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钙与心血管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荣荣 田俊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60,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钙与心血管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住院的ACS患者721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钙与心血管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住院的ACS患者721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血标本测定血清钙等生化指标。所有患者随访1年,记录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血清钙与ACS患者心血管预后的关系。结果721例ACS患者,平均年龄(62.23±10.00)岁,男性527例(73.1%),平均随访(10.92±2.96)个月,110例(15.26%)发生终点事件,其中心血管死亡1例、再次心肌梗死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03例、缺血性卒中3例。所有患者根据血清钙四分位数分为Q 1组(<2.20 mmol/L)、Q 2组(2.20~2.26 mmol/L)、Q 3组(2.27~2.31 mmol/L)、Q 4组(≥2.32 mmol/L)。Q 1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例高于Q 3组和Q 4组(P<0.05),Q 1组GRACE评分高于Q 2、Q 3组和Q 4组(P<0.05),Q 1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于Q 4组(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ACS患者的血清钙浓度越高,无心血管事件概率越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9.787,P=0.020)。Cox比例风险模型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发现血钙低浓度(HR=0.096,95%CI:0.014~0.646,P=0.016)与心血管不良预后相关,血钙浓度低的ACS患者,不良心血管预后的风险增大。结论血清钙浓度降低是ACS患者不良心血管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识别高危ACS患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清钙 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颅脑损伤后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变化与β受体阻断剂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彩霞 杜凤和 +2 位作者 张立克 陈瑞芬 孙异临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循环和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的变化以及预先应用β受体阻断剂(β-RB)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颅脑损伤及药物干预模型,测定血浆AngⅡ水平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isoen-zymeofcreatinekina...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循环和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的变化以及预先应用β受体阻断剂(β-RB)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颅脑损伤及药物干预模型,测定血浆AngⅡ水平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isoen-zymeofcreatinekinase,CK-MB)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AngⅡ和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R)表达,并观察心肌HE染色及超微结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大鼠颅脑损伤后血浆AngⅡ、心肌组织AngⅡ和AT1R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CK-MB含量显著增高,HE染色和超微结构的病理观察可见心肌损害。预先应用比索洛尔,血浆AngⅡ和血清CK-MB水平比单纯损伤大鼠显著降低(P<0.05),HE染色和超微结构可见心肌损伤程度减轻。结论颅脑损伤可引起明显的心肌损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可能是参与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的机制之一。β-RB具有防止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后 Β受体阻断剂 大鼠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血管紧张素受体 病理形态学改变 心肌损害 超微结构 HE染色 心肌损伤程度 预先应用 药物干预 方法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脑血管狭窄与血浆氧化三甲胺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升华 任素芬 +7 位作者 刘啸尘 熊筱伟 李晶津 杨承志 胡宏宇 陈威 郭彩霞 陈步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5-460,共6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脑血管狭窄与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58例住院患者。患者均在住院期间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及全脑血管造影,并依据检查结...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脑血管狭窄与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58例住院患者。患者均在住院期间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及全脑血管造影,并依据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无冠心病及脑血管狭窄病变,n=20)、冠心病组(n=25)、脑血管狭窄组(n=17)和冠心病合并脑血管狭窄组(n=96)。检测并比较各组空腹血浆TMAO及其前体物质左旋肉碱、胆碱、甜菜碱等水平,分别比较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脑血管狭窄组Gensini评分与TMAO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冠心病合并脑血管狭窄组中位TMAO水平分别为7.15(3.77,16.75)μmol、8.13(4.87,17.38)μmo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2(2.19,9.00)μmol,P均<0.001;将各组TAMO水平经自然对数转化为正态分布后比较显示,冠心病组与冠心病合并脑血管狭窄组仍高于对照组(P均<0.01),也高于脑血管狭窄组(P均<0.05),不过冠心病组与冠心病合并脑血管狭窄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682);脑血管狭窄组与对照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582)。