现状。方法在北京市丰台区两个社区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样198名卒中患者,194名卒中患者看护人,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结果调查显示约9.7%的患者及9.3%... 目的调查了解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居民对卒中康复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社区康复现状。方法在北京市丰台区两个社区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样198名卒中患者,194名卒中患者看护人,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结果调查显示约9.7%的患者及9.3%的看护人表示对康复治疗很了解或比较了解。约65.2%的患者和63.0%的看护人希望能够在社区进行康复。但只有34.4%的患者和42%的看护人曾经进行过社区康复。结论北京市丰台区两社区居民对卒中康复治疗的相关知识仍比较缺乏,祉区康复开展率较低,但是对康复的需求量仍较大。需要进一步加强康复治疗相关知识的宣传,同时进一步普及社区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康复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亚清 周衡 张星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3352-3354,3359,共4页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SLE伴CNS损害患者49例,分析CNS损害出现时间、首诊科室、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颅脑CT和/或MR...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SLE伴CNS损害患者49例,分析CNS损害出现时间、首诊科室、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颅脑CT和/或MRI检查、外周血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CNS损害出现时间≤1年的患者17例(34.7%),〉1~3年的患者19例(38.8%),〉3~5年的患者7例(14.3%),〉5年的患者6例(12.2%)。以肾内科为首诊科室14例(28.6%),皮肤科12例(24.5%),血液科8例(16.3%),呼吸内科7例(14.3%),神经内科6例(12.2%),消化内科2例(4.1%)。SLE伴CNS损害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痫,发生率为26.5%(13/49),精神障碍和脑梗死发生率均为14.3%(7/49)。49例患者中34例完成脑脊液检查,其中脑脊液蛋白升高7例(14.3%),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CSF-Ig G)指数异常4例(8.2%)。颅脑CT和/或MRI检查发现新发脑梗死10例(20.4%),脑白质脱髓鞘改变9例(18.4%),微出血6例(12.2%)。外周血检查抗核抗体(ANA)阳性21例(42.9%),抗ds-DNA抗体阳性19例(38.8%)。34例患者应用甲泼尼龙联合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等、神经营养药、抗凝剂和改善脑循环药物治疗,随访3年好转18例、无改变9例、加重7例;15例患者应用神经营养药、改善脑循环药物等对症支持治疗,随访3年病情加重7例、无改变6例、死亡2例。结论 SLE起病到CNS损害出现时间较短,首诊科室以肾内科和皮肤科多见,CNS损害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痫、精神障碍和脑梗死,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脑脊液及颅脑CT和/或MRI异常,应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