各组间左旋肉碱、胆碱、甜菜碱血浆水平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心病组,TMAO水平与Gensini评分正相关(r=0.569,P=0.009),左旋肉碱水平与Gensini评分负相关(r=-0.700,P=0.001),胆碱、甜菜碱水平与Gensini评分未见明显相关;在冠心病合并脑血管狭窄组,TMAO、左旋肉碱、胆碱、甜菜碱血浆水平均未见与Gensini评分明显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脑血管狭窄与血浆TMAO水平升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甲胺 冠心病 脑血管狭窄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佳玉 王德昭 +1 位作者 陈威 胡宏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3226-3231,共6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血管内科明确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12 h内或不超过24 h符合急诊血运重建指征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血管内科明确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12 h内或不超过24 h符合急诊血运重建指征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的患者18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心脏功能和结构指标及术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根据年龄分成中青年组(<60岁)95例和老年组(≥60岁)88例。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患者性别、发病后就诊时间、既往糖尿病病史、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指数、体质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患者术后静脉使用替罗非班比例及总剂量高于老年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比例低于老年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肌钙蛋白I(hs-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水平高于老年组,血肌酐水平、心功能Killip分级低于老年组(P<0.05)。中青年组患者术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老年组,其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中青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就诊及时,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相对较轻,血管开通成功率高,预后较好,应积极介入治疗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速发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任添华 姜悦 +2 位作者 任爱民 张淑文 王宝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479-481,共3页
目的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研究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动物模型.方法选择体质量20~25 kg的1年期雄性健康小香猪16只,以标准大肠杆菌由右侧颈内静脉缓慢注入,分别于注入大肠杆菌前及注入后1、3、5、7 h检测血清内毒素、血常... 目的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研究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动物模型.方法选择体质量20~25 kg的1年期雄性健康小香猪16只,以标准大肠杆菌由右侧颈内静脉缓慢注入,分别于注入大肠杆菌前及注入后1、3、5、7 h检测血清内毒素、血常规、血气分析、血生化,同时记录动脉压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体温及呼吸频率.结果注入大肠杆菌3 h后,动物100%出现内毒素血症,5 h后全部出现MODS,制模成功.结论本方法可成功制作临床研究用单相速发型MODS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动物模型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例肢端肥大症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 被引量:8
6
作者 李群 王捷 +1 位作者 徐秀英 李继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肢端肥大症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60例肢端肥大症患者为实验组。选择34例性别和年龄相仿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以上2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做结果分析。将实验组中17例合并糖尿病和糖耐量减...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肢端肥大症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60例肢端肥大症患者为实验组。选择34例性别和年龄相仿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以上2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做结果分析。将实验组中17例合并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者定为亚组病例,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实验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心肌质量(LVM)及心肌质量指数(LVMi)较对照组明显增加,LVMi达到左心室肥厚(LVH)的比例为46.7%。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病程和血清生长激素(GH)浓度为心肌肥厚的主要影响因素。2)实验组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虽较对照组低,但仍在正常范围。3)实验组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RT)和二尖瓣减速时间(MD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4)实验组中继发糖尿病/糖耐量减低(DM/IGT)组与非DM/IGT组进行比较,前者仅室间隔(IVST)有较明显增厚,其余各项参数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肢端肥大症患者心脏结构的改变,以心肌肥厚、心肌质量增加和心腔扩大为主。心脏功能的改变以舒张功能损害为主,而心脏收缩功能则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肢端肥大症 超声心动图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隔结构异常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介入封堵治疗 被引量:5
7
作者 付强 赵敏 +7 位作者 张倩 丁则昱 杜丽娟 王伊龙 曲辉 董可辉 陈步星 王拥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房间隔结构异常封堵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以2015年5月至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房间隔结构异常封堵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封堵术前,所有入选患者均经经颅多普勒超声(con... 目的探讨经导管房间隔结构异常封堵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以2015年5月至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房间隔结构异常封堵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封堵术前,所有入选患者均经经颅多普勒超声(contrast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c TCD)发泡试验证实有右向左分流(right-left shunt,RLS)以及经食管超声证实存在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或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术后复查c TCD发泡试验及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手术效果,完全封堵及合并症情况,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例患者,平均年龄(48±14)岁,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PFO患者8例,ASD患者2例。所有患者术前c TCD发泡试验均证实为大量RLS。PFO直径1.1-2.0 mm,平均(1.7±0.3)mm。ASD直径分别为4.5 mm和3.4 mm。手术成功率100%。8例PFO患者使用的封堵器型号均为18/25 mm,2例ASD封堵器的型号分别为12 mm和10 mm。封堵术后仅1例PFO患者在c TCD发泡试验中有中等量残余分流,完全封堵率90%。术后1、3、6个月随访,未见封堵器移位及表面血栓形成,未见脑缺血事件复发。结论经导管PFO/ASD封堵术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能显著减少右向左分流,但需注意封堵术后中远期残余右向左分流的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卵圆孔未闭 房间隔缺损 经导管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损伤致心肌损害及内源性5-羟色胺改变 被引量:6
8
作者 郭彩霞 杜凤和 +3 位作者 张立克 芦玲巧 陈瑞芬 孙异临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所致心肌损害的表现和内源性5-HT的变化规律,为了解急性脑损伤所致心肌损害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急性脑损伤动物模型观察心电、心功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心肌HE染色及超微结构改变判断...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所致心肌损害的表现和内源性5-HT的变化规律,为了解急性脑损伤所致心肌损害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急性脑损伤动物模型观察心电、心功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心肌HE染色及超微结构改变判断心肌损害与否及损伤程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HPLC-ECD)测定血浆及心肌组织5-羟色胺(5-HT)水平,观察1、6、24和48h时间点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损伤致心肌损害表现为心电异常增多(P<0.05);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减低,包括左心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变化率(±dp/dtmax)和左心室发展压(LVDP)显著下降(P<0.05),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P<0.05);CK-MB含量增加(P<0.05);HE染色和超微结构可见心肌灶状变性、坏死及出血等。急性脑损伤后24h心肌损害最严重。血浆5-HT水平升高(P<0.05)。血浆5-HT水平与CK-MB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脑损伤可以导致心肌损害的发生,使内源性5-HT的产生增加,5-HT可能参与急性脑损伤后的心肌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损伤 心肌损害 5-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晓岩 王蕊 杜凤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102例入选者均为确诊冠心病患者,入院前或入院后均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服用时间≥2周。检测分别由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102例入选者均为确诊冠心病患者,入院前或入院后均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服用时间≥2周。检测分别由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血、尿血栓素B2(TXB2)、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根据PAG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和阿司匹林敏感组(AS);根据尿TXB2质量浓度分为质量浓度高和低2组。分别对每2组进行比较。结果102例冠心病患者中有13例的PAG(由ADP和AA诱导)均高于判定标准,AR发生率为12·7%;AR组的PAG和尿TXB2质量浓度均高于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TXB2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TXB2高组的hs-CRP高于尿TXB2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冠心病患者中12·7%出现AR。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冠心病患者中,部分人的血小板聚集和TXA2的合成未被有效抑制,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阿司匹林抵抗 血小板聚集率 血栓素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K293细胞内源性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电生理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晶玮 胡大一 +1 位作者 李翠兰 杨进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人胚胎肾细胞(HEK293细胞)内源性电压门控钾通道的电生理特性,避免HEK293细胞上内源性离子通道对外源性离子通道表达时的干扰。方法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析了HEK293细胞内源性电压门控钾通道的电生理特性。结果在HEK293细胞... 目的探讨人胚胎肾细胞(HEK293细胞)内源性电压门控钾通道的电生理特性,避免HEK293细胞上内源性离子通道对外源性离子通道表达时的干扰。方法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析了HEK293细胞内源性电压门控钾通道的电生理特性。结果在HEK293细胞上去极化电压从-80 mV开始可触发1个外向电流。在+100 mV时电流为(422.78±68.87)pA,电流密度为(21.91±3.20)pA/pF。钾通道阻断剂四乙胺(tetraethylammonium,TEA)、4-氨基吡啶(4-aminopyri-dine,4-AP),在将细胞外液钾浓度由4 mmol/L提高到40 mmol/L时,对外向电流有影响。结论正常培养的HEK293细胞本身有内源性的钾通道。该外向电流可能包括了IK、IK1、IKur和I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K293细胞 膜片钳 全细胞记录 延迟整流 电压门控钾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佳玉 王德昭 +1 位作者 陈威 胡宏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5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52例,按性别分为两组,女性组102例,男性组350例... 目的探讨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52例,按性别分为两组,女性组102例,男性组35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实验室检查、心脏功能和结构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与男性组相比,女性组发病年龄大[(66.4±10.6)岁比(58.4±11.1)岁,P<0.001],就诊时间晚[(4.6±4.9)h比(2.6±1.9)h,P<0.001],GRACE评分高(206.5±45.1比186.7±50.5,P<0.001)。此外,女性单支血管病变比例低(14.7%比32.6%,P=0.037),术后发生慢血流及使用IABP比例高(11.8%比4.6%,P=0.008;11.8%比5.4%,P=0.026)。女性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MB、高敏肌钙蛋白I和B型利钠肽峰值均显著高于男性组,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男性组(53.9%±10.3%比57.9%±8.2%,P<0.001)。女性组的住院期间病死率显著高于男性组(7.8%比2.3%,P=0.013)。结论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年龄大,就诊时间晚,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重,血管开通后发生慢血流比例高,术后心功能差,住院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女性 冠状血管造影术 慢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动物模型细胞因子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添华 张淑文 +2 位作者 任爱民 姜悦 王宝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特征。方法选择20~25kg的1年期雄性健康小香猪16只,以标准大肠杆菌由右侧颈内静脉缓慢注入,分别于注入前及注入后1h、3h,5h、7h检测血清内毒素、血清... 目的探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特征。方法选择20~25kg的1年期雄性健康小香猪16只,以标准大肠杆菌由右侧颈内静脉缓慢注入,分别于注入前及注入后1h、3h,5h、7h检测血清内毒素、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10、NO)。结果注入大肠杆菌1h后,血清细胞因子开始升高,并随着不同的时相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MODS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S 动物模型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相关疾病的典型病例及临床处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付强 郭彩霞 +7 位作者 龚浠平 方瑞乐 于丹丹 鞠奕 刘丽萍 莫大鹏 董可辉 陈步星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9期846-849,共4页
1 病例介绍本文中的5个病例均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专家,对神经系统疾病进行全面评估后,高度怀疑卵圆孔未闭(patentforamenovale,PFO)为致病因素,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缺血性卒中 偏头痛 晕厥 介入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甲磺酸多沙唑嗪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近期降压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洪宓 徐秀英 +1 位作者 杜凤和 张剑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甲磺酸多沙唑嗪是一种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已在国外广泛使用,本研究采用双盲及开放对照的方法对国产甲磺酸多沙唑嗪的降压疗效进行客观评价。1材料和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3例,均不伴有严重靶器官损害。2周内未服用过任何影响... 甲磺酸多沙唑嗪是一种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已在国外广泛使用,本研究采用双盲及开放对照的方法对国产甲磺酸多沙唑嗪的降压疗效进行客观评价。1材料和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3例,均不伴有严重靶器官损害。2周内未服用过任何影响血压的药物。6月内无心肌炎、心绞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药物疗法 甲磺酸多沙唑嗪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维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丁顺晶 李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0-281,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激活剂栓体舒(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激活剂(栓体舒)50mg于90min内静脉注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激活剂栓体舒(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激活剂(栓体舒)50mg于90min内静脉注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观察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及病死率。结果梗死相关血管再灌注率75%,6周病死率4.17%,出血发生率14.17%。结论小剂量栓舒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较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致青年缺血性卒中介入封堵治疗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强 赵敏 +7 位作者 丁则昱 杜丽娟 秦海强 曲辉 王伊龙 董可辉 陈步星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1期73-77,共5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4岁,因"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2 d"于2014年10月27日入院。入院前2 d,患者饮酒后约19 h出现左侧上下肢无力,不能持物,不能行走,伴言语不利,且饮水呛咳,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予以输液治疗1 d(具体不详...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4岁,因"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2 d"于2014年10月27日入院。入院前2 d,患者饮酒后约19 h出现左侧上下肢无力,不能持物,不能行走,伴言语不利,且饮水呛咳,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予以输液治疗1 d(具体不详),于1 d前转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行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示右侧额、颞、岛叶及基底节区梗死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缺血性卒中 卵圆孔未闭 介入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左心房功能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雨萌 何文 +4 位作者 杜丽娟 付强 张惠琴 黄文燕 李元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2-845,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tracking imaging,2D-STI)评估介入治疗对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确诊、拟行介入...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tracking imaging,2D-STI)评估介入治疗对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确诊、拟行介入封堵术的卵圆孔未闭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及术后1 d、术后1个月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存储图像,应用STI技术描记获取左房应变-时间曲线。测量储器阶段、管道阶段及泵阶段的左房整体纵向应变值,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术后1 d、术后1个月与术前1 d左房各阶段整体纵向应变值间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 d左房储器阶段、管道阶段及泵阶段的整体纵向应变值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个月随访到的35例患者左房各阶段整体纵向应变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圆孔未闭封堵治疗对左房机械功能会产生一过性影响,术后1个月内需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卵圆孔未闭 介入封堵术 左心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